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活一棵樹也許不難,但是能夠將一棵種成椅子等家具絕非易事。來自河北的老農尚春林做到了,並且做得很漂亮!
在河北省深州市王家井鎮西蒿科村,67歲的尚春林經過十多年研究,反覆試驗,成功種出「家具樹」。
以「生態椅」為例,尚春林按照一定距離種植4株榆樹作為椅子的4條腿,再按照一定比例將樹枝相互纏繞,形成扶手、靠背等。
隨著榆樹逐漸成長,「生態椅」的「腿」「扶手」「靠背」會長在一起,經過4到5年時間成長完好。經過去皮、烘乾、磨光、上色等數道簡單程序,「生態椅」最終製作完成。
目前,尚春林種植的「家具樹」涵蓋椅子、床、茶几等多個系列,受到遊客、客商和收藏愛好者青睞。
尚春林說,他能夠將樹種成今天的樣子,他的靈感都源於十多年前逛家具市場的經歷。
有一位老尚到家具市場看到賣古典家具的,不少人對竹木藤類家具很感興趣。但是就想,如果將藤編的工藝放到自然生長的過程中來完成,那就是種植家具。若能夠成功該有多好! 然後就對銷售人員說道:這椅子要是一次成型長成的,不是拼接做成的該有多好。銷售人員笑著說:你這簡直是白日做夢! 尚春林賭氣一定要回去試試看,做出點樣子。
倔強的老尚回家之後就忙開了,決心實踐自己的夢想。這一堅持就是17年。
今年67歲的尚春林從小就善於鑽研,決定培育「家具樹」,倡導生態理念,減少人類對環境的依賴與破壞。但是,要想將旁逸斜出、不受約束的枝椏按照預期的樣子生長,談何容易。
尚春林說,研發周期會很長,也缺乏可供借鑑的經驗。就連一開始選用合適的樹種也是一個考驗。就這樣一步步摸索,光是選用樹種,到最後選定榆樹就用了3年時間。
萬事開頭難!選種上,他最初連續兩年試驗均告失敗。經歷了無數次失敗,經過反覆試驗、琢磨,他最後選定了榆樹。
選定樹種以後,尚春林像照顧孩子一樣悉心培養每一棵樹,一點點克服困難 。最終探索出了一 套 較為成熟的技術之路,一把把漂亮的原生態椅子終於種植成功了。
生態椅長成後,還要經過烘乾、磨光、上色等一系列後續程序,一架純天然的生態椅才算最終大功告成。
他在探索過程中,還成功地利用桑樹「種」出龍頭拐杖,深受老年人歡迎。
早在2015年1月份廣州藝術品博覽會上,他帶去了一把椅子, 曾有人出價8萬元,他沒捨得賣。
現在,他種植家具技術相當成熟,尚春林種植的「家具樹」涵蓋椅子、床、茶几等多個系列,受到遊客、客商和收藏愛好者青睞。
說起未來,老尚自豪地說,將來要打造生態家具文化村。將自己這些年的研究成果做大做好,將來要打造生態家具文化村,為家鄉做力所能及的事。
正如網友所說:凡事還是要有恆心,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你做不到的,只有用心去研究,實實在在的投入想做的事兒,不斷改進不斷優化,相信終有一天會成功的!
這裡是@陽光新視點,關注我不走丟,更多精彩不容錯過!也歡迎您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