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方的神話體系之中,神代表了最高的道德,在中國視角的道德或者說行為模範,是「有德」的象徵。
反觀西方的神祗,私生活則顯得非常的不檢點,要求人類供奉的同時卻始終沒做什麼對人類有益的事。
混亂的西方神祗
古希臘神話是一個非常龐雜的體系。
很多人對於古希臘神話的直接印象是一個「亂」字,這種亂不僅表現在人物關係的混亂,更表現在神話故事裡道德倫理的混亂。
神王宙斯的出身就已經顯得來路不正,地母蓋婭和兒子烏拉諾斯交合生出了克洛諾斯,克洛諾斯有與其妹妹生下了三男三女,其中最小的就是宙斯。
作為「亂三代」的宙斯,娶了同父同母的妹妹赫拉,又先後與六位女神生過孩子,為達到目的,其化為的形象,有且不限於公牛、天鵝、金幣雨等等。
天后赫拉也不是省油的燈,嫉妒維納斯的美貌,將她嫁給了瘸腿的神匠伍爾坎,維納斯心有不甘與孔武有力的戰神馬爾斯偷情 。
一本正經的東方神
反觀東方神,但凡能躋身上古神話的諸位,每一位都是有莫大的功德在身,才被老百姓們祭拜信仰到如今。
諸如盤古開天,女媧造人,燧人取火,伏羲傳道,有巢安居,神農嘗草,軒轅禮樂,五帝阜民,大禹治水。
同樣作為神話體系頂端的玉皇上帝,也並非靠的血統,而是「自幼修持,苦歷過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該十二萬九千六百年」。
每一個神仙都受天的規則束縛,《西遊記》中「老龍王拙計犯天條」,涇河龍王為了贏賭約,僅僅改了降雨時辰,克了點數,便在剮龍臺上挨了一刀。
在《太上老君金口科玉條正律》裡面,更是有「金科三百六十科,玉律三十卷一萬五千條」。這「金科」、「玉律」,也就是所謂「天條」。
兩個大相逕庭體系的原因
西方神話脫胎於貴族體制,在西方神就是神,是一種血脈,可以注意的是西方神話中很多英雄都有神的血脈。
同樣以古希臘神話為例,古希臘人崇尚血統純正,為了保證血統,近親結合便成主要的途徑。
具有這種價值觀的民眾,所虛構出來的神話,體現的是一種絕對的能力,神權就是不容質疑的。
即使是帶領人類反抗神明的普羅米修斯,也是神的後代。
反觀中國神話,他脫胎於封建社會。
天庭即朝廷,漫天神官即朝堂百官,除了一個統領一切神靈的帝王,其餘神靈會有升有貶,會有凡人修行有成飛升上天,會有凡人功德圓滿上天入職。
因此,中國神話體系體現的是一種規則意識,在遵守規則的前提之下,造福一方,受凡人香火供奉,這樣才能升官。
在這樣的兩種截然不同的神話體系之下,其根本原因還是民族的價值觀的差異。
在神話中,西方人遇水修方舟,順勢而為,而中國卻是大禹治水,攔河修壩。觀念的不同,在這種上古災難面前,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