我不懂,為什麼外面有些人買不到我們的蛋糕就說我們飢餓營銷,我只是想平衡工作和生活而已。
——莎拉
▼ BEZZA白札 烤芝士工作室
白札的位置是真的很偏。
它在黃貝嶺村裡面,進村後,你還得從村頭走到村尾,再爬上一個60度的大斜坡,才能找到這家躲在西堤公寓裡面的烤芝士小店。
在這裡我稍稍離題,簡單的給你們介紹西堤公寓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
他是一個城中村的公寓,裡面樓道錯綜複雜,一條條又長又窄的走廊頂部掛滿了衣服,走進公寓,那種生活的複雜與艱難撲面而來。
然而白札與西堤公寓之間的關係,就像一顆掉在黃連堆裡的牛奶糖,外表相似,卻有一種世間皆苦它獨甜的感覺。
它就處在西堤公寓的角落,祥和且寧靜,老實說,因為和周邊巨大的反差,我一下子就喜歡上這家烤芝士小店了。
莎拉說,房東帶她來看房的時候,她也是第一眼就相中了這間在半山腰上的小房子了。
「我喜歡這種遺世獨立的感覺,就它是一間在城市邊邊,山上的小木屋,它不像馬路邊的小店,旁邊車水馬龍烏煙瘴氣的。來我這邊的客人都是認真地想吃我的蛋糕,不是逛街逛累了到我的店裡坐坐而已。」
白札一天只賣60個芝士蛋糕,線上賣45個,店裡賣15個,線上的份額通常會在半分鐘內清空,而線下的蛋糕也幾乎會在開店幾小時內全部賣光。
我找到白札的時候大概是下午3點,她家裡外幾張桌子早已坐滿了來吃下午茶的小姐姐,小小的店門口還有好幾個等著拿外賣的外賣員。
下午三點誒,她們都不用上班的嗎?
莎拉回憶道,剛開店的時候,包括線上線下,白札一天是只賣10個蛋糕的,開業一年多,莎拉已經提升過4次產量了,還是不夠賣。
「甚至有很多人因為買不到我們的蛋糕,就說我們飢餓營銷,我都不懂他們為啥這麼說,因為我們根本就不需要。」
莎拉坦言,她說自己不是什麼甜品都會做的人。但她卻對自己做的烤芝士蛋糕十分有信心。
「因為這是我自己一手研發的。」
其實巴斯克烤芝士的配方網上到處都是,可是「挑剔」的莎拉為了做出自己想要的味道,把配料表上面的材料所有牌子都買回來做了一次,包括模具都試了很多個,試驗持續了3,4個月,才得到現在這兩個讓莎拉滿意的成品。
莎拉比較推薦原味烤芝士佐賽普勒斯晶片海鹽,蛋糕是高溫烘烤製成的,外部是飄著芝士甘香的,微焦的重芝士蛋糕,可是裡面卻是冰淇淋狀的半熟芝士,配上表面晶片海鹽的薄脆,一叉子下去,能吃到綿軟,細膩,薄脆組成的三重口感。芝士味道濃鬱悠長,但在它的味道即將失控時,卻有晶片海鹽的鹹味把它拉回來,一鹹一甜讓你味覺始終處於一個微妙平衡的狀態。
而我個人比較喜歡是另一個味道的芝士蛋糕,日式焙茶風味,它跟原味一樣,依然是外部是重芝士,裡面是冰淇淋狀的半熟芝士,不同的是,它的層次感不是體現在口感,而是體現在味覺上。入口的第一瞬間,你能感受到的是清新的茶香,隨後是濃鬱的芝士風味,在快要進入喉嚨一瞬間,卻會有一個類咖啡的烘焙味道從你的喉頭湧上來,我從來沒吃過味覺層次這麼鮮明的芝士蛋糕。
莎拉跟我說,她以前是工作狂的時候,我心中滿頭的問號。
因為「下午一點半開門」,「一天限量60個」,「只做兩種蛋糕」這些特點無論是哪一個,都實在跟「工作狂」沾不上邊。
莎拉原來是一家新媒體運營公司創意團隊的管理者,每天忙著帶項目,協助公司做上司的籌備。她說,那時候,跟家裡人說過最多的話,就是今晚我不回家吃飯。
後來,家庭突發變故。這句話也成為了莎拉心中的一根刺。
之後,她的觀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她明白了,錢沒了可以掙,可是陪伴家人的時光,失去了就真的永遠失去了。
2015年底,莎拉兒子出生。她決心把時間給予孩子,待小朋友進入幼兒園,再行規劃自己的事業。
其實開店的想法一直存在於莎拉的腦海中,但直到2019年,白札才正式開業。
因為,即便是自己夢想已久的事業,也沒能佔去莎拉心中太多的份額,現在的她明白,家人才是自己的心頭肉。
無論是「下午一點半開門」也好,「一天限量60個」也罷,都是莎拉為了家庭作出的一種溫柔但堅決的克制。
「「白札」的起點是我對家庭與理想的平衡,一直以來,家人在我的身後默默鼓勵與支持著。現在的產量是我調整後,極盡全力達到的新平衡點。我不想再退讓與家人共處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