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在功課|人生課題の修行、業、潛意識

2021-02-17 內在的功課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課題,這是我們在出生之前就已經選好的「初始設定」之一。這樣說,可能會讓有些朋友認為命運是註定的,認為一切都是設計和選擇好的,但其實並非完全如此。
命運故事的開端和主線劇情是註定的,但其中的一些故事細節、分支,以及故事的結尾,卻是完全開放式的。做個比喻,如果說人生是一個卡牌遊戲,在遊戲開局之前,你給自己選好了一副牌——你可能會拿一手好牌,也可能會拿一手爛牌,拿什麼樣的牌取決於你上一次遊戲成績如何,以及這一局的遊戲目標為何。這一部分就可以看成是「命運」中的「命」,這一部分是註定的,無法輕易更改的。但是,當你拿起這副牌,正式開局後你怎麼玩,玩的如何,每一步怎麼走,以及最後成績如何,這些全都是靠你自由發揮的,這部分並不是註定的,也就是「命運」中的「運」。而之所以大多數人認為命運是註定的,是因為,在通常情況下,我們很難改變自己「玩牌」的習慣,我們總是按差不多的套路出牌。在面對同樣的事件,同樣的情況時,我們總是習慣做出與過去同樣的選擇。這種習慣,其實就是一種「業」,這種「業」局限了我們所能看到,所能思考和判斷的。我們只能看到這個「業」範圍內的事物,超過它範圍的,我們就需要做出很多突破和修行才能看到。當一個人被自己的習慣和業所束縛,他就像是通過一個小小的洞去看這個世界,他會認為自己看到的就是全部、是真相。但其實,那只是拼圖的一角而已。這個「業」,就在我們的潛意識中。想一想,我們的人生,是不是就是由潛意識中的各種「習慣」來創造的呢?——潛意識中重複的信念和習慣,引發了重複的行為和情緒,創造了我們重複的每一天。最後,重複了和上一輪人生差不多的結局,繼續輪迴。而打破這個輪迴的關鍵就在於,通過學習人生課題等方式,來改變潛意識中的習慣,打破這個「業」的循環。每個人的人生課題,肯定是和潛意識中某些根深蒂固的信念相反的。所以,當你真的開始學習人生課題,開始自我修行時,其實就是在改變你的命運。所謂的改變命運,其實就是改變各種各樣的習慣。說深一點,是提升意識,和潛意識融合,進而改變和清理潛意識習慣。說淺一點,就是改變思維模式,改變看待事物的角度,在日常生活中不斷的修改自己的行為、情緒。說回人生課題。有時候,我們會用好幾世的時間來學同一個課題,只要沒有學會,就會一直重複的學習,復考。而在學習這個課題時,「老天爺」也會給我們安排相似,甚至同樣的考卷,來看我們這次是否能給出正確答案。比如說,一個在前世貪圖名利需要學會「放下」的人,在這一世,老天爺可能也會給他名利和地位,目的就是為了看他在同樣的「相」中,是否可以做出突破。如果他不能覺知和做出改變,他貪戀的名利地位,或者其他重要的事物,就會在某個特定的時機失去,通過一種他認為很痛苦的方式。這並不是懲罰,而是一種平衡。你抓著一個東西不放,產生了執著,當這個執著佔據了太多空間時,其他的事物必然要掉落。(在靈性修行方面,其實也是一樣的。每個人在修行中的課題,都需要在不同的「相」,不同的頻率維度中完成。所以有些人修心,有些人修宗教法門,有些人在星際中「戰鬥」,有些人大隱隱於世。在這些選擇中,沒有對錯之分,只有體驗和課題的不同而已。我們選擇的,就是自己的課題和因果所在的地方。)人生課題的修行難易度,除了看一個人本身的根基之外,也要看他累生累世積累的福報。根基牢的人,就算是學習一個全新的課題,他也會感覺比較輕鬆,可以較快的突破和完成。而福報多的人,也是一樣的,就算他本身根基可能並不是很牢,但是他累世積累的福報,會讓他在修行課題時阻礙減少很多,猶如天助一樣。不過,我個人感覺其實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還是一個人想要改變的「願力」,只要這個願力足夠,就可以大過一切業力。

願力從何而來呢?有一部分願力,是從靈魂自身而來的,這是最原始的願力,就是你的靈魂在進入這一世時,想要達成什麼樣的心願,完成什麼樣的目標。這部分的願力,它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是來自靈魂本身的渴望。除了這種願力以外,還有一些願力,是在人生實際遭遇中產生的。比如,當一個人經歷了一次比較大的挫折、磨難後,他的心底很容易激起一種想要改變想要重生的渴望,而這種渴望,就會成為他的願力,從而引導他穿越恐懼,打破業力循環。

很多人都是在這種「觸底反彈、絕地重生」的境遇中,發現內在的渴望,發現自己的不足,從而開始修行自己的人生課題。所以,在人生中經歷的大部分痛苦和挫折,其實都是一種「反推動力」,它在幫你走回到靈魂渴望的正軌上。在人生中,可以經歷各種磨難和痛苦,並且浴火重生的人,不一定是因為他有多大的福報,而是因為,他自己本身強大的「願力」讓自己獲得了救贖。

很多人並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是有課題的,很多人並不知道自己來這一世是在修行。我們總是認為「修行」只屬於那些學習靈性、信仰宗教的人,但其實不然。我們每個人都是來修行的,大部分靈魂都是為了成長和進化才來人間走一遭。如果在這一世,你可以知道自己的人生課題,就等於知道了自己的修行秘籍,知道自己要依哪個標準來成長改變。這是一種福報。

當你主動去學自己的人生課題,主動讓自己的意識、信念發生改變時,其實就等於,你在化解很多因果業力。比如說,在你的人生劇本中,本來你是需要通過某個事情的失敗而學會一個課題的。但是,你在這個事情發生之前,就主動的去學習自己的人生課題了,主動的去改變自己了,那麼這個失敗的劇情就不會發生,或者說,它的影響程度會大大減少。

所以,學習人生課題,就是一種可以改變命運的修行。當你在內在、意識層面下功夫,努力去改變自己潛意識中的習慣、努力去突破慣性、放下執著的時候,你的命運中的「運」自然就會改變。當你修行到某個程度時,甚至你手裡的初始牌都可以改變,這一切都取決於你是否有足夠的願望,足夠的渴望,去改變自己的人生。

「我命由我不由天」,沒有什麼是永恆註定的。一切取決於你的選擇是什麼。

ps:關於人生課題,大家可以通過計算自己的人生密碼來查看。一個人的生日密碼中,會包含這一生主要需要學習的人生課題,挑戰,以及自身靈魂的天賦和福報等等。推薦大家看一下甦醒的《生命數字密碼》,裡面會有相關的一些內容。但是裡面的課題形容可能並不完全,有些人生課題是需要靠自己發現和摸索的。

歡迎大家的探討和分享,請在下面的「讀者討論」中留言,發表你的感想吧。


For you

來到這個充滿幻象的維度,你生來無畏。

只是後來,因為這裡的遊戲規則,你忘記了真實的自己。

在你作為冒險者來到這個幻象遊戲時,你已經知道所有答案。

這些答案和寶藏都在你的內在。

所以你的最好的老師,是你。

而我們永遠不用害怕,因為世界上唯一不會失去的,就是自己。

我們擁有的,就是我們需要的。

而我們需要的,就是我們擁有的。

All you need is love~

相關焦點

  • 自信來自內在的潛意識,要想變得自信,請在內心根植三種潛意識
    文/唐若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對於每個人來說,有時讓我們自卑的,往往是我們內在的潛意識。潛意識自卑的人,會認為自己處處不行,沒有價值,所以我們要想變得自信,請在內心根植內在的潛意識,這是讓我們變得自信的根本,更是讓我們強大的本源。
  • 【禪悟人生】 別讓修行麻醉了我們
    首座和尚大為不解,忍不住詢問:「師父,我在打坐,他在睡覺,為何您不打他,卻來打我?」 方丈不由分說,又是一大板子:「打的就是你!人家睡覺都在用功,你卻坐在這裡打妄想!」 「啪!」如果這一板子打在你身上,你會作何感想呢? 修行的核心到底是什麼?當我們日復一日做著修行的功課時,是否已慢慢被修行的形式所麻醉,而忘失了修行的本義?
  • 潛意識正支配著你的人生,而你卻誤以為那是命運:擁抱內在的小孩
    01 關係,即命運在我的文章中,我常引用榮格的一句話,因為我認為這句話道盡了心理學的秘密:「你的潛意識指引著你的人生,而你卻稱其為命運。」潛意識,就是被壓抑在我們意識之下的冰山。潛意識通過夢境、表象、直覺、感受和記憶來呈現,它巨大的存儲功能堪比最先進的計算機。它告訴我們自己的身體如何工作、提醒我那些被忘記的緊急任務,還記錄我們所做過和感受過的一切。所以,本質上說,我們的命運是被潛意識控制著走向的。
  • 浮生若夢,煩惱如絲:人生最大的功課,或許是課題分離
    課題分離 人本主義心理學先驅阿德勒建議:我們需要界定出自己的課題,進行「課題分離」。 如何去區分課題呢? 只要考慮這項選擇的結果,最終需要被誰承擔。 假如這項工作最終的結局成敗由我承擔,那麼,我如何做好這件事情,就是屬於我的課題,是由我來掌控的。
  • 人生三大核心課題:工作、交友、愛
    並不是沒有任何優點,而是我們太害怕被他人討厭、害怕在人際關係中受傷、害怕被別人輕視或拒絕,潛意識中我們認為與其陷入那種窘境,還不如一開始就不與任何人有關聯。也就是說,我們的「目的」是「避免在與他人的關係中受傷」。自卑感本身並不是什麼壞事,它是一種能促進健康、正常的努力和成長的刺激。
  • 《親愛的房客 (Dear Tenant) 》|慧卿の看電影聊人生
    《親愛的房客 (Dear Tenant) 》|慧卿の看電影聊人生16:08 秀玉阿嬤的全然接受,放下彼此內心的內疚18:36 阿嬤的驟逝,全心全意的愛守護悠宇 21:49 從孩子角度看阿嬤的驟逝 #親愛的房客 #愛 #家庭
  • 業力與輪迴
    信佛、學佛、修行戒定慧,破除我執,即可出離六道輪迴。脫離輪迴重在斷除煩惱,而不是切斷業流。煩惱即菩提:真正的解脫之道,不是將煩惱視為負擔,而是把煩惱當做修行的功課。菩提心是覺悟的意思。佛菩薩在世間廣利眾生,也是在輪迴之中,但並不等於眾生被動無奈的生死痛苦。
  • 《靈魂契約》| 學會今生的課題
    書的封面寫了:只有當一個人願意嘗試著去面對靈魂深處的課題,他才能將深藏在心中的困境完整地拔出。你對自己的人生有什麼不解呢?如果生命中有很多的為什麼想不清,你有可能,籤下了靈魂契約。生命中最大的困境是什麼?那些阻礙你如願以償的種種困境、障礙,其實是為你指出了如何重拾自由身的捷徑。珍惜你眼前的障礙。
  • 阿卡西記錄與修行,10月語幸阿卡西與你同行
    這也是我們生而為人最大的人生課題,解開它的答案,人生才有意義。如果還是只停留在努力工作賺錢中,你會發現此生不知為何來此,人生意義到底是什麼?而且這種感覺伴隨著年齡的增長,也越來越明顯。修行的路上,我們要不斷探索真相,明確人生使命,增長智慧,更好的生活。這是我們修行的方向和意義所在。真正的修行是什麼?修的又是什麼?
  • 宇宙法則VI:因果業力與人生命運、藍圖(上)
    但是我們也說過,正面負面本身是中性的,它只是你內在的反饋,負面不一定是消極的,所以這個你藉由積極的面對這個負面的經驗,你開始探討自身,我是否給出了一個我不喜歡的震動了?我的內在是否散發了什麼負面的信念呢?
  • 金錢的能量其實是內在愛的能量
    開始了舍外求內,逐步脫離部分物質控制,有意識地選擇放下一些,開始回歸到身體本質層面,明白身體是修行的根基,開始愛自己,花精力去修復還原自我的身體和心靈,並且已經懂得了回歸生命,進入到本源!上升到靈性境界,悟到一切遇到的人,一切創造的事,一切經歷的情,都是為了幫自己完成這一世的修行圓滿,沒有好與壞,沒有對與錯,你看清了自己經歷的一切痛苦都來自頭腦的判斷分別,這個世界本是一個幻象!你再也不為一切所困擾,沒有了執著、痛苦,懂得調控情緒,你的神性意識與身體逐漸完整合一,體會到了所謂真正的幸福和快樂所在,心靈成長,得大自在,到達人生最高能量層。
  • 塔羅大牌的人生旅程:人生三階段與靈魂的白天和黑夜
    所以如果你能夠從自己的人生經驗當中,找出自己的生命主題,明白這一生要深入跟體驗完成這個主題,你就會好好的跟這個主題所代表的原型人物學習。我們在正式課程(視頻與線下課程),有教一個生命功課牌陣,就單獨用22張塔羅牌的大牌來抽,你們就可以去練習揣摩一下。
  • 什麼是潛意識?
    會修者在境緣中不知不覺得其法味,不會修者恰恰於各種逆緣中加劇自我習氣的顯發,這就是業報之循環往復;而習氣的根源在於知見,也就是固化的思維意識;要想超三界了生脫死自在解脫,就必須伏滅諸我見但存覺照心;知見的顯發屬潛意識的作用,也就是第七識的作用,根本就不是第六意識的作用;所以我們不察覺、不認可、看不清、不自知。
  • 覺察內在的衝突與矛盾
    後來我慢慢覺察到:與其說它是一種疾病,不如說它是潛意識的一種抗議,甚至是一種逃避,就是你內在有一個自己,也許想要逃避。 你內在有一個自己,也許覺得自己太辛苦了,不知道自己在為誰辛苦為誰忙。那陣子內在有一個自己,覺得辛酸和委屈,甚至也許是一種抗拒。大家知道,我們表面上理性的自我,其實是一個自我要求的人。
  • 靈性逃避:你在修行靈性,還是在逃避人生?
    別人回饋說,他的憤怒其實會以嘲諷、冷漠、疏離的方式表達出來,他對此回饋大感驚訝,並表示願意嘗試用更清楚直接的方式表達憤怒,而不是在潛意識中間接地表達。二、我不想挖掘過去,我想放下過去,往事已無法改變,我要活在當下。
  • 無內在權威 -內在權威系列之六
    作者: 李粼 Linda   指導:房鼎容這是鼎心人類圖第561篇原創文章內在權威的全稱是內在決策權威
  • 修行要避免造口業,若能守住口業,則成佛一半!
    我們常常都會無意中聽到很多人在罵人在打誑語,其實這就是造口業的表現,就看這個口業造得輕與重罷了!口業有兩種,一種是搬弄是非,一種是製造是非,這都是口舌的惡業。口業,就是從口裡說出來的話所造成的的不良後果!佛家講因緣,口業造成的後果,有現行的也有遲後的,在今生的某個時段,客觀條件的成熟,業種下的種子就會發芽顯現出來。
  • 人生追求的,莫過於樸素與簡單的修行
    人生追求的,莫過於樸素與簡單。賈平凹所言:「人生的真正意義,在於淡定從容地過這一生。」心簡單,生活就簡單。林清玄也曾嘆曰:「越樸素單純的人,越有內在的芳香。」人活一世,歸根到底,追求的莫過於樸素與簡單的修行。人這輩子,有人求人生大富大貴,有人求生活順風順水。怎樣活得從容通透、淡泊簡樸,享受生活的清歡,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 被大部分人忽視的潛意識力量,學會運用潛意識,工作不再苦惱
    你的潛意識指引著你的人生而稱其為命運,潛意識被呈現為具體的意識的時候,命運就開始更加強。我們的表層意識和潛意識相比只是冰山一角,世界級的潛能大師博恩崔西說:「潛意識的力量是意識的幾萬倍」。相信大家也聽說過農夫抬起卡車救兒子的故事,那位農夫身高只有一米七卻爆發了如此強大的力量,這就是潛意識的力量。第一次我接觸潛意識的時候是在2016年的時候,我看了一本書:如何運用潛意識開發大腦,把事做得更好。有一個特別重要的觀點說你現實中想不明白的事應該怎麼解決。假設工作中有解決不明白的事情怎麼辦呢,你把這件事情在睡覺之前再做一遍再想一遍。
  • 負能量清理、主題清理、關係清理、脈輪清理、業力釋放、內在小孩清理等
    、事、物,包括了我們的外表長相、家庭父母、婚姻事業和各種不同的大小挑戰,這些選擇完全是因應著我們這輩子所選擇要完成的人生課題而定。然而人生藍圖裡的設定會因為個人的靈性層次而有不同,不免選擇到比較艱難的挑戰與阻礙,我們就會帶著這份自己設計的人生藍圖投胎到地球上。影響我們這一世的健康、成功、情感層面的事情有很多有很多,主要是人生藍圖裡的設定以及前世業力,處理好這些,面前的阻礙就被清除地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