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起實施的《湖南省現場救護條例》是國內首個專門為現場救護制定的地方法規。圖片由 通訊員 提供)
星辰在線11月1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胡偉男 通訊員 周瑾容 吳靖)11月1日上午,湖南省衛生健康委在省人民醫院嶽麓山院區舉行《湖南省現場救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 頒布實施啟動儀式。今起實施的《條例》是國內首個專門為現場救護制定的地方法規。針對目前現場救護「不會救、不便救、不敢救」的難題,該《條例》從構建急救知識技能普及網絡、完善急救設施設備、鼓勵保護救人者善舉等方面出發進行支持引導,構建「現場-院前-院內」急救全鏈條的法制保障。《條例》對於進一步規範公民有效開展現場救護,及時有效搶救急危重患者意義重大。
近年來,全國各地有關在地鐵猝死、街頭暈死等類似突發疾病、傷害事件時有報導,傷患人員因現場救護不力而導致病情加重甚至死亡的案例,屢屢發生。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呼吸心跳驟停發生率超過40/10萬,由於在4~6分鐘的黃金時間內得不到有效的現場救護,醫療搶救成功率不到1%。按全國平均水平計算,我省每年因此死亡的人數超過3萬。而目前我省現場救護工作在全國仍處於落後水平,與眾多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更有明顯差距,普遍存在「不會救、不便救、不敢救」問題。
據了解,目前涉及到院內救護和院前救護的法律法規較為完善,而涉及現場救護的法律法規較少,國家層面只有《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紅十字會法》和原國家衛計委《院前醫療急救管理辦法》中略有提及,外省區市相關地方性法規中涉及此項內容的很少。因此,制定一部引導和規範現場救護行為的地方性法規,十分緊迫而必要。《條例》弘德立法,倡導、鼓勵助人為樂、救死扶傷精神,引導、支持全民參與現場救護,及時有效搶救急危重症患者和傷者,挽救生命,減輕傷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019年上半年,省衛生健康委向省人大提出了制定《湖南省現場救護條例》的論證報告。此後,省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牽頭與省衛生健康委組建起草小組,先後到長沙、衡陽、懷化、益陽、婁底五市開展立法調研,形成了《條例(草案)》徵求意見稿。2020年4月,省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向省政府辦公廳等30個省直單位、14個市州人大、全體省人大常委會委員、部分醫療衛生界全國人大代表和省人大代表徵集意見建議188條。4月底,致函上海市、江蘇省、深圳市了解相關立法執法情況並徵求建議。5月13日,分別召開法律專家和醫療衛生專家座談會,徵求修改意見。九易其稿形成《條例》,共20條。於2020年7月30日省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通過,2020年11月1日起施行。
《湖南省現場救護條例》的頒布實施,標誌著湖南就「現場救護」單獨立法,在全國率先邁出了重要一步。湖南也是全國首個為「現場救護」單獨立法的省份,充分彰顯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條例》的實施,將對增強公民自願參與現場救護的意識和能力,規範現場救護行為,增強公民自願參與現場救護的意識和能力,及時有效搶救急危重症患者和傷者,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