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時代,商業的鬥爭就是對用戶響應力的比拼。
雖然網際網路企業的商業模式各不相同,但是都在解決用戶的時間成本問題。由此,網際網路企業都在想盡一切辦法對產品進行優化,力求做到簡約、實用、功能齊全。這好像又是一個偽命題,既要簡約,又要功能齊全,還要做到流暢,這對產品經理來說,確實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直到「大中臺,小前臺」的概念被提出來,並成功在電商平臺應用,才解決了此問題。
銀行的商業模式及業務多種類註定了其網際網路產品的龐雜。在中國銀行業整體網際網路化、數位化後,各銀行同樣面臨用戶響應力的比拼。相信這一天很快就要來了,央行數字貨幣已經進入內測階段,數字貨幣的推行會直接推動銀行整體數位化轉型。
在此背景之下,銀行需要一個大中臺來提升金融服務效率、加強金融風險防控。網際網路時代,用戶才是商業戰場的中心,不斷快速響應、探索、挖掘、引領用戶的需求,才是銀行得以生存和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
中臺是什麼?
說到中臺,首先要了解前臺和後臺的職責。
前臺:由各類前臺系統組成的前端平臺。每個前臺系統就是一個用戶觸點,即企業的最終用戶直接使用或交互的系統,是企業與最終用戶的交點。例如大家直接使用的網站,App,微信小程序,網銀等都屬於前臺範疇。
後臺:由後臺系統組成的後端平臺。每個後臺系統一般管理了企業的一類核心資源(數據+計算),例如銀行的財務系統、產品系統、客戶管理系統等,這些系統構成了企業的後臺。
後臺並不是為支持前臺更好地運轉而生。
後臺往往不能很好地支撐前臺快速創新響應用戶的需求,後臺更多解決的是企業管理效率問題。
中臺的出現就是要解決前臺的快速響應與快速創新問題。
中臺一般包含數據、業務、技術中臺。數據中臺解決了銀行眾多渠道的數據統一問題;技術中臺解決的是銀行敏捷開發問題;業務中臺是基於數據的分析以及前臺需求,依託於現有擁有眾多模板的技術中臺,做到敏捷開發,快速創新。
中臺=共享,很多系統在其他渠道都可以復用。共享數據,通過各個渠道收回數據,進行精準的用戶畫像,再統一將數據輸送到各渠道;共享技術,模板式開發,節省開發成本的同時,做到敏捷開發,快速創新。
中臺是真正為前臺而生的,它存在的目的就是更好地服務前臺規模化創新,進而更好地響應用戶,使企業真正做到自身能力與用戶需求的持續對接。
銀行為什麼需要一個大中臺
中臺是銀行數位化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必走的戰略方案。以阿里為例,2015年之前,阿里旗下產品淘寶、天貓、聚划算、1688等都是完全獨立的電商體系,但同時都包含了商品、交易、評價、支付、物流等相同功能。阿里面臨如何通過渠道整合,實現業務互通,共享數據、技術等資源。2015年年底,當大多數企業忙著進行年度總結和規劃時,阿里宣布全面啟動「中臺戰略」,讓前臺的一線業務更敏捷、更快速地適應瞬息萬變的市場。
現有在銀行的APP、開放平臺、微信銀行都是完全獨立的,其中很多功能都是重複建設,例如用戶註冊、開戶、綁卡、轉帳、支付、存款、貸款等業務接口。在銀行渠道領域,未來一定是全渠道整合,全渠道共享用戶、資源,在系統架構層面也將會進行整合。
銀行有了大中臺之後,建設一個新的渠道有70%的業務接口在渠道中臺都可以復用。新渠道只需要開發出新的前臺產品和前臺產品對應的BFF(Backend for Front),不需要再重複開發渠道中臺已經實現的組合邏輯。
另外,在央行數字貨幣大背景下,銀行勢必會直接與C端用戶的錢包對接,龐大的用戶和數據會從不同渠道一起湧來,考驗銀行快速響應,快速創新能力的時刻正式到來。中臺戰略是一種比較好地能夠提升銀行整體產品創新能力和敏捷開發的整體數位化戰略。
科藍軟體大中臺研發中心正式成立
2020年初,科藍軟體正式提出「數字科藍」戰略。5月,科藍軟體在北京、合肥、成都、深圳成立集中開發中心,進行銀行大中臺的研發,同時高層宣布科藍公司進入全面戰略轉型。
眾所周知,網際網路銀行已經發展到了一定階段,未來在央行數字貨幣的幹預下,銀行會直接對接到C端用戶的衣食住行,這將是中國金融一次史無前例的變革,變革之下銀行必須進行戰略轉型。銀行轉型,金融科技公司是先頭兵,科藍軟體正是基於此背景進行全面的戰略轉型。
科藍軟體要做一個什麼樣的中臺?科藍中臺總體架構師表示:首先這個中臺是可以與現在銀行所有系統直接對接的;其次是能夠做到支撐前臺快速響應,快速創新;最後是能夠支撐銀行未來十年的業務發展。
未來銀行看中臺,未來中臺看科藍。科藍軟體作為銀行業線上金融服務的推動者,將始終不忘初心,勇於擔當,為實現「以科技改變人類金融生活方式」的目標而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