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形色色的強迫症症狀

2021-02-07 心身醫學實踐

形形色色的強迫症症狀:患者自述

雖然我總是在提心弔膽,但是直到七年前我才真正覺得我的生活開始被焦慮弄得一團糟。那年我二十四歲,成為了一名老師,也擁有一段美好的婚姻。

被強迫症困擾是從一件很小的事開始的。那天我帶孩子們去教堂做禮拜,我跟我的丈夫喬開了其中一個孩子的玩笑。並不是帶有侮辱的那種,但我開始不斷地回想,擔心附近坐著的孩子的家長會聽到我的玩笑並曲解我的意思。我開始不斷發散性地聯想:我怕孩子的父母會生氣進而投訴我,我就會因此受到校方的譴責甚至被開除。這件事絕對會上新聞頭條,然後,或許我又會被送到監獄去。喬試圖安慰我,但我完全無法聽進他的話,只覺得自己的行為很惡劣,活該受到懲罰。

丁醫生點評:強迫症的發生有時有一些誘發因素,某一個時間碰到某一個事情,例如有的患者因為遇到金融危機後出現反覆檢查垃圾,害怕把值錢的東西扔掉了;有的患者在親人患某種疾病死亡後開始害怕傳染上疾病,反覆洗手;有的患者在聽到某則被追殺的新聞後開始出現反覆怕自己的行為出錯而被追殺,反覆祈禱等。如果錯過了這個時間、這個事件,患者還會不會觸發強迫症?不知道。因為人生中還有很多不同的時間、不同的事件,誰能保證呢?所以在平時養成不追求完美、不強迫、不追求過度的掌控感十分重要,只有內心有強大的復原力,才能減少疾病發作的概率。

從那時起,我開始小心翼翼地控制自己的言行舉止,甚至完全無法與人交談,除非是在家裡並且確保門窗緊鎖。但是,從我開始因為擔心和恐懼而不斷逃避、檢查和進行儀式性的重複動作以求減輕焦慮時,情況一發不可收拾了。

最糟糕的時候,連清理廁所都能使我異常焦慮。那一次我注意到清潔劑的瓶子上的說明寫著:不要與其他物質混合使用。我就想鍋裡會不會有之前殘留的清潔劑?它們會與其他東西混合嗎?會不會冒煙?它們有流進下水道嗎?我會不會把英國的排水系統都毀了?那之後我開始避免使用漂白粉、潔廁靈還有越來越多的各式清潔用具。我開始害怕那些東西,一看到它們我就覺得自己該洗手了。

我變得很在意灰塵以及清潔:每天我都洗手一百次,洗抹布四十次直到手指關節都出血了;我覺得有老鼠住在我的身體裡,渾身發癢的感覺使我害怕;每晚我都會檢查床鋪看確保沒有蟲子;我想要洗我碰到的任何東西。

我還總因為覺得玷汙了商店裡的東西而買下他們。我扔掉食物只因為怕自己給別人下毒;我開始發狂地關注它們的顏色和味道,還纏著喬讓他保證東西沒壞。我迴避超市裡的冷凍食品區以防自己弄壞那些食物或者將他們解凍害得別人誤食身亡。

後來連藥片都能成為我的噩夢:我時刻擔心孩子們會誤食我弄丟的藥片。書包裡、衣服裡、甚至是鞋子,我總覺得我能在任何地方找到那些藥。穿衣服總是伴隨著無數繁雜的檢查,有時候我必須站在床上以免藥片粘在我的腳上。只有少數人可以被允許進入家裡;並且,在客人離開前,我一定會檢查他們的腳底和鞋子裡有沒有藥片。

我不能一個人出門,因為我總怕自己會忘關電器或者開關。我根本無法鍛鍊自己克服關不好大門的恐懼。也無法看報紙和電視,它們總會使我想起那些不好的想法和記憶。我無心工作,還時常要喬向我保證他的真心和忠誠,但我還是無法信任他,我們都因此變得暴躁還總是吵架。對於懷孕這件事,我更加不安了,我們都同意了三個月不做愛(在我注射風疹疫苗之後的危險期內),為此我穿著長褲上床並叫喬也這麼做。為了更多的保障,我甚至在床上鋪上睡袋睡在裡面。我也不會用喬用過的毛巾,或者直接接觸別人使用過的馬桶,因為生怕自己會懷孕。

丁醫生點評:以上內容很詳細的描述了患者的強迫症症狀。該患者的強迫症狀很豐富。其實強迫症有很多亞型,遠遠多於公眾所熟悉的反覆洗手、反覆檢查與擺放東西到恰恰好。例如有的患者十分害怕由於自己的不當行為,自己或自己的家人會發生不好的事情;有的患者擔心自己不夠好而遭到神靈報應;有的害怕自己失去控制做出衝動行為,尤其是怕做出傷害自己的最親的人的行為;有的害怕自己的不良素質傳染給他人,或者害怕被別人的不良素質所傳染;相應的強迫行為也形形色色,例如有時患者反覆詢問身邊的人讓他們保證沒事,這一行為叫做尋求保證,有時患者也要求家人按他的要求做強迫行為,這一現象叫做強迫症家人的順應行為。有的患者為之反覆祈求和禱告,最嚴重的強迫行為是迴避,患者因為害怕哪裡也不去,什麼也不做。以上症狀如果沒有被準確識別,正確處理,通常會帶給患者和家人極大的痛苦,並且極大地影響患者的社會功能。


相關焦點

  • 強迫症都有啥症狀?
    一起生活多年的丈夫揶揄小葉有強迫症,小葉心裡也承認自己這確實是個「毛病」。        事實上,生活中類似小葉這樣的人不在少數。但是,有強迫行為不代表就是強迫症,強迫症狀反覆出現欲罷不能才是病!        「你有強迫症吧?」近些年這句話漸漸成了熟識朋友之間的玩笑話。那麼,什麼樣的行為算是強迫症呢?
  • 強迫症有什麼症狀?怎麼治療?
    醫生診斷他患有強迫症。Bowma的案例雖然很極端,但也引來了一些社會的關注,更讓人們意識到:強迫症是病,得治!        強迫症的症狀主要可歸納為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    強迫思維又可以分為強迫觀念、強迫情緒及強迫意向。內容多種多樣,如反覆懷疑門窗是否關緊,碰到髒的東西會不會得病,太陽為什麼從東邊升起西邊落下,站在陽臺上就有往下跳的衝動等。
  • 強迫症的症狀
    強迫思維又可以被細分分成三種,強迫觀念和強迫情緒以及強迫意向。具體的表現多種多樣,比如說自己出門以後會擔心門窗有沒有關好,一定要回去看看才可以放下心。或者是碰到不乾淨的東西以後,心裡很擔心。會不會生病,有時候站在陽臺上會有往下跳的傾向。而強迫性行為則是因為想要減輕強迫思維給大腦產生的焦慮,不得不採取的行為。
  • 潔癖強迫症、愛情強迫症、完美強迫症…原來強迫症分還分那麼多種
    潔癖有輕重之分,較輕的潔癖僅僅是一種不良習慣,較嚴重的潔癖屬於心理疾病,是強迫症的一種,會影響正常的學習、工作、生活和社會交際,應該求助於心理醫生
  • 我快被強迫症逼死了-怎樣才能克服強迫症?
    我快被強迫症逼死了-怎樣才能克服強迫症?   眾所周知,強迫症是一種非常痛苦的疾病,病人對其強迫想法成年累月地進行著艱苦的自查搏鬥,他們力圖克制卻無法擺脫,對自己反覆出現的、明知不對的行為覺得不能控制,常誤認為或怕別人認為是精神病,內心痛苦到了極限。由於強迫症病人的自相搏鬥並不能解決問題,反而使強迫症狀越演越烈,病人的信心不斷降低。所以,強迫症病人常會問醫生:強迫症是精神病嗎?
  • 強迫症是一種思維束縛!成都治療強迫症專科醫院!
    核心提示:說起強迫症,身邊很多朋友都說自己有強迫症,其實身邊朋友的那種「強迫症」嚴格意義來說不算是真正的強迫症,只算是一種強迫行為。而真正的強迫症是一種精神疾病!   說起強迫症,身邊很多朋友都說自己有強迫症,其實身邊朋友的那種「強迫症」嚴格意義來說不算是真正的強迫症,只算是一種強迫行為。而真正的強迫症是一種精神疾病!   「我必須停止一切強迫症的念頭,否則我將永遠被強迫症的問題所困擾和控制!」
  • 強迫症(OCD)的福音
    近年來統計數據提示強迫症的發病率正在不斷攀升,有研究顯示普通人群中強迫症的終身患病率為1%~2%,約2/3的患者在25歲前發病。強迫症因其起病早、病程遷延等特點,常對患者社會功能和生活質量造成極大影響,世界衛生組織(WHO)所做的全球疾病調查中發現,強迫症已成為15~44歲中青年人群中造成疾病負擔最重的20種疾病之一。
  • 強迫症的原因
    管不住自己的信念就會丟失自己的方向自己的一切都會被別人牽著走wenda20120624B  23:15  強迫症的症狀及原因
  • 不要沒事說自己強迫症,真正的強迫症越想擺脫越痛苦
    文/老K只要說到強迫症,很多人可能就會聯想到自己要把書籍擺放整齊,床上不能有雜物等等。但真正的強迫症卻是一種心理疾病,而且非常痛苦。什麼是強迫症?常見的強迫症可以分為兩種: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正常強迫和病理性強迫的區別上述我介紹的幾類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可能很多朋友都有,這裡有人就會提出疑問,是不是自己患上了強迫症?其實正常擔心和強迫症的區別就在於【頻率】和【痛苦程度】。如果你也有一些強迫衝動和思維,但並沒有因此而嚴重影響生活,並且只要重複個別次數就好,那麼你可能並不是強迫症,而僅僅只是一些強迫衝動而已。
  • 「強迫傾向」與「強迫症」原來是兩碼事
    你真的有「強迫症」麼?首先,我們需要知道的是,「強迫症」與「強迫傾向」並不是一個概念。在不影響正常學習、工作、社交的情況下,有一點輕微的強迫症狀不算是病態,只是一種強迫傾向。據《健康報》報導,強迫症是一種以強迫思維、強迫行為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精神疾病。
  • 治療強迫症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怎樣治療強迫症?強迫症是一種常見於青年群體的神經症,以強迫觀念和強迫行為的反覆出現為主要症狀表現。強迫症患者通常對自己要求嚴格,追求做事結果的完美性,害怕因為自己的疏忽而造成事物出現漏洞。嚴得的強迫症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都有嚴重的危害,那麼怎樣治療強迫症呢?下面專家對強迫症的治療問題進行了介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 口水強迫症案例
    Z小姐今年已經26歲了,她已經受困於口水強迫症的時間超過10年。
  • 你了解強迫症嗎?拿什麼拯救你,我的強迫症!
    很多人以為,這就是強迫症,你們真是"Too yong to simple"到底什麼才是強迫症?《你了解強迫症嗎?這究竟是不是強迫症?你就可能有強迫症。謎思之二:強迫症的一大症狀為太常洗手Although hand washing is the most common image of OCD in popular culture,雖然洗手是大多數人眼中的典型強迫症表現obsessions and
  • 如何區分「強迫傾向」和「強迫症」
    如果你有的話,可能一定懷疑過自己是強迫症,當然如果你是一個處女座,估計你會心安理得一些。其實,這是對強迫症很深的誤解。1、什麼是強迫傾向和強迫症?簡單來說,強迫傾向和強迫症的表現形式都是強迫思維(反覆出現的、侵入性的、不必要的想法和衝動)和強迫行為(重複的行為或精神活動),二者的區別主要是症狀程度及是否可以被控制。
  • 什麼是真正的強迫症?強迫症的痛苦如何來形容
    看到強迫症我忽然想要說個只有業界的人看得懂的笑話。我有糾正別人濫用強迫症這個診斷的強迫症怎樣!好笑嗎! oh you don't get it?沒關係。你的問題是什麼是真正的強迫症?強迫症的痛苦如何來形容?大部分認為自己有強迫症或者完美主義的人都只是給自己的小懶惰、失誤、拖延、無聊找些漂亮、時髦又能減輕負罪感的藉口而已。。。
  • 強迫症
    但每一次面臨到做選擇時,卻又都不由自主地毫不猶豫選回一直用的。而過後,又忍不住自嘲:又是這樣。對這樣的自己有輕微的厭惡感,但又無可奈何。我曾以為這叫做長情,但原來,這是強迫症。一種心理病症。專業心理學上的名詞解釋:強迫症是以有意識的自我去強迫與有意識的自我反強迫同時存在為特徵,患者明知強迫症狀的持續存在毫無意義且不合理,卻不能克制的反覆出現,愈是企圖努力抵制,反而愈感到緊張和痛苦。其實,人都是有強迫傾向的,因為在適應外界時,總會有一些內心的聲音提醒自己,要這樣做,不要那樣做。
  • 完美主義就是強迫症?看看你是不是強迫症高危人群
    這一類人適應能力較差,常常會出現焦慮、抑鬱、強迫的症狀或疾病,甚至還會出現自殺意念。所以這類完美主義者可以說是天下間對自己最狠毒、最嚴格、最會貶低和虐待自己的人,會活得很累。說完了完美主義,咱們需要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強迫症。簡單地描述一下官方定義,強迫症是以強迫觀念、強迫行為等症狀為主要表現的一類神經官能症。
  • 走出強迫症的牢籠之歌
    作者天年(郝兆強)我自己曾經得過15年強迫症,歷盡艱辛試過各種辦法都沒有什麼效果,絕望之際,最後因緣遇到內觀,內觀奇蹟般地讓我走出強迫症的牢籠。我康復後做了6年的強迫症諮詢,幫助大量強迫症患者成功走出強迫症,獲得康復,發生蛻變。內觀是解決強迫症問題的終極之道。
  • 六個月走出強迫症的我,強迫症患者應該看看!
    我是強迫症親歷者,16歲開始強迫症發作,一直在硬抗,18歲半實在支撐不住了,尋求心理諮詢,半年痊癒。現在已經過去七年了!我們先來說說看,強迫症真的能治癒麼!我說的這個問題,因為我被這個問題困擾了很久。因為我上網去查,很多人說,強迫症是神經症的癌症,連心理醫生對我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強迫症是最難治癒的神經症。這把我嚇尿了有木有?雖然也有人說已經怎麼治好的,但好像花了好幾十年,我聽了一樣嚇尿了有沒有?尼瑪說好的共享青春年華呢?而且我覺得我這懷疑精神力量還是很強的,心想你說治好就治好了?你能保證不復發?總之,有段時間,包括走出強迫症之後一段時間,我還是挺鬱悶的。
  • #推薦#治療強迫症的幾本書(必讀)
    (以上:蜂窩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