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悅洋,自律的成長型媽媽。每天帶你:科學育兒,成就自我。
昨天和一個媽媽聊天,說孩子上小學了,每次寫完作業,拿完東西,都不記得放回去,家裡亂七八糟。母女倆總是因為這事吵架。媽媽說孩子不自律,孩子心裡覺得委屈。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關於孩子整理習慣的養成,早期可以從什麼時候開始。
就是孩子1-2歲的時候。
你沒看錯,就是1-2歲。
有家長會驚訝說:這個時候孩子懂什麼呀,連話都聽不懂。
是的,因此這個階段不要跟孩子講道理、發脾氣,我們要學習正確的引導方法。
1-2歲的孩子,就可以開始給他建立「歸位」的習慣了。
比如,當孩子把書架上的書散落一地以後,這時候就可以開始培養孩子的自律意識。
要趕快趁他還沒有被其他事情吸引的時候,給孩子示範,把書歸位。
簡單的語言告訴孩子:來,我們來歸位,把書放好。
可以給孩子一本書,然後拍一拍要放上去的位置,對孩子說:請放到這裡。
不用說其他多餘的話。
時間久了,孩子就會對「歸位」逐漸有了 認知,這也是孩子自律意識的萌芽。
千萬不要和孩子講道理、發脾氣。比如,你說,你看看,我剛剛收拾的屋子你就給弄亂了,媽媽每天這麼忙,還要一直收拾你弄亂的東西,我累得生病了,誰還來陪你呀?「
你說了一堆,其實1-2歲的孩子是不懂得。
所以,1-2歲的孩子,不要講道理,而是用」行為展示「的方式,幫孩子構建規則。
孩子在1-2歲的時候,特別喜歡探索,對水的迷戀,對細小物品的迷戀非常強烈。
這時候,家長就可以用這種方式引導孩子,示範把水或者米、細沙等物品在兩個容器之間相互傾倒,引導孩子固定在衛生間裡或者其他一個地方做這件事,在這過程中不幹擾孩子。等結束後,跟孩子一起收拾東西。這樣,引導孩子一開始就養成工作完成就歸位的習慣,也養成了遵循家長管理原則的習慣。
3歲前,我們講要給孩子愛和自 由,給孩子充分探索的空間,但同時,也要巧妙地幫孩子構建規則,為未來,上學後養成好習慣打下基礎。
當然,如果錯過了這個關鍵期,也沒關係。
未來,我也會分享如何幫助上學以後的孩子養成收納整理的習慣。
但養成好習慣,培養自律意識,是越早越容易的,所以這個年齡段的寶媽要重視起來。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關於0-6歲寶寶成長規律的話題,推薦您閱讀:
我是悅洋,自律的成長型媽媽,每天帶你:科學育兒,成就自我!
#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