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爭議的訪談不少,這是其中之一:
伊能靜為了自證幸福,搬出了樂壇天后梅豔芳舉例。
一石激起千層浪,知名導演關錦鵬也公開發聲:伊能靜沒資格對梅豔芳指手畫腳。
之後芒果TV也對專訪視頻進行了下架處理。
那關於這件舞臺「婚紗」,故事到底是怎麼樣的?
作勢君找到了許多歷史資料,也順便講述給大家。
梅豔芳在2003年12月30日仙逝,在這之前一個月,也就是決定放棄癌症治療之後,她計劃了四場紅磡告別演唱會。
樂迷和觀眾的反響超乎想像,於是梅豔芳不顧醫生反對,決定加到八場。
她在身體難以支撐的情況下,堅持完成了所有舞臺表演,直到謝幕。
其中穿婚紗演唱終曲《夕陽之歌》是她特意設計的環節,也是圓她未了的心願——擁有一件真正屬於自己的婚紗。
婚紗是梅豔芳的御用造型師劉培基為她量身打造的。
兩人是合作多年、心有靈犀的夥伴,梅豔芳沒提任何具體要求,只說想要「簡單又隆重」。
搭配的項鍊和耳墜,是珠寶大師Gianmaria Buccellati(布契拉提)訪港時,梅豔芳親自定製的款式,也是她傳說中的「嫁妝」。
梅豔芳曾透露過:未能找到合適之人走進婚姻殿堂,的確令她抱憾。
但梅豔芳穿著婚紗登上舞臺,並不是要「賣慘」。
而是她已經看淡了這種遺憾,所以才敢於講出心中所想。
這是她歌唱和人生的謝幕,也是對歌迷的告白。
冒著身體被拖垮的風險,她依然加場演唱會,也是為了答謝歌迷多年來的不離不棄。
1982年,梅豔芳在TVB舉辦的第一屆新秀歌唱大賽中奪冠,踏入歌壇。
當時,長得並不清水白幼的梅豔芳,難言符合主流市場。
85年,造型師劉培基與梅豔芳一拍即合,並為她設定了超前的造型概念,主打前衛百變。
演唱會上的每一套look,拿到三十多年後的今天依舊slay全場。
80年代,國際大牌與華語歌手的合作還不像今天這樣普遍,即便是站在當時亞洲時尚資源前沿的香港,舞臺服還是主要以定做為主。
劉培基的出色審美和服裝設計,在梅豔芳的身上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
梅豔芳的氣質,無論是中性、先鋒、還是異域風情的造型,全都能駕馭。
當中雌雄莫辨的男裝造型,在當時尤為轟動。
梅姐又是出了名的敬業,為了完美的舞臺效果,與蛇共舞都不在話下。
去年九月,香港版《VOGUE》就以她數個經典造型為模版,拍了一組內頁大片。
下面這張靈感取自她86年的《妖女》專輯封面。
也曾有造型師(@Kwanhead)拍了一組片子致敬梅姐,也儘量做到了款式還原。
梅豔芳的演唱會造型全是劉培基定製,獨一無二,所以也只能憑圖片資料找形找神韻。
當年的梅豔芳,才稱得上「人美路子野」五個字,把舞臺變成了華麗的時裝秀。
梅豔芳一把魅惑的低音嗓,加上吸睛華麗的造型,可以說是「樂壇流量級」女明星。
在那幾年她橫掃了樂壇獎項,連續五年奪得香港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女歌星」。
91年初她卻突然宣布即將退出歌壇,開始籌備告別演唱會。
告別演唱會開了52場之多,厲害的造型數不勝數。
梅豔芳對自己的舞台風格全不設限,往更性感大膽的方向邁進。
她還致敬了麥當娜的經典圓錐bra造型,風情絲毫不輸給麥姐。
當時的她希望退隱成家,所以無心戀戰,大幅減少了工作量。
只是事不遂人願,三年過去,梅豔芳的感情生活依然沒有著落,這才恍然自己對舞臺的眷戀。
歌迷也寄了大量書信到唱片公司,請願讓梅豔芳復出。
於是在94年梅豔芳「食言」舉辦了《梅豔芳:感激歌迷演唱會》。
「我的幸福來自於歌迷的支持。無論我多久沒有唱歌沒有出唱片,我還有一群對我很好的歌迷,他們永遠都在。那個時候我曾經說過告別舞臺,然後再復出,歌迷都無怨無悔,只有支持兩個字「。
「有他們存在,我可以無後顧之憂的做自己。」
這也是她為什麼要穿著婚紗,在多年後人生的真正終曲裡,說自己要嫁給歌迷多年的愛。
這次回歸樂壇的梅豔芳,又將自己的歌唱生涯延續了十餘年。
在2002年的《極夢幻演唱會》上,她更開創先河,成為第一位穿著迪奧Haute Couture(高定)開演唱會的亞洲藝人。
時任Dior創意總監John Galliano非常欣賞梅豔芳的著裝風格,於是破天荒地向她借出高定,鼎力支持。
梅豔芳沒有因為年歲增長而在造型上停滯不前。
雞冠頭、花裙遍地等經典look都來自這個時期。
香港版《VOGUE》創刊時用插畫致敬三位香港時裝偶像——張曼玉、王菲和梅豔芳。
梅豔芳的插畫,還原的就是這次演唱會的Dior高定造型,堪稱經典。
2003年,梅豔芳更是受邀前往巴黎頭排觀看Dior大秀。她打扮得像一個真正看秀的嘉賓,而非搶鏡的戲子。
當時國內女明星還沒有開啟「出徵」時裝周的先例,她再一次走在了前面。
秀後,John Galliano親自為梅豔芳挑選了五套Dior演出服:
這種待遇,此後再也沒有任何亞洲女歌手有過。
梅豔芳對舞臺造型從不馬虎:「演電影可以NG重複,但演唱會不是,現場感是很重要的。」
John Galliano的設計戲劇感橫生,但放在普通人身上極難成立。
而梅豔芳獨一無二的舞台風格,本身就高度契合品牌,更可貴的是:她沒有被服裝的氣勢吞沒。
而那幾年Dior與梅豔芳的「珠聯璧合」,也被業界稱為完美合作的範例。
可以說Dior的加持提升了梅豔芳的時尚地位,但最懂梅豔芳的還是老友——劉培基。
2003年告別演唱會的這個旗袍造型,是人們心中不朽的經典。
當時病重的她,是靠戴假髮來撐起造型。但到了臺上卻依然是眼波流轉,韻味無窮。
這造型,也讓人恍惚看到了她在1984年的成名作——《胭脂扣》,正是這部電影讓她一舉拿下了金像和金馬雙料影后。
她當時合作的男主角是張國榮,而導演正是文首幫她發聲的關錦鵬,她在舞臺上搭配旗袍造型的曲目叫《似水流年》:
望著海一片,滿懷倦,
無淚也無言。
每天掙扎人海裡面,
心中感嘆似水流年,
不可以留住昨天,
留下只有思念……
梅豔芳留下的不僅有時髦與前衛,也有早期香港歌姬獨有的業務能力與敬業精神,她一生都如此先鋒,也為後輩樹立了榜樣。
演唱會的最後,梅豔芳穿著屬於自己的婚紗,努力拎著裙擺,走上階梯。
瀟灑地一揮手,與歌迷道別。
那是一個時代的結束。
而她的時代,也只能由她來定義,外人毫無資格。
作勢
Chrison
女人花,搖曳在風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