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助力我區企業高質量發展

2021-01-12 上遊新聞

長安跨越研發中心

近年來,我區大力推動科技創新管理向科技創新服務轉變,充分調動企業、高校等科技創新主體積極性,通過服務不斷「加持」,為科技型企業發展插「翅膀」、安「馬達」,著力提升科技創新驅動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水平。

截至目前,全區具有行業先進技術水平的市級新產品、市級高新技術產品、市級農業新品種分別達到121個、109個和11個,20項科研項目成果獲市政府科學技術獎,科技創新取得豐碩成果。

搭建平臺 為企業發展插「翅膀」

「首顆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3D感測VCSEL晶片已於日前正式下線,打破了歐美企業壟斷,目前已進入工藝優化階段,預計明實現量產。」在9月3日舉行的「渝創渝新·創響萬州」2020「重慶三峽銀行杯」創新創業大賽半決賽上,威科賽樂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科研團隊帶來的3D成像VCSEL晶片研發項目成功闖進決賽。

「萬州越來越好的科技創新環境不僅提振了企業的精氣神,也讓我們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了信心。」威科賽樂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促進企業發展駛上快車道,經區科技局牽線搭橋,公司與中科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共建中科先導(重慶)光電技術研究院,為3D感測VCSEL晶片的成功研發放注入了強有力的動能。

其實,威科賽樂公司的成功,只是我區通過搭建創新平臺,為企業發展「插翅膀」的一個縮影。據了解,近幾年來,區科技局探索建立跨部門、跨領域的創新協調機制,搭建集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為一體的科技創新平臺,推進江東機械與香港理工大學共建「近淨成形香港工程研究中心」、威科賽樂與中科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共建中科先導(重慶)光電技術研究院、重慶三峽學院與山東大學共建微生物國家重點實驗室萬州分實驗室……

通過幾年時間的努力,目前全區市級以上研發平臺達到43家,其中市級工程研究中心2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4家、重點實驗室2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1家、院士專家工作站1家、企業技術中心23家。國家級眾創空間3個、市級15個,市級科技企業孵化器1個,總面積3.36萬平方米,入駐「雙創」團隊202個。同時,萬州科技創新中心主體建設已於近日完工,將打造成為專業化「雙創」孵化載體,助力企業創新升級。

人才建設 給企業創新安「馬達」

從2016年開始,我區出臺了一系列「促升級、育人才、轉成果」的科技創新配套政策,構建起「人才優先、企業優先、科技優先」的科技創新政策環境,營造良好創新環境,形成有利於人才成長的培養機制、有利於人盡其才的使用機制,目前全區專業技術人員達到8.5萬人,企業R&D人員達到1686人;建立科技諮詢專家庫,入庫專家279名;建立轄區高校院所創新團隊庫,入庫團隊77個;國家萬人計劃人選、重慶「英才計劃」「鴻雁計劃」「平湖英才」等高層次人才達到101人,市、區級創新創業示範團隊達到44個;累計選派國家「三區人才」、市級和區級科技特派員1027人次,技術培訓1.38萬人次,為全區科技型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知識和智力「馬達」。

服務加持 科技創新碩果纍纍

區科技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給企業提供更貼心暖心的服務,我區設立了專門的科技領導小組、創新創業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等專門議事協調機構,在切實加快人才制度和平臺創新的同時,在金融扶持等方面也實現了突破,近4年時間累計兌現激勵性政策資金2956萬元,由財政出資組建種子基金1000萬元,知識價值信用貸款風險補償基金2000萬元,累計發放信用貸款1.32億元,引導發放商業貸款達9866萬元。

服務的不斷加持,為科技創新賦入了新的動能,科技創新取得豐碩成果。截至目前,全區具有行業先進技術水平的市級新產品達到121個、市級高新技術產品109個、市級農業新品種11個,20項科研項目成果獲市政府科學技術獎。近四年時間,區科技局組織申報國家級、市級科研項目249項,爭取資金8200萬元;實施區級科研項目192項,支持資金1865萬元,2018、2019年度市級考核區縣科技創新指標我區均排名組內第一。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隆基泰和以科技創新助力中小企業高質量轉型發展
    此前,為進一步推動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築產業高質量發展,緊緊圍繞國際被動房大會在產業鏈延伸、人才引進、技術合作推廣等方面帶來的重大機遇,高碑店市提出了選址建設「國際綠色建築產業基地」,打造「中國綠建之都」的發展思路。此次對接活動,是高碑店市「三創四建」推進以科技創新為重點的全面創新的具體舉措之一。
  • 庫珀科技獲高新區梯度培育企業認定 ,助力成都高質量發展
    成都高新區日前發布今年首批(總第二批)梯度培育企業名單,共計485家企業上榜。**其中,庫珀科技入選2020雛鷹企業,也是新晉榜單上為數不多的區塊鏈主賽道企業。**
  • 科技創新引領北侖外貿高質量發展
    11月28日,寧波德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張棟業又從鍾南山院士手中,接過了象徵空淨行業至高榮譽的「南山獎」獎盃,一舉斬獲了「科技創新產品獎」,再一次印證了其領跑全行業的實力。德業科技的另一家子公司德業變頻則從去年開始就加強人才引進,優化太陽能變頻技術的應用,使產品競爭力大增。
  • 首創股份江瀚:用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
    ,本屆大會以「展望『十四五』——科技助力生態環境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首創股份受邀出席本次會議並參與圓桌對話環節。▲ 圓桌對話環節大會第一場圓桌對話以 「『十四五』生態環境產業前景與趨勢」為主題,該環節由生態環境部環境發展中心總工程師董旭輝主持,首創股份副總經理江瀚與威立雅中國區副總裁
  • 上湖創新區在杭舉辦高質量發展懇談會
    上湖創新區在杭舉辦高質量發展懇談會 來源: 上湖創新區 發布時間:2020-08-31 字體:[ 大 中 小 ] 8月28日,上湖創新區在杭州舉行「創新智造新高地、生態宜居幸福城」海安(杭州)高質量發展懇談會。
  • 集聚創新要素的吸引力,泰興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
    中國石化聯合會向泰興經濟開發區頒授中日新材料產業合作園牌匾,同時成立泰興經濟開發區戰略發展諮詢委員會。泰興市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成立的泰興新材料研究院、同濟大學綠色發展和循環經濟創新中心泰興分中心、安全生產實操培訓與應急演練示範基地、智能網聯汽車自動駕駛封閉場地測試基地(泰興)四大平臺揭牌。  「科技創新是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驅動力,是企業發展的動力源泉。」
  • 海翔藥業:生命健康研究院項目啟動 助力企業創新發展
    據悉,海翔藥業將通過國信海翔基金致力於產學研合作的方式推動生物醫藥研究及產業融合發展。中數海翔生命健康研究院將聯合多方機構共同打造生命健康領域產學研一體化新平臺,匯聚海內外基因工程、生物製藥、疫苗等方面的頂尖專家,加快技術成果快速轉化。北京中翔普光教育科技產業有限公司將致力於生物醫藥領域職業技術教育,為行業的創新發展提供實用型專業人才。
  • 寧夏教育聚焦九大產業 助力先行區高質量發展
    作為高校應該緊抓趨勢,把科研方向和專業設置、人才培養更好地跟企業對接,為寧夏的經濟社會發展服務貢獻更大力量。 寧夏職業技術學院生命科技學院教研室主任張惠表示,「對接行」讓學校企業更加意識到搭建平臺的重要性,未來,通過平臺既能提升解決學校新知識、新技能的能力,又能夠為企業解決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 坪地企業以「人才+創新」護航高質量發展|樹立新發展理念
    日前,筆者從深圳市龍崗區坪地街道獲悉,該街道貫徹新發展理念和實施創新發展戰略,全力以赴為轄區企業提供服務、做好保障,和企業一起做好人才和創新工作,加大人才隊伍與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建設力度,拓寬成果應用通道,把科技成果轉化為產業化、市場化的技術和產品,持續增強企業競爭力和創新力。
  • 李玉保:跑出「加速度」穩固「強基石」以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
    在「十四五」新的時期,推動我國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已經成為新的時代主題。創新是企業發展壯大的根本,是推動我國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素,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更加需要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武穴市田家鎮地區運鴻集團光伏智慧生態組委會深刻評價了李玉保的科技創新能力,及他旗下企業的在確立以科技戰略發展微主導方向的可持續發展之路,據了解,李玉保旗下的企業運鴻集團憑藉多年深耕光伏技術產業的技術經驗和實踐經驗
  • 李玉保:跑出「加速度」穩固「強基石」 以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曾指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在「十四五」新的時期,推動我國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已經成為新的時代主題。
  • 技術創新是科技企業長遠發展的基石
    近日,人民日報評論發表了《「社區團購」爭議背後,是對網際網路巨頭科技創新的更多期待》一文,文中評論道,如果這些科技企業只顧著低頭撿六便士,而不能抬頭看月亮、展開贏得長遠未來的科技創新,那麼再大的流量、再多的數據也難以轉變成硬核的科技成果,難以改變我們在核心技術上受制於人的被動局面。
  • ...活力——以「嚴細深實快」作風教育推動高新區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
    ,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新思路和工作方法,圍繞創新創業,補短板、強弱項、提氛圍,用實際行動推進「嚴細深實快」作風建設縱深發展,助推全區科技創新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一、從六個一「唱響」工程到五個「不少於」,助力眾創空間從內到位提質升華 創業關乎民生、關乎經濟發展張力,高新區科教局將眾創空間建設作為盤活高新區科技創新棋局的關鍵棋子,特意走訪調研兩所國家級眾創空間,把眾創空間管理者、創業導師、創業者代表聚集起來,共商2021年發展大計。
  • 專題預告|萬物互聯,前沿科技助力中國企業創新與發展
    中國企業在科技領域的發展引人注目,當下環境與擁抱全球市場的需求,共同大幅推動了科技領域的發展與出海進程。 中國app經歷的迅速全球化過程在字節跳動、騰訊、快手等典型案例中已有體現。從全球生態來看,東南亞、南美等新興市場中app的下載量增速遠超國內,並且有著同樣出色的變現能力。未來,更多國內的成熟開發者將會嘗試娛樂行業出海。
  • 作業幫入選「品牌強國計劃」 以科技助力教育高質量發展
    12月8日,作業幫執行總裁蘇靜作為入選品牌企業代表受邀參加由人民日報社主辦的2020中國品牌論壇,與來自政、企、學界的嘉賓齊聚一堂,共同探討中國品牌的未來發展,並在品牌論壇企業家峰會做「科教強國:以科技助力教育高質量發展」主題分享。
  • 「首都科技工作者助力河北創新發展」走進石家莊新樂市
    「首都科技工作者助力河北創新發展」走進石家莊新樂市 2020-09-28 11: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鼓勵】渝北「科技創新十條」出臺 注資助力企業創新升級
    該政策針對培育創新主體、鼓勵研發創新、促進成果轉化、優化創新環境等四個方面出臺了10條政策,鼓勵企業科技創新,助力渝北創新生態圈建設。這個政策為什麼讓企業如此激動、這個政策出臺背後有哪些故事、和之前出臺的創新五十二條有什麼不同、企業對此有什麼看法,帶著問題,我們進行了一番探訪。
  • 點燃「人才引擎」 助力高質量發展
    「十四五」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崇川區也將進入「一區五城」建設的關鍵時期,對於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事實證明,人才「引擎」激活了發展動能,正在為崇川高質量發展作貢獻、立新功。 以雙招雙引推動產才融合 人才和項目是一座城市的核心資源。
  • 全會圓桌|聚焦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支撐,全力推動改革開放和科技創新
    廖飛:「十三五」時期,貴州以大數據為引領實施區域科技創新戰略,全省科技創新工作實現大踏步前進,特別是區域創新能力在全國從2015年的第22位上升到2019年的第16位,省級以上高新區的數量比上一個五年翻了一番,高新技術企業的數量四年翻了兩番,打下了較好的產業基礎。
  • 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
    科技創新是一座城市發展活力的不竭源泉。從1992年珠海科技重獎的春雷乍響,到2019年珠海在全國289個城市中科技創新發展指數排名第十,創新精神已成為珠海發展的亮眼名片,歷久彌新。  經濟活力是衡量一個城市或地區經濟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標,而科技創新是一座城市發展活力的不竭源泉。從1992年珠海科技重獎的春雷乍響,到2019年珠海在全國289個城市中科技創新發展指數排名第十,創新精神已成為珠海發展的亮眼名片,歷久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