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一心理|把禮貌帶進婚姻

2021-02-17 西安合一心理

談戀愛的時候,彼此禮貌客氣,所以兩人約會時總是心情愉快。結了婚以後,不少人就會認為:都是「自己人」了,還需要客氣什麼?甚至會覺得客氣反而讓兩人的關係疏遠。其實,恰恰相反,就如同「刺蝟效應」一樣,粗魯無禮會毀了婚姻的美好,太親近了只會刺傷對方。把禮貌帶進婚姻,不僅不會疏遠彼此的感情,反而有助於愛情的保鮮。

我們辦公室的大姐一接電話,就是一句「你好」。再聽後面的對話,才知道原來是她愛人打來的電話。我們打趣道:「大姐,這麼大年紀了,還和老公這麼客氣啊?」大姐笑了:「這不是客氣,這是禮貌。」

小倩有些不以為然:「哎呀,真麻煩!哪有這麼多事,老公又不是外人,怕什麼呀?我跟我們家那位就是直來直去的,沒那麼多客套。」我在一旁附和道:「是啊,時間長了,也就不注意了,感覺反正是一家人,沒什麼可客氣的。」

大姐搖搖頭,認真地說:「不管對誰,都要有禮貌。你對別人能做到,對自己最親的人就更應該做到!其實,婚姻裡有了禮貌,也就有了和諧。」聽她這樣一說,大家都不言語了,陷入了沉思。

我有一位朋友,與軍人丈夫兩地分居。每次丈夫來電話,她也是先來一句「你好」,最後還要說「再見」。我很不理解,便問她:「怎麼和老公還這麼客氣啊?」她很平靜地答道:「習慣了,這應該是接電話時最基本的禮貌吧。」我更為不解:「可關鍵是你是在給自己的老公打電話啊!」她笑著說:「是啊,你想啊,不管是誰給你打電話,聽到一句問候的話,你的心裡不高興嗎?別人我還問候呢,那是自己的老公,我更應該問候他啊!」

其實,懂禮貌和知感恩,都是做人最基本的素質。我們常常認為,自己人何苦去講究這些呢?其實不然,不管對誰,都應該有禮貌。尤其是對於自己最親近的人,更應如此。禮貌不是見外,而是一種尊重和感恩。

婚姻裡也需要禮貌,這樣讓人的心情更舒暢,即使心裡再不情願,也不會無視對方的請求。讓對方做什麼的時候,你加一個請字,對方就會感覺很舒服;對方幫你做了一點事,你說一句謝謝,會讓對方感覺你認可他的勞動。婚姻中的雙方是彼此獨立的,並不依附於對方,不管為對方付出什麼,都不是理所應當的,而是情感與愛的交流,有了這種交流才會有美好的婚姻。

婚姻中多一點禮貌,就會少一點尷尬;禮貌一點,就多了一點尊重;禮貌一點,就多了一點和諧;禮貌一點,就多了一點理解。有禮貌的婚姻,生命力也會更為長久。

精神動力取向諮詢師。伴侶婚姻治療師。曾先後接受精神分析、家庭治療、認知行為、格式塔治療、催眠治療、團體諮詢及創傷治療等系統培訓,接受個體、團體督導及個人體驗。案例小時數超4000小時。

專業資格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諮詢心理學註冊心理師(X-16-002)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精神分析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諮詢專委會伴侶婚姻學組秘書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陝西催眠專委會常務委員

·司法部心理矯治專家組成員、督導雲平臺督導

·陝西省心理諮詢師協會常務理事

·陝西省心理諮詢師協會心理督導專業委員會督導

·西安醫學會心身學會委員

·註冊系統陝西省督導點授課老師、體驗師


擅長解決問題:

親子關係、情感婚姻、家庭關係諮詢;學業、事業、環境適應諮詢;考試焦慮、職場壓力諮詢;心身疾病諮詢。接受心理諮詢師個人體驗。

胡軍

精神分析取向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國家心理學會註冊助理心理師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陝西催眠專委會委員

陝西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會會員

鹹陽心理學會會員

 

擅長方向:親子關係、情感婚姻、家庭關係諮詢。

徐暉

精神分析取向

主任醫師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陝西省心理諮詢師協會會員

 

擅長方向:青少年心理輔導、大學生心理諮詢、婚戀諮詢、家庭治療、危機幹預

羅維

認知行為取向

臨床心理諮詢與治療方向,研究生學歷。接受近1000小時的培訓、督導及個人體驗。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中國心理學會註冊心理師(X-15-029)

高校專職心理老師

陝西省心理諮詢師協會理事

團省委青少年權益部心理諮詢專家

 

擅長方向:親子關係、婚戀關係、家庭關係諮詢;學業、事業、生涯規劃諮詢;睡眠障礙、考試焦慮、工作壓力疏導等方面的諮詢

常岸

精神分析取向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陝西省心理諮詢師協會會員

 

擅長方向:青少年心理問題、婚姻情感家庭矛盾、人際交往困惑、情緒壓力管理

高翃

沙盤治療取向

系統接受分析心理學訓練近1000小時(培訓、督導、個人體驗)

國家心理二級心理諮詢師

高級沙盤遊戲諮詢師

人力資源管理師

擅長方向:戀愛婚姻、家庭關係、親子教育、職業發展、情緒壓力、兒童諮詢

郭曉慧

精神分析取向

接受國內知名心理學專家近400小時的培訓,近200小時的諮詢經驗並堅持案例督導。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擅長方向:親子關係、情感問題諮詢;青少年人際關係、環境適應諮詢;考試焦慮、工作壓力諮詢

楊省利

精神分析取向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陝西省心理諮詢師協會會員

陝西省心理危機幹預小組成員

簡快身心積極療法執行師

國家系統排列師

 

擅長方向:婚姻情感、家庭關係、親子關係、青少年團體訓練、家長成長課程

劉屹峰

精神分析取向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陝西省慈善協會心理諮詢志願者

心身養生高級導師

鹹陽市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會會員

 

擅長方向:中老年心理衝突;親子關係;婚姻家庭;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

姚海龍

精神分析取向

接受1000小時以上的培訓、督導及個人體驗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大型央企兼職心理老師

擅長方向:親子關係、婚戀關係、家庭關係諮詢;職場規劃諮詢;焦慮、抑鬱等方面的諮詢。

客服在線

合小天:18909296550(電話&微信同步)

路過來訪

西安市火炬路四號樓2層C區211室

相關焦點

  • 把禮貌帶進婚姻裡
    相處禮貌客氣,彼此心情都愉悅。可是,多數人結婚後感言:在也找不到談戀愛時的感覺了。於是,就出現了一句慷慨激揚的闊論: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也許是因為婚前婚後是兩個狀態,婚後不能成功完成角色轉變吧。婚後多數的男女都認為:都是一家人了,無需客套,甚至認為客套了會覺得彆扭。其實不然,夫妻雙方,一方長期粗暴無禮,強勢奪人,與此長往,原本美好的婚姻定會走向破裂的。
  • 合一心理|如何成為一個有界限的女人?
    在婚姻或情感關係裡,需要區別什麼是你的情緒、想法?什麼又是伴侶的情緒、想法?在家庭親子關係當中,需要區別什麼是父母想要的?什麼又是孩子想要的?在工作團隊當中,需要區別什麼是你的責任?什麼又是他人的責任?  一個沒有界限的人將是混亂的,為別人承擔責任、過度掌控或順從、想要改變別人而感到無力和沮喪。
  • 合一心理 | 校園霸凌,我們與惡的距離!
    在校園霸凌行為中受害人一般都存在心理問題,所以他們更加脆弱。這些人往往都存在創傷後應激障礙。應用理性情緒行為療法,認知行為療法、系統脫敏療法或許可以幫助受害者在未來再次成為受害者。而在霸凌行為中,霸凌者也可能會有一些心理問題,認知上的矛盾,也可以採用一些療法來引導霸凌者認清現狀,減少霸凌行為。
  • 帶上孩子的禮貌去串門
    你帶上孩子去串門,要把它看作一次短暫的旅行。中國是禮儀之邦,作為客人得要有賓客之道,充分體現你有備而來和你對親友的重視程度。比如朋友過生日,你帶孩子去朋友家做客,需要備齊幾樣東西:1. 0~3歲,一套完整的衣服2. 3~6歲必要時帶上孩子自己的碗筷3.
  • 殘存的心理情結是婚姻的暗流
    人在成年之後,與父母之間仍或多或少有些殘存的心理情結。有許多心理學家認為,在婚姻中,表面上我們是在與自己的配偶相處,其實是不斷重新經歷自己過去與父母的關係。婚姻關係,可以說是我們在成長過程中,與父母互動模式的重現。 這些殘餘的心理情結,好似婚姻之河中的漩渦暗流。帶進婚姻中的殘餘情結愈多,要渡過婚姻之河的危險性也就愈高。 特殊的「心理按鈕」 在婚姻中,我們常會莫名其妙地被配偶「激怒」。
  • 「心理情結」會影響婚姻的穩定
    「心理情結」會影響婚姻的穩定 人在成年之後,與父母之間仍或多或少有些殘存的心理情結。一個人不論到了何處,與何人結婚,心中的新舊「情結」(程序)永遠會跟著他。這些與父母間未得到解決的心理問題,也常被帶入婚姻之中。這些情結若得不到解決,同樣的錯誤可能一犯再犯。不幸的是,這種不檢討自己的心理情結(程序),只怪別人按了自己的按鈕,使自己生氣的現象,在婚姻中比比皆是。
  • 錢財合一的婚姻,才是神聖的婚姻!
    ,總是少不了「婚姻是神聖的」論述,讓我大開眼界,同志們,你們不是唯物主義者嗎?怎麼說婚姻是神聖的——沒有「神」的話,何來「神聖」呢?在一些無神論者口中,竭力祝福別人:百年好合、珠聯璧合.雖然他們的實際行動與之有反差,但祝福的話語中,你我都能感到「婚姻是神聖的」!按道理說,基/督/徒應該是有神論者,婚姻是神聖的,可是:一個姐妹告訴我,她們教會的傳道人,要丈夫給這個姐妹開工資,因為她是全職太太,緊接著呢?要這姐妹繳納十一!
  • 看不見的心理情結︱聽心語 婚姻
    人在成年之後,與父母之間仍或多或少有些殘存的心理情結。 有許多心理學家認為,在婚姻中,表面上我們是在與自己的配偶相處,其實是不斷重新經歷自己過去與父母的關係。婚姻關係,可以說是我們在成長過程中,與父母互動模式的重現。  這些殘餘的心理情結,好似婚姻之河中的漩渦暗流。
  • 婚前導航-8 上帝的婚姻方程式
    一、婚姻的目的我們需要對婚姻有全盤的認識,剛剛所說的——有很多人認為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其實婚姻也可以是戀愛的樂園、或者戀愛的延伸、或者戀愛的加分。重點在於我們對婚姻是否有全盤的認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我們要了解上帝對婚姻的計劃到底是什麼?如果我們了解了,我們就能達成夫妻在婚姻裡面合一的關係。我們需要有這樣的了解。
  • 心理|心理距離效應:婚姻中的「刺蝟法則」
    比如人們常說的「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兩個人的空間距離過近而導致心理距離變大;同樣,一對原本很親密的朋友由於一方出國而聯繫減少,關係也會慢慢變得生疏,這說明空間距離過大也會導致心理距離變大。 婚姻關係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一種距離關係。和其他類型的人際關係一樣,婚姻中的兩個人也需要適度的距離,並不是越密切越好。夫妻間要親密,但不要無間。
  • 很有禮貌的罵人語錄表情包大全 不帶髒字罵人也是一種技巧
    很有禮貌的罵人語錄表情包大全 不帶髒字罵人也是一種技巧時間:2019-05-20 14:10   來源:趣味百曉僧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很有禮貌的罵人語錄表情包大全 不帶髒字罵人也是一種技巧 罵人,不能罵的難聽,我們是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一定要罵的禮貌一點哦,來看看很有禮貌的罵人語錄表情包大全。
  • 覺察到嗎,「心理情結」影響著你的婚姻
    ,與何人結婚,心中的新舊「情結」永遠會跟著他,這些「情結」若得不到解決,同樣的錯誤可能一犯再犯。】 人在成年之後,與父母之間仍或多或少有些殘存的心理情結。這些與父母間未得到解決的心理問題,常被帶入婚姻之中。有許多心理學家認為,在婚姻中,表面上我們是在與自己的配偶相處,其實是不斷重新經歷自己過去與父母的關係。婚姻關係,可以說是我們在成長過程中,與父母互動模式的重現。 這些殘餘的心理情結,好似婚姻之河中的漩渦暗流。
  • 婚姻問題,找誰諮詢呢?律師、心理諮詢師、婚姻諮詢師,,,
    2、心理諮詢師心理諮詢師是給求助者解決各類心理問題的人。人們會因面對許多家庭、擇業、求學而產生焦慮、抑鬱、社會適應等心理問題,心理諮詢師可以從心理學的角度,給出相應的幫助。在婚姻問題中,求助者會有抑鬱、焦慮、狂躁等心理問題,找心理諮詢師可以解決這部分心理疾病,比如把重度抑鬱逐漸減輕到中度抑鬱,或者輕度抑鬱。
  • 婚姻心理:男比女大5歲的婚姻最幸福
    英國巴斯大學伊曼紐爾弗拉尼耶博士對1534對情侶進行了一項追蹤調查,結果顯示,能強有力維繫婚姻的最佳情侶模式是男女雙方均受過高等教育且無離異史,同時男方比女方年長5歲以上。研究者稱,妻子比丈夫小5歲以上是最不容易產生矛盾的年齡組合,他們的離婚率為其他婚姻的1/6。
  • 很有禮貌的罵人語錄是什麼梗?罵人不帶髒字的五十個句子匯總
    很有禮貌的罵人語錄是什麼梗?信大家都有這樣的經歷,遇到沒素質的人的時候,自己想罵人卻又不想顯得和他一樣沒素質,於是就有種有苦說不出的感覺。近日,小編在網上看到一個「很有禮貌的罵人語錄」的熱搜,好奇的點進去瞅了一下,發現這個「很有禮貌的罵人語錄」似乎完美解決了罵人沒素質的問題,說實話,其實也就是拐彎抹角的損人,但又讓別人無從反擊。
  • 疏離在婚姻中的可怕
    比痛苦孤獨的單身更悲慘的,是陷入痛苦孤獨的婚姻。諷刺的是,沒有哪位丈夫或妻子是抱定要和伴侶決裂的心思步入婚姻殿堂的。很多人相信婚姻是祛除孤獨的良方,可我要警告你:一旦結束蜜月,你就得投身於和疏離這可怕敵人的惡戰之中。在所有人類親密的關係中,疏離就像傳染病一樣,侵蝕人們的親密關係。
  • 男女婚姻心理測試題
    男女婚姻心理測試題讓一個人住在另一個人的心裡,是多麼幸福的事,你的笑在我眼裡盡顯溫柔,稍縱即逝的上半年已經過去了,在上半年的時候你的桃花感情有著落了嗎?A、會由於事情較多,反而忽略了自身的形象外在,以至於沒有閒暇顧及桃花的事情,或由於過多問題的牽扯,男女婚姻心理測試也進而影響了感情的機遇;所以想更多的受益的話,那就需要打起精神,先處理好自己的日常工作,把自己的效率放大到120%,然後讓自己有時間充分的發揮一下自身的魅力。
  • 「我的妻子出軌了」關於婚姻關係的心理分析(1)
    而且離婚以後,妻子並不願意帶走兩個孩子,兩個孩子沒有人幫忙帶,很多具體問題怎麼辦?【心理分析】:       妻子外遇,希望離婚,從個人感受和需要來講,沒有問題,也許對她來說是一種發展,就像是換一種工作一樣,對未來充滿希望。      作為丈夫來說,可能感到被拋棄,也可能對於即將發生的分手感到失落與喪失。
  • 婚姻挽救:失敗的婚姻:陰陽性:感情平淡,心靈「出軌」
    前幾篇文章中講述了失敗婚姻的類型:付出型,出軌型,面子型。本篇文章講述一下失敗婚姻的另一個類型,陰陽性。 如果將婚姻比喻成一棵樹,那麼有一種婚姻就是「陰陽樹」:一邊枝繁葉茂,一邊枯枝敗葉。
  • 婚姻心理諮詢:夫妻間價值觀差距大,難以溝通,怎麼辦?
    01 婚姻心理諮詢導語 若夫妻婚前的戀愛時間短,雙方了解不深入就匆忙進入婚姻,對雙方價值觀未進行深入了解,以為對方就是自己目前看到的、想像中的那樣,或明明知道雙方價值觀存在較大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