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的護理很重要,寶媽應該怎麼辦?讓健康營在起跑線上!

2020-12-21 兒童營養師黃廷偉

剛剛出生的新生兒免疫力低,體質嬌弱。而新生兒的健康會影響到寶寶之後的體質,如果寶寶在剛出生時沒有得到良好的照料,長大後會更容易生病。而得到良好科學照料的寶寶會更加健康茁壯的成長。所以寶媽一定要在寶寶的飲食起居每個方面都進行科學的育兒,讓寶寶的健康營在起跑線上。新生兒的護理有很多方面,寶媽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新生兒的衣物

新生兒的衣物需要寶媽精心的挑選,因為新生兒的皮膚嬌嫩,作為新生兒貼身穿的衣物一定要柔軟並且吸水性強的棉織品,儘量避免印染織品或者是化纖的布料,不要選擇粗糙的布料,這樣對新生兒的皮膚會有所傷害。並且新生兒的衣物顏色也要有所選擇,不能選擇顏色過深的顏色,儘量選擇淺色的衣物,避免染色的布料刺激到新生兒的皮膚。對於衣物的設計要選擇簡單大方的,衣物要選擇寬鬆的,不過於肥大,也不能太過束縛短小,避免衣服妨礙到寶寶的肢體活動,並且也容易衣物的穿脫。在冬季的時候,寶媽要注意給寶寶保暖,不僅僅是肢體的保暖,還要注意寶寶頭部和手腳的保暖。新生兒的頭部散熱大,在天氣冷的時候要戴好小帽子,帽子要選擇舒適並且柔軟的,還能夠保護寶寶頭部,防止磕碰。

二.新生兒尿布的選擇與換洗

新生兒在家中的時候,用尿布會更加透氣和柔軟,而且還能夠節約環保。新生兒的尿布要選擇棉織品,選擇吸水性好的。並且尿布一定要勤加換洗,避免尿布上的細菌和病毒觸及到寶寶的皮膚導致寶寶生病。應該在陽光好的時候晾曬,利用太陽的高溫進行消毒,這樣對寶寶會更加健康。一般尿布的更換次數為一天六次以上,白天會多一些,為四五次以上,而晚上根據情況,兩三次就可以了。如果是帶寶寶出門就要用尿不溼了,很多寶媽給寶寶換尿不溼的時候為了怕尿不溼不緊會漏出來,就把尿不溼粘得很緊,但其實尿不溼的吸水性很強,只要及時更換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的,尿不溼包裹得太緊反而讓寶寶感覺很不舒服。

三.寶寶對光線和溫度也是有要求的

新生兒在母體內受到母體的保護,但出生後就需要寶媽更加細心地照顧。寶寶調節自身體溫的能力較差,對於外界的溫差會有不適應的現象,所以要儘量保持室內溫度的恆定。寶媽最好能夠在家裡裝一個室內溫度計,將室內的溫度保持在二十五度左右。尤其是在冬天的時候,要保持室內足夠的室溫,但是也要注意房間的通風,避免室內空氣渾濁,通風的時候可以將寶寶帶去別的房間,並且放置取暖器。

新生兒在母體中是一個黑暗的環境,剛和外界接觸的時候要注意調節光線的強弱。因為剛出生的寶寶對光線比較敏感,光線太強會刺激到寶寶的眼睛。很多寶媽就是害怕屋內光線太強所以掛上厚厚的窗簾,但是這也是不正確的。因為寶寶需要在室內逐漸適應自然的光線,所以寶媽要將房間的光線調節的柔和一些。

四.寶寶的睡姿也很重要

新生兒的睡姿會影響到寶寶的呼吸,所以新生兒最好就是選擇仰睡或者側臥,避免寶寶的內臟受到壓迫。在寶寶剛剛喝完奶的時候要選擇側睡,因為寶寶在餵養後容易溢奶或者是嗆咳,如果睡姿不正確會導致寶寶窒息。新生兒出生後前幾天可以選擇俯臥,可以避免寶寶的嘔吐物倒流入氣管內。在寶寶睡覺的時候,寶媽一定要陪伴在身邊,不能以為寶寶睡覺就可以放心地去做家務或者看手機了,避免寶寶出現意外情況。除了睡姿很重要,寶媽也要注意營造好寶寶睡覺的氛圍,要保持安靜的環境,睡覺前不要讓寶寶吃得太多,讓寶寶以平穩的情緒入睡。並且寶媽要檢查寶寶被子蓋得是否合適,不能太多或者太少。

新生兒的護理是很重要的,寶寶的年齡越小,護理越是要精細。剛剛我們介紹的這些都是寶寶護理的主要內容,科學合理的新生兒護理能夠讓寶寶更加健康的成長,提高寶寶的免疫力,使得寶寶減少得常見的嬰幼兒疾病的機率。

相關焦點

  • 不滿三個月的新生兒,寶媽護理時要注意四點,讓寶寶更好的發育
    尤其是剛生出來的孩子皮膚太過於嬌嫩,護理起來也是小心謹慎,唯恐照顧不好孩子,傷到孩子,影響到她的發育。新生兒護理最難的就是頭三個月,前三個月是關鍵期,在護理上,要多加注意,想要護理好的一個就近的寶寶,寶媽需要做些功課。對於不滿三個月的新生兒,寶媽們護理要牢記四點,用心呵護孩子的成長。
  • 新生兒如何護理?冬季呵護這六點很重要
    另外,對於光線適應問題,很多產生了誤解,認為新生兒感光較弱,喜歡掛上厚重的窗簾,其實這是不宜的,應讓寶寶在自然的室內光線裡學會適應,而避免陽光直射眼部。睡眠和睡姿寶寶睡姿不對就會影響呼吸,且新生兒頭顱比較軟,良好的睡姿有利於頭顱的發育。
  • 冬季系列-《新生兒洗澡寶典》寶媽快接住!
    天氣越來越冷,很多寶媽都在愁怎麼給新生兒洗澡,特別是新手媽媽們,一直在找其他媽媽傳授新生兒洗澡的經驗!但是又不知道應該聽哪個媽媽的方法比較好!新生兒本身的皮膚比較嬌嫩,皮膚表層又很薄,很容易得長奶癬、溼疹等皮膚病。
  • 新生兒10種常見皮膚問題如何護理?資深月嫂分享護理經驗
    寶寶皮膚嬌嫩,尤其在秋冬季節,寶媽一疏忽,就容易乾燥起屑,嚴重時甚至會引起皴裂。其實寶寶的皮膚問題遠不止這種,新生兒出生後的30天內,有可能出現的皮膚問題就高達10種,每一種幾乎都能讓寶媽寶爸心驚膽戰。怎麼辦?快來看看有經驗的月嫂是怎麼護理的吧!!!
  • 面對新生兒手足無措?媽媽護理好十個關鍵部位,讓寶寶健康成長
    很多媽媽對剛出生的嬰兒,都感覺到非常地手足無措,孩子軟軟的一小坨,抱都不太會抱,孩子的護理更是兩眼一抹黑,不知道怎麼辦。新生兒和嬰兒大不一樣,除了吃和睡之外,護理寶寶也很重要。護理不當會害了娃。新手媽媽,做好這十個關鍵部位的護理,讓寶寶乾淨健康成長第一個部位:囟門其實分為前囟門和後囟門,囟門就是頭部骨頭之間的縫隙。沒有骨頭蓋住,所以相對比較脆弱。但是新生兒頭上可能會因為胎脂看起來有點髒,也就是我們說的頭垢。前囟要到一歲以後才閉合,後囟大概出生後兩個月就閉合,在沒有閉合的這段時間,家長要注意保護好。
  • 喜多嫂丨寒冷冬季,新生兒寶寶應該怎樣護理?
    很多年輕的寶爸寶媽初為人父人母,在感受著新生兒寶寶帶來歡愉的同時,肯定也在苦惱於怎麼樣更好地護理寶寶。畢竟,第一次當爹做媽,那必須得讓著寶寶啊,尤其是進入冬季,一不注意寶寶就會生病。那麼,新生兒寶寶在冬季的護理,和平時有什麼不一樣,又有什麼地方是需要格外注意的呢?準爸準媽、寶爸寶媽看過來,增加知識的時刻就是現在,刻不容緩!
  • 1個月新生兒如何照顧?新手寶媽要注意這4點,比餵奶更重要!
    現在很多人結婚早,自己還是個寶寶呢就生了寶寶,所以在育兒方面簡直是個「純小白」,針對這些「小白」父母,今天給大家整理了一份1個月新生兒的護理大法,快來學起來吧!新生兒比較柔軟,頭、腰都沒有支撐力,所以在抱寶寶的時候可以先用手託住寶寶的頭、脖子和背,把寶寶從床上抱起來,然後用左胳膊和手部託起寶寶的頭、背和腰,用右手和手臂託著寶寶的屁屁和腰部,這樣會讓寶寶比較有安全感。除了掌握正確抱姿之外,新手爸媽也要注意,在抱寶寶的時候不要隨意搖晃、不要長時間抱,以免影響他骨骼健康。
  • 萌娃僅出生30天,超大雙眼「碾壓」眾人,網友表示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網友2:這就是傳說中的贏在起跑線上嗎?剛出生就碾壓了多少人。 網友3:前來沾沾福氣,還有一個月生產馬上就生產了,希望我也能生出一個長著大眼睛的寶寶。 生活中有很多高顏值的寶寶,他們從出生後便贏在了所謂的起跑線上,隨便的一張照片就有著自帶美顏的效果。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出生前3個月,新生兒護理要注意啥
    寶寶出生的前三個月,在護理上,每個月都有不同的側重點,今天糖媽就著「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的這三點,來分享一下經驗:一月睡:月子娃護理重點就是睡眠新生兒因為神經系統發育不成熟,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月子娃護理的重點,就是需要新手媽媽打好一切配合,讓寶寶睡得好,這樣才能讓娃更健康的成長,不給寶寶發育拖後腿。新生兒出生後第1周:清醒10-15分鐘就會覺得累。新手媽媽要抓緊寶寶的清醒時間,給寶寶餵奶、換尿布,給寶寶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幫助寶寶擁有良好的睡眠。
  • 老人看護新生兒有這4種行為,翻臉也要制止,寶媽別不以為然
    ,老人有著豐富的育兒經驗並且十分的疼愛孩子,但是有時候老人的育兒理念有些落後,新生兒又十分的脆弱,一些錯誤的做法很容易對新生兒造成傷害,所以寶媽要注意觀察,當老人看護新生兒有這4種行為,如果老人不聽,那麼寶媽翻臉也要立即制止,寶媽別不以為然!
  • 如何去護理新生兒的五官
    護理小寶寶的五官是每天都要重複的工作,但每天的護理工作還是會遇到一些難題,一定要注意以下這些方面。
  • 新生兒最怕這5點,寶媽要記牢,不然易影響寶寶健康
    文|詩韻媽媽很多新手媽媽在生下寶寶之後不懂得如何照顧寶寶,有時候為了不讓寶寶著涼會給寶寶穿上厚厚的衣服導致寶寶起熱痱子,有的時候明明照顧得很好了寶寶還是會出現手足口病,讓寶媽心疼不已。新手寶媽以下幾點要牢記不然會引發寶寶很多疾病。
  • 香港著名導演陳嘉上,生日當天發文喜得小公主,2020新生兒護理來咯
    而在1960年出生的陳嘉上在今日自己的社交平臺上,發布了一條令人高興的消息,老來得女,小女兒在最近出生了。 而即將要到來的2020年裡,新生兒的護理相信也是很多新手爸媽要注意的地方。 小寶寶在出生之後,剛開始的前幾天,就是他們的適應階段。離開了媽媽的肚子裡的生活,在大環境的前幾天裡,寶寶可能會出現時不時的哭泣,並且有些孩子還可能會出現驚厥的現象,寶媽在寶寶哭泣的時候,可以將寶寶抱到自己的懷裡,可以通過母乳來安撫一下寶寶的心靈。並且讓寶寶知道媽媽就在她的身邊陪伴著。
  • 新生兒老是睡覺不正常?新手爸媽別慌,新生兒這幾種情況都正常
    寶寶的出生,對於每個家庭都是非常高興的事情,但碰到沒有經驗的新手爸爸媽媽,那可真是困難重重,總是擔心寶寶會不舒服,焦慮不已,關於如何護理好新生寶寶的問題,寶爸寶媽看過來!1.新生兒吐奶正不正常?吐奶是新生兒比較常見的現象,一般是由於寶寶食管下端的括約肌較鬆弛或者餵養過多所導致的。
  • 維愛成長|新生兒媽媽常見問題解答-日常護理篇
    7、寶寶需要做口腔護理嗎?嬰兒口腔護理是日常護理的重要之一,由於沒有長牙的寶寶,口腔黏膜脆弱,一般不需要特別清洗,只是每次給寶寶餵養後,再餵些溫水將口腔內殘留物衝乾淨即可。對於已經長乳牙的寶寶,可以每周用乾淨的紗巾或棉籤輕輕擦拭乳牙。
  • 新生兒一哭臉上起紅疹草本配方鵲膚霜
    新生兒一哭臉上起紅疹怎麼辦寶寶出生後,總是會出現各種過敏症狀,溫差較大的季節;寶寶肌膚又很嬌嫩,稍微一點刺激就會滿臉起紅疹,慢慢的形成溼疹,又癢又不美觀,這時寶媽是不是想到寶寶溼疹膏了,兒童鵲膚霜有效果嗎?嬰兒溼疹用什麼好?
  • 新生兒自帶10個「秘密屬性」,新手爸媽若是不知,會耽誤嬰兒護理
    開心果媽媽有一個3歲的孩子,這3年,開心果媽媽覺得自己在育兒上所學的知識,要遠超工作、日常所學的內容。而育兒、教育、護理等,是新手父母們要持續學習的一門"學科",這門學科學不學得好,直接關乎孩子的成長。
  • 維愛成長 | 新生兒媽媽常見問題解答-日常護理篇
    7、寶寶需要做口腔護理嗎?嬰兒口腔護理是日常護理的重要之一,由於沒有長牙的寶寶,口腔黏膜脆弱,一般不需要特別清洗,只是每次給寶寶餵養後,再餵些溫水將口腔內殘留物衝乾淨即可。醫學上稱之為「馬牙」,來自新生兒牙床上的白色凸起物,是上皮珠,其實不是牙齒,無需做處理。9、寶寶長鵝口瘡了怎麼辦?鵝口瘡是常見的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通常多發生在口腔不清潔、營養不良的嬰兒中。
  • 新生兒常見的5個問題,該如何預防處理?這幾點新手寶媽要早知道
    因為無論是從寶寶的吃喝拉撒,還是衣食住行,寶媽幾乎一天24小時的為孩子服務。尤其是孩子剛出生的時候,這個時候的寶寶也更需要照顧,同時也更脆弱敏感,所以更需要寶媽。一般新生兒都是指出生未滿28天的寶寶,而如果胎齡滿37周,體重超過2.5千克身長超過45釐米的寶寶又被稱為足月新生兒。
  • 守護母嬰健康,用心打造護理服務——艾瑪婦產開展護理技能大賽
    在艾瑪,總有無數醫療人在每時每刻守護著母嬰的健康。為持續改進臨床護理服務質量,進一步規範臨床護理技術操作,提高護理人員的業務能力,激發護士的學習熱情。11月28日,濟南艾瑪婦產醫院舉辦了護理技能大賽,以現場實操、案例分析、演講比武的方式,展現艾瑪護士們的風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