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國情是對男人沒有包容心,更不要提中年男人。
中國女人對男人的要求永遠是成功的,不允許失敗。比如20歲結婚,必須有車有房有存款,在這個層次可以淘汰80%的男人。
這時候你以為你已經成功了嗎?
不是,接下來,你要掙足夠多的錢,讓你老婆在和閨蜜的炫富比賽中獲勝,如果鬥不過,你是個失敗的男人。
接著,你足夠僥倖勝利了,然後,是孩子無限的投資出,貴族學校,海外留學,哪一樣輸了一點,都是男人一無是處,畢竟你要賺錢養家,我負責貌美如花。
這時中年的男人,迎接來更大的挑戰,除非你35歲前賺到人生的養老金,不然,你已經是垃圾,更不要提中年危機的來臨。
如果你是一個中國男人,35歲失業,你將面臨生和死的戰鬥。
生,需要絕對的勇氣,堅韌不拔的儒家精神,相信自己能再次走上人生巔峰,沒這份自信,早死光光了。
死,相對簡單,中年養不活家人,老婆離婚,子女不相往來,你活著如同死了。
中國男人很累,但他們得不到相應的理解,面對這個風險,只能選擇安穩的公務員路線,這不是最好的選擇,卻是最穩妥的選擇。
以前看到路邊有40、50輔導中心不以為然,總以為自己不會落到那個地步,現在才發現自己太天真了。
40歲和50歲失業不是因為你沒有能力,而是結構性失業。畢竟能當上領導的只是少數人,大多數人到這個年齡都要面對這個問題。
很多人在販賣雞湯,說你要多學習多努力。北上廣深的程式設計師的已經夠努力了,35歲還不是一樣被嫌棄?
看看你身邊40歲以上的人都在做什麼就知道答案了。
什麼30歲,40歲,50歲失業以後會害怕?在二十幾歲的時候卻無所畏懼?
我總是在想這個問題,對未來的恐懼根源在哪兒?
其一:其實隨著年齡的增長,身上背負的經驗、社會地位、生活習慣、上有老下有小,放不下,背負著這麼多的東西前行自然比自己二十多歲的時候沉重很多。
二十多歲的時候,這些都不存在,光腳的不怕穿鞋的。
其二:因為失業,因為人生經驗的積累,越來越害怕失敗。因為失敗不起了,隨著年齡的增長,距離人生終點越來越近,沒那麼多時間精力去試錯了。
因此越來越小心謹慎,不把自己逼到牆角,是不會反抗的。不管自己受到多大委屈,能忍的就忍了,因為要保住眼前的利益。
這就是前段時間流傳的30歲以上的員工隨便罵,他們不敢辭職。30歲以下的要小心,他們會隨時拍屁股走人。
誰的人生會是一路順風的呢?衝一把,闖一下,很可能就發現這個世界不一樣了。溫柔鄉固然好,但只有是自己創造的溫柔鄉別人才拿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