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十而已》到《以家人之名》,國產劇「熱搜化」,「咪蒙味...

2020-12-14 愛範兒

從《三十而已》到《以家人之名》,國產劇「熱搜化」,「咪蒙味」越來越濃

今天你在熱搜榜看劇了嗎?

讓全民手撕林有有的《三十而已》大結局後,一部講述「兄妹」從家人到戀人的《以家人之名》,成為新的熱搜榜常客。

一開始我並不打算追這兩部劇,但只要我打開微博抖音,總會刷到劇集的一些片段,熱搜榜也經常能看到關於劇情的話題。

這些劇集天天霸榜熱搜榜,仿佛不看看和朋友聊天時都插不上話了,於是我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充值了視頻網站會員。

後來我發現,根本不需要為了看劇充值會員,每天刷刷微博、抖音就能追完一部劇了。

我在微博、抖音追完了一部劇

從《三十而已》到《以家人之名》,一集一個熱搜已經不能體現這兩部劇的火爆程度了。

據統計,在上個月大結局的《三十而已》,累計收穫了 237 個微博熱搜,平均一集 5.4 個熱搜,微博話題閱讀量超過 260 億,而且超過 7 成的熱搜排在前 10 位。

如果盤點《三十而已》和《以家人之名》的熱搜話題,可以發現這些話題基本可以分為兩類。一種就是劇中某個情節片段,另一類就是由劇中引發的一些討論。

比如在《三十而已》播出初期,「顧佳買包」的話題讓這部劇迎來第一波熱搜高峰,太太團的「包包鄙視鏈」也在網上引起熱議,當天就喜提 14 條熱搜。

此後「顧佳顧學」、「全職太太算不算獨立女性」等話題,則在第一波劇情片段的傳播後,提供更深一層的討論空間,帶動劇集進一步出圈,就算不了解劇情的路人也能參與到這些話題的討論中。

在《以家人之名》中也能發現類似的規律,不過與《三十而已》相比,《以家人之名》的熱搜更集中在劇情片段,比如「李尖尖主動吻凌霄」、「齊明月李尖尖吵架」等高潮和衝突性強的劇情。

這些熱搜基本囊括了劇中所有的關鍵情節,這也是為什麼說在熱搜上就能追完一部劇了。除了微博,抖音等短視頻平臺也成為了新的追劇平臺。

無論是《三十而已》還是《以家人之名》,在抖音上的熱度絲毫不亞於微博。關於「三十而已」話題的短視頻播放量高達 205 億,而正在熱播的《以家人之名》也有 133 億的播放量,登上抖音熱搜榜也是家常便飯。

和微博一樣,在抖音上傳播的也是劇集中的一些 cut 片段。你可能會這樣的疑問,如果觀眾都在微博抖音上追劇,誰還去看完整版。再說了,這些 cut 是不是也涉嫌侵犯版權呢?

實際上,推動這些劇集 cut 片段傳播的就是片方。

在熱搜上的話題,大部分都是由劇集的官微主動發起的。比如《以家人之名》官微更是一天發布十多條 cut 片段,並配上相關話題,瘋狂轟炸下總有幾條可能登上熱搜,也有網友質疑是片方在買熱搜。

而在抖音上,《三十而已》和《以家人之名》的官方帳號粉絲數都接近 300 萬,點讚量分別達到了 5600 萬和 4700 萬,抖音正在成為影視作品宣發的一個重要平臺。

據毒眸援引業內人士的介紹,早年電視劇的 cut 主要用於片方向電視臺、視頻網站等購買方推銷時播放,一般不面向大眾公開。

而短視頻的興起讓用戶養成了碎片化的觀看習慣,cut 這種天然符合碎片化傳播的形式,地位也大大提高,甚至能比正片獲得更大的傳播量。

其實在今年之前, cut 就已經成為劇集出圈一個重要方式。

去年暑假的熱播劇《陳情令》和《親愛的,熱愛的》在微博的短視頻播放量都超過 100 億。而 2018 年的爆款劇《延禧攻略》,單在微博就發布了 1100 萬條短視頻,收穫 500 多個熱搜,這個記錄至今沒有哪部劇能打破

除了電視劇,電影的宣發也越來越青睞短視頻平臺。

根據巨量引擎和貓眼研究院聯合發布的《2020 電影短視頻營銷白皮書》,2019 年票房 Top 30 的國產電影中,有 21 部在抖音平臺上開設官方帳號進行宣傳。

據悉在 2019 年至少去過一次電影院的抖音用戶中,有 85% 都曾因為看過抖音的內容而去購買電影票,有 92% 用戶會去網上搜索觀看。

由此可見,對於電影來說,抖音是一個轉化率不錯的導購平臺。而對於電視劇來說,同樣可以通過各種 cut 吸引更多觀眾去視頻網站看正片。

根據 QuestMobile 的數據,短視頻用戶規模還在快速增長,截至 6 月月活用戶已經達到 8.51 億,佔據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用戶總時長的 20%,僅次於即時通訊,相比之下優愛騰等傳統視頻網站的增長則有些乏力。

流量結構的改變,也倒逼更多影視劇迎合用戶在短視頻平臺的觀看習慣,挑選更多能夠擊中用戶痛點的片段引爆輿論,製造更多具備「熱搜潛質」的話題

為了能剪出更多這樣的短視頻,這樣的「熱搜思維」逐漸蔓延到了編劇和拍攝階段。而這種從製作到宣發都「熱搜化」的模式,逐漸形成一種新的電視劇模式,一些人稱之為「熱搜劇」。

透著「咪蒙味」的熱搜劇

雖然咪蒙已經淡出公眾視野很長時間,但她卻留下了一套煽動公眾情緒、流水線製造爆款的方法論,緊跟熱點、販賣焦慮、製造矛盾、觀點極化……都是咪蒙爆文屢試不爽的套路。

如今這種套路被複製到了影視作品中,女性獨立、原生家庭、婆媳矛盾、出軌、小三、渣男、綠茶……等話題成為眾多國產劇的「爆款密碼」,這些話題本身也是熱搜中的高頻詞。

縱觀這幾年的熱門國產劇,從《歡樂頌》、《都挺好》,到今年的《三十而已》和《以家人之名》,都能看到上述充滿「熱搜基因」的元素。

▲ 顧佳扇林有有,《三十而已》在網上最火的一個片段.

如果咪蒙的文章是精準撩撥讀者 G 點的爽文,那麼這些精心炮製的「熱搜劇」就是能引發觀眾高潮的爽劇。

《三十而已》出品方檸萌影業的總裁陳菲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用戶通過熱搜上的短視頻 cut 追劇的現象愈演愈烈,這種浮躁的消費方式很大程度影響了創作者的表達

比如《三十而已》後半程的情緒發酵,這完全不是我們的初衷,顧佳的婚姻線我們是按現實主義的方法去刻畫的,但各種提前釋放並被反覆強化的短視頻 cut,卻讓觀眾將劇情讀解成了「爽劇模式」,最後讓觀眾的情緒無處安放。因此,如何適應這種劇集消費環境的變化,已經成為擺在創作者面前的新問題。

陳菲擔憂,當長劇集被解構成各種梗和爆點組成的段子集,很多用戶就無法沉浸其中去看到人物的完整弧光,甚至被一些偏激的集體情緒裹挾,沒法用客觀的眼光去看待,也沒有時間去深度思考。

去年《都挺好》熱播時,就被 《北京日報》批評「通過放大蘇大強的惡,製造兄妹、夫妻的惡,釋放情緒,挑撥觀眾的情緒」,並提醒行業和大眾警惕這種「爽劇化」的簡單操作思路。

可爭議就是流量的催化劑,就像無數自媒體將咪蒙作為抄作業的範本,越來越多的劇集在用咪蒙式的流量配方來量產「熱搜劇」,飯統戴老闆這篇文章生動描寫了這種劇集生產模式:

劇情要素來自 100 篇情感爆文,渣男、綠茶、lowB、賤人、海王……應有盡有,精準轟炸你的情感神經末梢,然後催生出 100 篇新的爆文,進而啟發續集的創作思路,逐步形成了以「雞湯文內循環為主體、現實外循環為輔助」的電視劇發展新格局

不過劇集「熱搜化」也會反噬創作者,《以家人之名》口碑高開低走就是一個例子。

劇中前幾集對家庭生活細緻的描繪讓很多觀眾看到了《請回答 1988》的影子,沒有血緣關係的幾個人組成家庭的設定又有點類似《小偷家族》。

這兩部拿來和《以家人之名》類比的作品,一部豆瓣評分 9.7 分,一部獲得了坎城電影節的金棕櫚獎,可見觀眾對於《以家人之名》的期待之高。

然而隨著後期「兄妹三角戀」等狗血劇情展開,良心的家庭劇逐漸變成俗套的愛情劇,就像毒舌電影對這部劇的評價:

他們本可無限逼近國人心中幽深而隱秘的世界。卻選擇迷失在花團錦簇的熱搜煙火裡。

從「X 分鐘看電影」到「熱搜追劇」,是劇集注水還是觀眾沒耐心

在所謂「熱搜劇」興起之前,網際網路早就在悄悄改變人們的觀影看劇的習慣。

從以谷阿莫為代表的「X 分鐘看電影」,到倍速播放,到如今乾脆通過短視頻 cut 來追劇,看起來觀眾是越來越沒耐心了。

《娛樂至死》作者尼爾·波茲曼曾提出過「媒介即隱喻」的概念,認為媒介在用一種隱蔽但有力的暗示來定義世界。如今短視頻這種媒介讓文娛作品消費變得越來越速食化,「熱搜追劇」也在這樣背景下應運而生

可這事能怪觀眾太浮躁了嗎?顯然不能,面對那些又長又臭的注水劇,開 2 倍速可能都嫌慢。

那這事責任都在製片方嗎?也不完全是,短視頻的大趨勢對於影視行業來說已經不可忽視,而短視頻這種追求高效率和強刺激的媒介,註定要拋棄一些傳統影視作品的文本結構和敘事邏輯。

去年 Netflix 曾在測試版本推出過「倍速」功能,結果遭到好萊塢集體抵制。《絕命毒師》主演亞倫·保爾認為這會「毀掉藝術作品」,《碟中諜 4》導演表示「這是對很糟糕的觀影體驗的又一次削減」。

這些好萊塢從業者擔心的,除了「倍速」功能會影響作品的表達和觀影體驗外,更重要的是一旦觀眾養成了這種觀影習慣,可能就再也回不去了。

這樣的擔憂並不是杞人憂天,我們現在就見證著這樣的變化。

相關焦點

  • 咪蒙與「時尚先生」真是個謎
    一年前,「時尚先生」刊發了特稿「咪蒙離婚記」,咪蒙在對記者掏心窩子般的傾訴裡,把自己的前夫描述為一個沒有上進心的廢物,離婚時竟然還有臉惦記著維護利益,「這時咪蒙才發現羅同學也是普通人,愧疚也因此減輕了一些。」
  • 2020劇網播量排行榜TOP 10!《以家人之名》第五,冠軍破80億
    2020大家追了哪些劇呢?今年高評價的劇不少,但真正走熱的並不多,只有《以家人之名》、《琉璃》、《三十而已》、《錦衣之下》…幾部,而其實這些劇並沒有到大爆款的程度,網播量數據沒有想像中多,且今年目前為止沒有網播量破百億的劇,去年至少還有《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進入百億俱樂部。
  • 《以家人之名》和《琉璃》等熱播劇評分TOP 10!冠軍高達8.2
    最近話題度最高的劇就是《以家人之名》和古裝劇《琉璃》,而在前一陣子的《隱秘的角落》後,近日又有多部懸疑陸劇上檔,其中熱度和口碑最高的就是楊穎Angelababy參演的《摩天大樓》,豆瓣評分高達8.2耶!反而《以家人之名》評分爆跌至7.6,以下熱播劇評分榜TOP 10,宋威龍《漂亮書生》墊底耶。
  • 獨家起底咪蒙短視頻創業成績單:月入300萬,咪蒙仍在製造咪蒙
    按理,這些都是極為隱私的個人信息,但為了繼續塑造「痛苦」的咪蒙「浴火涅槃」,不惜再次將羅一洋拖出來鞭撻,還發布了前夫個人照片。這下好了,所有人都知道羅一洋得了嚴重的腎病,並且還被塑造成了一個每天花錢玩遊戲沒有理想混吃等死的廢人。這算咪蒙對前夫的第二次羞辱。第三次羞辱則體現在,以咪蒙的婚姻觀判斷,她說,愛死了就不能將就。
  • 2020「十大熱門古裝劇」流量王出爐!第一名居然是它
    隨著各大男神女神的接力回歸,2020年根本堪稱「電視劇大勢年」!光是下半年就有將近十餘部的火熱古裝大戲上檔,包括近期因《以家人之名》人氣高漲的女星譚松韻、唱跳偶像「火箭少女101」楊超越、美豔女神迪麗熱巴、甚至是古典女星湯唯等,都帶著超火熱的作品席捲歸來!究竟在今年滿滿的古裝劇當中,哪十部作品最受到觀眾喜愛,成功登上2020 最夯古裝陸劇Top 10 呢?
  • 元氣森林撕掉「日系」外衣,國產「洋品牌」的套路不好使了?
    最成功的「偽日系」品牌,是名創優品實際上元氣森林這些營銷套路並不新鮮,都是前輩名創優品玩剩下的,這家剛剛在美國上市的「十元店」,可謂是最成功的「偽日系」品牌。▲ 名創優品招牌上就有醒目的日語.紅底白字的「MINISO」很難不讓人聯想到優衣庫,店內的選品陳設參考了無印良品,產品的生產者地址一欄還寫著「日本東京都目黑區株式會社名創優品產業」。這和元氣森林在日本註冊公司是一樣的操作,前幾年名創優品還會在產品上標註「100% 日本品質」的字樣,並在官網上稱自己是「總部位於東京的日本品牌」。
  • 微博票選2020必追劇TOP10!《枕上書》第七、《以家人之名》第二,冠軍百萬票
    最近微博上開啟2020金秋杯劇集大賞的票選活動,許多今年高熱度的劇都進榜,像是上半年的《錦衣之下》、《三生三世枕上書》、《傳聞中的陳芊芊》,還有近期的《以家人之名》、《琉璃》等等,你們覺得絕對不能錯過的是哪部呢?以下是排行榜TOP 10,小編幾乎都追了耶!
  • 安靜吃瓜,圍觀「咪蒙」創業路上的大起大落!
    最近正好看了一本「秋葉大叔」的《創業七堂課》,根據這本書的理論來看看咪蒙的三次創業,分析咪蒙的前兩次創業失敗,我有豁然開朗之感了。先說說秋葉大叔是誰?一個勤奮的令人髮指的創業大叔,火遍全國的「知識網紅」,武漢工程大學副教授。用秋葉大叔在《創業七堂課》裡的觀點,看準了路,找對了人,能找到錢。
  • 「爛番茄」評選網飛必看10大神劇,《黑鏡》僅排第6名,第1名是它
    第10名|《心靈獵人》近幾年犯罪類型劇已成為熱點,是不少劇迷熱愛的題材之一!《心靈獵人》將時光背景拉回犯罪心理、罪犯側寫正剛發展的1970年代,刻畫兩名FBI特別探員探究「連環殺手」犯案動機與心理因素的過程,期盼從中找出能應用在偵辦新形態犯罪的破案關鍵。
  • 2021年開年神劇「大江大河2」探討這部劇為什麼好
    2021年開年神劇那就是「大江大河2」了!說「神劇」可能有點兒過,但「大江大河2」絕對當得起「經典」二字。現在已經播完了。今天咱就好好品一品這部劇。「大江大河」的出品方是正午陽光,這大家都知道。首先第一點:「大江大河2」的格局非常大,這種「大格局」並不是使勁喊口號啥的,而是通過塑造「宋運輝」這樣一個角色來實現的。王凱飾演的宋運輝是國產劇裡少有的不讓人討厭的「高大全」正面角色。「秉正道而行」的宋運輝在那個大江大河、波瀾壯闊的年代裡仿佛是一道正義之光,照亮了無數的奮鬥者。他代表的就是當時無數奉獻者們的汗水。、淚水以及不屈的意志。當然,原著小說裡的宋運輝並沒有這麼高大全。
  • 網評「哭斷腸場面」TOP5!《陳情令》《香蜜》都上榜,《以家人之名...
    以下微博熱烈討論的「哭斷腸、極具感染力的哭戲」TOP5,《延禧攻略》《香蜜》都上榜,賀子秋:「為什麼總是我被拋棄」超虐,第一名票數壓倒性勝利!感染力強哭戲5:張新成 飾演《以家人之名》賀子秋賀子秋是顆催淚彈呀!
  • 國產青春劇,被偷走的20年|鮮觀
    在國產青春劇「開門紅」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國產青春劇數量沒有跟上,接下來的四五年間,僅有根據梁曉聲同名小說改編的《年輪》有一定聲量。直到1996年,國產青春劇才有了「集群」勢頭。《真空愛情記錄》打著「中國第一部偶像電視劇」的標籤進入觀眾視線,《北京夏天》裡的曹穎讓觀眾眼前一亮。
  • 《以家人之名》:8.6分降到7.2分,踩在醜化女性和兄妹畸戀上的爆火
    倘若讓我來安利《以家人之名》,無非兩點。一,煙火氣。國產劇向來以不接地氣聞名,看那些職場劇,動輒就是金融圈時尚圈,初出茅廬的菜鳥女主就能在北京租個大平層樣板房叫窮,觀眾看了半天,只覺得離自己的生活十萬八千裡遠。
  • 年度國產劇熱度排名:《三十而已》實至名歸,但《琉璃》認真的?
    01年度國產劇排名:《三十而已》第一近期這段時間是有非常多評選的呢,特別是藝人們之間的各種不同評選都是引來了不少的熱度,比較娛樂圈裡面優秀的藝人那麼多,對於是否上榜肯定是會有很高的關注度啦首先年度國產劇熱度第一名的就是《三十而已》啦,這部劇相信大家都是很熟悉的吧?該部劇真的是成為了年度話題和熱度最高的劇了。《三十而已》這部劇講述的內容也是很真實和,和如今社會中的現象和非常相似的呢。《三十而已》這部劇主要講述的是三位女性在感情和職場上發生的各種事情,從而也是呈現出女性有困難也是可以獨立,完全就是可以靠著自己有不同的成績和精彩生活呢。
  • 《三十而已》熱播劇同款 | 明星都愛秀水街
    >三十而已》接近尾聲,也引起了更多網友對這部劇的解讀。」。>的老顧客了,曾出演過《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等影視劇,最近大火的《傳聞中的陳芊芊》以及熱播劇《三十而已》都有精彩的出演。/ 胡彩虹老師身穿秀水街F2「秀秀」家服裝 /其實「秀秀」家的衣服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在熒幕上了
  • 「三十而已」:我是我的堡壘,沒人能摧毀丨鮮劇
    「夜晚的碎夢將我包圍咽下的淚和聲音鬥嘴我是我的堡壘,沒人能摧毀愛會是我最體面的捍衛」在「三十而立」的固有認知裡,又有多少人到30歲時能真正得到這個「座位」?「如何把自己還給自己」是核心議題,而「選擇權」成為破題關鍵。30歲的女性,不像20歲那樣青春肆意,有大把的時間可以「揮霍」,也不像40+的女性,經歷過許多之後,泰然通透。但30歲有太多可能性,依舊可以抓住青春的尾巴,也可以搖身一變走上「輕熟」的道路,有太多選擇需要自己決定。
  • 6月最後一天我見到了咪蒙
    可我本能的反彈了,我告訴她,你是堪比xx衛視的媒體了,你已經承擔了「教化社會大眾」的責任了,這可能不是你自願的,但卻是當下環境賦予你的。所以,這種觀點,我不敢說,你更不能說了。她未必同意我的說法,如果她能接受這種說法,可能……。這也許是我們「話局」中最有質地且最有代表性的交鋒了。
  • 國產熱播超越7分的電視劇《以家人之名》佔據榜首
    最近國產熱播劇的真的很猛,繼《三十而已》《二十不惑》的大火之後哦,現在有幾部電視劇豆瓣評分都超越7分以上,而且口碑都不錯,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些什麼?第一部《以家人之名》主演: 譚松韻 / 宋威龍 / 張新成 / 塗松巖 / 張晞臨豆瓣評分:8.4分目前芒果TV更新至14集,微博關注度很高,原生家庭和家庭溫情劇、喜劇感都很高,看得十分過癮,無論是小演員和老戲骨都在線。
  • 考古初代毒雞湯教主咪蒙,販賣焦慮的節奏大師
    也就是在報社,咪蒙收起了文縐縐的寫作風格,開始學習怎麼把文章寫的好看,怎麼迎合受眾。幾年後,咪蒙爆火,接受專訪時表示:「你隨便給我一個什麼東西,我都能把它寫有趣。」這是在南都訓練出的本事,也是後來她開公眾號的底氣。後來的咪蒙,的確把玩弄文字的技巧發揮到了極致。文章後半段我會仔細介紹她的寫作方法論。
  • 或許有一天會毀了國產劇
    文|令狐伯光如果要說最近最火的國產劇。絕對是丁梓光導演,譚松韻、宋威龍領,張新成等主演的《以家人之名》。這部劇剛開播的時候,口碑質量可謂非常驚人。豆瓣評分開畫高達8.6,一度保持在8.5分左右。這在對於國產劇向來苛刻的豆瓣,都知道都知道一部劇評分在8.5左右,可以算得上是國產劇的驚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