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8-10日,由融資中國、融中財經主辦,融中母基金研究院、融中集團協辦的「2020融資中國資本年會」在北京四季酒店盛大開幕。
此次會議以「嶄新時代的號角」為主題,探討了投資機構面對巨變的應對之策,以及行業生態的變化與資本市場上的新機遇。
融中集團董事長 朱閃: 展望2020,中國股權投資市場募資,短期看政府引導基金,中期看銀行理財子公司,保險資金是股權投資理想的、長期穩定的出資人。相信長期資金創造長期價值!
盛世投資董事長 姜明明: 未來幾年,不光要關注政府引導基金,還要關注國企,關注國企的轉型升級,國企轉型做產業時,我們還能發揮我們的作用。
深創投副總裁 蔣玉才: 管理政府引導基金十多年,今年尤其覺得艱難。監管層面上,受到了更多的非市場化的審計、監督,一定程度上背離了引導基金設立的初心。同時,GP、LP都發生了巨大的調整,這個寒冬會來的更兇猛。
深創投副總裁 蔣玉才: 很多人關心我們縮減規模的問題,其實這反映的不是政府引導基金出資規模的問題,而是行業募資的問題。不是沒錢而縮減,而是縮減後更有錢了。
陝西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執行董事 尚同利: 比如計劃出資400億,落實只有80億。出現類似這樣的情況,審計署直接來問我們。但我們是通過市場公開招聘GP,不直接參與投資。不在投資一線,我們能怎麼回答? 我們的辦法是,從2019年開始,加強主動管理,著手自己做GP。
元禾辰坤主管合伙人 徐清: 整體看,美元DPI好於人民幣基金,退出很關鍵。中國式好LP要幫GP退出。近一兩年,要清算的基金很多,退出過程中出現的難題簡直可以出一本書。給GP一個建議,在基金成立時,就把退出當作第一要務,不然3、5年退不出來很正常。
北京科創基金總經理 楊力: 回顧過去十年,一級市場賠本賺吆喝,動靜很大,但沒怎麼掙到錢。我看到很多頭部GP,投資能力很強,但投後管理很弱,IRR實際很低。我們看中GP的均衡能力,而非某個明星投資人。
洪泰基金創始人、洪泰集團董事長 盛希泰: 90後買假髮套佔市場的一半,貓糧銷售量超過嬰兒奶粉,不服不行。我以前花3800塊錢買皮爾卡丹的西裝,現在誰還穿?消費是中國經濟持續的動力,10歲的人口有10歲的經濟體,80、90、00後消費的欲望是中國經濟的未來,活在自己的圈層看世界是沒有意義的。
紫荊資本董事總經理 錢進: 政府基金確實是最容易拿到的部分,但政府不可能100%出資,市場資金在屬性匹配上有難度。未來,還是要尋求長期穩定資金,比如居民儲備資金;還要想辦法拿到保險基金的錢。市場蛋糕變小的階段,首要的是要活過周期。未來再過3到5年,市場才會回暖。
光大控股母基金董事總經理 張琤: 很多好的項目,上市並不是唯一的出路,對於投資機構而言,選擇併購或者與其他機構項目嫁接等退出機會都是均等的。科創板的推出,對市場而言肯定是利好的,資本市場越繁榮、退出渠道越多,不論科創板還是創業板,資金回流是每個投資人都特別關注和歡迎的。
中城投資執行副總裁 王珊: 最寒冷的冬天還沒有來!每一次大的經濟周期調整背後,都蘊含著巨大機會。在房地產基金中,作為資金管理人,核心資本一定要足夠充足,接下來的投資一定要耐心,選擇與可以穿越周期的Top企業合作。
北京高精尖產業發展基金總經理 孫志剛: 資管新規後其他渠道資金越來越少,隨著居民儲蓄進入資本市場,績效較好的機構可以追求獲得這些資金的支持。政府有很多訴求,不同出資人也有不同訴求,政府引導基金一定要發揮資源優勢和政策優勢,起到市場引導作用。
五礦金通總經理 袁立: 目前市場上有錢的LP不一定把追求財務回報放在第一位了,GP要想好以什麼來作為交換,作為LP來講,願意投一些有產業影響力的GP,能夠協同業務,也能對其進行賦能。建議GP、LP對接時都能夠開門見山,直接就能交換的東西進行交流。
基石基金合伙人 秦少博: 具有長周期生命力的GP有三個特徵:有跨周期的能力;有產業思維;進行生態的構建。如果在某個細分方向上沒有達到5個項目以上的投資,是不會實現產業鏈延伸和生態構建的。賦能就兩點,要麼有天生的產業基因,要麼就構建生態。
亞商資本創始合伙人 張瓊: GP要提供聰明的錢,其核心要做好兩端,投前要有前瞻判斷力,從宏觀經濟到產業發展,再到創新變化的趨勢,在這中間找準定位做前瞻性布局;投後做好管理,創建生態圈和資源平臺,幫助創業者真正成長,最終取得成功。
盛景嘉成母基金創始合伙人 劉昊飛: GP要避免在有機會的時候去套利,在追逐的時間能夠挖掘價值;要長期陪著項目走;進行賦能式投資,重點是挖掘早期項目,早期項目還沒有被市場接受,這才是體現投資人價值的事情。
首泰金信總經理 顧紫光: 從市場角度來說,房地產在中國特殊環境下,牽動著每一個人的心,長期發展與市場需求相符。房地產投資機構也在分化,頭部機構還是很忙的,大家要對我們的事業有信心。
鼎信長城集團 創始合伙人、聯席總裁陳丹: 組合制才是真正幫助房地產股權投資機構分散風險的優選,選到一個好項目,不如選對一個靠譜的管理人,選到靠譜的管理人還要選到靠譜的管理方式,這是在根源上打通方向。
深創投不動產基金公司 總經理 羅霄鳴: 中國一直在講的地產經濟,我們認為是不動產經濟,很多時候大家把地產局限於住宅,嚴格意義上,它是住宅金融,金融本身的含義是通過資金的安排、資金的交易架構或融通方式的設計,使整個貨物商品能夠更有用,並且可以更快的賺錢、提高市場效益、降低大家的消費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