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離在婚姻中的可怕

2021-02-08 上帝的慈愛跟隨你我

比痛苦孤獨的單身更悲慘的,是陷入痛苦孤獨的婚姻。諷刺的是,沒有哪位丈夫或妻子是抱定要和伴侶決裂的心思步入婚姻殿堂的。

很多人相信婚姻是祛除孤獨的良方,可我要警告你:一旦結束蜜月,你就得投身於和疏離這可怕敵人的惡戰之中。在所有人類親密的關係中,疏離就像傳染病一樣,侵蝕人們的親密關係。

此外,每年一百多萬對夫妻合法離婚,其中很多似乎牢固的婚姻往往都因疏離而破裂。

一位心理學教授在《今日心理學》(Psychology Today)雜誌撰文指出:據我所知,世上沒有比疏離更強勁的殺手了...在人與人的交往過程中,疏離給人們造成的生理及心理上的破壞性影響,是其他因素無法比擬的。同時,疏離也被認為是導致如今日益嚴峻的社會問題的關鍵因素,如絕望、偏執狂、精神分裂、強姦、自殺以及大規模謀殺等等。放眼我們所處的時代,撒旦已經將我們的生活瑣碎化,將人與人隔絕開來,並為我們創造出這樣一種幻象,人們之間的疏遠與隔離是因為時間緊迫,就業困難以及經濟危機。

我認為疏離是撒旦摧毀婚姻的主要手段。當芭芭拉和我意見不合或相互誤解時,我們都感受到這種疏離的力量。而忙碌的生活總為疏離敞開大門。

疏離就像終極病毒,悄然緩慢地侵入婚姻生活中,並且起初你不會察覺任何異樣。等到發覺它潛在的危害時,卻為時已晚。此時你的婚姻可能已經變得乏味,夫妻關係也異常冷漠,甚至毫無感情,彼此忽視。

【 何為疏離?】

字典對疏離的解釋是「一種被分開的、孤獨的、分離的狀態,」不過我更喜歡我們的女兒阿什利的答案。有一次她悄悄跑進書房,問我在寫什麼。

「『疏離』啊,」我解釋說道。「你知道疏離是什麼意思嗎?」

「噢,」十歲的阿什利回答,「就是別人排斥你、不搭理你唄。」

阿什利這個說法倒是把人際關係解釋得十分透徹啊。當疏離侵蝕到一段婚姻,夫妻就會互不接納。當你被排斥拒絕時,就會有距離感,覺得彼此難以接近,就體會不到親密的感覺。你們仍舊睡一張床,一起吃飯,一起看電視,用同一張銀行卡,共同撫養孩子---但所有這一切都是獨自進行的。你們可以繼續過性生活,可是卻不再有愛,還會說話,但不再敞開心扉。你們一起生活,卻沒有融入對方。

為了讓那些幸福美滿的夫妻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我必須堅持把這一發人深省的事實陳述出來:每一段婚姻都會自然而然過渡到疏離階段。除非你一直充滿愛意並且精力充沛地去滋養它,保持親密無間的愛戀,否則總有一天你會和伴侶漸行漸遠。

神創造我們成為有靈的活人,並要我們與配偶連合,共度一生。我們渴望親密的交往,而婚姻正好給我們提供這樣的機會可悲的是,很少有夫妻能獲得這樣親密無間的感覺。

【 疏離的跡象 】

芭芭拉和我曾在諸多好友的婚姻中發現疏離問題。在很多方面,他們的問題可以當做典型來分析。

這對夫婦很享受約會的感覺,並且二十出頭就早早結婚了。短暫的蜜月旅行結束後,他們搬到一座新的城市。在兩天的搬家過程中,他們發現了彼此的不同之處。她感到孤獨,對他們即將開始的新生活憂心忡忡;而他倍感困惑,為何兩人的談話內容很快變得如此乾癟。疏離從此刻開始了。她找到了滿意的工作,他也獲得了升遷。他們和別人一樣整日忙碌奔波,沒有時間相互陪伴,取而代之的是無盡的孤獨感。她感到不被重視,而他則覺得缺少關愛。第一個孩子出生時,他們的關係似乎有所好轉。後來,她休完產假回到工作單位,為了更好照顧孩子,她調整了工作時間。生活的重心由此轉移到孩子身上後,他們的婚姻也被疏離蠶食,一步步走向瓦解。提出問題的一般是妻子,而丈夫總會很快否認,或者說,「過了這個階段,一切就會好轉。」由於經常性的爭吵只會讓雙方越來越痛苦,兩人都意識到疏離是最好的自我保護方法。他們戴上疏離的面具,都覺得平安無事了,於是他們玩起了婚姻遊戲,假裝生活中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一樣。好在他們常去教會,熟識的朋友早就看出他們之間嚴重的疏離。要不是參加特會,他們婚姻中的疏離情況會愈加嚴重,直至以離婚收場。通過特會中他們意識到,自己的婚姻有問題。並且了解到彼此應該通過聖經教導的方法解決矛盾,學會傾聽對方,讓上帝重建他們的家庭。

這對年輕夫婦的遭遇表明,疏離之初往往不易察覺,婚姻中,夫妻都是慢慢疏遠對方的。疏離發生的跡象通常有以下幾點:

你感覺到伴侶不再傾聽你說話,並且無法理解你。

會經常聽到這些表明態度的話語,如「誰在乎啊?」「為什麼要試?」「明天再說這個好嗎--我們先睡覺吧。」

發現自己在取悅對方或滿足對方的期望時顯得力不從心。

能感覺到他和自己漸行漸遠。

能感覺到她正以自己的方式生活。

拒絕接受事實:「這是你的問題,我沒錯。」

意識到避免衝突保持平靜比痛苦地面對現實更好。每一天,伴侶所作的決定將直接導致你們婚姻的走向——合一或疏離。在此我向讀者朋友推薦三條應做出的選擇,以供參考:

選擇一:雙方齊心協力共同追求婚姻的合一,並且對生活中已經存在的疏離進行悔改。請記住,婚姻久了不見得必然疏離。

選擇二:千萬不要帶著怒氣上床睡覺。尋找解決辦法,達成婚姻中的合一。要知道,怨恨容易,原諒難,而怨恨和婚姻合一是天敵。

選擇三:一起努力,找時間親密接觸。讓伴侶融入你的生活中。向對方提出問題,耐心聆聽。學會健康坦誠地交流,這也是一種溝通藝術。

如果此刻已身陷麻煩,你該怎麼辦?放棄驕傲,趕緊尋求幫助吧。打電話諮詢導師夫婦,牧師,或相關婚姻諮詢師。不要眼睜睜看著疏離佔據婚姻生活卻無動於衷。

做出正確的選擇,你就真正感受到親密關係中的

相關焦點

  • 婚姻中的冷暴力,到底有多可怕?
    01、冷暴力才是婚姻中最大的殺手靳東的新劇《如果歲月可回頭》已經收官,在這部電視劇中,靳東一改往日的精英形象,飾演了一位人「被離婚」、「丟工作」的中年落魄男。他在劇中飾演的白志勇,一出場就遭遇了「婚變」,結婚17年的妻子景雅毫無徵兆地向他提出了離婚,這讓他百思不得其解。他實在想不明白,追著景雅問:「為什麼?」
  • 婚姻中精神出軌比身體出軌更可怕!
    戀愛容易 婚姻不易,很多人的婚姻都沒有熬過「三年之痛七年之癢」,隨著時代的進步網絡的發達,越來越多的人婚姻出現問題,生活中因對方出軌離婚的佔了百分之六十,出軌分兩類:精神出軌與身體出軌,現實生活中人們只在乎另一半身體出軌的背叛,往往忽略了精神出軌的嚴重性?
  • 無性婚姻和無話婚姻,哪個更可怕?
    最初,我們無話可說,後來我們無話可說,婚姻中最可怕的一點是缺乏交談。01我還記得當文章和馬伊利離婚時,引起了軒然大波。許多人說,他們婚姻破裂了,他們仍然無法像以前那樣康復。吃瓜的人還推測了他們離婚的原因。
  • 婚姻中,精神出軌和肉體出軌,哪個更可怕?三個女人說出心裡話
    在婚姻平淡期,有的人耐不住寂寞背叛了婚姻,有的人因為夫妻三觀不合出了軌,但是不管哪種原因,只要和情人有了肉體接觸,那永遠就是一個汙點,不管怎麼洗刷,也像掉到衣服上的汙跡,總有那麼一個痕跡在那若隱若現的。這個痕跡就像扎在對方心裡的刺,拔不出忽略不掉。
  • 婚姻生活中,夫妻倆有這三種表現,就是三觀不合
    每個人的婚姻,或多或少都會發生一些矛盾與爭吵。在我看來,夫妻偶有爭吵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夫妻在爭吵之後仍不能達成和解,永遠停留在各自的堅持中束手無策。這樣越吵越疏離的夫妻,就是我們常說的三觀不合。或許你在結婚的時候,並沒有把三觀這件小事放在心上,但它卻可以直接決定這段婚姻的走向和未來發展。
  • 婚姻中,比背叛更可怕的,是夫妻間正在做的3件小事
    現在,她的婚姻已經讓她完全感覺不到快樂了,更多的是在為了孩子湊合著過。以前總覺得,婚姻中最傷害感情的事情就是一方的背叛。其實,婚姻中有些事情,比背叛的殺傷力還要大。婚姻中,比背叛更可怕的,是夫妻間正在做的3件小事。01第一:指責和貶低,是破壞婚姻的元兇
  • 過來人的勸告:選錯人的婚姻,比單身更可怕
    從剛開始的相濡以沫,到如今卻起了殺心,這是件多麼可怕的事。大多數人選擇婚姻,都是抱著共度餘生去的。可沒想到,卻給自己招來殺身之禍,著實讓人恐懼。不要說夫妻之間觸犯底線這樣的話,無論對方犯什麼錯,都不應該把生命當作兒戲。
  • 婚姻中最可怕的不是距離,而是你看著我的時候,卻突然無話可說了
    #情感#婚姻中最可怕的不是距離,而是你看著我的時候,卻不知道說什麼才好了排在女性心中的情感破裂原因一般都兩點,一個是出軌,而另一個則是冷暴力,是冷暴力,又或者說不算是冷暴力,而是兩人面對面的時候,無話可說的恐懼,罐罐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就是一個朋友Q的故事,Q曾經有一段還算美滿的婚姻,但是如今這段婚姻卻走向了盡頭,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 近三成夫妻是無性婚姻,比無性更可怕的,是無話可說
    根據著名性學專家潘綏銘教授調查顯示,中國夫妻中,無性婚姻的比例大概是28.7%,也就是說近三成的婚姻是無性婚姻。而無性婚姻並不是最可怕的,更可怕的是它隨之而來的無話可說。要知道夫妻感情再好,也需要維繫,生活中的柴米油鹽大事小情,都需要小兩口細心對待,如果無話可說,那往往預示著婚姻的破碎。
  • 婚姻中史睿生和張雨婷,誰更可怕?
    而從史睿生的爆料中吃瓜群眾發現張雨婷就是個空有美貌毫無智商的「渣女」。為了一張「空頭支票」,出賣自己的身體,甚至直言雖然和老公結婚了可還是把他當備胎。網友紛紛指責張雨婷代替馬蓉成為「現代版潘金蓮」。一邊花著老公的錢享受老公的愛。
  • 精神出軌,有多可怕!莫讓婚姻成兒戲
    他們的情感世界無人知曉,網絡世界中難以搜尋「那時他們的愛情」,更無從知曉他們是如何度過精神極度荒廢的那些時光。如今,外人看來幸福美滿、兒孫滿堂的家庭中,飽含著多少痴男怨女辛酸苦楚的維繫,曾風雨飄搖的婚姻和家庭,又或是曾造成了多少骨肉分離、再婚重組的家庭。
  • 《三十而已》陳嶼鍾曉芹:比無性婚姻可怕的,是你的冷漠
    《三十而已》這部劇之所以能引起廣大觀眾的共鳴,不僅是演員出色的演技,更是因為劇中那些夫妻相處的細節,都如生活中的你我,道盡了婚姻中的酸楚。記得鍾曉芹剛知道自己懷孕時,推測懷孕的時間,她對丈夫說了一句:「反正一個月就一次,好算。」
  • 心理|心理距離效應:婚姻中的「刺蝟法則」
    刺蝟法則的寓意主要是指人際交往中的「心理距離效應」。一般情況下,人與人之間的空間距離與心理距離之間是一種倒U型關係,中等程度的空間距離最能令人產生心理的吸引效應,使人樂於積極的人際交往;而過近或過遠的空間距離都會使人產生心理的排斥或疏離效應,使人際交往發生障礙。
  • 無性婚姻,到底有多可怕?
    生活和婚姻,性都是應該合理存在的。 有一篇文章寫:BBC曾經發表過一篇《What is life without sex(沒有性的生活是什麼樣的?)》的文章,探討無性生活是否成為可能。裡面講到一位牧師Jimmy,從出生至成為牧師的二十幾年中,從來沒有一次性生活。但最終,他選擇放棄了牧師的職業,回歸正常家庭生活,並生育了兩個子女。
  • 婚姻感悟心情說說,句句扎心
    當愛情走上婚姻的紅地毯,迎接愛情的不是墳墓,而是共同營造的親情心屋。在親情心屋裡,最簡單的語言,表達的是最深最濃的親情。8.過日子,就是過平凡的生活,用平常心過,才是真生活。9.人生的旅途中,遇到一個愛你的人,正巧對方也是你愛的人,是一種千年修來的緣分。珍惜彼此間的緣分,用寬容的心態對待你生命中那個最重要的人。
  • 疏離感:藝術用異景訴諸孤獨
    疏離感,或許大多數人都有所體會,但準確地描述它卻並不容易。作為一種心理感受,疏離代表著孤單、封閉、麻木,並對此無能為力的狀態。因為無法與外界產生必要的連結,個體生存缺乏真實性和滿足感,陷入意義喪失的懷疑和沮喪中。我們本該感到平和、完整、協調,通過不斷與周遭世界發生聯繫而豐富自身的體驗和價值。
  • 39歲姜棟元認為婚姻要有強烈的責任感,這很可怕!
    39歲姜棟元認為婚姻要有強烈的責任感,這很可怕!韓國男演員姜棟元表達了自己對於結婚的想法。姜棟元說:「我以前也一直對兒童演員們也很好,雖然在生活中受到傷害是沒有辦法的,但是希望不要讓兒童演員們有在小時候演戲時,受到傷害的記憶。」看到姜棟元喜歡小孩子的樣子,現場媒體也問出了很多關於「結婚」的問題。
  • 肉體出軌和精神出軌,哪個更可怕?
    ……肉體出軌和精神出軌,哪個更可怕?有人說這個問題就像是選跳樓還是上吊,都是死。但非要選一個,我們就會發現每個人各有側重。你是偏向肉體還精神,決定了一段感情的品質和結局。肉體出軌一對恩愛白頭的夫妻,一生中至少有100次離婚和1000次掐死對方的念頭。
  • 經歷「無性婚姻」要離婚嗎?無性和無愛哪個更可怕?
    我相信現實生活中不少人也面臨著這樣的問題,據某些調查顯示:37歲以後「無性生活」的比例佔大部分,那麼「無性婚姻」跟「無愛夫妻」哪個更可怕呢?01無性與無愛哪個更可怕?其實都很可怕!好多婚姻,實際上真的沒有所謂的愛情,像以前的人結婚很簡單,領著倆人見一下看著有感覺了,互相都感覺可以就成事了,隨後就結婚了,那時候真的是先有婚姻再有愛情,甚至沒有愛情只靠可憐的婚姻過日子。現在有些調查顯示,37歲以後「無性婚姻」比例非常大了,也就是說夫妻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少了,就像那位女粉絲說的一樣,因為矛盾而長時間沒有夫妻生活,而長時間沒有夫妻生活又會導致矛盾的產生,這不就進入了惡性循環?
  • 被冷暴力逼瘋的婚姻,究竟有多可怕?
    而冷暴力對越親近的人傷害越大,一個冷漠的態度,一句冷淡的話語就可以深深地刺中對方的內心。更要命的是,冷暴力更是一種「隱而不現卻真實存在的暴力」,它容易被我們忽略,所以一般人都會採取冷處理的態度,直到最後這段感情漸漸爆發矛盾,甚至迫不得已以離婚收場!那今天老師就來和大家一起正確了解婚姻中的冷暴力以及如何解決出現的冷暴力問題!常見的冷暴力場景,看看你中招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