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小Q》今天上映了!大家準備好紙巾去看了嘛?
這部電影改編自日本電影《導盲犬小Q》,日版小Q在豆瓣收穫逾12萬人評價,分數高達8.4分。它講述的,是一隻拉布拉多犬與人相守一生的故事。
故事的原型,來自日本作家石黑謙吾的《再見了,可魯》。小Q,正是可魯的暱稱。
有人說:當人與人之間的感情越來越淡薄脆弱甚至不堪一擊,只有想起可魯這樣的狗狗,才覺得人生有所依託。也有人說:一隻普普通通的狗,從它出生到安靜離去,卻觸動了太多人內心脆弱的情感。
這隻普通的拉布拉多犬,用自己的一生,詮釋了什麼是溫暖和信任,還有深情的守望。現在,準備好進入它的故事了嗎?
《再見了可魯》內頁圖
1
與眾不同的我,仿佛天生要完成什麼使命
我叫可魯,是一隻拉布拉多獵犬。和我一起出生的,還有四隻小狗。
我們的到來讓主人水戶太太變得忙碌,為了更好地照顧我們,她乾脆就睡在客廳。因為斷奶要吃食物,她特意買來新鮮的牛肉,做成小肉丸餵我們。我們呢,吃飽了就沒心沒肺地玩耍追逐,玩累了就找自己喜歡的地方悶頭大睡。
我一出生腹部就有一塊黑色的印記,這讓我看起來有些不同,好像天生要完成什麼使命似的。
不知道是不是這個原因,我的性格也和大家不太一樣。大家都很活潑好動,我卻喜歡懶洋洋地趴在地上,吃飯玩耍都不會爭來搶去,總是慢半拍。
《導盲犬小Q》劇照
一次,家裡來了一個陌生人,和主人一起招呼我們玩耍。別的兄弟搖著尾巴一溜煙跑過去了。一如往常,我又是最後才慢悠悠地晃過去。
從那之後,主人似乎總是對我關愛有加。就說那一天吧,她把我抱在懷裡,整整一天都沒有撒手,別的兄弟只能在主人腳邊著急地團團打轉。
不過後來才知道,主人是要把我送到別處,於是那天格外不舍。
2
那時我年紀還小,根本不懂離別的意義
要去哪裡呢?為什麼是我?主人不喜歡我麼?
離別總有傷感,但那時我年紀還小,根本不懂離別的意義。那可是我第一次坐飛機呀,卻什麼都不記得。只記得,那天刮著很大的風。
迷迷糊糊再次睜開眼睛,我見到了寄養家庭的主人仁井夫婦。
在這裡,我頑皮的性格逐漸展露:我會在院子裡狂奔,跑累了就打開紗窗,想找人玩耍就咬咬仁井先生的頭髮叫他陪我……仁井太太則對我幾乎寸步不離,像自己的孩子一樣寵愛我。
冬天,我們在雪地奔跑;春天,我們在花間嬉戲。我漸漸長大,淘氣頑皮漸漸退去。主人為我洗澡,我會乖乖配合;主人不叫我進屋,我就耐心等候。時間很快,轉眼就過去八個月。
《導盲犬小Q》劇照
這一天,仁井夫婦帶著我走了很久,很遠。要回去的時候,他們並沒有和我一起上車。我的心裡忽然有了一絲不安,小時候經歷的感覺似乎又要來了。
又要離別了嗎?我看到他們眼中也滿是難捨。車開動了,我能做的,只有透過車子後窗望著漸漸變小的他們……這一次,等待我的又是什麼呢?
這次來的還是之前那個男人,他沒有帶我去新的人家,而是來到一個有十幾隻狗的地方。之後的日子,他就一直照顧我和這群小夥伴的生活,還會訓練我們做一些事情。
早晨起來,他會帶著我們散步,然後是訓練、吃飯。
一開始,我們總是被要求將拋出的球撿回來。漸漸地,我們開始明白他的話是什麼意思,知道怎樣是讓我們坐下,怎樣是讓我們等待。還學會了在路上尋找拐角、尋找臺階、躲避障礙物。每次按要求做到了,他都會輕輕拍打我的臉頰,這真是個舒服的動作。
《導盲犬小Q》劇照
3
原來我所經歷的一切
都是為了成為「別人的眼睛」
接受這樣的訓練大約一年半後,我遇到了渡邊先生。他戴著一副墨鏡,被人攙扶著,緩緩地走向我。原來,他看不到東西。
見到他的那一刻,我一下明白了水戶太太眼中的不舍,那個黑色印記賦予我的使命感第一次清晰地出現在心裡。
原來,我所經歷的一切,都是在為成為「別人的眼睛」所做的準備。
於是我積極地與渡邊先生進行同步訓練,用最快的速度熟悉他的習慣、他的聲音、他的步伐、他的身體。
因為我明白,今後要和這個人一起生活下去了。
相伴是默契最好的催化劑。很快,我便和渡邊先生一起生活了。不論是上下公交車、穿行路口,還是轉角臺階、羊腸小道,我們都可以安全自如地應對。
他的語氣,他的愛撫,都能讓我感受到深深的信任感。他看不到世界,卻看到了我的真誠。
然而在一次登山活動之後,渡邊先生一病不起,經過三年的治療,還是沒能挽救他的生命。渡邊先生去世前一周,和我走了人生中最後的三十米路。
《導盲犬小Q》劇照
4
原來我的生命中不只有離別,還有重逢
我的生命中似乎總是充滿了離別,儘管都滿懷愛與歡樂,但要一次次與相伴的人離開,想來還是有一些沮喪呢。不過,我還是會繼續等待,等待下一個我可以幫助的人。
這一次,我等來的不是一個人。
我最終沒有再成為導盲犬,而是成為宣傳和推廣導盲犬工作的示範犬,去各個小學或社會福利活動場所進行表演。
通過這樣的活動,可以親自體驗與導盲犬一起走路的感覺,讓人知道盲人的不易和導盲犬的重要性。每當看到孩子臉上既詫異又讚嘆的表情,我還是挺驕傲的。
在一次日常表演中,我看到了觀眾裡的仁井夫婦,他們溫柔的眼神讓我知道,我沒有被遺忘。
我好想開心地奔向他們,但是作為示範犬,我只能聽從訓練師的口令。
後來,當我年紀變大,無法繼續擔任示範犬的時候,仁井夫婦把我接回了家,那個我出生四十三天就來到的溫暖的家。
《導盲犬小Q》劇照
十年之後,我終於又回到了我懷念的家,一切還是那麼熟悉,我聞聞這兒,看看那兒,似乎要一下子把這十年彌補回來。仁井太太依然陪著我,深情的目光望過來,讓我感受到,原來我的生命中不只有離別,還有重逢。
作家石黑謙吾和攝影家秋元良平,用15年的時間,記錄了導盲犬可魯的一生,結集成為《再見了,可魯》。
這本曾被稱為「21世紀亞洲賺得眼淚如此之多的書」,暢銷全亞洲,讓每個人都想起自己身邊,曾經有過這樣一個毛茸茸的小傢伙。
米蘭·昆德拉說:「狗是我們與天堂的聯結。它們不懂何為邪惡、嫉妒、不滿。在美麗的黃昏,和狗兒並肩坐在河邊,有如重回伊甸園。即使什麼事也不做也不覺得無聊——只有幸福和平和。」
人的一生很長,狗狗對你而言,或許只是一隻路過你生命的小小寵物;但與它結下緣分的你,卻從此成為它的整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