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粒媽之前看到一則新聞。
廣州有一名9個月大的幼兒,反覆肺炎3個月,起先家長不知道病因,後來去醫院做系統檢查後,在孩子的肺裡取出了一個2毫米大的塑料珠。而這個塑料珠,竟然是孩子衣服上的裝飾。
溫州還有一個女孩,把衣服上的裝飾串珠塞進耳朵,最終造成耳聾。
聽起來太揪心了。但這要是吃進嘴裡、嗆進氣管,孩子真的會分分鐘斃命。
給孩子挑衣服的時候,有多少人僅考慮顏值、其次考慮舒適性,至於安全性嘛,從來沒想過?
衣服上的水鑽、亮片、珠子、毛絨球和蝴蝶結雖然可愛,可是這些容易脫落的裝飾品,對於孩子來說,真的不必要也不安全。
小孩經常去啃咬衣服或者喜歡用手摳縫在衣服上的裝飾物,一旦這些裝飾物脫落被孩子意外吞食的話,就跟新聞中一樣,非常危險了。
所以,對於年齡小的孩子來說,米粒媽不建議買任何帶有裝飾物的衣服。
除了這些裝飾物,衣服本身的設計也很重要。
童裝不應該只是成衣的縮小版,而要更多的考慮到兒童的安全進行設計。
就拿又時髦又好看的帽衫來說吧,竟然有致命的風險!
服裝中的繩帶比如腰帶、衣領帶、帽帶等,設計不當都存在安全隱患。這些繩帶可能因無意識的纏繞或意外的勾掛對兒童特別是嬰幼兒產生窒息傷害。
兒童服裝安全標準已經明確規定:嬰幼兒服裝領口、帽邊不允許使用繩帶。
家裡如果有帶有繩帶的衣服,大家一定要把它們剪掉或者抽出來。
另外,成衣上最常見的拉鏈也可能成為童裝中的「隱形殺手」。
所以,小孩的衣服,尤其是男孩的服裝,也有門襟區域不得使用功能性拉鏈的明確規定。
上面都是衣服設計上的問題,但很多童裝的安全隱患是看不見摸不著的。
米粒之前參加一個美術畫展,「陽光普照獎」是一件小T恤。白底兒上印著超級飛俠的圖案。米粒一看見超級飛俠就愛慘了,嚷嚷著要穿。
結果一打開包裝,我就聞到衣服上有股奇怪的味道。不刺鼻,但一聞就是工業原料的味道。胸前的印花歪歪扭扭不說,有的地方染料還結成了塊,別說洗了,抖一抖都往下掉渣……這哪能給孩子穿呀,我趕緊就給扔了……
這些看起來的童裝和鮮豔的印花裡可能就含有毒的化學物質。比如:甲醛、芳香胺等。
不管是專櫃買的、海淘的、X寶買的童裝,都有雷區!
化學物質超標的劣質童裝對孩子的健康有多大毒害呢?
甲醛甲醛超標會刺激孩子的呼吸道,造成呼吸系統傷害,並引發各種炎症。
芳香胺芳香胺是一種化工原料,常用於衣物的染色和印花。可分解芳香胺染料會通過汗液或者唾液被人體吸收。
輕者出現頭疼、噁心、疲倦、失眠、嘔吐、咳嗽等不良症狀;長期接觸,還會造成細胞內DNA會發生改變。
PH值衣服的PH值應該控制在4.0-7.5之間。太高或太低,都可能破壞孩子皮膚酸鹼度和抵抗力。
色牢度染色牢度差的服裝遇到水、汗漬或唾液時,顏料容易脫落褪色,顏料中的染料分子和重金屬離子可能會被皮膚吸收,危害健康。
想不到兒童服裝的坑竟然這麼多,該怎麼給孩子選一件安全的童裝呢?
看標籤
而給娃挑衣服的時候,有兩個指標可得看好:
1. 產品執行標準
根據《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範》,產品吊牌上必須標註產品執行標準(含年份),如「Q13/0104000133C017-2020」。
2. 安全類別
根據《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範》,服裝有A、B、C三個安全技術級別。
不同級別也意味著對一些有害物指標的限量完全不同,A級最嚴,如對甲醛的要求,A級的標準是≤20mg/公斤,只有A類產品可供嬰幼兒穿著。
A類是能讓三周歲以內嬰幼兒穿著使用的。給娃買衣服就得選這個標準的。
B類是能接觸皮膚的產品。
C類則是不能直接接觸皮膚的產品。
如果大家發現內衣上標著C類或者「合格品」,也不要購買!
另外, 嬰幼兒用品必須在使用說明上標明「嬰幼兒用品」的字樣,說明無論是設計還是質量上都不存在安全隱患。
選材質童裝在材質選擇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尤其在舒適、柔軟、輕盈、防撕、耐洗等方面要求很高。
普通純棉或天然彩棉製品因為舒適、吸汗等優點,是童裝的首選面料;其次,麻、蠶絲等天然材料也是不錯的選擇。
查配件別說胸針等可拆卸的裝飾物了,就是縫在衣服上的毛絨球、亮片、珍珠和蝴蝶結等,都存在脫落的危險,所以一樣不安全。
這類衣服無論多麼可愛,都不要給幼兒選購。
還有那些帶拉鏈的衣服和褲子,雖然穿起來方便,但容易夾到孩子的身體,一樣存在安全問題。
想給孩子穿得好,不僅是一個審美課題,更是一個安全課題。以後大家給孩子選衣服的時候,可別光考慮如何讓孩子穿得有型,還要更多的考慮如何讓孩子穿得安全、穿得健康。
最後,米粒媽再給大家總結一下挑選童裝的四大法則:
挑選A類標準的童裝;不要選帶有細小裝飾物,比如珠子、亮片、絨球、蝴蝶結等的童裝;童裝的領口、帽邊不要有繩帶;5歲及以下兒童服裝門襟不得使用功能性拉鏈。作者簡介:@米粒媽愛分享(歡迎關注哦),美國海歸、原500強高管麻麻一枚,專注於0-5歲寶貝的科學養育、英文和數學啟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薦,歡迎關注!(5-12歲寶媽請關注:@米粒媽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