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烏鎮11月18日消息(記者 王海鵬 通訊員 魏衍方 徐瀟卓)再過4天,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將正式開幕。自2014年首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舉辦,至今已走過7個年頭。7年來,桐鄉借網騰雲,5G工廠、無人車間、「雲」上企業,遍地開花,數字經濟實現倍速增長。
紡織業是桐鄉的支柱產業,也是桐鄉最為傳統的製造業。當它遇到網際網路,智能升級之後是再次的華麗綻放。
在浙江桐鄉洲泉鎮,桐鄉老牌化纖企業新鳳鳴集團就座落在這裡。與三年前不同,如今這片佔地1700多畝的生產基地已實現5G應用全覆蓋。走進卷繞車間,滿眼看到的是一排排大型卷絲機,車間乾淨異常,倘大的車間裡偶爾可以看到一兩個工人的身影,卷絲、下軸、運輸絲餅、成品打籤……所有工序都由一部部智能生產設備自動作業。
而在紡絲車間,一臺有著兩隻大眼睛的白色智能巡檢機器人,正用頭頂射出的綠色雷射,仔細掃描著一縷縷長絲,一旦出現飄絲現象,它用那裝有8K高清攝像頭的「眼睛」拍照傳輸到後臺並同時報警,工人便迅速趕來進行處理。在35℃的高溫下,記者站了一會兒就開始冒汗,它卻絲毫不受影響,來回不停地巡檢。「機器人不怕熱、不知累,它可以24小時不停地巡檢。一條產線只需要一個機器人就夠了,而以前這需要10個工人,而且還要三班倒。」集團售後技術支持工程師伍曉強說,在幾百根微米級細絲以每分鐘4000米的速度通過多孔軌道的過程中,5G質檢機器人的「火眼金睛」能夠高清連續拍攝每個工位的作業照片,並在0.2秒之內識別出是否存在飄絲、漂雜等問題。
新鳳鳴信息技術部部長朱雲強告訴記者,除了卷繞車間、紡絲車間全部智能化生產外,他們還實現了智能倉儲、IGV車間等關鍵點位8K視頻巡檢監控、行動網路切片(MEC)應用部署,14類近800臺機器人覆蓋全業務環節,超10萬臺設備互聯互通,實現關鍵設備維修提前研判。「5G智能生產之後,人均產量超行業平均水平25%,綜合能耗低於行業平均水平20%,集團整體生產效益提高了0.3到0.5個百分點,初步估算在1000萬以上。」朱雲強說,0.3%-0.5%的數字雖小,但新鳳鳴作為國內化纖行業的龍頭企業,生產技術、工藝流程、工人技術熟練度可提升的空間已非常小,「除非有非常重大的技術突破,只靠人工,0.3-0.5%的效益增長是很難達到的。但5G幫我們實現了。」
5G帶來了新鳳鳴的涅槃升級。近年來,新鳳鳴集團綜合應用5G等先進技術,全要素打造了一體化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鳳平臺)。平臺賦能下,近3年產能增加了3倍,位居世界第二位。同時,創造了工藝水平、智能化水平、綜合增加率、綜合盈利能力等多項行業第一。下一步,該集團將加快完善構建形成「5G+化纖+四鏈協同」生態圈,更好整合提升社會資源配置效率和綜合效益,推動企業邁向高端智造,創造更好的國計民生。
5G為新鳳鳴插上了智慧的翅膀,也同樣為浙江鑫可傳動科技有限公司輸入了澎湃動能。
浙江鑫可傳動科技有限公司是全球首創「新能源一體化電驅動總成數字生產線」基地,新能源汽車變速器總成生產加工的40多道工序全部實現自動化智能生產。上下料、機加工、壓裝、磨合測試……新能源汽車減速器智能生產線上,各個不同工種的機器人動作精確迅速,85秒就可以下線一臺變速器,供應給奔馳、吉利、北汽、一汽、東風等國內外車企。
在智能裝配線的減速器後殼壓油封工段旁,製造部裝配車間車間主任李強告訴記者,全車間有24道工序,實現新能源減速器智能裝配生產線後,由原來的37個工人減少到13人,生產效率不降反升,而且產品質量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比如說壓油封這道工序,原來需要13個工人,現在只要6個人,而且產品質量也更穩定。人有疲勞的時候,因此壓油封時容易出現錯漏油,產生次品,但機器人不會。以前人工流水線生產100萬件產品不合格率是5件,現在我們生產100萬件產品只有2到3件是不合格的,而且產品質檢時,智能檢測機器人會報警提示,所以,我們到客戶手裡的產品可以說是全部合格的。」李強說。
然而,這條智能生產線的上馬,卻是頂著巨大壓力的。今年上半年,受國內外疫情及經濟大環境影響,車企生產增速有所下滑,聯動效應下,鑫可傳動減速器的市場佔有率由3年前的22%降到了現在的15%左右。在經過慎重決策後,公司毅然投入8000萬元引進這條智能生產線,並於6月正式投產。
「我們這條智能生產線運行4個月了,投入產出比完全達到我們預期。而且從技術革新角度講,無論是產能、效率還是產口品質,都達到令人滿意的程度。」公司市場銷售總監林文軍說,產品合格率的提升、勞動成本的下降,都為公司帶來了更強的市場競爭力,「現在,我們合作的網絡越來越寬廣,產品出口的渠道也向縱深發展,除了供應國內的吉利、北汽、一汽、東風等車企,我們還跟德國、美國的、義大利的新能源車企建立了合作關係。」
林文軍告訴記者,數位化、智能化是企業長遠發展的必然選擇。而這一點,在桐鄉,已經成為企業家們的共識。自首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舉辦以來,桐鄉的數字經濟企業數量從350多家增長到2300多家。僅今年上半年,桐鄉新增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企業就接近300家,新增上「雲」企業700多家。數據顯示,近三年來,桐鄉數字經濟核心製造業產值每年以50%的速度增長。
7年前,當網際網路基因植入烏鎮這座千年古鎮時,桐鄉已註定不再尋常。而今,梧桐化網,鳳鳴九天,桐鄉儼然已借網騰雲,御風而起。未來已來,桐鄉值得世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