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都可能有這樣的體驗,那就是在用肥皂洗澡之後,會有一種就好像是盤子被洗乾淨之後的那種生澀感,而使用沐浴露之後,基本上就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甚至一些沐浴露洗完之後,身體上會有滑滑膩膩的感覺,不論怎麼用水衝都衝不乾淨。
所以現在很多人,甚至都是先用肥皂洗一遍身子,感覺洗乾淨了之後,再用一遍沐浴露,這樣感覺又非常乾淨,摸起來又很順滑,很多人就都會問了,是不是肥皂的清潔效果更好呢?
實際上,結論是,並不是這樣,我們可能都被肥皂給騙了。
肥皂在人類社會中出現已經有了幾千年的歷史了,在我國,出現的相對較晚,這與我國用於榨油的植物產量過少,食用油依賴動物油脂有很大的關係,在歐洲地區,棕櫚、橄欖等植物很多,因此,油脂能夠用來支撐他們做各種各樣的實驗。
時過境遷,已經過了幾千年,製作肥皂在工藝和原理上還是沒什麼變化,依舊是酯化反應,就是用燒熱的鹼水煮油脂,現在最多就是加入了一些香味劑、色素、防腐劑和殺菌成分,並且在比例方面控制得更加科學。
很多人覺得肥皂的清潔效果更好,甚至由於清潔效果太好,還會損傷我們的皮膚屏障,把我們的皮膚洗成敏感肌,乾燥起皮、紅腫出痘,這是有可能的,因為皂基表面活性劑的清潔效果,確實是不錯的,但是,要知道,實際上很多的沐浴露當中的表面活性劑,也是皂基的,但是我們很少能夠看到沐浴露能把身體洗出咯吱咯吱響的感覺,除了沐浴露中加入的乳木果油成分之外,還因為沐浴露中的皂基是含鉀的脂肪酸鹽,水溶性更好,而我們用的塊狀的肥皂,裡面的皂基主要是含鈉的脂肪酸鹽,水溶性很差,兩者在清潔能力方面差異不算大,最大的差異實際上是對於硬水的處理能力,水溶性差的含鈉脂肪酸鹽,跟硬水中的鈣鎂離子發生發硬,生成新的無機鹽,也就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皂垢』,如果是經常用肥皂的洗澡的人,恰巧使用的水位硬水的情況下,就會出現這種東西,而我們撫摸皮膚的時候,產生的生澀的感覺,就是這些能夠提高摩擦力的無機鹽在作祟,當我們將洗澡的水換成是純淨水的時候,就會發現,使用肥皂的效果跟使用沐浴露的效果是沒有什麼區別的了,也不會出現那種仿佛是洗得非常乾淨的錯覺了。
所以,長篇大論的說了這麼多,總而言之,肥皂和沐浴露的清潔效果,還是取決於本身含有的表面活性劑的水平,你的皮膚的感覺只是錯覺,而相比於肥皂,沐浴露算得上是升級換代產品了,自然在各方面來講,效果都是優於肥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