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症就是「完美主義」?

2022-01-06 廣州腦博仕心理醫院

強迫症這個疾病經常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有時候我們會認為這個疾病並不嚴重,也有些人把強迫症當成完美主義。

認為對待某樣東西要求嚴格,自己的東西必須要整理好,就是強迫症

「強迫症」與「完美主義」

完美主義是一種建立在處處不滿意不完美之上的,極度追求完美、毫無瑕疵的想法。

一個總是追求完美的完美主義者,便會對很多事物感到不滿,會認為他們或多或少都有瑕疵,全都有非得改變的理由,這是一種發生在日常生活或者工作中的,對偏離或者失敗的擔心。

而強迫症屬於焦慮障礙的一種類型,其特點為有意識的強迫和反強迫並存;

一些毫無意義甚至違背自己意願的想法或衝突反反覆覆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強迫症會使得患者感到巨大的焦慮和痛苦,影響學習工作、人際交往,甚至是生活起居。

簡單的就說完美主義就是力求把每一件事都做好;強迫症就是不斷去重複做一件對你來說沒有必要去做的事。

強迫症是以強迫觀念、強迫衝動或強迫行為等強迫症狀為主要表現的精神障礙,患者深知這些觀念、行為不合理、不必要,但無法控制或擺脫而焦慮痛苦。

強迫症的病程一般是慢性進展的,典型臨床表現包括強迫性窮思竭慮、強迫情緒、強迫衝動等,一般需要藥物治療聯合心理治療,病情多遷延,較難治癒。

強迫症的強迫性思維往往是持續的、侵入性的、引發焦慮的。

大部分健康的人都偶然體驗過短暫的侵入性想法,多數只是轉念一想的工夫,並無特別令人痛苦的感受。

強迫症患者對這些想法的解釋方式是病理性的,會導致強迫症患者的特徵性焦慮、抑鬱和內疚感,甚至導致強迫性焦慮和儀式動作。

強迫思維

反覆思考某些毫無實際意義或雖有意義但不難解決的問題,患者頭腦裡常常呈現出不應該呈現的形象。

強迫症患者常常強迫懷疑,老是擔心這個顧慮那個。或者感到內心有某種強烈的內在驅使力或立即行動的衝動感,但從不表現為行為,卻使患者深感緊張、擔心和痛苦。

比如常常會回憶起之前發生過某一件不愉快的事情,難以擺脫那件事情的糾纏總強迫自己去回憶,讓自己深受回憶痛苦的折磨,難以擺脫過去的陰影。

強迫行為

指強迫症患者通過反覆的行為或動作,以阻止或降低強迫觀念所致焦慮和痛苦的一種行為或儀式化動作,常繼發於強迫觀念。

這種行為通常被認為是無意義的或無效的,且反覆企圖加以抵抗,導致明顯焦慮。雖然強迫行為並不是為了獲得快感,但是可以使焦慮或痛苦暫時緩解。

對於病程漫長的患者,抵制可能十分微弱。

強迫性行為有的為外顯性的,為能看得見的一些儀式或行為;有的則較為隱匿,如默默計數或禱告;有的為了消除強迫思維而用另外一種思維來抵抗或消除。

從根本上講,這些行為既不能給人以愉快,也無助於任務的完成。

強迫行為與患者所擔心、害怕的事情之間的聯繫常常不合邏輯,如將物品排列整齊是為了防止心愛的人受到傷害,每天花幾小時的時間洗澡來防止生病,一天要洗幾十遍的手,洗一件衣服總是感覺洗不乾淨,來來回回洗幾遍,強迫性儀式動作,進家門必須先跨左腿、出門前必須按順序化妝,亂一步都要重新開始……這些嚴重的強迫行為嚴重的影響到患者的日常生活。

強迫情緒

具體表現主要是強迫性恐懼,這種恐懼是對自己的情緒會失去控制的恐懼,如害怕自己會發瘋,或擔心自己喪失自製會做出違法、不道德行為或精神失常等。患者常常對某些事物感到厭惡或擔心,明知根本無必要卻不能克制。

……等一系列的嚴重強迫行為。

當面對誘發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的情境時,強迫症患者會經歷很大的情緒波動。

這些情緒反應包括明顯的焦慮、驚恐發作,強烈的厭惡感,對所做的事物感到痛苦或不安,直到事情看上去、感覺上或者聽上去「恰到好處"。

強迫症患者伴焦慮的程度並不完全取決於病程,而是取決於強迫症狀內容的性質和強度,以及與以緩解焦慮為目的的強迫行為之間相互作用的結果。

一般來說,焦慮或抑鬱症狀的加重或減輕一般會伴有強迫症狀嚴重程度的平行變化。

傳統的精神分析認為強迫症的核心心理衝突與攻擊性有關,自我功能不足以解決超我與本我的矛盾衝突,且往往採用隔離、抵消、反向形成和置換等防禦機制,最後形成相應的強迫症狀。

強迫症患者需要長期間歇性治療,需要藥物治療聯合心理治療。

臨床常用的藥物包括氟西汀、氟伏沙明、舍曲林等;

常用的心理治療包括認知行為治療、心理動力性治療、家庭治療等。

精神心理疾病發現後一定要及時尋找專業醫院進行診療,以免錯過最佳看診時間。

您也可通過在文章下面點擊「閱讀原文」進行諮詢預約。

版權聲明:文章中部分文字、圖片、音樂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分享之用,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焦點

  • 完美主義與強迫症
    、恐怖、抑鬱等心理問題                 在強迫症的治療過程中,我必定會問的一個問題是:「你認為你這些問題的心理原因是什麼?」       其實不少學者也認為過分最求完美與強迫症的發病有關,也有臨床大夫認為正是這種帶有性格特徵的完美主義妨礙了強迫症的治療。在我提出的認知-應對治療的心理病因的假設中,並不把完美主義(或追求完美)看作與強迫症有關的因素。其原因在於追求完美的不乏其人,但只有少數人患強迫症。再者,還有的人患有強迫症,但並非是追求完美。
  • 別把強迫症當完美主義
  • 強迫症不只是完美主義 別不當回事
    不斷地洗手、不停地看手機擔心有來電沒接……我們總是愛輕鬆自黑或笑人「處女座」「完美主義」甚至「強迫症」。其實,真的有強迫症這一精神障礙!強迫症不僅可帶來顯著的心理和身體痛苦,甚至嚴重至無力承受痛苦和病恥感而自殺。並且,強迫症的發病率一點都不低,臨床發現可能高達0.8%~5%,由於未認識到發病,他們往往忍受了7~10年的痛苦才走進強迫症診室。
  • 深度|處女座:完美主義和強迫型人格
    而所有這些不討喜的特質,通常會被大家歸結為完美主義、龜毛或是」強迫症「➁。實際上,大家通常說的「強迫症」更接近於強迫型人格的含義。在心理疾病的診斷標準中,強迫型人格和強迫症是兩個概念。真正的強迫症是神經症的一種類型,患者會有強烈的心理衝突,明知自己的思維行為是不合理的,但卻無法掙脫。而強迫型人格則會認為自己的人格表現是合情合理、理所當然的。實際上,完美主義也好,龜毛和「強迫症」也好,並不是真正的原因,而只是人格發展的一種結果。
  • 強迫症啊!
    我大大低估了病人的數量,強迫症晚期患你們辛苦了!看回復到這裡我覺得自己簡直太正常啊,你們都有病啊!看病啊!
  • 什麼是真正的強迫症?強迫症的痛苦如何來形容
    看到強迫症我忽然想要說個只有業界的人看得懂的笑話。我有糾正別人濫用強迫症這個診斷的強迫症怎樣!好笑嗎! oh you don't get it?沒關係。你的問題是什麼是真正的強迫症?強迫症的痛苦如何來形容?大部分認為自己有強迫症或者完美主義的人都只是給自己的小懶惰、失誤、拖延、無聊找些漂亮、時髦又能減輕負罪感的藉口而已。。。
  • 教你戰勝強迫症,看完以下幾點你也可以
    強迫症怎樣進行專業治療強迫症專業的治療主要是包括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心理治療裡面有行為治療,比如說對強迫洗手的病人可能規定洗手不得超過多長時間,不得超過多少次,一周以後減到每天最多7次,最多15分鐘,逐漸遞減。
  • 完美主義=強逼症?看看這些強迫症的徵兆你有沒有?
    如果上述症狀中有一條或一條以上症狀持續存在,並困擾了您的生活,使您感到痛苦,那您可能是有強迫症的徵兆了。 如果上面的症狀嚴重影響到了您的正常生活,別孤軍奮戰,請尋求專業精神科醫生的幫助,讓醫生幫您一同戰勝強迫症。
  • 假完美主義的人格特徵
    完美主義(Perfectionism)是一種人格特質,也就是在個性中具有凡事追求盡善盡美的極致表現的傾向。
  • 強迫症都有啥症狀?
    一起生活多年的丈夫揶揄小葉有強迫症,小葉心裡也承認自己這確實是個「毛病」。        事實上,生活中類似小葉這樣的人不在少數。但是,有強迫行為不代表就是強迫症,強迫症狀反覆出現欲罷不能才是病!        「你有強迫症吧?」近些年這句話漸漸成了熟識朋友之間的玩笑話。那麼,什麼樣的行為算是強迫症呢?
  • 完美主義就是強迫症?看看你是不是強迫症高危人群
    這一類人適應能力較差,常常會出現焦慮、抑鬱、強迫的症狀或疾病,甚至還會出現自殺意念。所以這類完美主義者可以說是天下間對自己最狠毒、最嚴格、最會貶低和虐待自己的人,會活得很累。說完了完美主義,咱們需要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強迫症。簡單地描述一下官方定義,強迫症是以強迫觀念、強迫行為等症狀為主要表現的一類神經官能症。
  • 強迫症=完美主義?是病,得治!
    東西要擺成直線、走路順著地磚格走、不斷地洗手、不停地看手機擔心有來電沒接……我們總是愛輕鬆自黑或笑人「處女座」「完美主義」甚至「強迫症」。其實,
  • 為什麼人會患焦慮症、強迫症?心理學家:其根源是這種心理造成的
    心理學家李宏夫在《戰勝強迫症》書中講到,其根源是不健康的心理模式造成的,簡單來說,唯有改變這種習性的心理(敏感、多慮、多疑、執著、完美主義等特質),強迫症才能徹底治癒。任何一種有效的強迫症的治療方法都應該著重這一點。
  • 你是完美主義還是強迫症?快來做個測試看一看!(附完美主義者治癒指南)
    ""患有強迫症的人在做一件事之前會不停地排列其好處和壞處,或者不斷檢查爐子是否被關掉,所以他們往往什麼事情也做不成。他們的思想和行為不斷地重演是因為他們地大腦陷入了一個無法停止的程序中。正常而言,大腦的一個部分會產生對錯誤的擔擾(眶額前腦皮層),另一個部位會以增強焦慮感加以反應:事情不妙,一定要做些什麼防止事情發生(扣帶回),還有一個部位是當危機解除後負責換檔,回到常態(尾狀核)。
  • 潔癖強迫症、愛情強迫症、完美強迫症…原來強迫症分還分那麼多種
    潔癖有輕重之分,較輕的潔癖僅僅是一種不良習慣,較嚴重的潔癖屬於心理疾病,是強迫症的一種,會影響正常的學習、工作、生活和社會交際,應該求助於心理醫生
  • 漲知識 你以為強迫症就是經常洗手、開關DVD機這麼簡單?
    如今,強迫症已陪伴了他二十多年。他的每一天都在恐懼與焦慮中度過。他會仔細檢查自己接觸到的一切東西,隔三岔五去驗血,不敢去公共遊泳池。強迫症極大地佔據了他的精力和注意力,讓他疲累不堪。但亞當很好地藏起了自己的焦慮和恐懼,一瞞就是二十年——「愛滋病」總讓人覺得與性相關,他難以啟齒。儘管作為科學記者,他知道這想法是非理性的。
  • 強迫症測試:你的強迫症是多少級?
    如果出現上述現象,那麼恭喜你,強迫症患者。每個人可能都有或多或少的強迫症,有自己做事情的一個方式和原則,你的強迫症是幾級呢?來和小閱一起來測測吧。1、下面四種標識,哪個讓你更難受?:30%,神經大條,無憂無慮你幾乎沒有強迫症,這使得你一直都無憂無慮的生活著,對別人的事情你很少煩心,對自己也比較寬容,是個相當會生活的人,你從來不願意考慮那些繁複,複雜的事情,你做事率性而為,不會讓過多的煩惱束縛著你。
  • 沒有完美主義的防疫
    2020年微博截圖因為這是中國之痛,大家都刻意迴避。不知道轉發的人是啥陽光心態?當時你質疑了嗎?摘抄一段:在大量的研究中發現,強迫症患者往往具有完美主義的人格特徵,其研究中發現具有比較突出的特點就是追求完美,而且經常把自己活動的目標拘泥,在自身偏重於自我反省,特別是對自己要求特別高。什麼樣的國家值得信任,就是錯了大方承認,亡羊補牢。今天你還能當「鍵盤俠」,說明了中國保證了最大人權,生命權。
  • 別把強迫傾向當成強迫症
    你做事喜歡按規劃來,洗澡時要刷牙、固定一個星期整理一次房間、既定的工作計劃沒完成加班也要做完,別人說「你有強迫症吧?」,你心裡不免委屈「喜歡整潔有序完美主義,我就強迫症了?」。生活中不少人或多或少自認為或者被別人認為是「強迫症」,真的有那麼多強迫症嗎?那你可想太多了,真正強迫症的人才沒那麼舒坦,患有強迫症的人往往很煎熬。怎樣才算強迫症呢?
  • 【宣教】完美主義就是強迫症嗎
    強迫症是以強迫觀念、強迫行為等症狀為主要表現的一類神經官能症。1.強迫觀念強迫觀念是以刻板形式反覆侵入患者意識領域的思想、表象或意向,包括強迫懷疑、強迫回憶、強迫表象、強迫意向、強迫性窮思竭慮、強迫遲緩等。⑴強迫懷疑:對已經完成的事情有不確定感,如煤氣是否關掉?門窗是否關好?打招呼時是否少說了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