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為過把癮?95後的瘋狂盲盒背後:泡泡瑪特將上市 老闆僅33歲

2020-12-13 北京時間財經

有人年花百萬買盲盒。

「誰還不曾是個寶寶?」六一當天,不少成年人在朋友圈顯示著自己的童心,服務成年人的潮流玩具公司北京泡泡瑪特文化創意有限公司(簡稱「泡泡瑪特」)也在這一天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

說到泡泡瑪特的盲盒,消費者小歐(化名)對時間財經說,「有賭博的性質,因為不知道會拿到什麼,所以是興奮又期待。」一位從業人員文果(化名)則告訴時間財經,盲盒是一旦抽了第一個就停不下來,人或多或少都有點收集癖,如果一套裡面有一兩款特別喜歡的話,很容易就強迫自己把整套收集齊。

小歐最喜歡的是泡泡瑪特家Dimoo系列盲盒,她表示自己是個理性玩家,約兩年時間裡收集了約70個,有一個三層柜子專門用以成列這些公仔,「也許未來會有一面牆吧」。

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曾公開表示,有一位60歲的玩家,一年花了70多萬元購買盲盒。國泰君安曾經發布研報顯示,購買力最強的消費者一年買盲盒耗資百萬。而閒魚公布的數據顯示,泡泡瑪特受追捧的部分盲盒價格從59元飆升至2350元,狂漲59倍。

招股說明書顯示,泡泡瑪特2019年總資產為10.66億元,營收16.8億元,同比增長227%,淨利潤4.51億元,增長353%。

泡泡瑪特赴港上市的消息在另一家剛開始做盲盒的公司工作群裡流傳,看著行業先行者掙得盆滿缽盈,群裡「則嘖嘖」之後,又開始討論泡泡瑪特最掙錢的產品Molly其實並不好看。該公司一位員工對時間財經說,我們不酸,同時又感嘆,「想紅太難了」。

電商行業分析師、百聯諮詢創始人莊帥對時間財經表示,泡泡瑪特是典型的「娛樂零售」,它能使商品超出貨值本身的定價,也更容易誘導非理性決策,這種商業模式甚至比一般的奢侈品先樹立品牌再掙溢價的方式效率更高,銷售爆發的時間更短。莊帥認為,目前盲盒最大的風險在於政策管控,政策的不確定性高。

去年底,「炒鞋」盛行,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為此下發了防範金融風險簡報。據《證券日報》報導,深圳已經率先開始對「炒盲盒」進行嚴格監控,10月初已摸清了轄區內「炒鞋」、「炒盲盒」等情況的底細。

瘋狂的盲盒

盲盒簡單來說是消費者購買時看不到盒子裡的東西,盲盒中實際可以裝任何物品,不過時下最熱的盲盒是各種設計師的潮流玩具盲盒。盲盒中的小玩具大多為小人物造型,一個盲盒大約40-70元,12個一盒。除常規款外還有第13個「隱藏款」,隱藏款的被抽到的概率要低很多,大多為1/144。

雖然玩盲盒和小時候集小浣熊水滸卡類似,其來源也可追溯到「福袋」和「扭蛋」,但目前流行的盲盒方式,主要源於日本產品Sonny Angel,又被叫做「光屁股娃娃」,因為第一代的作品是有著光溜溜身體的娃娃。

「光屁股娃娃」到了第二代,就有了盲盒玩法的雛形。娃娃戴著動物形狀的帽子,帽子有小雞、熊貓、青蛙、猴子等9種,售賣方式變成了驚喜盒,人們只有拆開後才知道買到了哪一款娃娃。

到第三代,「光屁股娃娃」穿上了衣服,每個娃娃的衣服顏色不同,總共有12個固定款和一個幸運款。

泡泡瑪特便是從代理「光屁股娃娃」開始轉向做盲盒,其自主開拓的第一個產品是Molly。香港設計師Kenny Wong在一次活動中,對一個叫Molly的小女孩影響深刻,以該女孩的形象設計了金髮碧眼嘟嘴的Molly形象。

小歐收集的Dimoo是中國玩具設計師Ayan設計的一個小男孩形象,大眼睛,頭頂一朵可以變換成任何形式的雲。泡泡瑪特的另一個「搖錢樹」lalulu是香港的另一位插畫家龍家升插畫作品中的一個形象,一個長著兔子耳朵、鋸齒獠牙的動物,代表著一種酷萌感。

上述潮玩從業人員文果對時間財經表示,盲盒和動漫手辦是兩個概念,一般來說,盲盒不能有文化。

泡泡瑪特聯創司德曾介紹盲盒總結了三點特徵,沒有世界觀、沒有價值觀、藝術性不強。

因為潮玩沒有複雜的世界觀,消費者也不需要用大量時間了解,只需要簡單了解一下設計師和創作理念即可,接下來就是看造型喜不喜歡,價格能不能支付的起。年輕人本身經濟能力不是很好,對美和藝術的理解不是很深的時候,潮玩可能是讓他們第一次接觸到的潮流藝術產品。

Dimoo的設計者Ayan曾公開稱,自己是遊戲原畫設計轉為潮流玩具設計者,且潮流玩具從設計到生產的過程其實並不複雜。「一般是我來做平面設計,之後和做原型的朋友一起完成從平面到3D的設計過程,最後根據效果去找工廠討論材質等問題,然後就開始投入生產了。」

就是這樣一個輕巧的小玩偶公仔,成為一部分年輕人著迷的「潮玩」,物件本身之外,盲抽的形式,起到了重要作用。小歐說,自己接觸盲盒是因為前男友玩,「有的時候他抽完就直接給我,他就過把癮。」小紅書等多個平臺有用戶分享,如何通過掂重量、搖晃聽聲音、去捏盒子等方法辨別裡面可能的產品。

小歐表示,玩盲盒有點兒賭博的性質,因為不知道會拿到什麼,所以興奮又期待,尤其是「抽到喜歡的就特別開心。」有一陣的狀態是,做完事情就獎勵自己抽一個,特別開心或不開心的時候就去抽一個。有的情況是,看新品覺得好看,想去試試手氣。

如果抽到不喜歡或者重複的,就去閒魚或者一個專門的小程序上交換,或者搭配好賣的一起賣掉。

與此前火熱的抓娃娃不同,盲盒除了消費者不確定性之外,還設計了系列和隱藏款。如Dimoo有太空系列、遊樂場系列等,還有不少聯名活動,用戶很容易產生集齊12個一組的衝動。對隱藏款的執著,更是讓不少玩家不惜一箱一箱地買,被圈內稱為「端箱」。

天貓2019年8月發布的《95後玩家剁手力榜單》顯示,95後最「燒錢」的愛好中,潮玩手辦排名第一。盲盒收藏成為了硬核玩家數量增長最快的領域。單是在天貓上,就有近20萬消費者每年花費2萬餘元收集盲盒,其中購買力最強的消費者一年購買盲盒甚至耗資百萬,其中95後佔了大多數。

限量版、隱藏版與常規款售價相同,抽中機率低於常規款,因此限量版、隱藏版在二手交易平臺上相對常規款有一定的溢價,催生了一批「炒盲盒」的人。

文果介紹稱,有人專門抽盲盒然後來賣,也有人一口氣抽很多盲盒,拆開包裝來賣,這樣玩家就能確定買到自己想要的哪一款了,但是比靠運氣抽的標價肯定要高,隱藏款的標價則更貴。

根據閒魚去年公布的官方數據,2018年閒魚上有30萬盲盒玩家進行交易,每月發布的閒置盲盒數量較一年前增長320%。原價59元的潘神聖誕系列隱藏款閒魚二手交易價格高達2350元,漲幅約39倍;Molly胡桃夾王子隱藏款二手交易價格達1350元,漲幅約22倍。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實物商品領域為中國蓬勃發展的泛娛樂行業中增長最快的行業。實物商品的市場規模從2015年的146億元增加至2019年的325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22.1%,並預計自2019年起的複合年增長率為24.2%,進一步提速。至2024年,市場規模達962億元,幾乎成為一個千億市場。

此前「炒鞋」熱潮已經被金融機構予以風險提醒。鞋子成為一種新的資本遊戲,有調侃稱「勾子一反,傾家蕩產」。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下發了以《警惕「炒鞋」熱潮防範金融風險》為主題的金融簡報稱,「炒鞋」交易呈現證券化趨勢,日交易量巨大;部分第三方支付機構為「炒鞋」平臺提供分期付款等加槓桿服務,槓桿資金入場助長了金融風險;「炒鞋」操作黑箱化,平臺一旦「跑路」,容易引發群體性事件。

為此,金融簡報中要求各義務機構對「炒鞋」背後潛在的金融風險做到早預警、早發現、早處置,防止「炒鞋」亂象事態蔓延。

「炒盲盒」是否會成為下一個「炒鞋」呢?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市場營銷學教授陳歆磊公開表示,「盲盒」市場與「炒鞋」存在著本質區別,現在,市面上大部分的鞋沒人穿,都是倒手就賣,鞋子已經成了一種金融產品,但是盲盒市場目前還沒有大量資本進入,也沒有出現明顯的泡沫化,很多「炒家」是真心喜歡,也在收集盲盒,因此無需太過擔心。

先行者

泡泡瑪特成立於2010年,最初是一家普通的綜合型零售商。代理上述光屁股娃娃「Sonny Angel」產品後,王寧發現其復購率特別高。泡泡瑪特公司2016年度報告中稱,以Sonny Angel為代表的潮流玩具類產品在近兩年內迎來了高速增長,僅Sonny Angel一款產品的月銷售額就近三百萬元。

看到光屁股娃娃背後的商機,王寧開始開始尋找自主IP。其在微博發動態問網友除了收集Sonny Angle還喜歡收集什麼,評論區呼聲最高的是Molly。於是王寧去香港請到了Molly的設計師尋求合作,拿下了Molly的獨家IP版權。

Molly為泡泡瑪特一舉打開局面,2016年推出首款Molly十二星座盲盒後,泡泡瑪特的營收成倍增長,2017年Molly為泡泡瑪特創造4千元營收,佔比89.4%,2018年營收達到2億元,2019年再翻倍達到4.56億元。

2018年的天貓「雙十一」活動中,泡泡瑪特天貓旗艦店銷售額就已經成為天貓「雙十一」模玩類目第一名。而在2019年,交易額更是達到8212萬元,超越樂高、萬代、Line Friends等知名玩具品牌,以295%的增速再次成為天貓旗艦店「雙十一」玩具類目的第一名。

泡泡瑪特招股說明書顯示,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公司運營85個IP,包括12個自有IP、22個獨家IP及51個非獨家IP。營收以自有IP和獨家IP為主,其中自有IP營收佔比37.2%,獨家IP營收佔比35.4%。MOLLY和DIMOO都屬於泡泡瑪特的自有IP。

在盲盒的產業鏈中,泡泡瑪特主要為運營商的角色,也是打通潮玩產業鏈,率先建設潮玩生態的代表企業之一。在IP獲取上,泡泡瑪特類似於經紀公司,與設計師、藝術家籤約,他們出創意,泡泡瑪特負責推出產品、推廣和銷售。公司的發展策略也提到,要進一步提升藝術家發掘及IP創作和運營能力。

除了具有廣泛的IP合作資源外,泡泡瑪特還擁有廣泛的線下銷售點。其招股說明書顯示,與零售店相比,機器人商店(自動售賣機)在租賃費、人工費及維護費方面降低了成本及經營開支。公司於2017年、2018年及2019年分別開設了43間、217間及565間新機器人商店。截至2019年末,泡泡瑪特擁有825間機器人商店。

其招股說明書稱,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在2019年,按零售額計,泡泡瑪特在中國潮流玩具零售市場排名第一,擁有8.5%的市場份額。

文果表示,泡泡瑪特作為先行者,其他家的產品想借泡泡瑪特的銷售渠道,要給泡泡瑪特分成,如官方價69元一個盲盒,泡泡瑪特來提貨的價格可能是50甚至更低,可能還要獨家銷售。

資金方面,泡泡瑪特已經完成多輪融資,投資方有啟賦資本、華強資本、黑蟻資本、金慧豐投資、正心谷創新資本和華興新經濟基金等。2017年公司成功掛牌新三板,去年4月摘牌。

剛33歲的王寧野心顯然也不小。招股書顯示,泡泡瑪特一直在積極地擴大公司在全球市場據點的廣度和深度。截至2019年末,建立了覆蓋21個海外國家和地區的廣泛經銷網絡。

和君諮詢連鎖經營專家文志宏對時間財經表示,泡泡瑪特作為一個新興產業中的企業,未來能長成什麼樣,目前很難去預測,但要注意維持擴張和發展質量之間的平衡,IP太少,依賴性大,風險大,但IP過多,品牌塑造投入大,也會面臨諸多風險。

王寧曾公開表示:「也許再給我們五年時間,大家回過頭看泡泡瑪特,會覺得我們是國內最像迪士尼的一家企業。我們不一定像迪士尼一樣拍那麼多電影,但是也許會像迪士尼一樣擁有很多非常有價值的超級IP。我們會用各自不一樣的方式去孵化IP,去挖掘並把IP進行商業化。」

電商行業分析師、百聯諮詢創始人莊帥表示,泡泡瑪特的「娛樂零售」模式和IP關聯度很大,沒有很好的IP產品,娛樂零售無法規模化發展,但是盲盒無法成為孵化IP的核心模式。

南方都市報此前引用業內人士表示,盲盒裡的玩偶只不過是流水線上的工業品,本身並沒有什麼價值。而且由於盲盒的生產門檻低,所以也不會出現壟斷的可能,進而也就不具備「炒」的基礎。當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感覺到它沒有價值的時候,自然市場也就不存在了。

文果所在的公司由設計師員工設計了一款盲盒產品,去年11月推向市場。她表示,「要玩起來也挺難的,想紅那簡直太難了」,眾籌網站上有很多盲盒項目最後都做不起來。

莫可(化名)向時間財經介紹,自己5年前就開始買泡泡瑪特家的Molly,以前經常很寶貝地在朋友圈曬,但是現在不玩了,因為換了工作,生活工作都發生了變化,精力一下子就不在玩上。此外便是覺得有一些設計沒特別心意了,有點市場化,覺得沒那麼好看。

莫可的一個朋友現在還在玩,特別愛收集,所有系列買全,莫可說,那種玩法特別燒錢,主要在於很多特別款或是網上炒的比較熱門的得加價買。

「對盲盒產品的喜愛,純屬一種心理上的成癮,可能那個感覺沒了就沒了,但是有經濟條件的話,一直買也行。」莫可說。(北京時間財經 陳世愛)

相關焦點

  • 瘋狂印鈔機!讓95後上癮的盲盒第一股上市暴漲100% 33歲創始人身家...
    時至今日,說起盲盒和泡泡瑪特,即便沒買過也大多有所耳聞。不知從何時開始,「抽盲盒」在95後00後的年輕人中日漸流行開來。   12月11日,作為「盲盒第一股」的泡泡瑪特在港股上市,發行價為38.5港元/股。
  • 太瘋狂!「盲盒」千億巨頭泡泡瑪特上市!賣盲盒一年賺4.5億,85後...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導讀:「不吃飯可以,不買盲盒不行。」95後的愛好又催生了新的故事與風口,盲盒在95後00後年輕人中流行開來。12月11日,靠賣盲盒起家的泡泡瑪特正式登陸港交所,成功掛牌上市。85後創業賣盲盒,1年淨利潤4.5億王寧值得一提的是,泡泡瑪特還是一家夫妻店。出生於1987年的創始人王寧及妻子楊濤持有泡泡瑪特近49.8%的股權,上市後這對夫婦身價將接近500億港元。華興資本、紅杉資本亦成為贏家。
  • 泡泡瑪特迎上市,背後是誰在為盲盒「印鈔機」買單?
    編者按:12月10日早間消息,泡泡瑪特發布公告稱,將於12月11日登陸港交所上市。三年前的2017年1月25日,泡泡瑪特曾掛牌新三板上市,但是2014年-2016年連續三年虧損,最終於2019年4月遺憾摘牌。退市又上市,過去三年間,泡泡瑪特經歷了什麼變化,此次上市之後還能一直火下去嗎?這篇2020年初的舊文將帶你進入盲盒的「瘋狂」世界。
  • 泡泡瑪特退市再上市,揭秘盲盒背後的暴利生意經
    三年前的2017年1月25日,泡泡瑪特曾掛牌新三板上市,但是2014年-2016年連續三年虧損,最終於2019年4月遺憾摘牌。退市完成前,泡泡瑪特市值為20億元人民幣。此後,泡泡瑪特通過運營Molly等多個IP、引入「盲盒」玩法轉型翻身,2017年-2019年,淨利潤分別為156萬元、9952萬元、4.51億元,淨利潤翻了289倍,業績可謂爆發式增長。
  • 瘋狂吸粉「95後」,泡泡瑪特被捧上市了
    3.市場競爭之下,泡泡瑪特如何應對?4.盲盒的IP之路能走多遠?Z世代養大的產業2019年4月,為期3天的上海國際潮流玩具展在上海舉辦,近十萬人瘋狂掃貨。開展不到半小時,不少知名潮玩品牌推出的新品和限定品就已經售罄。
  • 「盲盒」千億巨頭泡泡瑪特上市!賣盲盒一年賺4.5億,85後創始人火了
    導讀:「不吃飯可以,不買盲盒不行。」95後的愛好又催生了新的故事與風口,盲盒在95後00後年輕人中流行開來。12月11日,靠賣盲盒起家的泡泡瑪特正式登陸港交所,成功掛牌上市。依據公開信息,泡泡瑪特發行價為38.5港元/股,上市首日開盤漲幅100.26%,市值一度超1100億港元。
  • 泡泡瑪特敲鐘!市值暴漲100%超千億,33歲夫妻是怎麼玩轉盲盒生意
    將生意瞄準年輕人的泡泡瑪特高管團隊,同樣年輕:今年33歲的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擔任董事會主席及行政總裁,負責整體戰略規劃及管理;同是33歲的妻子楊濤,擔任執行董事及副總裁,負責監察公司的產品開發部。此次IPO前,王寧夫婦持股55.22%,按千億港元市值折算,夫妻倆身價超500億港元。
  • 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上市 塑料娃娃撐起千億巨頭
    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上市 塑料娃娃撐起千億巨頭  Emma Chou • 2020-12-11 14:48:57 來源:前瞻網 E2695G0
  • 1000億的泡泡瑪特和盲盒裡的95後
    但在這天清晨6點的西單大悅城門外,卻有兩千多人排起了長龍,他們打算在寒風中再等4個小時,等大悅城一開門就衝進去買一款玩具:泡泡瑪特的新款公仔。這些來買玩具的人,不是需要哄孩子的父母,而是以95後、00後為主的年輕人。這種場面,對泡泡瑪特來說已經不算新鮮。在2018年4月,泡泡瑪特在上海舉辦展覽會,同樣是上千人提前足足4天4夜在會場外面排隊。
  • 【新經濟】1000億的泡泡瑪特和盲盒裡的95後
    【新經濟】1000億的泡泡瑪特和盲盒裡的95後 2018年12月21日,北京的冬天一如既往的寒冷。但在這天清晨6點的西單大悅城門外,卻有兩千多人排起了長龍,他們打算在寒風中再等4個小時,等大悅城一開門就衝進去買一款玩具:泡泡瑪特的新款公仔。
  • 泡泡瑪特上市!市值超千億,靠賣盲盒3年淨利暴漲300倍,它憑什麼?
    一位85後的創業者,10年前創辦了潮玩零售品牌泡泡瑪特,主要是開線下玩具店,於2016年推出盲盒產品後,僅用3年時間,成功逆襲成為港股上市公司。 2019年8月,天貓發布的《95後玩家剁手力榜單》顯示,95後最燒錢的愛好中,潮玩手辦排名第一。每年有20萬硬核玩家,一年在盲盒上花費超過2萬塊。有些瘋狂的消費者,一年甚至要花上百萬。 2020年兒童節,拼多多數據統計顯示,十大熱銷商品榜上,盲盒排第二。
  • 泡泡瑪特上市背後,成年人的玩具有多賺錢?
    2017年1月,泡泡瑪特在新三板上市,但在2019年4月終止掛牌,上市時間僅2年。公司表示,從新三板退市的原因為配合公司業務發展需要,降低成本。但當時有業內人士分析,泡泡瑪特的摘牌舉動是為了謀求在中國香港或美國上市。  一年後,泡泡瑪特再次赴港上市,無疑會將「盲盒經濟」進一步放大。快速增長的背後,泡泡瑪特靠的到底是什麼?
  • 泡泡瑪特上市成千億巨頭,瘋狂的盲盒生意開拓「潮玩」新賽道?
    一部分人對於泡泡瑪特的資本熱度積極看好,「非典型的中國商業故事」「盲盒千億巨頭」「把握95後、00後市場的盲盒生意」「潮玩市場興起」等各類title接連冠名到泡泡瑪特身上,它仿佛代表著一種奇蹟,資本市場上出現了一支被Z時代亞文化滋養起的新軍。
  • 泡泡瑪特上市背後:85後創始人如何靠盲盒攬金4.5億元?
    這意味著這家因賣盲盒而聲名大噪公司,也要登陸資本市場了。憑藉涵蓋潮流玩具全產業鏈的一體化平臺,泡泡瑪特的業績實現快速增長。總收入從2017年的1.58億元,增加至2019年的16.83億元。淨利潤從2017的160萬元增加至2019年的4.51億元。85後創始人王寧如何做到這一切?
  • 千億泡泡瑪特背後:盲盒「印鈔」,Z世代「傾家蕩產」
    今天,泡泡瑪特成功在港股IPO,開盤價77.1港元,最高漲至81.75港元,收盤價69.00港元,市值為953億港元。33歲的王寧因此身價超500億,背後的一眾投資方華興資本、紅杉資本中國、黑蟻資本、啟賦資本等也賺得盆滿缽滿。從20億到千億,泡泡瑪特同樣驚人的增長還有營收和利潤。
  • 【領建邦】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今日上市
    毛利率超過60%的泡泡瑪特天貓發布的2019年《95後玩家剁手力榜單》顯示,潮玩手辦排名第一,其中盲盒收藏成為硬核玩家數量增長最快的領域。據悉,每年有20萬硬核玩家,一年在盲盒上花費超過2萬。有些瘋狂的消費者,一年甚至要花上百萬。華金證券的一份研究報告粗略勾勒了盲盒類潮玩的消費者畫像。研究報告顯示,潮流玩具助力消費者的性別分布:女性用戶佔比約75%,18-34歲用戶佔比約78%。由此觀之,年輕人顯然是這部分消費主力。在這樣的消費需求面前,泡泡瑪特無疑衝上了風口。
  • 盲盒為什麼爆火?泡泡瑪特上市給未來的創業者帶來哪些啟發
    泡泡瑪特是一家靠著「盲盒」概念而名聲大噪的潮玩文化公司,創始人是一個叫王寧的85後。我個人對泡泡瑪特的理解有五個層面: 第一層,它是潮流玩具,所謂潮流玩具,就是成年人的玩具。潮玩用戶年齡在15-40歲,女性居多,60%是本科以上學歷。這是對泡泡瑪特最基礎的認知。
  • 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赴港上市
    網紅綠眼金髮小人「Molly」背後的盲盒品牌泡泡瑪特要上市了。6月1日,兒童節這一天,有「盲盒第一股」之稱的泡泡瑪特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招股書顯示,過去3年,泡泡瑪特的營收和淨利潤一直在翻倍,2017年至2018年,網紅綠眼金髮小人「Molly」這個IP為泡泡瑪特貢獻的收益居所有IP的首位。
  • 泡泡瑪特上市高開超100%,你還在吐槽盲盒是智商稅嗎
    59元一個的塑料小人,讓無數青年為之肝了又肝。文 |南都周刊記者 盛倩玉 編輯 |楊文瑾 今天(12月11日)上午9時,「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正式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證券代碼「9992」。上市首日高開超100%,報77.1港元/股,市值超過千億港元。
  • 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85後創業賣盲盒,公司上市市值破千億
    下午收盤價為69港元,較發行價上漲79.22%;以收盤價計算,泡泡瑪特市值為953億港元。泡泡瑪特由此成為國內潮玩文化領軍股。泡泡瑪特創始人、CEO王寧和夫人楊濤持股49.8%,根據最新市值推算,王寧、楊濤夫婦身價超過500億元,堪稱是潮玩市場最成功的「魔法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