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來年,清宮劇歷久彌新,始終活躍在電視螢屏上,存在在我們朋友圈裡。從最初的《還珠格格》,到後來的《宮》、《如懿傳》、《甄嬛傳》一部接著一部,可以說每一部都是大賣,成為我們飯後談點。可是為什麼單單是清宮劇一直沒有衰敗,其他朝代的,例如漢人的漢代、明代,蒙古的元代拍成的影視劇遠遠少於清代。這都是導演抓住了各個方面的因素(現代人的價值觀、電視劇所包含的歷史背景、演員的選擇等),才使清宮劇熱火。
【歷史背景】清朝是離我們最近的朝代,上下不過百年左右,許多歷史事件仿佛曆歷在目,文獻也比較齊全,給人一種更加的真實感,發生的歷史事件也基本耳熟能詳,例如九子奪嫡;同時現存北京的故宮殿院正是清朝人最後的住居,人們對其有一種嚮往之情,另外清朝是中國封建王朝的最後一段,經歷了許許多多的恥辱和辛酸,給我們的內心留下許多的遺憾和迷惑,激起我們去探索、去了解這段歷史為什麼會這樣使民族淪陷於外邦。導演正是抓住了人性的這一特點,給人製造一種朦朧感和好奇心。
【現代人的價值取向】在這個社會,不管是從服裝還是人的顏值人們都喜歡美麗的事物,清宮劇的導演都是投我們所好。而相對來說,例如秦朝的電視劇一般都是以厚重格調為主,服飾以黑衣麻布,人物選擇都是以滄桑感更為優先,這只能符合小眾化的口味。清宮劇從服裝選擇都是華衣錦服,充滿了鮮豔的色彩感,讓人從視覺上賞心悅目。演員的選擇上都是偏重於顏值高、流量好、口碑好的演員,畢竟顏值即是正義,人們都喜歡高顏值的人,電視劇的選員正是符合當下人的審美觀。
【劇情的多樣曲折】清宮劇最大的特色應該說就是劇情和人物設定了,《宮》、《步步驚心》出場設定都是以女主穿越開始,設置一種新鮮感。在人物設定上,主角光環光環明顯,女主都是聰明伶俐,討人喜歡的角色,晴川、若曦都是能幫助皇帝解決事的人,深得大家喜愛,使看電視機的人恨不得自己附身主角。而從劇情上看,清宮劇大致分為:一、女主有許多追求者,最後尋得真愛;二、女主有許多競爭對手,一開始傻白甜善良受人迫害,之後堅強起來,強勢奪寵,獲得愛情。不管從那種劇情,清宮劇發展必須貫穿愛情,而是是虐愛,讓人看了既義憤填膺,又隨之喜怒哀樂的愛情。因為在現實的社會當中,缺少這種跌宕起伏的新鮮感和刺激感。對應女孩子來說,清宮劇裡有甜甜的愛情,有心目中為之捨身往死的王子;對應男孩子來說有那種皇帝醉臥美人膝,醒掌天下權的快意;而對應中年婦女來說裡面有社會、職場、生活的勾心鬥角,是一種映射,也是他們飯後的談資……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從劇中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和精神寄託。這正是清宮劇最大特色,符合大眾化的口味。
【趨勢的良性循環】清宮劇大火以後,就會有更多的導演趨之如騖,想要分一杯羹,賺取流量。這是一種好的趨勢,促使導演們出更好的作品,對劇本的選擇、人物的刻畫、劇情的編排更加精益求精,精工細作。這也是清宮劇大火,長久不衰的助力。
任何的事物發展,必然有眾多因素驅使。清宮劇的大火從精神上豐富了我們的生活,從素質上豐富了我們的歷史素養。希望在未來的發展中清宮劇能夠更加貼近生活,貼近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