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常見的5個問題,該如何預防處理?這幾點新手寶媽要早知道

2020-12-17 芳芳育兒經

文 /芳芳育兒經,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從出生以後,相信最忙的就要數寶媽們了。因為無論是從寶寶的吃喝拉撒,還是衣食住行,寶媽幾乎一天24小時的為孩子服務。尤其是孩子剛出生的時候,這個時候的寶寶也更需要照顧,同時也更脆弱敏感,所以更需要寶媽。

一般新生兒都是指出生未滿28天的寶寶,而如果胎齡滿37周,體重超過2.5千克身長超過45釐米的寶寶又被稱為足月新生兒。這個時候的寶寶因為剛出生,身體各方面都還沒適應好環境,所以更需要格外細心照顧才行。

新生寶寶剛出生以後,常常會伴隨著有一些問題會出現。比如說適應新環境,或者是身體上會出現一些變化,其實這些都是正常現象,也和寶寶的正常新陳代謝有關,所以寶媽們也無需過於擔心,只要正常護理照顧就好了。

但可能很多新手寶媽們不知道新生兒常見的問題到底有哪些,而且也不知道該如何預防和處理,所以經常會一遇到棘手的情況就亂了陣腳,會驚慌失措。那接下來就給各位寶媽們總結一下新生兒的常見問題吧。

新生兒的5個常見問題,和預防處理方法:

1. 打噴嚏

不少寶寶在出生以後會常常打噴嚏,一些不明就裡的寶媽可能就會覺得寶寶是不是因為冷了,所以才會打噴嚏的。其實未必,因為新生兒的鼻腔血液運行比較旺盛,所以這個時候她們對外界的幹擾是非常敏感的。

只要稍微有一些塵埃或者是絨毛等等東西,都會引起寶寶打噴嚏。這也是寶寶們清理鼻腔的一種方式,所以寶媽們也就不用太過擔心。

處理方法:寶媽們要多注意家庭環境衛生情況,尤其要做好寶寶臥室內的清潔。通常寶寶的臥室都要保持清潔衛生,注意空氣流通,和溫度條件適宜。這樣對寶寶來說才更適合成長居住,不然空氣混濁可能會對寶寶呼吸不利。

2. 打嗝

新生兒胸部的膈肌發育不完全,所以一旦受到任何刺激就會容易出現難以控制的打嗝現象。而如果新生寶寶打嗝的聲音比較高亢有力,這通常都說明可能是寶寶著涼了,如果寶寶打嗝時有酸臭味,則一般表明寶寶可能消化不良了。

處理方法:如果著涼的話,可以給寶寶多喝些溫開水,然後適當給寶寶增添衣物,如果嚴重的情況下要到醫院及時就診治療才行。對於消化不良的寶寶,寶媽們可以輕輕幫寶寶按摩胸腹部,調整合理的餵奶方式,這樣就能有效緩解。

3. 四肢彎曲

可能很多細心的寶媽都會發現這一點,那就是寶寶出生以後四肢總是喜歡彎曲著,伸不直。有的寶媽就會擔心是不是寶寶有什麼病,甚至還會動手想讓寶寶能夠抻抻直,但這種做法其實是不對的。

處理方法:因為正常新生兒從出生到滿月這段時間,確實四肢都是彎曲狀態的,這也是他們的一種正常表現。隨著時間月齡的增長,寶寶的運動會增加,慢慢地腿部和手臂的肌肉力量會增強,這個時候自然會逐漸伸展變直了。

4. 體重減輕

新生兒出生後的3天左右體重會比剛出生時減少200克左右,這其實也是一種正常現象,寶媽們不用著急,一般過幾天時間體重就會恢復,然後慢慢地就會逐漸增加。隨著母乳餵養,寶寶的體重到新生兒期結束時一般會增加600-800克左右。

處理方法:一般情況下還是建議寶媽們儘量選擇母乳餵養的方式來帶孩子,這樣的話無論是對寶寶的成長還是寶媽的恢復,其實都有一定好處的,而且母乳餵養能夠更好的增加寶寶和媽媽親近感覺。

5. 新生兒紅斑

大多數足月新生兒都會有新生兒紅斑這一現象的出現。寶寶出生以後臀部、背部、肩部等部分受壓的位置會出現大小約有1釐米左右的紅斑現象,有的還甚至連成一大片紅斑。

處理方法:這個其實也是無需寶媽多加擔心的,因為過段時間會自行消退的。

新生兒該如何照顧?

新生寶寶都是十分脆弱的,所以寶媽們要更細心的呵護才能讓寶寶更健康的成長。如果是母乳餵養的新生兒,要按需餵養,如果是奶粉餵養的寶寶,就要2-3小時左右餵一次,然後要保證寶寶的24小時小便量大於6次。

合理調節室內溫度和空氣品質,溫度最好控制在24-26℃最佳,空氣溼度在50%左右最好。要給寶寶選擇舒適柔軟的衣物,更要及時給寶寶更換尿片,定期洗澡等等,這些都是寶媽們要牢牢記住的事情。

你們都是怎麼照顧新生寶寶的?有什麼好的心得體會,歡迎來一起分享交流吧。

我是芳芳育兒經,5歲男寶和3歲女寶的二胎媽媽,生活中任何關於育兒的問題都可以跟我一起探討,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記得關注我,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1個月新生兒如何照顧?新手寶媽要注意這4點,比餵奶更重要!
    現在很多人結婚早,自己還是個寶寶呢就生了寶寶,所以在育兒方面簡直是個「純小白」,針對這些「小白」父母,今天給大家整理了一份1個月新生兒的護理大法,快來學起來吧!學會看便便寶寶的便便能直接反應他的身體狀態,所以學會觀察寶寶的便便也是新手爸媽的必修課。一般來說,寶寶第一次拉的便便都是黑色或者墨綠色的,沒有啥臭味,3-5天的時候就會變成正常的金黃色,但如果寶寶身體有了變化,便便顏色可能會不同。
  • 新生兒最怕這5點,寶媽要記牢,不然易影響寶寶健康
    文|詩韻媽媽很多新手媽媽在生下寶寶之後不懂得如何照顧寶寶,有時候為了不讓寶寶著涼會給寶寶穿上厚厚的衣服導致寶寶起熱痱子,有的時候明明照顧得很好了寶寶還是會出現手足口病,讓寶媽心疼不已。新手寶媽以下幾點要牢記不然會引發寶寶很多疾病。
  • 照顧新生兒的必備知識:常見的5種狀況,如果遇到應該如何處理
    其實,我們如果能提前了解相關方面的知識,即使遇到問題就能冷靜得多,不至於關心則亂、幫倒忙了。我為大家整理了新生兒常見的5種狀況,以及如果遇到應該如何處理,新手爸媽一定要做好筆記呀!這也算是照顧新生兒的必備知識了。
  • 揭秘新生兒10個常見問題,新手家長一定要謹記!
    ……養個娃,為爹為娘,真的太難了,恨不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來來來,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那些新生兒常見的一些生理現象和養娃問題。看完這些,也許你就能睡得安穩一點,甚至還能給隔壁家寶媽分享點養娃「秘訣」。幾乎所有的寶寶都有「吐奶」的情況,極為常見,此時爸媽要分辨寶寶是溢奶還是吐奶。
  • 新生兒的皮膚護理指南,這七大常見的皮膚問題處理方法,可要收好
    現如今,很多寶寶在出生後不久,很容易患一些皮膚上的問題,然而新手媽媽面臨這些問題時也不知從何下手。
  • 新手爸媽必看!如何正確認識新生兒黃疸?
    長壽新聞網 記者 駱英     養育孩子要經歷重重考驗,如果從孩子出生算起,那麼新生兒黃疸就是父母面臨的第一個大挑戰。     不少寶媽寶爸會發現,寶寶出生後不久,皮膚會逐漸發黃,皮膚顏色呈現淡黃色,主要是出現在上半身和面部。有些嚴重的黃色會加深,出現部位也會範圍更大,這就是寶媽寶爸人群中最常談論的寶寶黃疸問題。
  • 新生兒若出現黃疸,或因孕期的3個錯誤習慣,準媽媽該引起重視了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小寶貝呱呱墜地的那一刻,應該是一家人歡天喜地的時候,但是許多寶寶出生以後通常會伴有黃疸,這讓許多新手父母措手不及,非常的擔憂,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其實新生兒出現黃疸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現象,通常表現為新生兒出生24小時後,面部以及身體上會出現發黃的症狀,有時會伴有大便顏色不正常,通常孩子的精神狀態也不會很好。大多時候新手父母面對孩子的黃疸並不必擔憂,因為黃疸經過一段時間後會自動的消失,但是也有一些新生兒的黃疸比較嚴重,而且會反覆出現,這時一些新手父母會更加著急。
  • 都說新生兒月子裡最難帶,了解這5個難題,新手媽媽帶娃也不難
    有經驗的寶媽都知道月子裡的寶寶最難帶,常聽老人說:「孩子出了月子就好帶了」。新手寶媽帶孩子沒有經驗,由於月子裡的孩子身形較小,身體摸上去也非常柔軟,別看這麼一個小小的孩子,照顧起來也是相當麻煩,新生兒出現鼻塞、吐奶、紅屁股、鬧覺、溼疹的情況也經常發生,這讓很多新手父母頭疼不已。
  • 火花機常見問題如何處理和預防
    老生常談,任何機器使用久了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困擾著我們,但是機器出現問題了總得解決。其實有一些問題也是很好處理的,也是可以預防的,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火花機那些常見的問題如何來處理以及預防。火花機在工作中,最常見的問題大多數都有積碳現象,一不留神就會打壞模具,那該如何處理呢?首先調參數,把效率調低一點,間隙調高一點,跳升高度調到10以上,然後把跳升控制給打開。
  • 寶寶首次「發燒」大多發生在這個時間,寶媽要了解,早預防早受益
    而要說寶寶最容易受傷的就是生病,而且寶寶這一生當中一定會有一次發燒的經歷,發燒會讓寶寶更難受,所以我們要先學會預防才行。寶寶首次「發燒」大多發生在這個時間,寶媽要了解,早預防早受益可能很多新手父母對於孩子生病真的是手足無措,但是我們既然成為父母就要對孩子負責,就要更加注意和學習預防孩子生病的事情。
  • 新生兒常見的9種問題,怎麼處理更好?家長早知道寶寶不受罪
    比如說孩子出生要喝黃連水,而已經有醫生發現,黃連會對孩子的肝腎造成負擔。 比如新生兒要擠乳頭,事實上時不時醫院都是接收到一些因擠乳頭導致發炎的孩子,甚至有些會造成孩子一輩子的傷害。 想想我們以前新生兒的夭折率這麼高,極可能有一些就是因為不良餵養導致的。
  • 新生兒怕冷還是怕熱?寶寶的穿衣、蓋被全攻略,新手媽媽建議收藏
    新生兒怕冷還是怕熱的問題難壞了很多新手爸媽,專家指出:新生兒很怕冷,同時也怕熱。孩子出生後,關於給孩子穿衣蓋被的問題成為了很多家庭的矛盾,穿多了怕給孩子捂出痱子,穿少了害怕孩子會感冒。新生兒出生,特別是冬天出生的寶寶,究竟該怎樣穿衣、蓋被?
  • 這兩種血型的孕媽,要儘量保頭胎,寶寶患新生兒溶血的機率會很大
    新生兒溶血,可謂是處在妊娠期間的準爸爸準媽媽最不想聽到的五個字。因為這種病,嚴重了會要人命! 但許多新手爸媽雖然聽過新生兒溶血病,但卻並不明白這個病到底可怕在哪裡,原理又是什麼?只是聽別人說的很嚴重,就不明覺厲。
  • 新生兒自帶10個「秘密屬性」,新手爸媽若是不知,會耽誤嬰兒護理
    開心果媽媽有一個3歲的孩子,這3年,開心果媽媽覺得自己在育兒上所學的知識,要遠超工作、日常所學的內容。而育兒、教育、護理等,是新手父母們要持續學習的一門"學科",這門學科學不學得好,直接關乎孩子的成長。
  • 新生兒老是睡覺不正常?新手爸媽別慌,新生兒這幾種情況都正常
    寶寶的出生,對於每個家庭都是非常高興的事情,但碰到沒有經驗的新手爸爸媽媽,那可真是困難重重,總是擔心寶寶會不舒服,焦慮不已,關於如何護理好新生寶寶的問題,寶爸寶媽看過來!1.新生兒吐奶正不正常?吐奶是新生兒比較常見的現象,一般是由於寶寶食管下端的括約肌較鬆弛或者餵養過多所導致的。
  • 醫生說出答案,寶媽要早做預防
    醫生說出答案,告訴我閨蜜通常小寶寶第一次發燒在6個月之後,寶媽要早做預防。為什麼小寶寶第一次發燒通常在6個月之後?醫生告訴我閨蜜,小寶寶出生後一般都是吃母乳,抵抗力也都是來自於母體。到了6個月之後,母乳中的抗體會逐漸減少,從母體攜帶的抗體也逐漸消耗完,而寶寶自身的免疫力還沒有建立,就會容易生病,而發燒就是比較常見的症狀。當然,因為每個寶寶的體質不同,餵養方式也不同,第一次發燒的時間並不固定,有的可能在5個月就第一次發燒了,有的七八月甚至一歲多才出現第一次發燒。
  • 12種新生兒皮膚問題大集合,有圖有真相,新手爸媽必收藏!
    對待寶寶的皮膚異常,我們的處理方式也要符合其成長規律,不能同大人皮膚問題的處理一概而論。您可要注意了,這可能是鵝口瘡。鵝口瘡是一種真菌感染導致的(口咽假絲酵母菌),這時候外來的壞菌在寶寶口腔內肆無忌憚地生長,寶寶可能沒有痛感,不過寶媽也該帶寶寶去看醫生啦!▌鵝口瘡蔓延,你該帶寶寶去看醫生!醫生會給寶寶開些抗真菌藥物,比如制黴菌素、口服咪康唑凝膠等,記得按醫囑給寶寶用藥。
  • 新生兒寶寶該如何穿衣服,很多家長被誤導,連蠟燭包的好處也忽略
    常言道:若要小兒安,三分飢與寒。一句話,概括了新生兒撫養的兩大關鍵,衣和食,吃的需求,靠寶寶主動解決,而衣的需要,寶寶只能被動接受,新生兒的父母,該如何給孩子選擇合適的衣物呢?在寶寶出生之前,就需要提前準備出嬰兒需要的衣服、嬰兒毯和一些其他小件,例如嬰兒帽、襪子等。
  • 斷奶後,乳房有硬塊要怎麼處理呢?
    每晚自己好不容易哄睡了寶寶,自己也累的不行了,睡了一會又被漲奶困擾,逼不得已又要起床去擠奶,這期中的苦只真的只有做媽的才能了解。母乳是寶寶的天然營養品,它富含嬰兒所需要的各種營養,並含有免疫因子,讓新生兒免受感染、腹瀉、過敏性疾病侵襲。
  • 不滿三個月的新生兒,寶媽護理時要注意四點,讓寶寶更好的發育
    第一胎是個兒子,孩子也比較好帶,沒吃多少苦,現在的閨女反而淘得不行,自己一個人太累。六月底最後產檢時醫生說血小板低,再加上孩子太胖需要剖腹產,當時覺得孩子最胖也就八斤左右,結果沒想到剖出來的是九斤二兩,刷新了我的認知,第一次見到新生兒九斤二兩,雖然以前也聽說過生出來的新生兒是九斤重的,但是親眼看見還是有點震撼,看上去更像是兩三個月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