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孩子的學業壓力越來越大,不少家長在課外還為孩子報了不少培訓班、補習班,所以很多孩子每天不止要做學校布置的作業,還要完成培訓班布置的任務,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能夠贏在起跑線。
不少家長看到孩子那麼辛苦,不免感到心疼,對他們的學習也就不再那麼嚴厲,讓他們自覺學習,但其實有很多人的自控力並不是那麼好。
著名主持人董卿在一次訪談中談到了關於學習的問題,她說在讀書時期,父親對自己特別嚴厲。
但也正因為父親的嚴格要求,讓董卿在小學4年級時就因為優異的成績被破格錄取進入了中學。她表示對於孩子的學習,不要指望他們自律。
孩子不自律會出現哪些現象?
1、專注力差
你會發現自律的孩子,他們做任何事情時,都有很高的自覺性,也能夠專心完成。而自律性差的孩子,無論是生活還是學習,都顯得很被動。像是放學回到家中,如果父母沒有催促提醒,他們幾乎不會主動起卻寫作業。
即便是寫作業,或是做事,他們也難以集中注意力。經常被各種事情吸引,難以繼續手中的事情。這樣的孩子,自律性自然也就比較差。
2、缺少時間概念
自律性差的孩子,做事之所以難以主動,便是因為缺少清晰時間觀念。他們不清楚在每個時間段應該做何種事情,也不知道做一件事大概需要的時間。
如果父母沒有及時提醒,他們也就會「無限拖延」。比如寫作業、預習功課,他們會先加你精力放在喜歡的事情上,之後會逐漸淡忘。
我們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自覺性
1、制定時間進度表
想讓孩子在學習上提高自主積極性,家長首先要幫助孩子認識到時間的概念。可以幫助他們製作時間進度表,讓其將每日的各種任務填寫在表格之中。
如此以來,孩子便能夠直觀地看到自己的每個時間段應該做的事情。比如每天晚上回到家中先進行寫作業,之後可以適當看會電視。晚飯過後,放鬆一會便要去睡覺。養成了這樣的好習慣,他們的自律性也會逐漸提高。
2、告訴孩子學習的重要性
孩子因自律性差導致成績下降,會讓他們逐漸對學習產生厭煩情緒。想要他們主動學習,專心致志,家長也要告訴他們學習的重要性。
當然也不要進行枯燥的說教,很容易使其感到排斥。可以通過一些視頻或是圖畫書,讓他們直觀感受到學習的重要性。了解了學習的好處之後,他們也就願意自覺學習,不讓父母過多操心。
3、以身作則
家庭教育中,父母永遠是孩子最親近的老師,生活中的言行舉止都會影響著孩子。如果家長自律性較差,無法給孩子做正確的榜樣。
很容易會使孩子下意識模仿他們的行為。日常生活中,家長要以身作則,提高自己的自律性。也可以有意無意地引導孩子,幫助他們提高自律性。
其實孩子能夠自律,也需要專注力的「輔助」。養成了自律的習慣之後,寫作業也能全身心投入其中,成績自然也會逐漸提升。
如何培養孩子專注力,從而讓他們變得自律呢?家長可以給孩子看這套《兒童觀察力、記憶力、專注力訓練遊戲繪本》。
這套書中有各種鍛鍊孩子邏輯思維,以及記憶力、專注力和觀察力的益智小遊戲。更有17個遊戲訓練主題,可以讓孩子充分感受到遊戲益智的快樂,讓他們一邊遊戲一邊體驗到學習的快樂。
整套遊戲繪本原價180元,現在活動價,只要88元!只要幾十塊錢,就可以輕鬆提升孩子智力!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的學習哪怕多加管教也沒用,應該讓他們自覺學習。但實際上孩子的自制力是有限的,如果完全對孩子放手不管,很可能因為他們自律性差而導致學習成績下降。
因此督促孩子的學習應該掌握好度,雖然不應該一味地緊盯,但也不能完全撒手不管。家長在平時應該多對孩子細心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