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國產兩廂官方實錘之後,一直想寫一個思域的系列。
運動車型當中,思域的定位最成功;
成功定位當中,思域的車型最運動。
我們認為,以上兩句,是對思域最精準的評價。
我們的兩篇文章,也打算從這兩個角度分別展開。
(上篇)
靜可吸睛,動能戰鬥,可以說是思域一直以來的口碑。
可是,本田旗下車型不勝枚舉,為什麼偏偏是思域?
三廂的思域本已很運動,為什麼很多人還是吵著要兩廂?
這,恐怕要從思域的血統說起。
一、兩廂,戰鬥血統更加純正
其實,1972年的第一代思域,原本就是兩廂車。
1987年,VTEC技術加持的第四代思域站在了歷史的C位,
嬌小的身軀,卻爆發出139KW強勁動力的思域,
從此擁有了世界級的運動基因,名噪一時。
思域狹小的機艙裡,也從此盛滿了本田高歌猛進的夢想。
2015年、2017年,思域的Type-R車型,
兩度在紐北賽道刷新了量產前驅車的圈速記錄。
此後的兩廂type-R,成為了思域運動血統一般的存在。
紅色,也成為了本田標誌性的色彩。
也許有人覺得,思域太過張揚。
然而,性能才是它的信仰,張揚才是它的本色。
尤其從十代思域開始,大膽的外觀設計,一時無兩。
每一個延續到今天的元素風格,早已成為本田獨有的符號和文化。
以1月11日,東風本田官宣的CIVIC Hatchback Concept為例,
採用全黑配色車身,讓帶有紅線元素的整車包圍尤為明顯。
紅色設計也被應用於車尾擾流板,以貫穿的紅色尾燈形式呈現。
碳纖維塗裝也被廣泛的應用於後視鏡、前擾流板、風罩與排氣管尾套上,
整車的高性能運動車基調早已呼之欲出。
此外,對比海外已經亮相的思域Si車型,
這款Hatchback Concept的運動外觀細節顯然更為豐富。
這預示著將落地中國的,是思域歷史上運動感最好的一代車型。
誰曾想,當年蹣跚學步的思域,早已成長為個性十足的大男孩。
說到男孩,思域註定是陽光奔放的那種,
有人覺得思域"有毒",是因為他固執得有些迷人,
天生自信,註定不會嘗試討好每個人,只想主宰自己的王國。
所以,年輕一代被它點燃,彼此召喚,相互成就,是順理成章的事。
二、兩廂,戰鬥熱情更難阻擋
對任何一款緊湊級家轎而言,
兩廂都意味著更加輕盈的車身、更加強大的操控。
所以,2020年,兩廂思域的消息傳出來,本田粉沸騰了。
畢竟,現款思域1.5T車型百公裡加速7.2秒,
而兩廂思域的戰績,無疑更具有想像的空間。
2020款兩廂思域,車身更為短小和低趴,
與歷史一脈相承的兩廂思域,不禁讓人聯想起當年的賽道傳奇。
掀背的車身、俊俏的尾翼,仿佛令人置身於那個時代。
霸氣的前唇、凌厲的稜角,仿佛嘲弄一眾車型的平庸。
不過,對於思域的擁躉而言,這只是冰山一角。
就思域的改裝潛能而言,官方改裝配件,此後有望更加豐富。
眾所周知,本田技研對速度的理解,民間改裝小廠怎可與之相比?
加之一如既往的充沛動力,操控性能無疑更為樂觀。
簡單地說,花同樣的錢,可玩度更高。
何況,也唯獨思域,同樣的玩法,花錢更少。
內飾方面,目前仍然存在懸念,
但一定不會偏離Si的戰鬥主題,繼續強化兩廂的運動基因,
諸如運動元素方向盤和座椅,以及金屬腳踏板之類,值得期待。
最後,筆者大膽猜測,
這款外觀堪稱"小Type-R"的兩廂思域,手動版本一定是意料之中。
三廂思域手動高配的誠意,想必在座依然記憶猶新。
兩廂思域,如果沒有給各位手波愛好者帶來福音,是不可原諒的。
如果沒有6速手動的跟趾,這也太不"本田"了。
想必19寸鍛造輪轂與紅色4活塞卡鉗,也決不答應。
說起來,本田原本是紅色的,玩家們都懂。
此前,思域定位的成功早已毋庸贅述。
只是2020年,紅色的本田才真正來到中國。
沿襲成功定位、成為現象車型,接力棒已經來到兩廂思域手中。
繼續用思域講故事的本田,其品牌感召力也在向巔峰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