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創新是科技企業長遠發展的基石

2020-12-21 瀟湘晨報

2020年下半年,不少科技企業,尤其是科技巨頭衝進了社區團購領域,在風口之下,此舉也引發社會熱議。

近日,人民日報評論發表了《「社區團購」爭議背後,是對網際網路巨頭科技創新的更多期待》一文,文中評論道,如果這些科技企業只顧著低頭撿六便士,而不能抬頭看月亮、展開贏得長遠未來的科技創新,那麼再大的流量、再多的數據也難以轉變成硬核的科技成果,難以改變我們在核心技術上受制於人的被動局面。

比起短期流量變現,自主創新才是企業爬坡過坎、發展壯大的根本,是推動我國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素。尤其當今,我國發展面臨的國內外環境發生深刻複雜變化,很多高科技領域都存在被「卡脖子」的風險,從長期發展來看,以科技創新締造新發展動能,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成為我國立足於國際競爭的重中之重。

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在提及中國未來發展航向的「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時,創新尤其是科技創新的戰略意義,再次被突出強調,明確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和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

這就要求我國科技企業需要保持住足夠的定力,立足當前、放眼長遠,集中力量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走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之路。

一些中國的企業早已注重向科技創新進軍,並走在全球前列。例如人民日報評論中提及的百度、阿里巴巴、華為等,這些企業正在運用前沿技術破解科技難題,讓企業站上價值鏈頂端,讓國家競爭力、自主性更強。

以百度為例,在2010年初,百度開始布局人工智慧,是國內投入最早、布局最完整的人工智慧領軍企業。

「百度對AI的投入是長期的、持續的。」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 CEO李彥宏說。過去十年,百度每年對AI研發投入佔營收15%以上。截至目前,百度全球AI專利申請量已超過1萬件。《2020人工智慧中國專利技術分析報告》顯示,在人工智慧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方面,百度分別以9364件專利申請和2682件專利授權處於第一位,這是百度連續三年在該人工智慧領域專利分析報告中總申請量蟬聯第一。

技術的不斷投入之下,百度自主研發了百度崑崙人工智慧晶片、百度鴻鵠人工智慧晶片,百度大腦的基礎底座「飛槳深度學習平臺」,也是我國首個自主研發、開源開放、功能完備的產業級深度學習平臺。

量子科技,也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前沿科技競爭力的關鍵指標之一。百度、華為等科技企業相繼出臺量子計算研究計劃。例如百度在2019年就發布了國際領先、國內第一的雲上量子脈衝系統「量脈」(Quanlse)。

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繼續建設交通強國。以百度、阿里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巨頭也一直在積極布局自動駕駛。如今,百度Apollo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自動駕駛開放平臺,擁有自動駕駛路測牌照150餘張,測試裡程達到300萬公裡。

創新是進步之源,人才是創新之本。創新最根本的驅動力來自人才,針對AI人才儲備不足,百度宣布將在未來5年培養500萬AI人才,為技術創新和行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可以看到,百度正在從技術創新、開源開放、人才培養等方面推動我國人工智慧發展水平。

但回報時間長、開發成本高,也是科技創新之路中必然面對的問題。對此,李彥宏提及,AI技術需要長期堅持,因為它的商業價值不可能在短短幾年內就體現出來。這也是我國科技發展過程必經的階段。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俏也認為,我們要做好長年累月積攢科技「家底」的準備。

正因如此,在李彥宏看來,在技術創新研發的道路上,也需要科技人員有雄心、有耐心、耐得住寂寞,堅定信仰,相信自己一定要掌握這門技術。

積跬步,才能致千裡。如同人民日報評論所講,比起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未來的無限可能性,其實更令人心潮澎湃。如同百度等企業在科技領域的長期耕耘,我國科技企業必須具備長周期視野,有更多擔當、有更多追求、有更多作為,發揮在各自領域的優勢,只有這樣,才能增強企業自身的市場競爭力,並助力中國早日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為中國經濟長遠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來源:中國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李玉保:跑出「加速度」穩固「強基石」 以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
    創新是企業發展壯大的根本,是推動我國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素,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更加需要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當前,我國發展處於國內外環境發生深刻複雜變化時期,如果持續沒有底層邏輯思維及技術創新,很多行業都存在被「卡脖子」的風險,而從長期發展來看,以科技創新締造新發展動能,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成為我國立足於國際競爭的重要舉措。
  • 李玉保:跑出「加速度」穩固「強基石」以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
    武穴市田家鎮地區運鴻集團光伏智慧生態組委會深刻評價了李玉保的科技創新能力,及他旗下企業的在確立以科技戰略發展微主導方向的可持續發展之路,據了解,李玉保旗下的企業運鴻集團憑藉多年深耕光伏技術產業的技術經驗和實踐經驗
  • 坪地企業以「人才+創新」護航高質量發展|樹立新發展理念
    日前,筆者從深圳市龍崗區坪地街道獲悉,該街道貫徹新發展理念和實施創新發展戰略,全力以赴為轄區企業提供服務、做好保障,和企業一起做好人才和創新工作,加大人才隊伍與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建設力度,拓寬成果應用通道,把科技成果轉化為產業化、市場化的技術和產品,持續增強企業競爭力和創新力。
  • 昌吉市:科技創新驅動企業發展
    中國昌吉網訊(通訊員成石麟)今年初以來,昌吉市大力實施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立了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大力度培育創新型企業,各行業龍頭企業注重技術創新、新產品開發、新技術引進吸收應用和科技成果轉化,加快提質增效,實現高質量發展。
  • 蘇州工業園區:科技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
    面對日趨激烈的科技競爭和不斷湧現的創新趨勢,蘇州工業園區堅持科技創新引領,強化創新策源、拔高產業地標、完善要素保障,驅動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高質量發展「提速增效」。  創新策源「再升級」 夯實基礎研究「支撐力」  科技創新全鏈條中,基礎研究是源頭和基石。我國面臨很多「卡脖子」技術問題,根源在於基礎理論研究跟不上,源頭和底層研究亟待加強。
  • 海昌新材:以科技創新推動企業穩步發展
    7月21日,以「大力推動科技創新,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打造未來發展新優勢」為主題的企業家座談會在北京召開。會上,來自多個行業、不同地區、屬於不同所有制的企業家們圍繞科技創新,為「十四五」規劃建設提出意見和建議。科技創新已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支撐。
  • 科技創新助力我區企業高質量發展
    長安跨越研發中心近年來,我區大力推動科技創新管理向科技創新服務轉變,充分調動企業、高校等科技創新主體積極性,通過服務不斷「加持」,為科技型企業發展插「翅膀」、安「馬達」,著力提升科技創新驅動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水平
  • 【技術研討會】麵條加工企業如何通過科技創新突破發展瓶頸?
    食品邦技術服務平臺,專注於食品企業技術難題解決和科研機構技術成果轉化服務。    食品邦聯合中農科合肥食品營養與健康創新研究院合肥中農科泓智營養健康有限公司舉辦的「麵條製品創新及標準化技術研討會」將於7月25號隆重開幕!
  • 牡丹江:加快企業技術創新助力工業經濟發展
    牡丹江:加快企業技術創新助力工業經濟發展 2020-07-27 09: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丨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花落中車
    建立「開放、協同、一體化、國際布局」的科技創新體系,具備面向全技術鏈的技術開發能力、面向全產品鏈的產品開發能力和面向全生命周期創新保障的科技支撐能力,為企業持續快速發展提供創新動力。作為國家級創新型企業,中車永濟電機有限公司始終把技術創新作為企業持續發展的動力,積極落實中國中車「 明志篤行固本培元 」的科技創新方法,構建開放、協同、活力、一體化的科技創新體系,不斷加大科技投入,依託重點項目,努力提升原始創新能力
  • 潤科化工:推動技術創新 引領企業發展
    潤科化工:推動技術創新 引領企業發展 2020-10-17 16: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技創新,金種子酒打造企業發展硬實力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這是全社會的命題,也是酒業發展的命題。在當代釀酒工業中,數位化、智能化是必備的要素,而科技創新則是實現白酒產業轉型升級的強勁動力和必然手段。一直以來,金種子酒業持續推進企業數位化轉型進程,把科技的力量融入到傳統的釀酒行業,為酒企發展不斷增添新的活力。
  • 新疆昌吉:科技創新激發企業發展活力
    央廣網烏魯木齊12月8日消息(記者張孝成 通訊員劉華 晉巖)新疆昌吉市科技企業認真貫徹落實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不斷加大科技研發的投資力度,以創新來推動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隆冬時節,北疆大地白雪皚皚,位於天山北坡的神洲匯和重工有限公司裡,機器轟鳴,焊花四溢。
  • 中國保險創新發展大會 | 「科技保險服務科技產業發展及科技創新分...
    再到成熟期,企業的技術、管理基本成熟,市場銷售網絡形成體系,市場需求已呈穩定狀態,企業的總體生產能力、銷售收入、創利水平達到高峰,主要風險來自於競爭者或後起模仿者的挑戰、組織創新、管理機制創新、增強技術創新能力和尋找新的事業機會,實現持續發展。這一階段,針對企業智慧財產權海外維權的綜合保險,針對獨角獸、準獨角獸企業上市、經營等綜合保險等可以登上舞臺。
  • 面向智能時代 英特爾構建技術基石、驅動未來計算
    現如今,無論是汽車、零售商店,還是醫院、家庭、工廠,所有物和設備變得越來越像一臺臺「計算機」,整個產業正步入到萬物智能化的發展階段。智能變得無處不在,數據不僅呈現指數級增長,其形態也變得日益多樣化。同時,隨著5G、AI、物聯網、自動駕駛等技術的發展,對於數據實時處理的需求快速增長。這個由數據驅動的世界,正在催生指數級計算需求。
  • 中國AI開創者商湯科技現身港股 基石投資雲想科技
    而Sensetime則是有著中國AI開創者之稱的商湯科技。提到AI,首先會想到的就是商湯科技。全球估值最高的人工智慧創新企業,亞洲最大的AI算法提供商,中國AI開創者,這些標籤用在商湯科技身上都不為過。
  • 【中外企業家系列訪談】強生宋為群:堅定在華長遠發展信心 創新...
    植根中國發展35年的強生,今年第三次如約參加進博會。強生全球資深副總裁、中國區主席宋為群在進博會上接受採訪時候表示,中國不但很好地控制住了疫情,還以開放的姿態與全球展開合作,共同推動世界經濟復甦和發展,共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這對包括強生在內的外資企業而言無疑是定心丸和強心劑,更加堅定了其在華長遠發展的信心。
  • 【權威訪談】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全麵塑造發展新優勢
    在姜江看來,面向經濟主戰場,意味著科技創新絕不只是實驗室裡的科技成果,還是能夠切實解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實體經濟穩步發展的利器。要為企業這個創新發動機持續「添油」加力,引導企業更加注重向技術、服務、商業模式、管理運營機制創新的常態化轉變。要大力支持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低碳化發展,完善製造業創新體系,促進科技創新與實體經濟、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密切結合。
  • 「科技傳播助力企業發展」大數據專場路演舉辦
    4月16日,「科技傳播助力企業發展」第8期網上路演行動「大數據」專場活動舉辦。此次疫情中,大數據技術廣泛應用在了形勢預判、聯防聯控、物資調配等方面,大數據相關企業也受到了投資界廣泛關注。本次行動旨在落實中央疫情防控精神和中國科協黨組、書記處要求,發揮科技傳播優勢,幫助科技企業精準對接創投機構,支持復工復產和可持續發展。活動中,國科賽思合伙人段喆、極數雲舟CEO周彥偉、匠道科技CEO馬雲閣進行了線上路演展示。
  • Unix是計算機技術的基石,科技巨頭為什麼還要做作業系統?
    Windows最初版本是比爾蓋茨從別人手裡買來的,後來Windows發展過程中也吸收了很多Unix的優點,尤其是FreeBSD這個分支,不管是Windows還是MacOS都參考了的。Google也一樣,Android系統也是基於Linux發展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