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版ZARA」拉夏貝爾44億巨債壓頂,回天乏力瘋狂關店5602家

2021-01-13 新浪財經

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時代財經 幸雯雯 編輯:王薇薇

疫情影響下,國內快時尚行業陷入窘境。

1月8日,ZARA三個姐妹品牌Bershka、Pull&Bear和Stradivarius傳出將關閉中國線下門店的消息。消息傳出後,眾多網友紛紛在社交媒體上表示不舍之情。

而在國外快時尚品牌頻頻受挫的同時,有「中國版ZARA」之稱的拉夏貝爾(*ST拉夏603157.SH)也正在「生死邊緣」掙扎——債務居高不下、高管頻繁更換,還上演了一出「宮鬥劇」。

1月4日,段學峰以個人原因申請辭去拉夏貝爾董事長、法定代表人及董事會專門委員會相應職務,並對媒體表示:「個人的選擇,以公司利益為重,不想公司再有內耗。」

段學鋒意味深長的回覆背後,時代財經發現,上任不到一年的他是拉夏貝爾創始人、實控人邢加興親自提拔的職業經理人,卻又遭後者三次罷免。

成立於1998年的拉夏貝爾是一家多品牌時裝集團,主營大眾女性休閒服裝,是國內首家A+H股的服裝企業,旗下擁有La Chapelle、Puella、JACK WALK等多個女裝、男裝及童裝品牌。

儘管匆忙推舉總裁張瑩補上董事長一職,但拉夏貝爾除了「A+H股」這個亮眼的光環以外,並沒有其他拿得出手的成績單。但截至1月12日收盤,*ST拉夏股價僅為1.23元,總市值僅4.59億元。

本來債務問題未解,又受到疫情影響,拉夏貝爾還沒來得及應對這兩撥衝擊,人事又持續動蕩,對拉夏貝爾來說,無疑是屋漏偏逢連夜雨。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罷免「三宗罪」

對於段學鋒,邢加興一而再、再而三提出召開臨時股東大會,急於趕走這位當初親自提拔的職業經理人。

公告顯示,邢加興曾於2020年11月27日、12月8日向董事會提請召開臨時股東大會,欲罷免段學鋒董事長職務,但該請求均未獲董事會回應。最後,邢加興決定自行召集臨時股東大會。

是什麼讓邢加興誓要罷免段學鋒?邢加興列出了段學鋒的「三宗罪」。

「未能深入了解公司業務經營管理狀況,任職期間公司業績大幅下滑;未能盡責設立穩定的內部管理機構,無法保障公司穩定經營;自營或者為他人經營與本公司同類的業務。」

公告截圖

這並非莫須有的「罪名」。

2020年5月8日,段學鋒經董事會全票通過當選為董事長,並代行董事會秘書職責。而段學鋒任職期間,拉夏貝爾的業績大幅度下滑。

根據拉夏貝爾2020年第三季度報告,拉夏貝爾三季度營收僅17.41億元,同比下滑69.75%;扣非後歸屬母公司股東淨利潤為-11.03億元,同比下滑20.89%。

退一步講,拉夏貝爾的業績下滑是為公告所稱「因受網點數量大幅減少、採買數量降低及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不能算在段學鋒的頭上。但2020年拉夏貝爾的公司架構確實如同沒有根的大樹般有搖搖欲墜之勢。

2020年,拉夏貝爾僅僅是總裁一職,就更換了5個人。

2019年10月,拉夏貝爾原財務長、聯席總裁於強從邢加興手上接過總裁一職,然而其才幹了4個月,就於2020年2月宣布因個人原因辭去總裁職務。之後,邢加興又接回總裁一職。

到2020年4月,拉夏貝爾當時的高級副總裁尹新仔接任總裁。而後,總裁一職又在拉夏貝爾聯合創始人、董事章丹玲,以及原拉夏貝爾副總裁張瑩手中流轉。前者任職最短,僅有一個多月。

拉夏貝爾總裁一職更換速度之快,令人咋舌。此外,拉夏貝爾更有多位董事更換,獨立董事及證券事務代表相繼出走,公司管理層的穩定性成隱憂。

值得一提的是,「另有家業」的段學鋒坐實了「三宗罪」的最後一條。

公開資料顯示,除了為拉夏貝爾服務,段學鋒還同時擔任邁爾富時尚服飾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邁爾富」)董事長兼總經理以及中科通融投資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下稱「中科通融」)的執行董事。

巧合的是,中科通融於2020年10月份全資收購了全球著名的時裝零售品牌C&A在華運營公司西雅衣家商貿集團有限公司。半個月後,段學鋒才卸去中科通融的執行董事身份。

中科通融收購C&A在華業務。圖片來源:天眼查

段學鋒卸任中科通融執行董事一職。圖片來源:天眼查

換句話說,在段學鋒仍任中科通融執行董事期間,快時尚品牌的C&A與拉夏貝爾的競爭關係,使邢加興有理由相信段學鋒「自營或者為他人經營與公司同類的業務,未能履行對公司的忠實義務,無法保障全體股東的利益,不再適合繼續擔任公司董事(長)職務」。

最後,未等臨時股東大會召開,段學鋒自動請辭,「宮鬥大劇」才落下帷幕。

日前,時代財經以投資者身份致電拉夏貝爾董秘辦公室,對方工作人員確認,「段學峰已經不在拉夏貝爾。」

而被問到對董事長辭職和高層頻繁更換一事,對方顯得有些激動:「為什麼你們一定覺得換一個人就不好呢?」

時代財經表示拉夏貝爾近幾年業績並沒有因為更換管理層有明顯提升,對方長嘆一口氣後稱,「有緊急的事情要處理,不方便再繼續通話。」

回天乏力

段學鋒的離去暫時為拉夏貝爾的人事動蕩畫上一個句號。然而,大傷元氣的拉夏貝爾要振作起來並非易事。

1月8日,中國人民大學高禮研究院助理教授王鵬接受時代財經採訪時表示,拉夏貝爾面臨今天這個窘境,並非單純的人事變動導致的,其實更是一個「惡性循環」。

「業績下滑、戰略失誤會導致上市公司的股價出現問題,導致市場對它(拉夏貝爾)的評價走低,間接會影響到管理層的更迭,而管理層的動蕩又影響公司的戰略執行和經營,又會對它的業績產生不良影響,繼而影響股價。這是一個惡性循環。」王鵬說。

可見,邢加興一度希望更換領導班子,挽救拉夏貝爾的頹勢,這也是邢加興此前請來擅於資本運作的段學鋒的重要原因。

公開資料顯示,80後段學鋒是高級經濟師,先後在國信國際擔保有限公司、光大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天津)有限責任公司和上述提及的中科通融擔任高管、執行董事。此外,段學鋒還是新疆恆鼎國際供應鏈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恆鼎國際」)董事。

天眼查顯示,恆鼎國際背後的大股東為烏魯木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烏魯木齊市新市區)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另外,段學鋒擔任董事長的另一家公司邁爾富持有恆鼎國際49%股份。這意味著,段學鋒還有新疆當地的資源這一張「王牌」。

曾有媒體報導,邢加興邀請段學鋒擔任董事長,目的是希望後者提升公司管理能力以及協調落實政府招商引資。

在段學鋒上任董事長剛好兩個月時,2020年7月8日,拉夏貝爾更名為新疆拉夏貝爾服飾股份有限公司,註冊地址由上海遷到新疆烏魯木齊。對此,段學鋒曾在公開場合表示,拉夏貝爾落戶新疆,會得到政府端的各項政策支持。

同時,為了「填窟窿」,拉夏貝爾變賣了旗下資產。2020年6月29日晚,拉夏貝爾宣布出讓手中的太倉夏微倉儲有限公司100%股權給上海世淮物流有限公司。根據2020年10月份的公告,此次交易作價7.25億元人民幣,正好與其2020年三季度7.83億的淨虧損相近。

然而,該不動產目前已被法院查封,本以為有資金回籠的拉夏貝爾,希望再次落空。

除此之外,拉夏貝爾還試圖抵押貸款、回購股份等方式進行自救,但依然杯水車薪。

因連續兩年虧損,2020年7月1日起,拉夏貝爾A股股票正式「戴帽」,其A股股票簡稱變更為*ST拉夏。

根據2020年12月21日拉夏貝爾回復上交所的公告,自2019年12月9日至2020年12月9日,拉夏貝爾子公司股權凍結金額合計人民幣4.3億元,實際凍結金額2億元,被查封不動產帳面價值合計人民幣12.9億元。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拉夏貝爾負債合計高達44.08億元。

中國快時尚品牌的縮影

成立於1998年的拉夏貝爾主營大眾女性休閒服裝,以「多品牌、直營為主」為業務發展策略,其設計的歐洲風格服飾一度深受女性喜歡,被稱為「中國版ZARA」。

繼2014年赴港上市後,拉夏貝爾一路狂奔,又於2017年在上交所掛牌,成為國內首家「A+H股」的服裝企業。同時,以線下銷售為主的拉夏貝爾迅速擴張,網點在2018年達到頂峰,有9269家。

然而在風光背後,其經營問題也開始顯現。自2017年A股上市當年,拉夏貝爾便出現淨利潤下滑的情況。

2017年,其營收89.99億元,同比增長5.24%,淨利潤卻下滑6.29%至4.99億元。2018年,由於女裝品牌業績及毛利率下滑等因素,其業績更是一落千丈,當年虧損1.6億元。

拉夏貝爾表示,正是「多品牌、直營為主」的業務模式給公司發展帶來越來越大的挑戰,新品牌培育需要更多經營資源和時間,而多品牌之間難以實現差異化定位,也會降低投入回報,還有直營渠道帶來的人工、租金等成本上漲的壓力也會導致公司盈利能力下降。

雪上加霜的是,2018年以後頻繁關店的拉夏貝爾的虧損在2019年進一步拉大。財報顯示,至2019年底,拉夏貝爾營收為76.66億元,同比下滑24.66%;歸屬母公司股東淨利潤為-21.66億元,同比下滑1258.07%。

而截至2020年6月30日,拉夏貝爾只剩下3667個線下店,較2018年底的9269家相比,關店5602家,門店規模縮減整整6成。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為什麼一時風光無量的拉夏貝爾會走到這個地步?

王鵬表示,拉夏貝爾就像國內許多傳統快時尚品牌的縮影,快速擴張儘管能打響品牌知名度,但也會引發高庫存、資金緊張等諸多隱患。

「門店過多,品牌過多,層級就會增多,一方面總部對門店的控制十分有限,另一方面,公司的戰略調整也無法兼顧多個品牌,導致積壓大量庫存,最後只能採取打折方式,無形中會對品牌產生不良影響。而這又將影響銷售,是惡性循環,此前像美特斯邦威、李寧等品牌都趟過這個『雷』。」王鵬說道。

但王鵬認為這並非無解,「李寧就很值得中國快時尚品牌學習」。

在2008年奧運會後,安踏、李寧等一眾國內體育品牌逐漸陷入頹勢,「國企病,品牌老化,執行力不夠」,這是當年媒體總結其衰落的原因。

2015年,沉穩低調的李寧決定重返商場,對品牌重新定位,打造時尚運動品類,提出如今人人皆知的國潮大牌「中國李寧」。同時,李寧不惜「壯士斷腕」,優化銷售渠道,關閉對營收毫無幫助的加盟店,增加直營店和旗艦店數量。

經過5年的「陣痛」和大刀闊斧的改造,中國李寧在2019年的紐約時裝周一炮而紅。一改「土味」形象的中國李寧,更與寶馬、迪士尼等知名品牌聯名營銷,擁抱年輕消費者。

王鵬還表示,廣告的精準投方和數位化轉型都是快時尚品牌轉型的重要策略。

相關焦點

  • 「中國版ZARA」拉夏貝爾巨虧21億,全年關店4400家,拉夏貝爾涼了
    拉夏貝爾對大家來說並不陌生,它曾經被市場稱為女裝之王、中國版的ZARA,輝煌時期擁有超過9000家門店,是國內唯一一家同時在H股和A股上市的服裝企業。「中國版ZARA」拉夏貝爾巨虧21億,全年關店4400家,拉夏貝爾涼了...曾經的拉夏貝爾,很輕易就徵服了所有都市女孩。因為她浪漫、清新活力。
  • 被稱為中國版ZARA的拉夏貝爾,為什麼突然就「涼涼」了?
    半年關店2470家,平均每天關閉13家。最近的拉夏貝爾,過得不太順。當然暫時來說,只是關店而已。暫時來說,只是清倉甩賣瘋狂打折而已。暫時來說,只是砍掉男裝線而已。暫時來說,只是總部大樓開始對外招租了而已。種種場景似曾相識。
  • 實控人股份凍結、關店4000餘家……「中國版ZARA」拉夏貝爾迎「至...
    此外,三年市值蒸發百億、海外子公司破產清算、關店4000餘家、年虧損21億……這家被稱為「中國版ZARA」的女裝龍頭企業,正在迎來它的「至暗時刻」。一年關店4300家,虧損20億3年市值縮水100億實控人「閃任閃辭」背後,是拉夏貝爾全面的困局。2014年,拉夏貝爾在港交所上市;2017年,又登陸A股市場,成為首個「A+H」股服裝品牌。
  • 「中國版ZARA」涼了?市值蒸發超百億,關店4391家
    「中國版ZARA」涼了?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注意到,近年來拉夏貝爾業績快速滑落,3年間蒸發百億市值,2019年虧損21.66億元,關閉門店4391家。負面纏身,兩年巨虧拉夏貝爾披星戴帽後連續四跌停6月29日,拉夏貝爾發布了2019年年度財務報告。
  • 中國版ZARA危機:拉夏貝爾、美邦等為何深陷關店潮?
    在這樣的風潮之下,拉夏貝爾、美邦等本土快時尚品牌風靡一時,被稱為中國版ZARA。09年熱播的偶像劇《一起來看流星雨》中,「端木帶我去了美特斯邦威,挑了很多衣服和鞋,照鏡子的時候,我都不知道裡面那個女孩是誰。」,不走尋常路的美邦,有著不可撼動的國貨之光的地位。
  • ​年虧21億,關店4400家「中國版ZARA」也涼了?
    作為曾經的國內女裝第一品牌,拉夏貝爾在過去的20年間風光無限,然而近幾年來卻快速滑落,3年間百億市值蒸發,年虧損21億,關閉門店4391家,海外子公司被破產清算,被調出港股通名單,連續三跌停……這個被稱為「中國版ZARA」的女裝品牌,正迎來她的「至暗時刻」。
  • 中國版ZARA上市三年蒸發百億,直接ST,拉夏貝爾做錯什麼?
    來源:江瀚視野在中國的服裝市場上有一家公司堪稱中國版ZARA,是中國有名的女裝之王,然而就是這家全國聞名的女裝巨頭卻在上市上年之後突然全面衰退,被直接帶帽ST,市值蒸發超過百億,這家公司就是大名鼎鼎的拉夏貝爾。拉夏貝爾到底怎麼了?
  • 一年關店4400家,「中國版ZARA」拉夏貝爾斷臂還能求生嗎?
    而在新任董事長走馬上任幾天後,拉夏貝爾再出大新聞。2月13日,拉夏貝爾的運營主體上海拉夏貝爾服飾股份有限公司新增被執行人信息,執行標的為3268115,執行法院為上海市徐匯區人民法院。對很多80、90後的人來說,拉夏貝爾這個品牌並不陌生。甚至就在幾年前,該品牌的門店還隨處可見,被人戲稱為中國服裝界「萬店王」。
  • 拉夏貝爾一年關店數千家,李維斯也主動關店,服裝業不行了?
    雖然2019年這些品牌靠電商發展得紅紅火火,但是曾經被譽為「中國ZARA」的拉夏貝爾卻面臨著重重困境。1998年,拉夏貝爾品牌正式創建,品牌名字的由來看似偶然卻暗含深意。在國內除了拉夏貝爾以外,還沒有第二家服裝公司敢在「兩地」一同上市的,也正是因此拉夏貝爾的巔峰市值更是高達120億元。不過企業的發展難免起起落落,從2019年開始拉夏貝爾也已經是走到了「窮途末路」了。
  • 拉夏貝爾:中國版ZARA的關鍵時刻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葉心冉 債務危機拖累下的拉夏貝爾,正通過甩賣資產、關閉低效門店、剝離虧損項目來幫助「回血」。緊鑼密鼓填窟窿的同時,一個更為關鍵的問題是:拉夏貝爾賴以生存的年輕女孩,似乎正在逐漸拋棄它。
  • 拉夏貝爾上半年虧近5億!關店2470家,「中國版ZARA」怎麼了?
    8月28日晚間,被稱為「中國版ZARA」、國內首家A+H股上市服裝公司的拉夏貝爾公布2019年半年報,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9.51億元,比上年同期降9.78%;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98億元,比上年同期猛降311.20%,這是公司淨利潤自2018年首度虧損之後更大幅度的下挫。
  • 中國版「Zara」的拉夏貝爾淨虧21.66億
    沒錯,就是有中國版Zara之稱的拉夏貝爾。2003年 「非典」時期,在大品牌們紛紛收縮生產、撤銷訂單的時候,拉夏貝爾卻反其道而行之:加大馬力生產以保證庫存。事實上,她賭贏了。非典過後,大家都報復性購物,很多大牌庫存不足,而拉夏貝爾卻正好填補空白,以1-3折的力度瘋狂促銷,大賺一筆,名氣也打響了。
  • 巨虧21億,關店4400家!又一服裝巨頭沒落,曾被稱「中國版ZARA」
    這四家均為如今的快時尚界巨頭,其中只有韓都衣舍為國產。優衣庫、ZARA以及H&M均為海外品牌,只不過在中國市場十分常見,因此不少消費者都默認為中國品牌。事實上,除了上述四家品牌以及榜單中的其他快時尚品牌之外,還有一家快時尚界服裝巨頭,曾被稱為「中國版ZARA」,但如今已然沒落,這為昔日巨頭便是拉夏貝爾。
  • 中國版Zara隕落史
    禍不單行,8月17日晚間,拉夏貝爾再次發布公告,稱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上海監管局《關於對上海拉夏貝爾服飾股份有限公司採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02全都是瘋狂擴張惹的禍?1998年5月,福建商人邢加興創立了「拉夏貝爾」,主攻大眾消費市場,並立志要把拉夏貝尓打造成「中國版Zara」。「發展中的公司是停不下來的,國內消費市場每年都是20%多的增長,如果不開新店就意味著倒退。」出身於服裝銷售的邢加興在創立拉夏貝爾之初就一直秉持「規模擴張」的理念,主張形成以直營模式為主的多品牌矩陣。
  • 年虧21億,關店4400家……被時代拋棄的巨頭,拉夏貝爾!
    就最受歡迎的女裝市場而言,2020年中國女裝市場規模有所下降,女裝市場將減少1000億收入,市場規模縮水10%。作為曾經的國產第一女裝品牌,「中國版Zara」拉夏貝爾曾經風頭無兩:2017年營收曾高達104.46億元,位列國內營收最高的女裝上市企業;門店數量一度接近9500家,是國內首個滬、港兩地上市的服裝企業。
  • 年虧21億,關店4400家!「中國版ZARA」也涼了?| 艾問人物
    作為曾經的國內女裝第一品牌,拉夏貝爾在過去的20年間風光無限,然而近幾年來卻快速滑落,3年間百億市值蒸發,年虧損21億,關閉門店4391家,海外子公司被破產清算,被調出港股通名單,連續三跌停……這個被稱為「中國版ZARA」的女裝品牌,正迎來她的「至暗時刻」。
  • 關店、更名、「賣吊牌」 拉夏貝爾「ZARA」夢碎?
    本報記者 蔣政 北京報導關店,搬家,更名,「賣吊牌」……「中國版ZARA」——拉夏貝爾正在尋求新的提升業績的方法。被稱為「中國版ZARA」的拉夏貝爾,目前經營狀況不容樂觀。其負債率已經超過90%,為了獲得更多銀行授信,拉夏貝爾已經將公司註冊地遷往新疆。隨後公司更名成「依新集團」。甚至,該公司位於上海市閔行區的辦公大樓已經被納入「抵債」之列。作為國內第一家A+H同時上市的服裝公司,拉夏貝爾巔峰期市值達120億元。
  • 「中國版ZARA」6天兩度淪為被執行人 去年關店4400家
    來源:華夏時報原標題:「中國版ZARA」6天兩度淪為被執行人 去年關店4400家 預虧最高21億 去年關店4400家,被稱為「中國版Zara」的拉夏貝爾(603157.SH)正麻煩纏身。天眼查數據顯示,拉夏貝爾於2月13日、2月18日兩度被列為被執行人,兩起案件的執行法院均為上海市徐匯區人民法院,執行金額分別約為327萬元、694萬元,合計超過1000萬元。記者通過查詢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對該信息進行了確認。2月21日,《華夏時報》記者在股市交易時段多次致電拉夏貝爾投資者關係熱線,但其電話始終無人接聽。
  • 武漢Zara門店集體關閉 還有這些大牌也關店了
    武漢集體關店,更多大牌也關店!網友:網購太方便了)近日,武漢所有的ZARA門店突然全數閉店,引起大家的關注。雖然隨後Zara表示後期還會再開的,但卻引發大家對實體店「關店潮」的關注。數據統計,2019年在美國零售商關閉9300多個店鋪,創歷史新高。而在中國,拉夏貝爾、達芙妮等關店潮,更是讓人深刻地體驗到實體店的難。
  • 關店2400家!拉夏貝爾為什麼沒能成為「中國版ZARA」?
    這一年,正是拉夏貝爾的高光時刻,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完成了「A+H」股上市的品牌服飾公司。業績也處於高速擴張期,此前數年營業收入均以兩位數速度增長。  一個更直觀的數據是,2017年,拉夏貝爾的門店數量達到峰值,為9448家。  這家被認為要做「中國版ZARA」的服裝企業,似乎真的朝著目標越來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