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最經典的一首詩,只是開頭兩句,便讓世人驚豔!

2021-01-12 慶餘說詩詞

李白,是我國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因其性格豪邁,詩風多奔放、飄逸。並且李白的詩還具有想像豐富,意境奇妙,語言清新、明快的特徵。尤其是一些律詩,李白並沒有完全按照律詩所講究的平仄、對仗去寫,而是根據自己的巧妙安排,讓詩具有了一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自然美。

李白的詩《聽蜀僧濬彈琴》便是這類律詩中的經典之一。這首詩是李白在宣城期間所作的一首表現音樂的詩。單從題材上來看,這類詩著名的有白居易的《琵琶行》、李賀《李憑箜篌引》等。而李白這首詩的獨到之處,便在於它表現的是聽琴者的主觀感受。下面我們便來一起欣賞李白的這首《聽蜀僧濬彈琴》:

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 客心洗流水,餘響入霜鍾。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

從這首詩的詩題我們可以得知,李白這首詩寫的是聽蜀地一位法名叫濬的和尚彈琴。再看詩的開頭兩句「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說明這位琴師是從四川峨眉山而來。而李白自幼便在四川長大,這裡一開頭就說彈琴的人也是來自四川,可見也蘊含著李白對故鄉的眷戀之情。

晉傅玄《琴賦序》中曾記載:「齊桓公有鳴琴曰號鍾,楚莊有鳴琴曰繞梁,中世司馬相如有琴曰綠綺,蔡邕有琴曰焦尾,皆名器也。」可見李白用「綠綺」,主要是為了表達蜀僧濬的琴很名貴。而司馬相如也是蜀人,用「綠綺」則非常貼切蜀地僧人。因此僅開頭兩句,李白便把琴師寫得氣派非凡。同時李白這裡的藝術表達也讓世人驚豔。

三四句則開始正面描寫蜀僧彈琴「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這裡李白用了嵇康在《琴賦》裡所說的「伯牙揮手,子期聽音」之意。當年俞伯牙一揮手,鍾子期便聽出了高山流水,而如今蜀僧濬為我一揮手,我則聽到了萬壑松聲。這裡也是這首詩與其他音樂類型詩不一樣的地方,「為我」二字可見李白是結合主觀感受而寫。

五六句則是寫李白聽琴後的感受。「客心洗流水」,單從字面意思就是聽完了蜀僧的琴聲,自己的心好像被流水洗過般暢快。實際上這句詩用了「高山流水」的典故,更為確切的意思便是:「我聽出了你琴聲的流水之意,我的心此刻也正如被流水洗過一樣」,它所表達的是詩人與蜀僧通過琴聲所建立的知己之感。

「餘響入霜鍾」一句也是用典,出自《山海經·中山經》中「豐山……有九鍾焉,是知霜鳴。」意思是豐山有九鍾,霜降則鐘鳴,也就是鍾和霜是有感應的。這裡李白所用,便是寫琴音與鐘聲交響,有表達知音之意。另外《列子·湯問》裡也有「餘音繞梁,三日不絕」的話,可見美妙的樂曲給人帶來了無窮的藝術享受。

詩的最後兩句「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則是描寫了詩人聚精會神聽琴的狀態。李白聽完蜀僧彈琴時,青山已罩上暮色,灰暗的秋雲也已經重重疊疊。這兩句既說明了時間流逝的快,也反襯出了蜀僧琴音的高妙。綜觀李白的這首詩,一氣呵成,風韻迷人,讓讀者可以領略到美妙的琴音,也能感受到相遇知音的喜悅和對故鄉的眷戀。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李白在秋日寫的一首詩,從開篇美到結尾,驚豔了世人上千年
    李白一生曾7次踏訪宣城,傳聞就是因為仰慕謝眺。今天要講的這首詩就是李白在宣城所寫的,從開篇美到結尾,驚豔了世人上千年。這首詩名為《秋登宣城謝朓北樓》。江城如畫裡,山晚望晴空。這首詩大概寫於公元753至754年,和《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的創作時間相近。李白一直有青雲之志,遍幹諸侯,歷抵卿相,42歲那年終於得到唐玄宗召見,供奉翰林。
  • 詩仙李白的一首「爛詩」,前兩句大失水準,後兩句卻把這首詩救活了
    詩仙李白的一首"爛詩",前兩句大失水準,後兩句卻把這首詩救活了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李白在大家心目當中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在我心裡,他是一個張狂的人,別的不說,走遍大江南北,高興了就在牆上寫詩。
  • 李白漫遊重慶時被人瞧不起,怒而寫下一首詩成千古名作
    李白對此很不滿,便在臨別時怒而寫下一詩《上李邕》以作回應。《上李邕》是一首七言古詩,寫於唐玄宗開元十四年(726年)。在這首詩中,李白不僅對李邕瞧不起青年人的態度表示了強烈不滿,還通過對大鵬形象的刻畫與歌頌,表達了自信、自負、不畏流俗的狂者姿態。僅開頭兩句「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便令人不得不佩服。
  • 李白人生最後一首詩,非常經典的墓志銘,他的大鵬精神了解嗎?
    李白,無疑是唐代最耀眼的詩人之一,但也是整個中國歷史中,最耀眼的詩人之一。據說他是太白金星下凡,因此便有了太白的字。李白深受莊子《逍遙遊》的影響,把自己看成是那扶搖直上九萬裡的大鵬鳥。大鵬鳥,是自由和豪邁的象徵,更代表了有遠大的抱負。
  • 《將夜》中的天書,竟是出自李白的這首詩,開篇便驚豔世人
    傳言,只要集齊七卷天書,可以預測昊天世界的未來,還可以掌握昊天世界的意志,也就是說可以取代昊天,據說最後知守觀陳某,便想利用七卷天書昊天的神格,可見天書之厲害。有趣的是,七卷天書的卷名,連起來是一句詩:「日落沙明天倒開。」而這句詩,竟然是出自詩仙李白之手,今天小樓就分享這首詩給大家。
  • 李白最狂的一首詩,嘲笑了當時的婦女,最後兩句更是狂得無人能及
    李白是盛唐最具有氣質的一位詩人,同時個性鮮明,他的很多詩都很張狂,其中最經典的要數這首《南陵別兒童入京》,這也是他在剛剛出門時的一首作品,也就是說是他年輕時的一首詩。從這麼一首詩中,我們最是能夠感受到他獨特的個性,還有骨子裡的張狂,這也正是李白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
  • 李白頗具爭議的一首詩,開篇6字驚豔世人,其中一句堪稱不世經典
    李白是中國唐代的偉大詩人,號「青蓮居士」,字太白,生於公元七一零年,卒於公元七六二年。現存李白詩詞有1052首,其餘部分在流傳中失散,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李白的詩作在古代極受時人推崇,是人人借鑑效仿的模本。世人對李白詩歌的讚美或許稱得上文人所受的最高榮碑。賀知章稱李白為「謫仙人」,自此,詩仙李白是名動天下。
  • 「詩仙」李白最有爭議的1首詩,開篇短短6字便驚豔世人
    親們都知道,說起中國的國學文化,那麼便離不開唐詩和宋詞,而說起唐詩那就離不開李白。李白是站在唐詩巔峰上的大詩人,根據統計,李白現存於世間的作品有1000多首,產量非常高。當然,李白的厲害之處不僅僅只是產量高,因為他的作品裡面經典佳作的產出量也很高。
  • 李白最孤獨的一首詩:平生不懂孤獨,才懂孤獨,便已深入骨髓
    那次去宣城,李白受到了當地太守以及文人墨客的熱情款待。他經常和太守宇文先生、堂弟李昭、崔侍御等人對酒酣高樓,尋幽探密,飽覽名山,賦詩舒懷。有段時間他甚至安家在敬亭山下,「我家敬亭下,輒繼謝公作」。後來他又多次重遊宣城,「江城如畫裡,山晚望晴空」。有一次宣城涇縣的汪倫寫信邀他過府一敘,美酒相待,兩人相談甚歡,臨別之際,便有了那首耳熟能詳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 李白寫得最肉麻的一首詩,赤裸裸吹捧楊貴妃,有兩句成為千古名句
    李白,中國家喻戶曉的大詩人,人稱「詩仙」。李白寫詩實在太厲害了,我們教科書裡有多篇他的作品,這也說明李白在中國文學上的崇高地位。一千多年過去了,李白的詩依舊受人追捧,無數人給他極高的評價。事實上,李白在古代就得到了很高的評價。
  • 李白一首火不起來的詩,沒有以往狂放仙氣,卻還原一個最感人李白
    ——《送友人入蜀》這首詩很難給人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特別是在李白的筆下。李白是誰,是「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不羈狂士形象,這是大家最喜歡的李白,也是大家潛意識裡最認可的古代文人的形象。但是這首詩不是這樣,這首詩甚至不像是李白寫的,這和李白一貫的風格稍許有些偏差。
  • 李白最狂的一首詩,將「李白」二字寫入詩中,世人至今都無法超越
    只是在唐朝的時候,有一批詩人發憤圖強,將這種文學形式寫火了。這批詩人中有初唐四傑,也有盛唐的李白、白居易,還有中唐的杜甫,以及晚唐的李商隱、杜牧等等。而其中我們最熟悉的,想必就是大名鼎鼎的詩仙李白了。
  • 李白52歲時寫了一首詩,全詩72個字,前兩句讓世人黯然神傷
    世人皆知李白別名"詩仙",詩風豪放,意境豐富,即使是在沉鬱不理想的時候,他的詩依然保留著豐富的意境,如那首著名的《宣州謝藻樓送別書韻》。煩擾了我的心,今天的日子多愁。前兩句的意思是"棄我而去昨日已不能留,擾我心今我心極愁",這首詩只有72個字,卻表達了豐富的情感,尤其是前兩句,讓很多人黯然神傷。公元742年,李白躊躇滿志地來到京城,想在京城大展拳腳。唐玄宗素來仰慕李白,得知李白進京的消息後,立即召見他,讓他到翰林院任職。
  • 李白很美的一首詩,只是那麼淡淡著筆,卻是寫出了勝似春光的秋景
    唐朝其實從來就不缺乏天才,而李白身上的天才氣質,也是在他的作品中體現得淋漓盡致,一些看似很普通的作品,但是卻寫得很唯美,也很令人感動,譬如這首《淥水曲》,那就是一首經典的名篇佳作,讓我們感受到了不一樣的秋色美景,同時也把一位在月色採白蘋的少女描寫得活靈活現,這也正是此詩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
  • 李白拜謁官員遭冷眼,遂寫下一首詩,霸氣回應,差點把人家氣暈!
    李白的才華響徹雲霄,是屹立在盛唐詩壇最頂峰的詩人,被後世稱為——詩仙。在當時的大唐,一提及詩仙李白,文人騷客無不仰頭矚目,詩詞歌者更是頂禮膜拜,所到之處,粉絲與追隨者成群結隊,目不暇接。這個青年正是李白,而那位老者便是渝州刺史李邕,一位大唐官員,也是一位飽學之士。顯然,作為官員的李邕,對這個不拘禮節,放言高論,自信滿滿的青年李白,表現出極度地不友好。而李白此行的初衷,卻是想來拜謁李邕,期望得到賞識,沒料到竟遭遇了冷眼相待。自信,自戀,甚至有些自負慣了的李白,哪裡肯就此甘心?於是,幾天後一首豪情萬丈的詩,便擺在李邕面前。
  • 李白寫美人最經典的詩,構思精巧,言語華麗,令人驚豔不已
    而今天為大家分享的這首詩,則是李白所寫的一首詩,在他的筆下,楊貴妃之美更是令人感到無比驚豔,這首詩就是《清平調·其一》,是他創作的組詩作品《清平調詞三首》七言樂府詩中的一首作品。《清平調·其一》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 李白最香豔的一首詩,寫盡少女嬌痴神態
    一的提起「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的生活,我們便會想起杜牧,其實唐代文人,大多數都曾風流歌館酒樓之中,流連妓院對他們來說很是平常,「詩仙」李白同樣如此。李白有描寫能妓院酒樓生活的詩,其中有《對酒》一首,寫得十分香豔,最妙的是他將少女歌伎的嬌痴神態,寫得活靈活現。對酒蒲萄酒,金叵羅,吳姬十五細馬馱。青黛畫眉紅錦靴,道字不正嬌唱歌。
  • 王維很美的一首田園詩,只是開頭10字,便美得令人心馳神往
    當然它不是王維獨有,不過王維的詩中畫意卻最富有神韻和氣象,最能表現出畫作中色彩和構圖等特徵的和諧運用。 詩的開頭兩句「新晴原野曠,極目無氛垢」,即雨過天晴後,原野顯得格外空曠開闊,極目遠眺,看不見半點霧氣塵埃。也就是說,經過了雨水的衝洗,空氣特別清新明淨,非常適合極目遠眺,以及呼吸新鮮的空氣。由此可見,王維這裡抓準了環境特徵進行描寫,在一開頭就把人們的目光,吸引到了雨後天晴的原野上。
  • 李白最適合青少年的一首詩,開篇便是千古名句,給人豪情和自信!
    當青少年遇到這些情況不妨讀一下李白的這一首詩。詩仙李白在年輕的時候也遇到過類似的情況,當時李白尚未出蜀,雖又有才但卻無名氣,當他在渝州謁見李邕時,因為不拘俗禮,且談論間放言高論,使李邕不悅,對他十分冷淡。李白在臨別時寫下這首《上李邕》一詩,以示回敬。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
  • 李白年輕時寫的一首詩,含蘊無窮,句句深情
    至於他的小弟杜甫更是對他仰慕不已,「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下面就分享李白年輕時寫的一首詩,含蘊無窮,句句深情。烏夜啼唐代:李白黃雲城邊烏欲棲,歸飛啞啞枝上啼。起首兩句描繪了一幅秋林晚鴉圖,「黃雲城邊烏欲棲,歸飛啞啞枝上啼。」 深秋時節、傍晚時刻,雲霞黯淡、秋風肅殺,一大群烏鴉在天際盤旋著,啞啞地啼叫。一個「欲」字,傳達出烏鴉將棲未棲,卻最令人喧囂煩亂。人們心中若是滿懷憂愁,也會感物惆悵,更何況心緒愁煩的離人思婦。前兩句用「黃雲、飛鴉」,有力地烘託出一種悽涼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