潔癖強迫症、愛情強迫症、完美強迫症…原來強迫症分還分那麼多種

2021-03-05 心理健康助手

潔癖有輕重之分,較輕的潔癖僅僅是一種不良習慣,較嚴重的潔癖屬於心理疾病,是強迫症的一種,會影響正常的學習、工作、生活和社會交際,應該求助於心理醫生。

過分追求完美,不斷苛刻的要求自己,不斷尋找和發現自己的小毛病,非常害怕疾病、病菌這些不完美的因素,由此造成神經焦慮、緊張,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什麼病。

潔癖強迫症患者要求自己和他人都非常乾淨,他們經常洗手、隨時準備一寸一寸地拖地和擦桌子,看到別人身上不乾淨就會覺得自己也不乾淨,要馬上進行清潔。

愛情強迫症並不少見,就是在面對伴侶的時候經常死纏爛打,揪住一點小問題不放,女孩子一旦發現男友的前女友,就會不厭其煩地詢問各種細節,即使已經了解清楚了,還是要對方不斷地重複。

有囤積強迫症的人生活會變得一團糟,因為他們不斷地購置新的東西,即使家裡已經積存了大量類似物品,但還是無法控制自己的購買慾。一遇到商場打折就瘋狂地購物,把東西成堆地運回家。

總是懷疑門沒鎖好、錢包忘了拿等症狀,也包括一些嚴重的情況。有的患者會時時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做事時總是想「我做不成這件事怎麼辦」,因此弄得自己什麼也做不成。

自我篩查——自測你有沒有強迫症

1. 你是否保留了許多你認為不能扔掉的沒有用的東西?

2. 你是否一旦發現有人竊竊私語,就認為是在議論自己?

3. 你是否不斷地檢查身體,害怕自己的身體有什麼重大的疾病?

4. 你是否會過度洗澡或過度洗東西?

5. 你是否做一件事必須重複檢查多次才放心?

6. 你是否為了擔憂攻擊性語言或行為傷害別人而迴避某些場合?

運城慈愛心理疾病醫院醫院院長提醒:如果上述症狀中有一條或一條以上症狀持續存在,並困擾了你的生活,請及時諮詢專業醫生。

相關焦點

  • 強迫症測試:你的強迫症是多少級?
    如果出現上述現象,那麼恭喜你,強迫症患者。每個人可能都有或多或少的強迫症,有自己做事情的一個方式和原則,你的強迫症是幾級呢?來和小閱一起來測測吧。1、下面四種標識,哪個讓你更難受?>6-11分強迫症指數:30%,神經大條,無憂無慮你幾乎沒有強迫症,這使得你一直都無憂無慮的生活著,對別人的事情你很少煩心,對自己也比較寬容,是個相當會生活的人,你從來不願意考慮那些繁複
  • 強迫症測試:你的強迫症到了那種程度了?
    強迫症是天生的嗎?
  • 別把強迫症當完美主義
  • 「強迫傾向」與「強迫症」原來是兩碼事
    你真的有「強迫症」麼?首先,我們需要知道的是,「強迫症」與「強迫傾向」並不是一個概念。在不影響正常學習、工作、社交的情況下,有一點輕微的強迫症狀不算是病態,只是一種強迫傾向。據《健康報》報導,強迫症是一種以強迫思維、強迫行為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精神疾病。
  • 潔癖強迫症的自我治療方法三步法
    得了潔癖強迫症患者內心極度痛苦,就好像有一種力量驅使他不停的清洗,但內心同時又好像有一種聲音告訴他:「這樣反覆清洗是沒必要的」,這種對抗的聲音使潔癖強迫症患者極度痛苦。要想知道潔癖強迫症的自我治療方法,首先要了解潔癖強迫症是屬於心理問題,潔癖強迫症的自我治療關鍵在方法,方法比講道理重要,大道理潔癖強迫症患者都懂,但卻控制不住這種潔癖的心理模式,只要找對方法,潔癖強迫症完全可以走出來的。那麼有沒有快速有效治療潔癖強迫症的自我治療方法呢?
  • 完美主義與強迫症
    、恐怖、抑鬱等心理問題                 在強迫症的治療過程中,我必定會問的一個問題是:「你認為你這些問題的心理原因是什麼?」儘管得到的回答有多種,但佔比例較大的回答是:我太追求完美(?)。針對這樣的回答,我最簡單的回答是「不必怪罪自己追求完美的意願」。       其實不少學者也認為過分最求完美與強迫症的發病有關,也有臨床大夫認為正是這種帶有性格特徵的完美主義妨礙了強迫症的治療。在我提出的認知-應對治療的心理病因的假設中,並不把完美主義(或追求完美)看作與強迫症有關的因素。
  • 別把強迫傾向當成強迫症
    你做事喜歡按規劃來,洗澡時要刷牙、固定一個星期整理一次房間、既定的工作計劃沒完成加班也要做完,別人說「你有強迫症吧?」,你心裡不免委屈「喜歡整潔有序完美主義,我就強迫症了?」。生活中不少人或多或少自認為或者被別人認為是「強迫症」,真的有那麼多強迫症嗎?那你可想太多了,真正強迫症的人才沒那麼舒坦,患有強迫症的人往往很煎熬。怎樣才算強迫症呢?
  • 什麼是真正的強迫症?強迫症的痛苦如何來形容
    看到強迫症我忽然想要說個只有業界的人看得懂的笑話。我有糾正別人濫用強迫症這個診斷的強迫症怎樣!好笑嗎! oh you don't get it?沒關係。你的問題是什麼是真正的強迫症?強迫症的痛苦如何來形容?大部分認為自己有強迫症或者完美主義的人都只是給自己的小懶惰、失誤、拖延、無聊找些漂亮、時髦又能減輕負罪感的藉口而已。。。
  • 強迫症自檢:你是強迫症還是強迫性人格障礙?
    提到強迫症,很多人首先就會想到不停地洗手、或完美主義者。其實,真正的強迫症源於焦慮。如果一個人只是愛乾淨,所以他勤洗手,洗手行為並不是因為焦慮引起的,那他就不屬於強迫症;如果一位完美主義者想讓自己的作品更好,但不是在焦慮的基礎上追求完美,也不屬於強迫症。
  • 強迫症
    SO,並不是我不想轉變,時常在要去做這買賣的路上都下決心,這次要試下別的。但每一次面臨到做選擇時,卻又都不由自主地毫不猶豫選回一直用的。而過後,又忍不住自嘲:又是這樣。對這樣的自己有輕微的厭惡感,但又無可奈何。我曾以為這叫做長情,但原來,這是強迫症。一種心理病症。
  • 強迫症是一種思維束縛!成都治療強迫症專科醫院!
    核心提示:說起強迫症,身邊很多朋友都說自己有強迫症,其實身邊朋友的那種「強迫症」嚴格意義來說不算是真正的強迫症,只算是一種強迫行為。而真正的強迫症是一種精神疾病!   說起強迫症,身邊很多朋友都說自己有強迫症,其實身邊朋友的那種「強迫症」嚴格意義來說不算是真正的強迫症,只算是一種強迫行為。而真正的強迫症是一種精神疾病!   「我必須停止一切強迫症的念頭,否則我將永遠被強迫症的問題所困擾和控制!」
  • 人為什麼會得強迫症?強迫症能痊癒嗎?
    人為什麼會得強迫症?與後者比起來,更慘烈的是強迫症患者,強迫症患者往往是百份耕耘、零份收穫。不斷的檢查、不停的思考,最終還是會擔心門沒有鎖、天然氣沒關好,害怕出門被車撞、空氣中的飛沫會傳染嚴重疾病,糟糕的惡果並沒有因為百份耕耘消失半分。看起來,強迫症患者是由於總得不到反饋、不能接收到回執才出現的強迫行為,真的是這樣的嗎?
  • 潔癖和強迫症是怎麼回事?
    潔癖和強迫症會讓有些人很痛苦,很多時候因為不確定是否碰到了髒的東西,就要把衣服全洗了。和不太講究衛生的人離得有點近,心裡就很不舒服,也很怕碰到他而弄髒了自己,然後也要把衣服全部都洗了心裡才舒服。髒是侵犯的象徵,乾淨則是純潔的象徵。乾淨是什麼都沒有,髒就複雜的多了。髒裡可能有:細菌、灰塵、病毒、還有一些不可描述的異物等。
  • 【實用】「潔癖」、「強迫症」用英語怎麼說?
    這種人也容易讓人想起另一個詞——「強迫症」。那麼,「潔癖」和「強迫症」用英語怎麼說呢?一起來看看吧~首先,「有潔癖的人」口語叫neat freak(可數名詞)。其中,neat和中文的「整潔」比較對應,意思是「整齊又清潔」,而freak指「舉止或行為不正常的人」。
  • 強迫症就是「完美主義」?
    強迫症這個疾病經常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有時候我們會認為這個疾病並不嚴重,也有些人把強迫症當成完美主義。認為對待某樣東西要求嚴格,自己的東西必須要整理好,就是強迫症「強迫症」與「完美主義」完美主義是一種建立在處處不滿意不完美之上的,極度追求完美、毫無瑕疵的想法。
  • 我快被強迫症逼死了-怎樣才能克服強迫症?
    我快被強迫症逼死了-怎樣才能克服強迫症?   眾所周知,強迫症是一種非常痛苦的疾病,病人對其強迫想法成年累月地進行著艱苦的自查搏鬥,他們力圖克制卻無法擺脫,對自己反覆出現的、明知不對的行為覺得不能控制,常誤認為或怕別人認為是精神病,內心痛苦到了極限。由於強迫症病人的自相搏鬥並不能解決問題,反而使強迫症狀越演越烈,病人的信心不斷降低。所以,強迫症病人常會問醫生:強迫症是精神病嗎?
  • 強迫症:三年的強迫症突然就好了
    我有一個朋友,強迫症有三年了,大腦就像是和自己作對一樣,越是不去想越想的多,越是不想做,手腳就控制不了的去做。她經常和我哭訴,也說嘗試過很多方法,但是最近我看她到時很少提這事,我出於好奇心就問了問她,原來她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戰勝了強迫症,下面是她的心得方法:1.順其自然,隨心隨欲把事情想開,有些事該怎樣就是怎樣,自己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如果做這件事你能開心就做,如果大腦想讓你做,就做,不要去為什麼事擔心,更不要害怕自己,其實很簡單的一件事,不要想太多就好了
  • 強迫症的原因
    管不住自己的信念就會丟失自己的方向自己的一切都會被別人牽著走wenda20120624B  23:15  強迫症的症狀及原因
  • 強迫症(OCD)的福音
    近年來統計數據提示強迫症的發病率正在不斷攀升,有研究顯示普通人群中強迫症的終身患病率為1%~2%,約2/3的患者在25歲前發病。強迫症因其起病早、病程遷延等特點,常對患者社會功能和生活質量造成極大影響,世界衛生組織(WHO)所做的全球疾病調查中發現,強迫症已成為15~44歲中青年人群中造成疾病負擔最重的20種疾病之一。
  • 完美主義就是強迫症?看看你是不是強迫症高危人群
    非適應性完美主義則是指在外力驅動下,對工作、生活設置不現實的、僵化的高標準,對錯誤及失敗過度關注,失敗後還會進行過度嚴厲的自我批評。更糟糕的是,即使是獲得成功,也不能使他們感到滿足。這一類人適應能力較差,常常會出現焦慮、抑鬱、強迫的症狀或疾病,甚至還會出現自殺意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