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機炒作、違法發幣、騙局不斷 借區塊鏈炒作行騙需警惕

2021-01-20 錦州網警巡查執法

隨著區塊鏈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區塊鏈在投融資領域的熱度不斷升溫。同時,投機炒作、市場操縱甚至違規違法等行為普遍,對公眾認知形成誤導,對產業發展造成幹擾。在發展區塊鏈的過程中亟待加強監管和引導,防範金融風險,嚴厲打擊投機行為,避免群眾上當受騙,維護良好的行業發展環境——

當前,區塊鏈技術已上升為國家戰略,在其熱度提升的同時,也引來了社會資本的炒作。值得關注的是,當前,我國的區塊鏈技術仍處於起步階段,應用尚未成熟,安全性有待強化。產業的長遠健康發展,亟需有關部門加強監管和引導,避免走上歧途。

不要參與股市炒作

迅雷股價暴漲170%、超百隻個股集體漲停、入場資金多達數百億元、朋友圈被區塊鏈刷屏、關於區塊鏈的投資課堂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不得不說,過去一段時間,整個A股最熱的概念之一就是「區塊鏈」。在資本、機構、自媒體的集體炒作下,區塊鏈成了惡意炒作的「重災區」。

股票只要沾邊區塊鏈概念,股價就能收穫幾個漲停。在巨大的利益誘惑面前,花式蹭熱點,借區塊鏈概念刻意炒作,已經成為許多上市公司拉高股價的手段。比如,某彩印包裝企業10月28日早間突然宣布,公司已與火幣中國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區塊鏈領域開展合作。消息一出,該公司股價當日開盤就收穫漲停。

對外披露旗下子公司布局區塊鏈業務,是上市公司蹭區塊鏈熱點的另一種方式。比如,某材料研發公司發布公告,宣布參股浙江甲骨文超級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布局區塊鏈領域,不出意外開盤漲停。

更奇葩的是,一些上市公司哪怕在同一時間有公司高管遭到公安機關逮捕,由於公司與區塊鏈概念沾邊,仍然收穫了漲停。

顯然,如果普通投資者參與這些股票的炒作,很難不被「割韭菜」。

「有不少國內上市公司打著區塊鏈的幌子來炒作股價,但實際業務和區塊鏈並無關聯,它們也並不關心區塊鏈技術能否落地。」Cobo創始人兼CEO毛世行告訴經濟日報記者,目前業務真正涉及區塊鏈的上市公司以及真正有應用落地的區塊鏈項目很少。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研究員徐忠表示,目前,區塊鏈技術與應用剛剛起步,現階段除了區塊鏈物理性能不高以外,區塊鏈經濟功能尚存短板。應在持續研究和試驗的基礎上,理性客觀評估區塊鏈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

據統計,3000餘家A股上市公司中已有超過500家公司公布了自己和區塊鏈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數量佔到了整個A股公司的六分之一,但其中披露具體區塊鏈業務內容且屬實的只有不到40家。

「對於普通人來說,遇到區塊鏈概念的股票時首先要保持謹慎,儘量從多個渠道搜集一下關於上市公司的信息;如果真的想投資區塊鏈,更重要的是學習區塊鏈的相關知識,提升自己的認知水平和辨別能力,避免上當造成資金損失。」毛世行說。

千萬警惕不法騙局

在上市公司炒作區塊鏈概念的同時,一些借區塊鏈行騙、違法發幣的苗頭也開始顯現,一些非法發幣、炒幣的公司藉助社會對區塊鏈的高度關注,又開始鼓吹代幣交易,引誘一些投資者買幣、充值。

10月25日,一直不溫不火的比特幣價格突然強勢走高,在7400美元附近快速拉升,並於26日上午突破1萬美元大關,最高漲幅近40%。除比特幣以外,流通量佔比前100名的數字貨幣幾乎全線上漲。

隨著「比特幣」等區塊鏈資產價格的大幅飆升,普通投資者對區塊鏈以及數字貨幣投資的興趣又有點回升,不法分子也正是瞄上了這一點,打著「區塊鏈」和「虛擬貨幣」的旗號實施詐騙。

「任何可能改變世界的事物,在發展初期都是模糊的,區塊鏈的特殊性在於跟金融聯繫很緊密,容易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幣世界創始人、CEO譚晨輝介紹,區塊鏈騙局主要有三種:第一類是空氣幣,發幣者描繪的應用場景僅停留在發布的白皮書上,不會實際推動落地;第二類是傳銷盤,屬於擊鼓傳花的資金遊戲;第三類則更加複雜化,會通過手機遊戲等形式進行多層包裝。

「最常見的推銷方法就是宣揚超高收益,比如打著百倍幣、千倍幣的旗號,並通過拉盤等引誘投資者購買。結果無不是項目方攜款跑路,而導致投資者遭受損失。」毛世行說。

「不要盲目相信天花亂墜的承諾,而應樹立正確的貨幣觀念和投資理念,增強風險意識。」譚晨輝表示。

嚴格監管健康發展

目前,區塊鏈投融資領域泡沫明顯,投機炒作、市場操縱甚至違規違法等行為頻出,對公眾認知形成誤導,對產業發展造成幹擾。對此只有加強監管和引導,才能實現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實現區塊鏈在數字經濟時代應有的價值,佔據以區塊鏈為代表的新時代網際網路科技制高點。

譚晨輝認為,區塊鏈作為一個新興行業,像所有的新興行業一樣,最初會有不規範的地方,也難以避免要走一些彎路。這就需要國家加強立法和監管,引導行業健康發展。

區塊鏈產業健康發展,首要的是防範金融風險,特別是涉及公開發行交易的項目,必須繼續嚴厲打擊投機行為。對於違規的區塊鏈投機行為,各級政府部門在繼續嚴監管的基礎上,更應不斷升級監管手段,加大打擊力度,避免群眾上當受騙,維護良好的行業發展環境。

區塊鏈產業健康發展,還要防止「一窩蜂」的炒作現象死灰復燃。全球金融科技實驗室專家顧問鄭磊表示,區塊鏈技術能夠朝著協助經濟脫虛向實、服務實體的方向發展。然而,區塊鏈服務實體經濟的共識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建立,但「炒作共識」卻早已深入人心,這是本輪區塊鏈發展的最大風險所在。政府應該對這個領域的創新善加引導,加以適宜的監管,讓區塊鏈能在既寬容自由又符合科技倫理、服務民生、強化社會信任機制的道路上穩步推進。

在清華x-lab青藤鏈盟研究院院長鍾宏看來,區塊鏈發展還面臨3個方向的挑戰:首先是自主技術創新,區塊鏈技術大規模商業應用,還面臨一系列的技術攻堅;其次,加速區塊鏈技術產業化,急需國家和地方政策支持,以及產業標準和相關配套法律法規的儘快出臺;再次,區塊鏈產業發展亟待建立兩個市場即應用市場和資本市場,落實對區塊鏈產業的扶持則需要儘快出臺頂層設計。

相關焦點

  • 警惕「虛擬貨幣」騙局
    打著「金融創新」的旗號行非法集資之實  警惕「虛擬貨幣」騙局(理財參謀)  近日,銀保監會等五部門發布提示稱,一些不法分子打著「金融創新」「區塊鏈」的旗號,通過發行所謂「虛擬貨幣」「虛擬資產」「數字資產」等方式吸收資金,侵害公眾合法權益
  • 區塊鏈最新騙局曝光 這項技術究竟是什麼意思?
    這幾年區塊鏈概念十分火,那麼什麼叫區塊鏈呢?據悉,有犯罪分子利用這項技術來行騙,關於區塊鏈最新的騙局曝光引發關注,這些騙局讓人防不勝防,大家一定要小心了,如果你遇到以下這些騙局,千萬不要上當了。許多不法分子使用區塊鏈的名稱進行傳銷欺詐,其實犯罪分子沒有實際的項目,濫發空氣幣,拉攏不明真相的投資者進場,並保證高回報,鼓勵投資者進場繼續發展下屬,形成龐大的傳銷網絡,後來無法兌現承諾,便攜款跑路。另一種騙局方法是,騙子利用投資者渴望賺錢的心理,並告訴投資者:區塊鏈是時代的技術變革。
  • 正本清源:基於真正區塊鏈技術的發幣行為不是詐騙與傳銷
    另一方面,《關於防範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提示》規定,一些不法分子打著「金融創新」「區塊鏈」的旗號,通過發行所謂「虛擬貨幣」「虛擬資產」「數字資產」等方式吸收資金,侵害公眾合法權益。此類活動並非真正基於區塊鏈技術,而是炒作區塊鏈概念行非法集資、傳銷、詐騙之實。因此,發幣行為就有了非法性的基礎。
  • 遠離虛擬幣炒作騙局 購買礦機可能血本無歸
    來源:經濟日報隨著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一些虛擬貨幣也打著區塊鏈的旗號,到處行騙。近日,山東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在官網發布公告,提示投資者「疫情防控期間理性選擇投資渠道,謹防非法集資陷阱」。公告中,對於謊稱可以代購代銷「特效藥」「口罩」「消毒液」等物資的消費返利,或炒作「冠狀病毒加密貨幣」等概念的行為,均被山東金融監管局「風險」提示。同時,山東金融監管局強調,非法集資是違法犯罪行為,參與非法集資責任自負,且不受法律保護,政府不會買單。經濟日報記者了解到,騙子大多通過微信群、QQ群、朋友圈、微博等網絡渠道公開宣傳。
  • 正本清源:基於真正區塊鏈技術的發幣行為不是詐騙與傳銷——虛擬貨幣涉刑事犯罪研究系列(六)
    另一方面,《關於防範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提示》規定,一些不法分子打著「金融創新」「區塊鏈」的旗號,通過發行所謂「虛擬貨幣」「虛擬資產」「數字資產」等方式吸收資金,侵害公眾合法權益。此類活動並非真正基於區塊鏈技術,而是炒作區塊鏈概念行非法集資、傳銷、詐騙之實。因此,發幣行為就有了非法性的基礎。
  • 稱投資虛擬貨幣區塊鏈高收益實為騙局丨警方詳解新型非法集資
    龍頭新聞記者 黃迎峰近年來,一些不法分子打著「金融創新」、「區塊鏈」的旗號,通過「拆分資產」抵押、發行「虛擬貨幣」等方式吸收資金,侵害公眾合法權益。其實就是以「金融創新」為噱頭,實質是「借新還舊」的龐氏騙局。
  • 「亦跑」騙局:拉人頭,借區塊鏈名義,爆炒虛擬幣|...
    然後,當這些APP搭上金融,甚至是「區塊鏈」的概念,就衍生出一場騙局。甚至,有的受害者並不知,區塊鏈究竟是什麼?走路失足掉「陷阱」近期,有大量投訴人在21CN聚投訴上反映稱,亦跑APP靠走路步數換取「花豆」,且打著「區塊鏈」名義炒作花豆價格,可至年底,其藉故關閉系統,最終公司申請註銷,人去樓空。據柒財經旗下網際網路金融新聞中心統計,投訴人損失均以上萬,甚至個別的投入的資金達10萬元以上。
  • 區塊鏈「挖礦」騙局,你手機下載的挖礦軟體,會讓你傾家蕩產
    近期,監管部門特別提醒廣大投資者注意,不要將區塊鏈技術和挖礦混為一談,手機挖礦存在多重風險,包括:信息被盜風險、虛假資產風險、經營失敗風險、投資炒作風險等,投資者應增強防範意識,謹防上當受騙。伴著比特幣價格的近期不斷暴漲,投資者又對挖礦十分感興趣,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普通人的無知,對專業性的不了解,開始打著挖礦的名義行騙。什麼跑步挖礦、視頻挖礦、手機APP挖礦,甚至還有POS機刷卡挖礦...記者聽著就覺得可笑,可是仍有不少人上當!我們手機裡下載挖礦APP,其實跟真實挖礦沒有任何關係,都是打著挖礦旗號的資金盤。
  • 投資「虛擬貨幣」「區塊鏈」靠譜嗎?參與...
    投資「虛擬貨幣」「區塊鏈」靠譜嗎?一些不法分子打著「金融創新」「區塊鏈」的旗號,通過發行所謂「虛擬貨幣」「虛擬資產」「數字資產」等方式吸收資金,侵害公眾合法權益。此類活動並非真正基於區塊鏈技術,而是炒作區塊鏈概念行非法集資、傳銷、詐騙之實,主要有以下特徵:1、網絡化、跨境化明顯。
  • 火幣網數字貨幣要來了別當作虛擬貨幣炒作
    這也說明,央行數字貨幣與虛擬貨幣有著本質區別,不能作為投資炒作品種,應將重心放在日常使用方面。 近年來,以比特幣為代表的虛擬貨幣成為投資熱門品種,市場上一度有數千種虛擬貨幣,形成了炒作熱潮。由於虛擬貨幣並非法定貨幣,沒有得到政府的認可,不能作為貨幣使用,只具有投資和收藏價值,其應用範圍非常狹小,具有很高的投資風險。
  • 幣圈第一大案塵埃落定,區塊鏈監管提上日程
    揭秘「幣圈第一大資金盤」「plustoken的騙局套路和傳統的網際網路傳銷騙局差別並不大,只是打著區塊鏈技術等新技術的噱頭。主要原因在於:普通用戶的投機心理嚴重,容易陷入犯罪分子精心設計的營銷圈套;對區塊鏈和數字貨幣的認知度有限。」零壹智庫分析師、數字資產研究院研究員蔣照生向時代財經表示。
  • 從天堂跌落的90後創業者們,靠區塊鏈殺回來了
    失落的90後創業明星們,靠區塊鏈殺回來了去年年初的時候,我在《從一路鮮花到噓聲不斷,90後創業潮已宣告死亡》一文中認為, 90後創業者們已經從天之驕子變成了上帝的棄兒,那些創業明星們也已經暗淡無光。到了去年10月,空空狐創始人餘小丹和崑崙萬維董事長周亞輝之間的「隔空論戰」,令沉寂許久的90後創業明星再次進入輿論視野。
  • 吉林省臨江市對一起「區塊鏈+虛擬貨幣」新式傳銷案提起公訴 涉案4...
    2017年9月至2018年11月期間,以浙江籍男子胡某某為首的傳銷組織,建立「M鏈」網絡平臺,發行虛擬數字貨幣「M幣」,利用目前社會對「區塊鏈」技術的不理解,以及對虛假貨幣概念的模糊,以「低投入、高回報」為引誘,大搞非法傳銷。該組織通過網際網路、微信群等方式對外宣傳推廣,虛假誇大「M幣」的投資價值,用以吸納用戶,在浙江、吉林、江蘇等省份大肆發展人員,騙取錢財。
  • 央行太原中心支行以案說法 提示消費者謹防區塊鏈虛擬貨幣詐騙
    3月18日早間消息,央行太原中心支行在最新發布的《以案說法》中,通過近期接到的一系列消費者權益侵害,以及太原警方2019年12月警方破獲的一起典型金融詐騙案件,提示消費者謹防區塊鏈虛擬貨幣詐騙。以下央行太原中心支行《以案說法》原文:人民銀行太原中心支行在接到一系列消費者權益受到侵害的案件中發現,一些不法分子打著區塊鏈旗號大肆炒作「虛擬貨幣」、ICO等進行詐騙。為此,太原中心支行以案說法,提示消費者謹防區塊鏈虛擬貨幣網絡詐騙。
  • 識別傳銷騙局,只看這一點就夠了;發幣募資為常見套路;微信「親屬卡...
    疫情期間警惕四類金融詐騙據報導,江蘇檢察機關日前發布消息稱,江蘇省公安機關已立案涉及網課詐騙犯罪60件,涉及256名被害人,詐騙金額達37萬餘元。有網民指出,隨著復工復產加快、學校網絡授課,詐騙分子借疫情炮製出各種騙局,包括網絡貸款詐騙、網絡兼職刷單、冒充客服退款等詐騙老套路,也有付費安裝教育軟體、冒充老師收繳費用等針對中小學生群體的新手段。隨著騙術不斷翻新,反詐騙意識和手段要跟上。
  • 區塊鏈50指數上漲超5%,樣本企業都在做什麼?
    經分析,在這50隻樣本股票中,有部分企業確實在深耕區塊鏈領域,並已有部分應用開始落地,但是也存在部分只掛靠熱點而未有任何落地的企業,更甚至是有個別企業早早入局,卻依靠發幣等違法行為大肆掠金。騰訊雲區塊鏈負責人邵兵認為,聯盟鏈才是未來區塊鏈的應用趨勢。對於區塊鏈而言,讓價值流通起來才是其真正的使命,而聯盟鏈是當下最適合將技術和業務結合起來的形態,具有商業落地的可行性。而目前,騰訊雲的區塊鏈業務就是以聯盟鏈為主。除聯盟鏈之外,區塊鏈技術在供應鏈金融以及跨境貿易兩大領域中的應用也是重點研究對象。
  • 發幣圈錢的「酒鏈世界」們,請放過區塊鏈吧
    區塊鏈便是其中的典型。近期,信用中國(福建福州)發布了一條風險提示,題目為「連江縣:投資酒鏈世界得『釀酒機』產『聖酒』是傳銷騙局,投資者慎入」。酒鏈世界自稱是「全國第一個酒類區塊鏈落地應用項目」,但據新京報援引的業內人士觀點,酒鏈世界是「偽區塊鏈項目」,或存在資金盤風險,其實質是用區塊鏈概念進行傳統酒水營銷。
  • 全球最大幣圈騙局覆滅!400億傳銷資金,全部充公!
    該案是我國公安機關偵破的「首起利用區塊鏈,以比特幣等數字貨幣為媒介的特大跨國網絡傳銷案」,國內參與人數超200萬,還有日韓德英等國約100萬人參與其中,涉案資金高達500億。判決書中最引人關注的是,警方查封的32萬個比特幣、920萬以太坊等數字貨幣將依法處理,所得資金和收益全部沒收,並上繳國庫。
  • 比特幣瘋狂的發展之後,很多不fa分子都用區塊鏈的幌子來實行騙局
    比特幣BTC等數字貨幣騙局:FBI已經介入調查,逮捕XRP高官,約談COINBASE,追捕幣安創始人 2020年比特幣最新騙局,用資本操控價格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