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新生兒的必備知識:常見的5種狀況,如果遇到應該如何處理

2020-12-08 媛媽育兒日記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新生兒有多脆弱自不必說,剛出生的他們身體器官發育還不成熟,免疫力也很低,稍有護理不當就可能腹瀉、吐奶、感冒。

可很多父母也是第一次照顧寶寶,沒有經驗,面對這些情況總是焦頭爛額。

其實,我們如果能提前了解相關方面的知識,即使遇到問題就能冷靜得多,不至於關心則亂、幫倒忙了。

我為大家整理了新生兒常見的5種狀況,以及如果遇到應該如何處理,新手爸媽一定要做好筆記呀!這也算是照顧新生兒的必備知識了。

01症狀一、腹瀉

剛出生不久的寶寶腸胃比較脆弱、功能還不完善,但生長發育對營養的需求有很大,因此很容易出現餵養不當的情況,此外著涼也是引起腹瀉的一大原因。

⑴正常的生理性腹瀉

一般吃母乳的寶寶大便都較為稀薄,次數也多,差不多每天七八次。

不過,只要寶寶吃奶、睡眠且精神狀態沒有受到影響,大便裡沒有粘液或是大量水分,就無需擔心,這種情況一般不需要治療。

⑵著涼

寶寶的肚子非常怕涼,容易引起腹痛,從而出現哭鬧的情況。而且這種情況下大便通常較稀、有泡沫。

除了及時保暖之外,還可以用手朝同一方向輕輕給寶寶按摩。

家長一定要注意,無論天氣多麼炎熱,也一定要保護好寶寶的肚子,比如穿個小肚兜。

⑶餵養不當或對奶粉過敏

出現這兩種情況的一般都是奶粉餵養的寶寶,有的新手爸媽對衝奶粉不是很熟練,有時衝稀了、濃了、溫度低了,或奶粉糖分過多,都會導致寶寶腹瀉。

如果寶寶經常哭鬧,大便帶有泡沫還有酸味,可能就是餵養不當引起的。

也有少數寶寶會出現對奶粉中蛋白質過敏的情況,大便裡帶有血絲和粘液,同時皮膚會出現溼疹或蕁麻疹。

家長可以選擇過敏寶寶專用的奶粉,如水解配方的奶粉。

(4)感染

如果寶寶出現腹瀉,大便呈現為稀水樣,還伴有發燒、不愛吃奶等情況,可能是腸胃感染了,這種情況一定要及時就醫,以免脫水惡化。

02症狀二、紅屁股(尿布疹)

表現為寶寶屁股出現一片片的紅色,還是挺普遍的。

這主要是因為換尿不溼或尿布的間隔時間太長,導致屁股經常處在潮溼的環境中,加上糞便刺激導致的。

不過只要護理好了,三到五天就能緩解,寶媽不用擔心。

護理方法:

⑴經常更換紙尿褲,寶寶尿溼了最好就換,即便量很少。

⑵常曬曬寶寶的小屁股,讓它處保持乾爽。

⑶注意保持寶寶屁股的潔淨,清潔後擦一些護臀霜,等風乾後再穿上紙尿褲,避免捂著。

⑷紅屁股嚴重時,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塗抹藥膏。

03症狀三、鼻塞

剛出生的寶寶由於鼻腔發育不完善,加上空氣冷熱不均,很容易鼻黏膜腫脹,鼻內分泌物變多。

而且,孩子鼻孔小還很脆弱,家長很難將分泌物掏出來,分泌物堆積會導致寶寶呼吸不暢、經常性哭鬧、不願意吃奶。

對於這種情況,寶媽可以用溫度適宜的熱毛巾敷一敷鼻子,並讓寶寶側著身睡,過一會就會發現分泌物變軟,此時再用棉籤沾出來就可以了。

除了熱敷之外,還可以採用鼻翼按摩的方式,輕輕在鼻翼左邊按壓幾下,再在右側按幾下,慢慢的分泌物就會排出來。

小貼士:

如果寶寶鼻塞的同時,還伴有發燒,鼻涕有異味、血絲等狀況,可能是發炎了,一定要去醫院就醫。

04症狀四、吐奶

新生兒吐奶也是很常見的現象,主要是因為腸胃發育不完善,極少數為患有腸胃疾病。

如果是生理性吐奶,只是因為腸胃脆弱、功能不完善,受到外部刺激導致的,寶寶也不會有難受的感覺,更不會影響食慾,寶媽不用太過擔心。

如果患有腸胃疾病,寶寶會頻繁吐奶,且吐出的奶汁會有異味,還會經常性哭鬧,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減少吐奶的小妙招:

⑴給寶寶餵奶時一次性不要餵得太飽,少食多餐比較好

⑵吃完奶後半個小時,就要給寶寶拍奶嗝

⑶吃奶粉的寶寶,奶瓶開口要適當,太大容易嗆奶,太小會吸入過多空氣,導致脹氣

⑷寶寶吃奶後不要劇烈搖晃,或長時間和他玩,容易分心

05症狀五、黃疸

黃疸是由新生兒體內膽紅素代謝不正常引起的,表現為身上甚至眼球變黃。

一般來說,90%的孩子都屬於生理性黃疸,大約兩周左右就會自愈;只有小部分孩子會出現病理性黃疸,需要藍光治療。

如何判斷黃疸是否為病理性的?

⑴看孩子吃奶、睡眠、生長是否出現異常

⑵看孩子身體發黃的程度,如果身體特別黃,還蔓延到了手心腳心,就說明特別嚴重

⑶父母血型一是為O ,另一方是A或 B ,寶寶可能會出現溶血性黃疸。

如果是新手爸媽,實在擔心,可以每隔幾天去醫院檢查一下,如果是病理性黃疸就要接受藍光治療了。

最後,家長平時一定要注意寶寶的情況,如有異常也一定不要慌亂,冷靜才能解決問題。如果嚴重的話,也不要耽擱,及早到醫院檢查能將傷害降到最低。

相關焦點

  • 新生兒常見的5個問題,該如何預防處理?這幾點新手寶媽要早知道
    尤其是孩子剛出生的時候,這個時候的寶寶也更需要照顧,同時也更脆弱敏感,所以更需要寶媽。一般新生兒都是指出生未滿28天的寶寶,而如果胎齡滿37周,體重超過2.5千克身長超過45釐米的寶寶又被稱為足月新生兒。這個時候的寶寶因為剛出生,身體各方面都還沒適應好環境,所以更需要格外細心照顧才行。
  • 出生未滿28天的新生兒,常見的5種狀況,以及應對方法!
    醫學上,把出生未滿28天的嬰兒,統稱為「新生兒」。因新生兒免疫功能不完善,身體各個器官發育沒有完全成熟,在護理上需要多加注意。腹瀉、感冒、鼻塞、吐奶、紅屁屁、黃疸等問題,困擾了很多新手爸媽。今天,我把新生兒常見的幾種狀況,以及應對方法整理了出來,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 新生兒常見的9種問題,怎麼處理更好?家長早知道寶寶不受罪
    導語:媽媽懷孕時每天都想著孩子快點出生,而孩子出生之後,發現自己對於照顧一個小小的,軟軟的,只會哭不會說的新生兒,那是完全沒有招。才發現還是孩子在肚子裡的時候最好帶啊!
  • 新生兒紅疹,應如何正確處理?
    令寶寶發癢難忍,那麼,辣媽們知道面對這種情況應該怎麼做嗎?在飲食、日常起居上應該注意些什麼呢?辣媽課堂來與您分享。寶寶的肌膚柔軟脆弱,常常會在臉上、身上長一些小小的紅疹子,若不是很嚴重,可以再觀察。不過一般而言,寶寶身上出現紅疹需要及時治療。大致有以下幾種可能性會造成寶寶身上有紅疹。
  • 新生兒囟門的5種「異常狀態」,和常見的3個問題!
    新生兒出生後,顱縫尚未長滿,形成一個菱形空間,沒有頭骨和腦膜,醫學上稱之為「囟門」。新生兒的頭頂有兩個囟門,位於頭前部的叫「前囟門」,斜徑約2.5釐米,6~7個月骨化後逐漸縮小,1~1.5歲閉合。位於頭後部的叫「後囟門」,約0.5釐米,出生後2~4個月自然閉合。
  • 23種新生兒常見問題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由金牌月嫂總結的23種新生兒會常見現象的解決方法,能讓寶寶少受罪,提升姐妹們的知識01新生兒肚子大這是由於腹肌發育不完善,腹壁比較鬆弛而受胃腸空盈的影響所造成的。 有的家長常常把寶貝的腹部膨隆誤認為是腹脹,其實是正常現象。
  • 新生兒常見問題答疑
    哭是新生兒的本能反應,是反映自己需求或病痛的一種特殊語言方式,寶寶哭鬧並非都是有病。一般將哭鬧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飢餓時要吃,尿布溼了要換,過熱、過冷要更衣,睡覺前哭鬧,無事時也要發音,哭時音調一般不高,得到安慰後能很快停止,這都屬於生理現象,家長一般能判斷出來。遇到不同於平常的哭鬧時應特別注意是否為病理性。常見的病理性哭鬧有:①感冒時鼻腔堵塞:影響呼吸。
  • 剛出月子就獨自一人照顧新生兒很累嗎?不累,就是很心酸
    女性在生完寶寶之後,大部分的情況下是需要婆婆和老公照顧新媽媽和新生兒,經濟比較好的家庭也會考慮請個月嫂或者去月子中心。一般在出了月子之後,就會很少有家庭一直請月嫂來照顧新生兒,而家裡人也需要正式步入工作狀態。所以出了月子之後,自己一個人帶娃就成了生活當中最常見的事情。
  • 新生兒經常便便,新手家長如何處理?學好了別再搞錯
    不過說到孩子解手這件事,許多父母在照顧孩子過程中也總結出了許多經驗,自稱養娃有道。不過針對家長用紙巾、溼巾、溫水清洗事後臀部這件事,真可以說五花八門,當然由於寶貝們的臀部皮膚也是十分嬌嫩,哪種更合適日常照顧寶貝呢,下面就大家日常手法為新手們分析一下。懂得新生兒便便演變過程新生兒糞便與成人之間很大區分的,所以不要看到寶貝的便便不成形就以為是生病。
  • 新生兒的鼻屎 怎麼處理才算對
    很多新生寶寶鼻孔裡有很多的鼻屎很正常,如不及時清理就怕妨礙了寶寶順暢的呼吸,還有一種情況是寶寶可能會把鼻屎吞進肚子裡,雖然不會對寶寶的身體有太大影響,但是肯定也不好受。而且,鼻屎中含有大量的細菌,也會容易引起細菌感染,如果鼻屎結成了血塊,時間長了就會變硬,那麼在吞咽的時候就可能損傷鼻腔。所以,要在寶寶的鼻涕沒有幹之前,把它弄出來。
  • 九種寶寶常見的皮膚病,不是老月嫂還真不一定全遇到過
    從事母嬰護理的月嫂自然也會因此遇到較多的困擾。下面這9種寶寶常見的皮膚病,不是老月嫂還真不一定全遇到過。九類寶寶常見的皮膚問題新生兒的皮膚問題常見有物理因素、感染或是過敏所引起,要記得幫寶寶多加防範。1. 新生兒粉刺
  • 常見珠寶首飾必備知識
    如今,珠寶已經成為大眾化收藏的不變品類,但是很多藏家對珠寶首飾的必備知識卻是知之甚少。如果掌握全面的鑑定知識作為投資指南,廣大藏家就能在多變的市場中遊刃有餘。今天紫色百合香與您分享珠寶首飾知識,使您品鑑珠寶時增添一份實用性的投資指南。一、寶石的透明度和折射率重要嗎?
  • 如何去護理新生兒的五官
    答:新生兒剛出生時,常出現角膜出血的情形,如果情況不嚴重,過一陣子即會自行消退,家長無需過於煩惱。若情況始終未改善或真的很擔心,可前往就醫診治。 2、問:如何觀察寶寶是否有斜視?  答:斜視,看起來好像鬥雞眼,這主要是因為兩眼間距寬的緣故,需仔細觀察。
  • 新生兒照顧方法
    等到孩子上學了,每天必須聽他講講學校裡的故事,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因為這樣才能了解他的感受與想法,讓他多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議與意見,並從中幫助他,使他能感知社會感知他人。要努力去理解他,不要欺騙和打罵他,要做到以身作則,避免在她思想形成初期作出不好的榜樣,要把他當做你最好的朋友,要以對朋友的態度理解性去處理他所犯的小毛病與小錯誤。
  • 新生兒痤瘡如何處理?
    後前往醫院就診,被醫生告知是新生兒痤瘡。「孩子皮膚稚嫩,會不會留疤痕影響美觀?」「孩子那麼小,該如何處理痤瘡?」這都是羅女士關心的問題。4月17日,記者就此採訪了市第一人民醫院皮膚科醫生胡於良。胡醫生介紹,新生兒痤瘡發生率男性多於女性,一般發生在出生後數天至4周以內,部分可以遷延至4個月,主要發生在面頰、額及頦部,以丘疹和膿皰為主,偶見黑頭粉刺。
  • 新生兒老是睡覺不正常?新手爸媽別慌,新生兒這幾種情況都正常
    寶寶的出生,對於每個家庭都是非常高興的事情,但碰到沒有經驗的新手爸爸媽媽,那可真是困難重重,總是擔心寶寶會不舒服,焦慮不已,關於如何護理好新生寶寶的問題,寶爸寶媽看過來!1.新生兒吐奶正不正常?吐奶是新生兒比較常見的現象,一般是由於寶寶食管下端的括約肌較鬆弛或者餵養過多所導致的。
  • 新手父母入門教學:剛出生的寶寶,應該如何照顧?
    再加上他們的脊椎無法支撐整個身體,也就意味著他們必須躺在床上,並且需要人照顧,他們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當中,基本上日常生活除了睡就是吃。不過,看著這個小傢伙,讓父母心化的同時也在憂心,生怕自己照顧不好讓他出現什麼狀況。
  • [健康知識科普]專家告訴你如何應對新生兒黃疸
    許多父母都遇到過這樣的煩惱:剛出生不久的孩子遭遇「黃疸」,渾身「黃得可怕」,有的人說黃疸不用管,自己可以好,可還有的人卻說黃疸不及時治療會造成嚴重後果。到底哪種說法正確?遇到新生兒黃疸怎麼辦呢?今天,邀請到了長壽區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的新生兒科主任彭星,講解關於新生兒黃疸的注意事項。  黃疸是什麼?
  • 第一次照顧新生兒之準備清單——你萬事俱備了嗎?
    許多人都說當父母沒有考試,不是所有人都能照顧好自己的孩子。生養寶寶的確是美妙而令人愉悅的經歷,但隨之而來的一系列責任有時讓人應接不暇,第一次做父母的你可能會遇到許多問題給出了建議,比如餵食與睡眠、疲勞、寶寶時常啼哭和照顧自己——尤其在初期,你因為經歷了身心的巨變而倍感疲憊。
  • 新生兒吐奶如何應對
    2、吐奶後,要多注意觀察孩子的狀況在孩子躺著時要把孩子頭部墊高,或者索性把孩子豎著抱起來。吐奶後,孩子的臉色可能會不好,但只要稍後能恢復過來就沒有問題。另外,根據情況可以適當地給孩子補充些水分。3、補充水分要在嘔吐後30分鐘進行孩子吐奶後,如果馬上給孩子補充水分,可能會再次引起嘔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