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泉州晚報》第五版報導了泉州中心市區東海一小區的業委會舉行業主大會,希望託管班撤離小區。報導引發市民熱議,中心市區富臨華城小區的業主向記者反映,約5年前,他們小區內也發生類似矛盾,後業委會、物業聯合相關部門採取措施,託管班陸續撤離。不過,也有業主反映,雖然託管班撤離了,但託管的需求依舊存在。解決託管班最好的方法是「堵」還是「疏」?近日,記者帶著問題到該小區進行了採訪。
放學時間,不少學生從富臨華城小區門口經過。託管撤離後,學生成群結隊進入小區的現象隨之消失。
5年前 影響業主生活 託管班被要求撤離
富臨華城與豐澤區第三實驗小學僅一街之隔。
7日傍晚4點半至5點,記者先後來到該小區的西門和東門,當時正是放學高峰期,不少學生從小區門前經過,偶爾有一兩名學生在家長的帶領下進入小區,但未看到學生成群結隊進入小區的情況。
小區業委會負責人告訴記者,小區裡既有高層住宅也有別墅,共326戶。從2013年開始,有託管班進入小區經營。到2015年,較大規模的有4家,其中一家在160多平方米的套房裡接收了50餘名學生。有業主反映,託管班的經營佔用公共資源,影響居民生活。
黃先生住在一高層住宅的10樓,有一家託管班就開在其樓下的8樓。他回憶起當時的情況,「吵鬧。等電梯要等很久,因為學生在8樓一直按著,耽誤業主上下班時間。電梯使用頻率高,很容易出現損壞。學生出現踩踏草坪等破壞公共設施的行為又不聽勸導。」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託管班基本都是「無證」經營。「此前業主大會就通過決議,不允許小區內的住宅非法改變為經營性場所,任何人在小區內要註冊登記為個體戶、企業等,業委會不予蓋章。」上述負責人表示,託管班的經營存在消防、食品安全隱患,如此託管也是對學生的不負責任。之後,業委會、物業以及相關部門採取措施,要求託管班一個月內撤離。
5年後 託管需求仍存在 「疏」才能解決根本問題
該小區物業經理張先生介紹,5年來,物業人員一直在關注小區內是否再出現託管班,除了小部分寄放鄰居等情況,未發現大規模的託管班。也有外來人員來詢問別墅價格,欲購買用於開辦託管班,得知該小區不允許後便放棄了。
記者在小區東門外的源霞路遇到剛接孫女欲進小區的劉女士,她還牽著另一名女孩,「我孫女四年級,這個姑娘二年級,她的父母要上班且家裡沒有老人,就委託我幫忙接送了。」令她苦惱的是,她的大女兒剛生了二孩,希望她去幫忙照顧,可這邊又離不開。記者採訪了解到,像劉女士這樣有託管需求的家庭依舊存在。
「讓託管班撤離小區也是無奈之舉。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來泉務工人員子女增多。加上二孩政策放開,託管需求隨之增加,應該解決家長們照看孩子的後顧之憂,給家長們安心工作的機會。」業委會負責人說,杜絕託管確實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建議政府相關部門可加大力度,支持託管班在其他場所經營,給孩子們一個合法、安全的場所,「疏」才是解決問題之道。
您家的小區是否也有託管班?對於出現「擾民」問題的託管班,一味趕走還是規範管理?歡迎讀者撥打泉州晚報社24小時熱線96339分享看法。(記者 陳靈 文/圖)
原標題:富臨華城也曾對託管班說"不" 託管撤離小區需求問題待解
責任編輯:凌芹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