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須肉中的「木須」到底是個啥?網友看完:「哦,原來如此!
木須肉,這道菜相信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它是一道常見的特色傳統名菜,屬於八大菜系之一的魯菜——孔府菜,這道菜是以豬肉片,與雞蛋,木耳,混炒而成。
吃過這道菜的朋友心中肯定會有一個疑問,木須肉中的「肉」,顧名思義肯定是指豬肉,那麼木須是什麼?是木耳嗎?還是木耳與蛋須的組合,下面小編就給大家慢慢講來。
清人梁恭辰在其《北東園筆錄·三編》中記載:「北方店中以雞子炒肉,名木樨肉,蓋取其有碎黃色也」。
其實木須肉中的「木須」只是一個簡化的寫法,最初這個寫法是「木樨(xi)」,木樨即桂花。木須肉中的木須就是雞蛋,是因炒熟攪碎的雞蛋與木樨(桂花) 顏色、形狀相似。還有過去人們思想比較傳統保守,忌講雞呀蛋呀這些容易引起不雅聯想的詞兒,所以在飯館裡凡以炒雞蛋為輔料的菜餚都稱木樨~。除了木樨肉,還有木樨炒飯、木樨黃瓜等等。當然,現在的人們與時俱進思想開放,就沒有那麼講究了,除了木樨肉,作為一個完整的菜名保存了下來,其他的則就直呼為雞蛋了。
其實簡單來說,木須其實就是木樨的諧音筆誤,攪碎的炒雞蛋叫木樨,是因為兩者顏色、形狀相似。
下面是這道經典家常菜的做法。
木須肉
所需食材:豬裡脊肉200g、雞蛋3個、木耳一小把、胡蘿蔔半根、黃瓜1根、大蒜4瓣
調料:食鹽少許、雞粉少許、生抽少許、白糖少許、老抽少許、
操作步驟:1、準備一把幹木耳,用涼水泡發,泡好後洗淨改成小朵備用;黃瓜洗淨切菱形片備用;胡蘿蔔洗淨去皮切菱形片備用;大蒜切片備用;雞蛋打散攪成蛋液備用。
2、豬裡脊切成薄片放入碗中,在碗中加入,少許食鹽調底味,少許白糖雞粉提味增鮮,攪拌均勻,使肉片充分吸收調料的味道;再打入1個蛋清,攪拌均勻,使肉片更加滑嫩。最後加入少許幹澱粉上漿,鎖住肉片的水分,保持肉片鮮嫩的口感,醃製10分鐘備用。
3、鍋內燒油,油溫四成熱,我們下入上漿醃好的肉片,用勺子輕輕推散,滑至肉片成型,變色後撈出控油;不用洗過鍋,鍋留底油倒入蛋液,炒熟成型後盛出備用。
4、鍋內加入少許底油,下入蒜片爆香,接著把配料胡蘿蔔、黃瓜、木耳下入鍋中炒至斷生;加入食鹽,雞粉調味,沿鍋邊烹入少許生抽提味增鮮,淋入少許老抽調色,然後再倒入肉片和雞蛋,開大火翻炒均勻即可出鍋裝盤。
這樣一道,鹹香可口,老少皆宜的木須肉就做好了,是不是特別簡單?喜歡的朋友趕快動手試一試吧!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感謝您的耐心閱讀,如果此文章對您有所幫助,歡迎收藏轉發加關注,我是範小飯,每天分享超強實用家常菜,咱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