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法國一向是一個盛產美女的國度,美豔迷人的女星自然是數不勝數。隨便說出一位都是驚為天人。
比如,在《戲夢巴黎》中美到近乎窒息的伊娃·格林。
鬼馬百變的奧黛麗·塔圖。
因為《007》系列大火的法國邦女郎蕾雅·賽杜。
還有憑藉《玫瑰人生》拿下奧斯卡影后的瑪麗昂·歌迪亞。
但如果一定要選出一位能夠代表法國女人的女星,那一定是凱薩琳·德納芙。
她是法國教母級別的影后,更是法國群眾投票選出的代表法國國家的象徵,被譽為「歐洲第一美女」和「歐洲影壇第一夫人」。
她的地位與伊莎貝拉·阿佳妮相當,兩人美貌的比較也一直被大眾所津津樂道。
但比起阿佳妮的甜美精緻,凱薩琳·德納芙則多了一份成熟大氣。
伊莎貝爾·阿佳妮
舉手投足間滿滿法式風情的德納芙
冷豔高貴,氣質超凡脫俗似乎成為了她的代名詞。
大而清澈的雙眼,小巧高挺的鼻子,還有一頭柔順茂密的金色長髮,即使只是靜靜地坐在那裡,也足以美得像一幅畫。
因為凱薩琳·德納芙出眾的外貌和不凡的氣質,1995年,她被入選成為法國官方的自由女神:瑪麗安娜雕像的原型。
除此之外,凱薩琳·德納芙也曾憑藉獨特的時尚氣質,成為眾多奢侈品牌的寵兒。
其中,最為著名的還要數德納芙與YSL創始人伊夫·聖羅蘭的「天合之作」與三十年不變的真摯友誼了。
伊夫·聖羅蘭一直是法式時裝最完美的詮釋者,而凱薩琳·德納芙又是公認的法國美女,身材與顏值俱佳。
兩人的合作常常會讓人想起另一對「神仙搭檔」 —— 赫本與紀梵希。
沒錯,上世紀中旬,正是因為這兩對黃金組合在電影與時裝界的探索,在歐洲掀起了新的時尚浪潮。
伊夫·聖羅蘭曾說:「她的電影展現不出她的美,我的服裝表達不出她的內心,但她是我惟一不枯竭的靈感來源。」
60年代到70年代間,凱薩琳·德納芙幾乎所有的電影服裝都由伊夫·聖羅蘭量身打造。
其中,德納芙最為經典的代表作《白日美人》就來自於伊夫·聖羅蘭之手。
《白日美人》劇照
凱薩琳·德納芙在電影上的成就也同樣驚人。
至今共參演電影將近200部,兩次獲得法國最高級別的電影獎項凱撒獎最佳女主角,各大電影節上更是獲獎無數。
2013年,被授予歐洲電影終生成就獎。
這樣一位看似完美的女性,其實在成長的途中也曾不斷遭遇難以平復的創傷。
這背後的故事,還得從1943的巴黎開始說起。
1943年10月22日,凱薩琳.德納芙出生於一個演員家庭,父母都是從事電影相關的職業。這也早早地為德納芙打下了電影事業的基礎。那時,比德納芙大一歲的姐姐弗朗索瓦·朵列,提前開始了電影事業。德納芙13歲那年的暑假,姐姐看到她呆在家中無所事事,就帶她來到自己主演的電影《夕陽女孩》中客串。起初,德納芙對於電影和戲劇並沒有很大的興趣。她更喜歡建築學和造型藝術。所以,即便接到很多導演和話劇的邀請,她也並沒有太認真地面對。當時的一位法國導演羅傑·瓦迪姆找到了德納芙,並邀請德納芙能夠參演他的電影。
這位羅傑導演號稱是「女神收割機」,他開創了法國性感電影的先河。同時在感情上也風流成性,且每一任女友都是驚為天人的頂級女神。
法國的碧姬·巴鐸,美國的簡·方達,再到瑞典的性感女星安妮塔·艾克伯格,當然,他也俘獲了德納芙的歡心。德納芙深深地愛上了羅傑,並與他合作拍攝了電影《亂世姐妹花》,因為羅傑只愛金髮美人,德納芙就將自己原本的棕發染成了金色。陷入愛情中的德納芙甚至在20歲時為羅傑生下一個男孩叫基斯頓·瓦蒂姆。但羅傑竟轉身就迷戀上了新的女人,也就是簡·方達,拋妻棄子隻身去了美國。年紀輕輕的德納芙事業還未起步,就已成為了單身母親。如果在當時凱薩琳·德納芙就此一蹶不振,那麼就不可能會有今後的成就。法國女人獨立自信的天性讓德納芙明白:
想要擁有真正的幸福,是絕對不能只靠男人的。在那之後,她開始全身心投入電影事業中,並拍攝了一部讓她大放異彩的電影浪漫歌舞片《秋水伊人》。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情竇初開的17歲少女愛上鄰家男孩的浪漫故事,但結局卻是一個悲劇。或許是因為這樣的劇情與德納芙的經歷有些許相似之處,所以她完美地將少女的角色拿捏得恰到好處。再加上電影中濃鬱鮮豔的色調和浪漫憂鬱的背景樂,將她襯託得更加美麗迷人。這部電影最終入圍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並拿下了坎城金棕櫚最佳影片。僅僅一年的時間,德納芙就逆襲成為當時紅極一時的新星。成名後,她不想一直桎梏於甜美清純的角色設定,演一些「花瓶」的角色,所以她開始了新的嘗試:
《白日美人》。這是一部在當時非常前衛和大膽的片子,講述了一個中產階級的已婚女士在白天當高級妓女,晚上又回歸家庭主婦形象的故事。電影中,夢境與現實的超現實主義穿插,以及兩種身份的轉換,對中產階級和人性的隱喻至今仍值得思考與重溫。
《白日美人》無疑是德納芙早期電影的代表作,她神秘,美豔,迷茫,高貴,似乎就是「白日美人」本人。另外,這部電影中德納芙的服裝全都來自伊夫·聖羅蘭的量身定製,每一套都時髦前衛,有很強的借鑑性。這部電影結束後,同年,德納芙與姐姐共同參演了電影《羅切福特的少女》。但命運的捉弄又一次降臨,姐姐弗朗索瓦·朵列因為車禍不幸去世,年僅24歲。姐妹倆的關係一直都親密無間,尤其是對前男友失去信任後,德納芙更是將親人看作最重要的部分,卻沒想到連最愛的姐姐也離開了她。葬禮上的德納芙帶著墨鏡,嚴肅莊重,卻在離開時上車後躲在母親的懷中抱頭痛哭。有時,可能只有逆境才會使人不斷成長。25歲還未過的德納芙已經逐漸走向成熟穩重。她不斷磨練演技,嘗試各種角色,還曾前往好萊塢發展電影事業,但那裡只需要德納芙飾演花瓶一類的傻白甜角色,對她冷清孤傲的氣質不屑一顧。所以她毅然決然地回到家鄉,繼續與老牌的歐洲導演們進行合作與突破。與法國著名導演讓·皮埃爾·梅爾維爾合作的《大黎明》1992年,已經49歲的德納芙又一次迎來事業的高潮。電影《印度支那》廣受好評,細膩真摯的演技,以及德納芙在電影中展現的成熟氣質仍使人驚豔。《印度支那》為德納芙拿到了凱撒最佳女主角,以及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提名。但是,美人終究會遲暮,2002的《八美圖》中人們發現德納芙逐漸開始發福,皺紋也難以被妝容掩蓋。德納芙依然演技在線,依然優雅得體,依然笑得溫柔迷人。
這或許就是德納芙的魅力,正視歲月的侵蝕,用微笑和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和事業。許多女星在遲暮後都選擇隱退娛樂圈,但德納芙是少有的一直堅持著電影事業的演員。2013年的歐洲電影終生成就獎,就是對她對好的證明之一。凱薩琳·德納芙一生有過四次感情經歷,有一兒一女,除了第一任的花花公子外,其他的感情經歷都算美滿和諧。曾有人好奇她對於時間流逝、容顏衰老的看法,她說:
「我不僅僅是常青樹,更應是一顆健壯的樹。」有人曾評價她:
「成熟優雅缺又特立獨行,凱薩琳·德納芙,這個歐洲最美麗的女人的魅力需要慢慢體味。」沒錯,當一切浮華褪去,我們能夠真實地看到凱薩琳·德納芙作為一名女性,如何將自信,優雅,成熟貫穿至今日以及未來的歲月。
無論時光如何流逝,坦然接受每一種姿態的自己,才算是真的美麗。這或許也是德納芙成為"歐洲第一美女「背後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