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心理距離效應:婚姻中的「刺蝟法則」

2021-02-11 心如鏡

點擊上方藍字心如鏡

點擊關注,免費看心靈心理文章

「刺蝟法則」來源於生物學家的一個實驗。為了研究刺蝟在寒冷冬天的生活習性,生物學家把十幾隻刺蝟放到戶外的空地上。這些刺蝟被凍得渾身發抖,為了取暖,它們只好緊緊地靠在一起,而相互靠攏後,又因為忍受不了彼此身上的長刺,很快就又各自分開了。可天氣實在太冷,它們又靠在一起取暖。然而,靠在一起時的刺痛使它們不得不再度分開。挨得太近,身上會被刺痛;離得太遠,又凍得難受。就這樣反反覆覆,最後,刺蝟們終於找到了一個適中的距離,既不太遠,也不太近。這就是所謂的「刺蝟法則」。 

刺蝟法則的寓意主要是指人際交往中的「心理距離效應」。一般情況下,人與人之間的空間距離與心理距離之間是一種倒U型關係,中等程度的空間距離最能令人產生心理的吸引效應,使人樂於積極的人際交往;而過近或過遠的空間距離都會使人產生心理的排斥或疏離效應,使人際交往發生障礙。比如人們常說的「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兩個人的空間距離過近而導致心理距離變大;同樣,一對原本很親密的朋友由於一方出國而聯繫減少,關係也會慢慢變得生疏,這說明空間距離過大也會導致心理距離變大。 

婚姻關係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一種距離關係。和其他類型的人際關係一樣,婚姻中的兩個人也需要適度的距離,並不是越密切越好。夫妻間要親密,但不要無間。人與人之間必須保持一定的距離,相愛的人也不例外。從心理學角度看,心理相容是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重要條件,而促進心理相容的途徑之一就是彼此縮短心理距離。彼此之間的心理距離小是件好事,但是,物極必反,人際距離太小了,也會讓人覺得不舒服。因為在人際交往中,每個人都要求獨自佔據一定的空間,就像靠在一起取暖的刺蝟一樣。 

個人可以得到比一個人更多的快樂和幸福,很多人都是抱著這樣的理想結婚的,最初也是朝著這樣的方向努力的,可有時感到人生的路越來越偏離,原本為了相互溫暖,最後卻覺得「扎得慌」。因為,婚姻中有兩種常見的誤區: 

第一種,你的就是我的,婚姻是沒有秘密的。有些人認為,既然兩個人結婚了,在一起生活,那麼就應該共同擁有一切,包括對方的思想和內心也應該完全屬於自己。因此,夫妻間是沒有隱私和秘密的,你一定要參與到另一個人的父母、親戚、朋友、同事等各種關係中去,不允許有任何一個「死角」或「隱秘的地方」,做到全面掌控。他全然沒有意識到,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的一切毫無保留的時候,也就是他與別人失去心理距離時,他的自我就會缺乏安全感,自尊心也會很容易受到傷害。 

這樣的做法只會讓伴侶有窒息的感覺,從而產生後退、逃避的想法。而一方越是厭倦、逃避,另一方就越是不安,越要糾纏。就像一隻寒冷的刺蝟一味地向對方擠靠,完全不顧對方已經被自己的刺扎得鮮血淋漓,也沒有意識到這樣自己也會被對方的刺扎傷。這樣的關係只能陷入僵局,夫妻一方越來越失望,而另一方也越來越委屈,甚至怨恨。 

第二種常見的誤區是,失去自我,只為了牢牢抓住你。這也是女性在婚姻中常犯的錯誤。「為了你,我放棄了自己的工作,放棄了自己的愛好,放棄了親人、朋友,放棄了可以放棄的一切。」很多人總是以為放棄自己的所有就能抓住對方,這無異於孤注一擲的賭徒心理。 

抱有這種想法的人常常會放棄一些本不該放棄的東西,否認自己認為有價值的東西,一味地順應對方、取悅對方,完全以對方為中心,把對方作為自己生活和生命的全部,聽命於對方的要求多於順應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就像一隻極度渴望溫暖的刺蝟,為了得到另一隻刺蝟的溫暖,不惜拔掉自己所有的刺,只為了能靠近對方。這種無謂的自我犧牲,最終會導致一個人完全喪失自我。而面對一個喪失了自我的人,另一方很快就會覺得乏味而缺少生機,隨著新鮮感的喪失,對方不再具有任何吸引力,那些所謂的犧牲和優點在伴侶眼中也就視而不見了。試想,一隻拔掉了自己尖刺的刺蝟,即使有對方的溫暖又能生存多久?

以上兩種常見的婚姻誤區實質上是相同的,都是夫妻中的一方失去了自我。在前一種關係中,一方被迫失去自我,而後一種關係則是一方主動放棄自我。這種自我的喪失,實際上是由於夫妻間的心理距離出了問題。婚姻關係實際上是一種距離關係,而這種距離的大小因人而異。由於性別、原生家庭模式、成長經歷等的不同,每個人對距離的要求會存在差異。有的人自我邊界比較大,需要更多屬於自己的空間;而有的人則自我邊界比較小,渴望極度親密的關係。如果夫妻雙方對距離的要求相差比較大,而且又不能及時調整,他們的心理需要就會發生衝突,進而導致婚姻關係出現問題。 

夫妻關係本質上不是「藤纏樹」,而是兩個獨立的人。雙方都需要有一定的心理空間和自由,都應該有自己的想法、愛好和生活。尊重心理距離就是要承認彼此存在的外顯或內在的心理距離,這包括尊重對方的人格、個性習慣、情感興趣和隱私等。的確,兩個人結了婚,並不意味著與過去的生活全部割斷了聯繫,這種過去的生活有時甚至還對我們的人生起著關鍵作用,這就需要我們打理好自己的生活,同時也給對方打理自己的空間。在新婚時,夫妻雙方都處於激情中,需要親密無間,但是激情過後,夫妻也要保持一定的距離,這樣婚姻才能夠經營下去。過度追求「我」與「你」的徹底混同,試圖通過取消彼此的主體性來達到親密關係的永恆,註定只是徒勞。 

當然,婚姻的距離也要有個限度,超過了這個限度,缺少了必要的親密,婚姻一樣會由於疏離而出現危機。在婚姻中,距離與信任、親密是有直接關係的。沒有距離,婚姻會失去活力;距離過大,缺少親密,兩個人之間也就逐漸失去了信任,婚姻又會變成一個不定時的炸彈。 

我相信,幾乎所有男女走進婚姻的根本目的絕對不是為了尋找距離,而是為了滿足一種親密感和歸屬感。所以,在婚姻中,製造距離永遠只是一種手段,追求親密、信任才是婚姻的最終目的。在彼此信任的前提下,給對方留出一片自由飛翔的天空,也給自己留下一塊可以馳騁的領地,這樣雙方才會擁有自由的心靈和多姿多彩的生活。

相關焦點

  • 心理距離效應——刺蝟法則
    刺蝟法則強調的就是人際交往中的「心理距離效應」。
  • 決策中常見的心理效應學習指導
    心理效應,是指大多數人在相同的情況下或對某種相同的刺激,產生相同或相似的心理反應的現象。它在管理學裡面是一個相對比較簡單的知識點,但是在實際的考試過程中常常會出現一些大綱以外的心理效應的考查,所以為了方便考生,使考生遇到超綱的效應能從容對待,中公教育輔導專家給大家介紹一些常見的超綱心裡效應,考生在掌握的時候大概了解其內涵即可。
  • 心理距離
    人際交往心理學研究發現,中等程度的空間距離最能產生較強的心理吸引效應,而過近或過遠的空間距離都會使人產生排斥或疏離的心理效應,這就是心理距離效應,又稱「刺蝟效應」人們用溝通與交往時身體之間的空間距離來反映人與人之間的親密感,美國心理學家將其劃分為四類:
  • 蝴蝶效應、青蛙現象、鱷魚法則、鯰魚效應、羊群效應、刺蝟法則、手錶定律、破窗理論、二八定律、木桶理論,值得收藏.
    經濟學裡經常用「羊群效應」來描述經濟個體的從眾跟風心理。羊群是一種很散亂的組織,平時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衝右撞,但一旦有一隻頭羊動起來,其他的羊也會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顧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遠處有更好的草。因此,「羊群效應」就是比喻人都有一種從眾心理,從眾心理很容易導致盲從,而盲從往往會陷入騙局或遭到失敗。
  • 影響你生活的10個心理效應,有些超級真實了啊
    關注並將「海薇美妝連鎖」設為星標每天 16 : 16 按時送心理效應是生活中較常見的心理現象和規律
  • 為什麼說戀愛中不要和戀人走得太近?戀愛法則:刺蝟定律
    刺蝟法則強調的就是人際交往中的「心理距離效應」。不管在職場上,還是在處理個人情感上,我們都應該保持適當的距離,不要太遠也不要過於親密。戀愛中請不要和你的戀人走得太近!刺蝟在冬天的時候,很怕冷。當把十幾隻刺蝟放在到個籠子裡的時候,它們除了會把自己抱得很緊以外,還會向同伴靠近,好讓對方的體溫來溫暖自己。但是,當它們靠得太近時,就會被對方身上的刺扎痛。可是離遠了又冷,於是又靠近,又被扎,又遠離。
  • 蝴蝶效應、青蛙現象、鱷魚法則、羊群效應、二八定律……
    譬如在股市中,鱷魚法則就是:當你發現自己的交易背離了市場的方向,必須立即止損,不得有任何延誤,不得存有任何僥倖。4鯰魚效應以前,沙丁魚在運輸過程中成活率很低。5羊群效應頭羊往哪裡走,後面的羊就跟著往哪裡走。羊群效應最早是股票投資中的一個術語,主要是指投資者在交易過程中存在學習與模仿現象,「有樣學樣」,盲目效仿別人,從而導致他們在某段時期內買賣相同的股票。
  • 三大心理現象,關乎你的成敗
    曾聽說過很多 關於定律效應法則之類的東西,比如二八定律 破窗效應 吸引力法則等,很有意思的心理現象,值得一看,今天我們只聊這三個,墨菲定律通俗地講,就是你所擔心的事,哪怕發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發生的概率可以忽略不計,它終究還是會發生。
  • 【原創】人際距離效應
    今天,我分享一則關於心理學中心理距離效應的故事。首先從這個故事開始,話說在一個冬天,有兩隻刺蝟,他們感覺又冷又累,於是他們商量著擁抱在一起互相取暖,可是當他們靠在一起時,發現彼此身上都受傷了,可是這兩隻刺蝟渾然不知自己身上的刺會傷害到對方,於是他們商量分開一些距離,可是分開又覺得很冷。
  • 要讓一個男人對你越愛越深,就要懂得運用「刺蝟效應」
    本文是《女性課堂:情感心理學》專欄,通過學習,你可以獲得更多的情感知識,解決情感困擾,讓你更懂男人,尋找到屬於你的愛情和婚姻。專欄講師:說愛,1000+情感案例研究者,知名心理學博主,專注研究女性心理學寒風凜冽的冬日裡,兩隻刺蝟緊緊的擁抱在一起取暖,它們抱的越緊,身上的刺狠狠的扎在對方身上也就越痛。於是這兩隻刺蝟彼此分開了一小段距離,這種恰到好處的分寸感,反而讓他們覺得格外溫暖和舒適,這是心理學上所闡述的「刺蝟效應。」
  • 刺蝟法則告訴家長:育兒也要保持距離感
    於是刺蝟們不斷試探,調整距離,終於找到了一個恰當的距離,既保證雙方的安全,又實現了相互取暖的目的。刺蝟相處之道所折射出的真理在心理學中被稱為"刺蝟法則"。何為"刺蝟法則"刺蝟法則強調人際關係之中,二者之間理應保持恰當適宜的心理距離。
  • 掌握「刺蝟法則」,學會親密關係中的相處之道
    一、 什麼是「刺蝟法則」1、 是一種對親密關係的距離掌控刺蝟法則,只有在人與人關係中才可以得到體現,而且是一種普適性的法則,適用於各式各樣的關係,在親密關係中尤其受用。沒有親密關係的存在,便沒有刺蝟法則的誕生。刺蝟法則的誕生正是為了解決親密關係中的距離問題,很多親密關係中的人都無法把握關係中的距離到底是多少,從而引發了很多問題。
  • 讓男人乖乖聽話的小技巧:掌握「刺蝟效應」
    在這樣的感情中,男人會很尊重自己的愛人——對於愛人說的每一句他都會認真地聽;對於愛人的建議他也會仔細的考慮;任何一個決定,他會先站在愛人的角度去思考這樣做的後果。我想,應該每一個女人都想擁有這樣的愛情吧?可是,不少人的感情始終都是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 合一心理|把禮貌帶進婚姻
    其實,恰恰相反,就如同「刺蝟效應」一樣,粗魯無禮會毀了婚姻的美好,太親近了只會刺傷對方。把禮貌帶進婚姻,不僅不會疏遠彼此的感情,反而有助於愛情的保鮮。我們辦公室的大姐一接電話,就是一句「你好」。再聽後面的對話,才知道原來是她愛人打來的電話。我們打趣道:「大姐,這麼大年紀了,還和老公這麼客氣啊?」大姐笑了:「這不是客氣,這是禮貌。」
  • 刺蝟理論
    原版故事:生物學家為研究刺蝟在寒冷冬天的生活習性,把十幾隻刺蝟放到戶外的空地上。
  • 八大動物效應 學會做「鴨子」的人才是人生贏家
    1、刺蝟法則寒冷的夜晚,兩隻刺蝟擁抱在一起取暖,可是離得太近會扎到對方,離得太遠又很寒冷,於是兩隻刺蝟折騰了好幾次,才找到一個比較合適的距離。刺蝟法則指人際交往中的「心理距離效應」。運用到管理實踐中,可以對領導者與下屬之間的關係給予啟示,領導者要和下屬搞好關係,但又要和下屬保持一定的心理距離,與下屬形成一種不遠不近的合作關係。2、鱷魚效應如果鱷魚咬住你的腳,你拼命的掙扎,鱷魚就會咬住你的手和腳,你越掙扎,咬住得越多。
  • 婚姻生活中,夫妻之間有3種「距離」需要保持,可以給感情加分
    在人際交往中,我們與人相處要舉止有度。夫妻之間,同樣如此。尤其是已婚多年,共同生活的時間越長,彼此之間的了解越深,越是容易因意見不同而產生分歧。夫妻經營婚姻,是門學問。中年後,夫妻都要懂得,再恩愛,也不能走得太近,否則不只是傷害自己這麼簡單。其實,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有3種距離需要把持好。
  • 什麼是蝴蝶效應、青蛙現象........終於知道是什麼意思了
    導讀:心理效應是社會生活當中較常見的心理現象和規律;是某種人物或事物的行為或作用,引起其他人物或事物產生相應變化的因果反應或連鎖反應。
  • 管理學之十大社會效應(二)
    :兩隻睏倦的刺蝟,由於寒冷而擁在一起。可因為各自身上都長著刺,於是它們離開了一段距離,但又冷得受不了,於是湊到一起。幾經折騰,兩隻刺蝟終於找到一個合適的距離:既能互相獲得對方的溫暖而又不至於被扎。刺蝟法則主要是指人際交往中的「心理距離效應」。
  • 我家院子來了一隻刺蝟
    開始以為是踩到沙包了,我打開手機手電筒,吃驚一場,原來是一隻小刺蝟。在手機的燈光下小刺蝟看著我,我也看著刺蝟,或許我們彼此都很吃驚。說起刺蝟我一直喜歡,記得三十年前的學前班課本上就有一隻刺蝟圖畫,還有很多動畫片也演過刺蝟,總感覺刺蝟特別厲害,天生的一身鎧甲,誰也不怕。小時候經常在農田裡聽到像牛一樣的叫聲,聽大人們說那是刺蝟的叫聲,但是始終沒見過刺蝟的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