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律性差?房間亂七八糟?整理習慣培養的關鍵期你抓住了嗎?

2020-12-26 才慧貝智

大家好,我是悅洋,自律的成長型媽媽。每天帶你:科學育兒,成就自我。

昨天和一個媽媽聊天,說孩子上小學了,每次寫完作業,拿完東西,都不記得放回去,家裡亂七八糟。母女倆總是因為這事吵架。媽媽說孩子不自律,孩子心裡覺得委屈。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關於孩子整理習慣的養成,早期可以從什麼時候開始。

就是孩子1-2歲的時候。

你沒看錯,就是1-2歲。

有家長會驚訝說:這個時候孩子懂什麼呀,連話都聽不懂。

是的,因此這個階段不要跟孩子講道理、發脾氣,我們要學習正確的引導方法。

1-2歲的孩子,就可以開始給他建立「歸位」的習慣了。

比如,當孩子把書架上的書散落一地以後,這時候就可以開始培養孩子的自律意識。

要趕快趁他還沒有被其他事情吸引的時候,給孩子示範,把書歸位。

簡單的語言告訴孩子:來,我們來歸位,把書放好。

可以給孩子一本書,然後拍一拍要放上去的位置,對孩子說:請放到這裡。

不用說其他多餘的話。

時間久了,孩子就會對「歸位」逐漸有了 認知,這也是孩子自律意識的萌芽。

千萬不要和孩子講道理、發脾氣。比如,你說,你看看,我剛剛收拾的屋子你就給弄亂了,媽媽每天這麼忙,還要一直收拾你弄亂的東西,我累得生病了,誰還來陪你呀?「

你說了一堆,其實1-2歲的孩子是不懂得。

所以,1-2歲的孩子,不要講道理,而是用」行為展示「的方式,幫孩子構建規則。

孩子在1-2歲的時候,特別喜歡探索,對水的迷戀,對細小物品的迷戀非常強烈。

這時候,家長就可以用這種方式引導孩子,示範把水或者米、細沙等物品在兩個容器之間相互傾倒,引導孩子固定在衛生間裡或者其他一個地方做這件事,在這過程中不幹擾孩子。等結束後,跟孩子一起收拾東西。這樣,引導孩子一開始就養成工作完成就歸位的習慣,也養成了遵循家長管理原則的習慣。

3歲前,我們講要給孩子愛和自 由,給孩子充分探索的空間,但同時,也要巧妙地幫孩子構建規則,為未來,上學後養成好習慣打下基礎。

當然,如果錯過了這個關鍵期,也沒關係。

未來,我也會分享如何幫助上學以後的孩子養成收納整理的習慣。

但養成好習慣,培養自律意識,是越早越容易的,所以這個年齡段的寶媽要重視起來。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關於0-6歲寶寶成長規律的話題,推薦您閱讀:

我是悅洋,自律的成長型媽媽,每天帶你:科學育兒,成就自我!

#自律#

相關焦點

  • 孩子人生最要緊的三年,抓住關鍵期培養好習慣,將來爸媽會很省心
    寶爸寶媽們對孩子進行及時教育,要抓住孩子人生中的前三年,前三年是孩子心理發展的關鍵期,如果寶爸寶媽們抓住了孩子關鍵期,對孩子實施的教育,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孩子人生的前三年,都有哪些發展特點,為何越來越多的寶媽都特重視孩子三歲前的培養01.大腦和性格發展的快速時期孩子人生的前三年,孩子的大腦處於發育的高峰期,因此孩子的發育是非常快的,所以寶爸寶媽媽應該抓住孩子發展的前三年
  • 孩子亂扔玩具,提醒也沒用?4個妙招培養整理習慣,父母告別催促
    朋友說收拾的速度趕不上貝貝破壞的速度,她總是提醒貝貝:「收拾一下你的玩具,家裡被你弄得亂七八糟的!」可是每次說了不但不見效,貝貝還說:「我就不收拾,我還要玩呢!」朋友為此感到頭疼,不知道如何才能讓孩子養成收拾整理的好習慣。3-6歲是孩子習慣養成的關鍵期,好習慣受益終身。
  • 董卿育兒觀:家長如何培養孩子自律性
    然而,自律性差的孩子在生活和學習上都很被動。就像從學校回家,如果父母不督促提醒,他們幾乎不會主動做作業。即使在做作業或者做事的時候,他們也很難集中注意力。經常被各種事情吸引,很難繼續做自己正在做的事情。這樣的孩子,自律性自然差。2.缺乏時間觀念。自律性差的孩子很難主動做事,因為他們缺乏明確的時間觀念。他們不知道每個時間段做什麼,也不知道做一件事要多久。
  • 董卿談育兒:不要指望孩子自律,家長如何培養孩子自律性
    她表示對於孩子的學習,不要指望他們自律。孩子不自律會出現哪些現象?1、專注力差你會發現自律的孩子,他們做任何事情時,都有很高的自覺性,也能夠專心完成。而自律性差的孩子,無論是生活還是學習,都顯得很被動。像是放學回到家中,如果父母沒有催促提醒,他們幾乎不會主動起卻寫作業。即便是寫作業,或是做事,他們也難以集中注意力。
  • 如何培養一個好性格的孩子?李玫瑾:要抓住性格形成的關鍵期
    最終發現當年被認為自信開朗的孩子,成年後依然表現得樂觀開朗;而那些小時候膽小、沉默的孩子,成人之後更容易緊張和陷入負面情緒。可見,想要培養出一個好性格的孩子,就要從孩子小時候開始努力了。犯罪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教授,不止一次在講座中提到3-6歲是性格形成的關鍵期,家長要抓住好好引導孩子的性格。堅毅、自控力、好奇心、責任感、樂觀、熱情和社交能力。這些性格,在教育領域稱之為一個孩子獲得成功的七個關鍵性格,而李玫瑾教授提出的觀點,其實也是間接培養這7種性格。
  • 【夜讀】房間凌亂的家庭,養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1第一對:爸爸看書
  • 孩子理解能力差,是思維能力沒有培養好,在關鍵期用對方法很重要
    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成績差,理解能力差時都會認為是孩子不肯學,或者天生笨,其實這些很大程度上都是錯的,大部分孩子的智力都差不多,至於為何後天表現差距這麼大,其實這都是因為父母沒有培養好孩子的思維能力,導致孩子對很多事情的理解能力都有偏差。
  • 孩子房間亂七八糟讓人生氣?房間凌亂的孩子,這3方面更優秀
    親戚家的孩子五歲,正處於活潑好動不懂事的年紀。我們在看電視的時候,孩子搬出來一堆玩具在自己玩,不一會兒,客廳的地板上就亂七八糟都是東西,親戚一下子就被惹怒了,過去「啪」一下子就給孩子一巴掌,嚇到了我們,也打哭了孩子。家長很容易被孩子的調皮搗蛋「欺負」的沒有耐心,當孩子的房間亂七八糟或是弄髒地板,家長們就很容易暴躁,對孩子生氣發火。人的忍耐都是有限度的,父母會有脾氣其實可以理解。
  • 抓住三大成長關鍵期,讓孩子吃出身高逆襲
    文|秘籍君「我和孩子爸個頭都不高,孩子以後可怎麼辦?」「你爸媽個都矮,那你肯定也長不高,」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聽到以上言論,科學研究表明,身高70%由父母的遺傳基因決定,這同時也意味著,還有30%是通過後天培養決定的。
  • 黃磊女兒9歲翻譯英文原著:抓住3個關鍵期,孩子發展事半功倍
    快去文末看看裡面有沒有你我們常常在意花費多少力氣,卻往往忽略什麼時候花,怎麼花。孩子成長為優秀成功的人誠然需要實打實的努力,但在抓住發展的關鍵期可以讓孩子的付出得到事半功倍的收穫。但這些教育經驗就真的沒法借鑑嗎?其實不然,很多語言上的啟蒙我們普通的爸媽也做得到。2歲左右是兒童學習口語的關鍵時期,孩子會對學習口語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可以結合孩子的興趣,給他們播放英文音視頻。比如拿英文版小豬佩奇取代中文版,孩子無意識的模仿就培養了語音,避免了日後「啞巴英語」的老大難問題。
  • 孩子的自律性如何培養?家長需要來看看這3點!
    學會自律、懂得自我管理,擁有一定秩序感的人,他的生活、他的成長過程一般都不會太差,就如俞敏洪說的一樣:"沒有自我管理,人生難以變得更好。"對於孩子來說,自律與專注力同樣重要。經常有家長抱怨孩子沒有任何自制力,看電視不分白天黑夜、睡覺不看時間早晚、吃飯東張西望、做作業磨磨蹭蹭、想到什麼就做什麼……這都是孩子沒有自律性的表現。
  • 抓住思維培養關鍵期,8歲小「神童」被蘋果總裁庫克點名祝福
    還記得B站大火的Vita君嘛前段時間,就連蘋果總裁庫克都在微博上親自點名了這位8歲的上海小朋友,讚賞他的爸爸成功將孩子引入了編程世界,並送上生日祝福!這兩個能力在Vita爸爸看來,是完全可以後天培養的。「學習編程是一種非常好的邏輯思維能力訓練。」談到低齡學編程,很多家長會擔心:我家孩子才3歲出頭,這麼早就學,科學嗎?
  • 哈佛教授表明:想養出快樂孩子,3歲前要抓住兩個「性格關鍵期」
    對於這點,哈佛大學的教授就通過一項研究表明:想養出快樂的孩子,3歲前就要抓住這兩個"性格關鍵期",這樣才能讓孩子的性格變得更加樂觀和開朗。 因此,家長應當在孩子有不良習慣的時候,及時出聲糾正,避免孩子進一步根深蒂固,認為父母會偏袒自己,因此失去自我反省的能力。
  • 這五個階段,是培養孩子情商的關鍵期
    許多情商高的的孩子離不開和諧健康家風的滋養。在約翰·戈特曼《培養高情商的孩子》一書中,提出了培養情商的三個途徑:一、抓住情商培養的五個關鍵期1. 嬰兒期(3個月左右)一個小小的咿呀學語的嬰兒,看似與「情商」這個詞相距甚遠,實際上,在孩子三個月左右,就已經有能力並且喜歡和父母面對面交流了。因此,這是培養孩子情商的好時機。
  • 家長們抓住大腦發育「黃金期」,父母需要用心培養孩子
    美國兒童心理學家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將同一天出生的嬰兒分成兩組,分別在兩個不同的環境中生活,一組生活在一間雪白臥室裡,裡面什麼擺設都沒有,並且房間內非常安靜。而另一組的嬰兒生活在滿是花紋的臥室裡,隔著窗戶隨時隨地可以看見非常多人的房間,室裡隨時放著輕柔的音樂,給孩子們建立了非常良好的環境刺激。
  • 這款Kambukka兒童吸管杯幫你抓住教育關鍵期
    在幼兒階段,知識的培養並不是第一要務,抓住教育關鍵期,應該重點教會孩子的其實是這些東西:  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  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對一個人一生都是非常重要的。  幼兒時期應就應該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了。很多家長覺得孩子還小,,認為這些都是小事情而忽視了對良好習慣的培養,孩子長大後再要求也不遲。
  • 孩子為何秒變「小惡魔」各種拆家?抓住這4個關鍵期培養好性格
    我們常常把聽話的小孩子比喻成"小天使",把各種拆家調皮搗蛋的孩子稱為"小惡魔",但父母可知,天使變惡魔之路竟一步之遙,而這"一步之遙"還僅在於父母的一念之差,你對孩子的教育、陪伴用不用心,皆會影響孩子的性格養成。
  • 3-6歲是記憶力開發的「關鍵期」,3個方法,培養孩子「超強記憶」
    後來我翻了很多育兒書,發現孩子的記憶力的確靠後天的培養,尤其要重視3-6歲這個階段。接下來就為大家分析一下。 3-6歲是記憶力開發的「關鍵期」 我之所以認為孩子記憶力是天生的,是因為大多數孩子都不記得自己3歲之前的事情,即使有也是零散的記憶。
  • 故宮正大光明匾被點亮,教你抓住學齡前兒童的關鍵期,點亮成長路
    教育孩子也是一樣,錯過關鍵期,就錯失了最好的時機。在關鍵期內,越早訓練,對孩子的身心發展就更好。學齡前兒童的關鍵期具體如下:一、4—6個月是咀嚼的關鍵期當孩子對大人吃飯感興趣,看到大人吃飯時嘴巴會咀嚼的時候,就可以考慮給孩子添加輔食了。
  • 小學是孩子成長黃金期,一年級是幼小銜接關鍵期,您準備好了嗎?
    二、培養學習能力1、培養數學能力培根曾說過:「數學是鍛鍊思維的體操。」首先要培養孩子對數學的興趣,不會有牴觸情緒。有的孩子到了小學總成績上不去,很大原因是數學偏科,成為短板,家長需要及早重視。2、培養語文能力語文素養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在孩子入學前就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將睡前閱讀成為每天的固定項目,形成習慣。我家二寶每天入睡前都要求讓我給她念會兒書才能睡著,伴著書香入睡的確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