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前的饕餮被叫停:一條廣告報價60萬 有人吃播時意外身亡

2020-12-26 手機鳳凰網

業內人士告知《財經天下》周刊,平臺正在提示相關MCN機構,近期要多配合價值觀導向,避免風口上出現問題。抖音上擁有670w粉絲的吃播紅人「小馬吃草」,視頻內容已全部下架。諸多以「大胃」命名的紅人,暱稱中也悄悄刪去了「大胃」二字。

財經天下周刊(ID:cjtxzk)

文| 徐曼菲

編輯| 王曉玲

《十三遊》第九期,許知遠去拜訪了日本大胃王俄羅斯佐藤,節目設置兩人要一起吃掉24人份的食物。8月19日,這期節目默默消失了。

就在8天前,吃播被央視點名浪費糧食,部分大胃王的視頻被下架或隱藏。由主播和MCN構成的吃播也迎來行業震蕩。

過去幾天,抖音、快手、鬥魚等幾大視頻平臺接連表態,將對平臺上涉及浪費糧食、假吃、催吐、宣揚量大多吃等方式博眼球的行為,將嚴懲不貸。當前,在抖音、快手上搜索「大胃王」「吃播」等關鍵詞,會出現珍惜糧食、杜絕浪費的提示。

業內人士告知《財經天下》周刊,平臺正在提示相關MCN機構,近期要多配合價值觀導向,避免風口上出現問題。抖音上擁有670w粉絲的吃播紅人「小馬吃草」,視頻內容已全部下架。諸多以「大胃」命名的紅人,暱稱中也悄悄刪去了「大胃」二字。

吃播主播也隨之衝上風口浪尖。「知道消息後,在家哭了一整夜。」一位大胃王主播的經紀公司表示,「實際上,我們真的很冤枉,我們真的沒有浪費糧食,不論吃什麼,從來都是光碟的。」

吃播,真的冤嗎?

改名避險

對於主播們,變化來得實在過於突然。但行業整頓不相信眼淚,主播們很快就開始自救,行動從改名開始。

在央視點名後,主打人美、愛吃的大胃王主播「大胃mini」,改名為「梨渦少女mini」。淡化「大胃王」標籤,成為這場打擊下,行業採取的避險做法。諸如朵一、浪胃仙、王小鹿等人,均在近期刪去了暱稱中「大胃」二字。

最冤的可能是頭部主播密子君。實際上,她早已經去掉了「大胃」兩個字,但8月13日,密子君改名還是登上了微博熱搜,儘管距離她改名的時間已經過去了兩年。一位業內人士非常憤慨,「現在沒有人願意了解真相,大家在意的只是找到一個情緒宣洩的出口。」

「我們求生欲可強了。」一位主播經紀說。

一家頭部吃播MCN則強調,不希望和網上一些土味吃播歸為一類。在業內人士眼中,所謂土味吃播,指的是那些單純為了獲取流量的獵奇吃播視頻。

8月初快手官方發布的《哪些吃播違規?》中,詳細列舉了這類內容:

食用可能引起身體不適的食品,如生吃50個雞蛋;使用非正常器皿吃東西,如用馬丁靴吃麵;生吃活物,比如生吃八爪魚、小老鼠、活蠍子;擺放大量食物飲品,短時間內吃完喝完;不雅吃播,視頻封面表情誇張荒誕怪異,如一口吃整個火龍果;食用易引起低俗聯想的物品,比如動物生殖器。

實際上,這類內容不僅數量眾多,流量也不錯。壹點靈心理專家黃晶對這種差異的解釋是,「就像很多人都愛看美女跳舞,但也有人愛看人妖跳舞。」

但這類視頻也是平臺整頓對象。快手方面稱,出現以上幾種行為,視頻將無法通過審核。

實際上,頭部主播不會主打這些獵奇向的內容。因此,在一位吃播MCN機構人士看來,這一輪整頓中,都是頭部吃播被拉出來吊打,但這些人大多跟被批評的「浪費食物」「獵奇」沒什麼關係。

一位關注吃播的用戶表示,他認為吃播主要是帶來一種陪伴感,打開吃播,身邊仿佛多了一個共同進食的夥伴,本來索然無味的飯菜,也變得香甜可口起來。

梨渦少女mini的經紀公司金剛文化認為,對於白領和上班族,看吃播主要是為了解壓,減肥人士希望通過觀看吃播滿足「代償心理」。也有些懷孕的準媽媽,看吃播來緩解孕期焦慮感。

吃播之所以成為重要的內容品類,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門檻低。主播幾乎沒有門檻,用戶有也具有全民性——看別人吃飯基本沒有文化門檻。也有人藉此打發無聊的時光,因此吃播也被稱為是「無聊經濟」。

金剛文化市場部負責人Maggie並不這麼認為,「數火龍果裡有多少個籽,果粒橙裡有多少個橙,才是無聊經濟。我們強調的是美食和陪伴,如果美食節目是無聊經濟,我們沒有必要跑到世界各地去拍內容。」

吃播的「原罪」

最早的吃播,並不是直接跟三俗、浪費聯繫起來。

吃播起先流行於日韓,2009年在日本電視節目《元祖!大胃王決定戰橫斷女王挖掘線》中,木下佑譁憑藉驚人食量和可愛外表,吸引了觀眾的喜愛。輸掉比賽後,木下開始在YouTube上發表自己吃飯的視頻,僅是木下相關的四格漫畫,有時一天都能有14萬訪問量。

極少數大胃王源自身的「天賦異秉」,木下就是其中一個。在其展示的體檢報告中,木下的胃可以膨脹到原有體積的66倍,在進食前,木下的胃就要比常人更大,消化能力也異於常人。曾連續六年在「國際吃熱狗大賽」奪冠的小林尊,據稱天生消化酶分泌旺盛。

但大多數人都只是靠折磨胃來強撐。6月23日,年僅30歲的瀋陽吃播網紅小王,在直播時突然感到雙眼劇痛、雙臂發麻,7天後,小王因搶救無效、不治身亡。

這並非吃播引起的第一起禍難。去年9月,世界排名第17的職業大胃王李蕙去世,此前在紐約大胃王的比賽中,李菁可以一人在10分鐘內吞下28根熱狗,並且還對外展示過一口氣吃掉24個漢堡和吞下39個生雞蛋的驚人食量。

大胃王的健康問題讓人擔憂。相關數據顯示,如果一個大胃王每天吃下8公斤食物,他攝入的熱量大約在10000千卡,而一個成年男性每天消耗量約1500千卡,女性1200千卡。由此推算,大胃王的代謝率相當於普通人的7-8倍,或者要運動16個小時以上,才能充分把攝入熱量消耗掉。這顯然是違背常識的。

如果不想發生慘劇,又要立住大胃人設,也就只能靠造假了。

各國大胃王,都曾曝出催吐內幕。日本有大胃王節目參賽者曝光,他們會在吃下東西後,立刻進廁所吐掉;主播「大胃少女kiki醬」起初以自己「天天運動長不胖」為由搪塞質疑,後經觀眾要求無剪輯直播後,終於承認催吐的事實。

長期催吐產生的胃酸會腐蝕食管和管道,並會使催吐者聲音變得沙啞,嚴重者會患上神經性厭食症。

對於主播來說,假吃也成為一種流行的選擇。今年5月,B站up主「孫狗子和劉老虎」因誤上傳未剪輯版吃播視頻,導致人設翻車。視頻中,up主一邊大口咀嚼食物,一邊在畫外音指導下,將口中的食物吐掉。

吃播造成的食物浪費以及身體傷害,已經引發了有關部門的重視。不止在國內,國外吃播也曾因為引發的種種負面影響,遭到輿論譴責和打擊。

例如在日本,因為有中學生模仿吃播大胃王而窒息死亡,知名節目《元祖!大胃王決定戰》曾在2002年後停播三年;在韓國,有人認為韓國人民肥胖率從1998年的26%上升至2016年的34.8%,跟吃播脫不了干係。2018年,韓國保健福祉部為吃播制定行業指導方針,意在整治大胃王對社會可能造成的不良影響。

吃播網紅年入百萬?

同樣的模式複製到國內,2016年,大胃王密子君憑藉6分12秒內吃完10桶火雞面出圈走紅,自此以後,各大視頻平臺上冒出諸多以「大胃王」命名的吃播網紅,如mini、朵一等。如今,密子君全網粉絲數已經超過了1000萬。

這個領域競爭十分激烈,吃播衍生出了多種類型,大胃王比拼、場景化呈現、美食文化、美食旅行、美食測評等,吸睛的辦法變得越來越豐富。還有吃播博主去餐館「給老闆上課」,通常是大胃王跟餐館老闆打賭,吃光一定量的食物可以終生免單,這種套路也常見於諸多短視頻當中。除了製造矛盾吸引流量外,還有博主以這種方式為店鋪推廣。

美食也逐漸成長為各平臺重點流量板塊。根據快手發布的《美食白皮書》,僅2019年前三季度,快手上美食垂類視頻6億條,播放時長超800億小時。抖音發布的2019最受歡迎知識類內容TOP中,美食佔據著第一位。

這養活了一批網紅和MCN機構,其中成都癮食文化就是一家專注美食領域的垂類MCN公司。公司名下有「大胃王朵一」「廚男冬陽君」「餘多多」等多名紅人,「密子君」此前也是這家公司的IP。

但不是誰都能吃上大胃王這碗飯。癮食文化創始人徐林飛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他認為出色的美食達人,除了夠美貌、會表演,配合度也要夠高,包括對公司、同事的認同,和對自我的認知。

在他看來,符合要求的人少之又少。

Maggie認為,吃播主播不光要美,還要合眼緣,「最好是美得沒有攻擊感的人,就像鄰家女孩一樣,可可愛愛的。」

至於「吃得多不多」其實並不是第一位的。「中國人太多了,比吃永遠有人吃得比你多,今天你吃一斤,明天別人吃二斤、三斤,這麼較量就沒有意義了。而且,如果只是比吃,我只需要準備一大塊食物就行,也不需要費心思考內容。」Maggie說。

澳大利亞亞科廷大學貝拉·佩雷拉(Beulah Pereira)教授曾用問卷形式調查「為什麼消費者喜愛韓國網絡吃播節目」,並最終收集了114名亞洲人和129名白人的問卷數據。結果顯示,亞洲人和白人鍾愛吃播的共同原因是主持人的吸引力。

吃播對於博主的形象、人格魅力有著較高要求,卻又不象秀場直播那樣靠打賞賺錢。Maggie表示,吃播不像秀場直播那樣賺錢,「真正打賞的邏輯是要有情感的深入的連結,但美食陪伴是較比溫暖的輸出,秀場直播可以一晚打賞幾萬,我們可能一年都沒有。」

剩下的賺錢模式首推廣告變現。如今mini在抖音平臺已經擁有466w粉絲,據新京報報導,第三方廣告推廣接單平臺顯示,mini發布一條1秒至20秒的廣告視頻報價65900元,發布21秒至60秒的廣告視頻報價98800元,平均每條視頻播放量97萬,現在一家知名廣告接單平臺接單24次。

而粉絲數在842萬的密子君則能賣出更高的價格,其發布一條時長1秒至20秒的廣告報價為32萬餘元,平均每條視頻播放量278萬,6萬多人點讚。此外,知名「大胃王」吃播「浪味仙」在快手和抖音分別有2936萬、3744萬粉絲,平均每條視頻播放量達1200萬,其發布一條廣告視頻報價12.8萬至64.99萬元不等。

但除了幾個頭部吃播網紅,腰部以下博主都很難只靠廣告「打平」。「mini還沒在北京買房。」針對網上的謠言,金剛文化澄清道。

廣告收入之外,吃播還有線下活動、直播帶貨等方式變現,也有許多美食類MCN開始做品牌。後者也許是「大胃王」們轉型的方向,當然這個領域同樣不容易,畢竟先行者李子柒的螺螄粉月銷量已經過百萬件。

也有人認為,在獨居社會看吃播是一種真實需求。一份韓國首爾大學的報告認為,未來15年,韓國獨居家庭將佔到家庭總數的1/3,作為「親密關係的缺失者」,吃播可以滿足觀眾對於共同進食的需求。

不過,這種略帶傷感的需求,在食品安全的底線面前,也就算不了什麼。

《十三遊》第九期錄完後,導演對提練主題感到為難,他問許知遠:你從中感受到什悲哀了嗎?本以為他能從中提煉出人性的憂愁、時代的意義,結果許知遠只是說,不是什麼都需要被賦予意義。

相關焦點

  • 吃播被叫停冤不冤?圈內人:獵奇吃播才該被整,我們強調陪伴價值
    就在8天前,吃播被央視點名浪費糧食,部分大胃王的視頻被下架或隱藏。由主播和MCN構成的吃播也迎來行業震蕩。過去幾天,抖音、快手、鬥魚等幾大視頻平臺接連表態,將對平臺上涉及浪費糧食、假吃、催吐、宣揚量大多吃等方式博眼球的行為,將嚴懲不貸。當前,在抖音、快手上搜索「大胃王」「吃播」等關鍵詞,會出現珍惜糧食、杜絕浪費的提示。
  • 「大胃王」吃播:假吃、催吐,吸引眼球之餘年入百萬!
    B站的一位UP主「假吃」被發現,他誤把沒有剪輯過的視頻原片上傳,在鏡頭面前吃得津津有味,轉頭就把嘴裡的食物吐掉,全程被網友看到。 國外,一男子參加吃玉米卷比賽,當比賽進行到大約7分鐘時,這名男子倒下,後送醫後不治身亡! 相當多的大胃王,主要目的是通過聚集粉絲來獲取收益,畢竟,喜歡猛吃海吃的資深吃貨幾乎沒有! 日常廣告、探店、帶貨、粉絲打賞,站臺等形式讓大胃王們獲得不菲收入,年入百萬不稀奇!
  • 「大胃王」吃播江湖:假吃、催吐吸粉,帶貨探店年入百萬
    據英國媒體報導,2019年8月,英國弗雷斯諾市一男子在小聯盟棒球比賽期間參加吃玉米卷比賽,當時這名選手向嘴裡狂塞玉米卷,不加咀嚼,當比賽進行到大約7分鐘時,這名男子倒下,後送醫不治身亡。「每天都有人罵我,剛開始做吃播並沒有想到吃飯會產生『不良影響』。」奕萌說,她每次都是「實打實吃完,從來不浪費」,即便有剩餘也會打包或是讓團隊的人一起吃掉。 當談到自己的身體狀況時,奕萌表示由於直播時喝很多碳酸飲料,蟲牙很多。另外,「晚上腿腳容易抽筋」,「走路骨頭會響」。
  • 吃播瘦身時:再大的胃也有裝不下飯的時候
    有人因為能吃下滿滿一大盆泛著油光的肥肉,而成為粉絲超過千萬的網紅。也有年輕貌美的苗條姑娘們會在鏡頭前吃掉8斤米飯、35斤烤全羊、1000多根串串或者一整鍋生煎包。 他們用號稱的「大胃」裝下越來越多的東西——除了海量的食物,還有平臺的流量、公司的利潤、商家的銷售額和粉絲們的熱情。
  • 央視再次痛批畸形吃播!「大胃王」背後,多少以命換錢
    這些視頻廣告用視覺效果包裝,暗示商品的美味,「吃」這種行為逐漸成為「秀」的一部分,「吃給觀眾看」的商品意義,使得他們成為現代商業意義上「吃播」最早的形態。而真正意義上的「吃播」,還是源於日韓。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2014年左右,形成了一股「吃播熱」。
  • 60萬粉絲,月薪才3000?大胃王吃播不幹了:身體變化讓我必須停止
    △ 小楠的吃播視頻小楠介紹,她的工資由底薪、廣告分成及漲粉績效等構成,其中廣告分成的比例依據粉絲量級而定," 從 10 萬粉絲的時候開始變現。我有 60 多萬的粉絲,按照公司規定,粉絲數達到 50 萬後,只能拿到 5% 的抽成,因為還要去除 30% 的商務費用和拍攝費用,分給另外兩名團隊成員後,一條 8000 元的廣告到我手上可能只剩 50-150 元。" 現在,小楠開始了一個人做吃播視頻," 時間更為自由,收入也增加了。光是 5 月的上半個月,就比在公司一個月的工資還要多。像我身邊粉絲幾萬或者十幾萬的吃播博主,通常一個月能賺一兩萬。"
  • 開鏡頭吃得津津有味關鏡頭吐得稀裡譁啦?這樣的吃播,該停了
    追源頭「大胃王」原是舶來品吃播這種形式是從何而來?記者發現,「吃播」其實是標準的舶來品,就連名字都是直接翻譯而來。2014年,一個名為樸舒妍的韓國視頻製作者首次直播了自己的「吃飯秀」,大量漢堡、炸雞、拉麵一字擺開的畫面,與鏡頭前清秀瘦小的女性形象產生了巨大的反差,瞬間吸引了大量網友的圍觀。
  • 一條人命50萬!雜技演員意外死亡被賠50萬欲了事,演員邢菲聲援
    雜技演員表演中意外身亡8月1日,內蒙古呼和浩特一名28歲的雜技演員從8米高的道具上摔下,頭部受創,陷入深度昏迷。家屬稱,馬戲團負責人只交了3天醫藥費。目前,該馬戲團因非法演出被叫停,受傷雜技演員2020年8月9日不治身亡。
  • 吃播主播口述:我半年胖60斤,用命換流量
    吃播被叫停了。催吐、浪費嚴重、誤導消費,讓曾經風靡一時的「吃播」走向病態和極端化。繼央視批評吃播後,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也在13日發出回應,將對博眼球的吃播行為進行刪除作品、關停直播、封禁帳號等處罰。許多吃播播主連夜更改帳號名:有的刪去了暱稱中的「大胃王」、有的索性清空平臺發布的所有內容。
  • 圍觀2歲寶寶吃播,到底香在哪兒?
    僅僅5個月時間,石頭在抖音已經擁有超過337萬粉絲。石頭的粉絲們,也看著他從1歲11個月,一路「吃」到2歲4個月。圍觀寶寶吃飯,到底香在哪兒?寶爸寶媽利用閒暇做抖音,收入有多高?有人科學育兒、有人在線雲養娃在抖音,帶有「寶寶吃飯」標籤視頻的播放量超過28億,封面圖來自另一位生動演繹「吃飯真香」的小朋友承承(抖音帳號「承承飼養員」)。
  • 「大胃王」吃播要涼了嗎?
    一頓飯吃下四個全家桶,兩百個壽司,十包拉麵,二十斤龍蝦……鏡頭前,精緻苗條的女孩大口吃下超過10000+卡路裡的食物,令觀眾大為震驚。近日,央視報導援引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數據,全球每年約1/3糧食被損耗和浪費,總量約每年13億噸。
  • 吃播整頓背後大胃王:有人吃完立刻廁所催吐,有人接下千家餐飲廣告
    公司名下有藝人「大胃王朵一」「廚男冬陽君」「餘多多」等,包括頭部吃播博主密子君此前也是這家公司的IP。去年,癮食文化創始人徐林飛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公司主要盈利方式仍是分成和廣告收入,並且已經與超過1000家餐飲商家達成合作,擁有260多個品牌客戶。但他表示未來不會一直依靠廣告,也會嘗試電商等多元變現渠道。
  • 「吃播」一夜涼涼!月入百萬「大胃王們」往何處去?
    文 | Mia 時至今日,在抖音、快手、B站上搜索「吃播」兩個字,出來的是一行溫馨提示:「珍惜糧食,拒絕浪費,合理飲食,健康生活。」
  • 豫論場丨吃播套路,為什麼不香了?
    □丁新科完成一段大胃王視頻要30個小時,邊吃邊偷偷吐掉……央視近日揭露吃播套路,讓人大跌眼鏡。在鏡頭面前大快朵頤的「吃播」,通過「假吃+催吐+後期剪輯」,把吃瓜群眾忽悠得一愣一愣的。吃播,從多年前韓國一吃播博主在網絡上意外走紅開始,這股熱潮迅速蔓延到國內各社交平臺。從最初的精緻美食路線,慢慢發展到土味路線。如果說幾分鐘吃完一大盆拉麵、一口氣30個漢堡還算正常,而生吃章魚、幹喝麻辣鍋底就屬另類,諸多吃播不走尋常路,不斷挑戰吃貨極限,博取觀眾眼球。為什麼吃播視頻能一時吸引眼球呢?
  • 韓國吃播網紅被曝作弊假吃,吐食物前對攝影師做秘密手勢?!
    還有網友找到她之前的吃播視頻做對比,發現她之前在視頻中吃的都是普通份量的食物,而且也很少剪輯,但是隨著她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她就開始改變策略,在鏡頭前吃更多食物,但卻多了剪輯。有網友又指出在她另一條出街吃飯的視頻中,比起在家吃的份量,她那天並沒有吃太多東西,網友表示也許是她無法像在家一樣掩飾自己「假吃」的動作。
  • 吃播有多亂?直播前要吃特殊日本藥 吃完直奔廁所催吐
    騰訊新聞客戶端消息,吃播被叫停了。催吐、浪費嚴重、誤導消費,讓曾經風靡一時的「吃播」走向病態和極端化。繼央視批評吃播後,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也在13日發出回應,將對博眼球的吃播行為進行刪除作品、關停直播、封禁帳號等處罰。
  • 吃播「亂象叢生」,有人催吐,有人假吃,有人吃完就吐
    像李強一樣真吃的吃播播主其實很少,大部分都是一邊吃一邊吐,更多的人是假吃,全靠後期剪輯,很多人為了吸引眼球,吃播的場面越來越大,原來用盤子裝菜最後變成用大不鏽鋼盆,哪種餐具看起來「霸氣」就用哪種,開始講排面,造聲勢,背後都是假吃不斷,吃播這個「亂象叢生」的行業要涼涼了嗎?
  • 做吃播暴食一個月後,我決定關掉鏡頭,好好吃飯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在Youtube推薦上看到了吃飯直播(也稱吃播)。鏡頭前的食物滿滿當當地擺放著,而主播的臉一樣秀色可餐,還有食物烹飪時發出的 「滋滋」 聲和博主津津有味的咀嚼聲,我像著了魔一樣一遍遍地播放著,帶上耳機感受整個人隨著一聲聲的細嚼慢咽飄入空中,和烤肉炸雞芝士蛋糕的雲朵一起旋轉翻騰。我中毒式地播放一條條吃播影片,很快,它就佔滿了我的偏好列表。
  • 寵物吃播:帶血的暴利生意
    據悉,現在頭部萌寵博主一年能有上百萬收入,一些MCN甚至打出廣告:你想成為萌寵界的第一個李佳琦/薇婭嗎? 在寵物吃播背後,一張帶血的產業鏈正在張開,小動物們深陷其中,無力逃脫。 寵物吃播,什麼都敢餵 近日,小紅書主頁推送了一條狗狗吃播的視頻。
  • 吃播調查:大胃王產業到底有多畸形?
    有些人的牙齒因為催吐時被胃酸腐蝕,牙齒很脆,甚至在吃一些硬質食物時會直接崩斷: 大胃王吃播,同樣是一個壽命很短的「高危」職業。 2019年4月,在sola Channel的頻道中,一個名字叫做谷田部空的女主播,她是一位日本單親媽媽,挑戰一口氣吞飯糰,結果被卡主,窒息,直接在鏡頭下昏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