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雅:子愷文化潤澤桐鄉校園

2020-12-23 瀟湘晨報

豐子愷是我國現代著名漫畫家、教育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藝術大師,被譽為「現代中國最藝術的藝術家」「中國現代漫畫鼻祖」。他是桐鄉眾多文化名人中最為燦爛的「金名片」之一,更是桐鄉風雅校園建設不可多得、無可比擬的文化寶藏。風雅桐鄉,風雅校園。桐鄉不少學校充分挖掘豐子愷先生的藝術成就和人文精神,融入校園文化建設,讓子愷漫畫、子愷文學等特色教育浸潤童心,讓熱愛藝術的少年兒童,能從生活的細微處體會美好,擁有一雙發現真、善、美的眼睛,培養積極樂觀的人生觀,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現代實驗學校——豐子愷的朋友圈。品讀經典,不只閱讀,還有繪畫。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豐富學生的業餘生活,讓學生走近名人,體會豐子愷等名人的繪畫精神和人格魅力,12月17日,桐鄉市現代實驗學校舉行「豐子愷的朋友圈」現場繪畫創作比賽。本次繪畫創作比賽初一、初二學生全員參與,經過初賽的第一輪選拔後,最終52名學生脫穎而出,參與現場創作總決賽。繪畫比賽從閱讀經典開始,讓學生了解豐子愷先生及朋友的生平、文學繪畫藝術作品的特點,並提煉出自己的藝術創意,以繪畫的形式講述豐子愷先生及朋友的名人故事。同學們充分發揮自身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用利落果敢的線條和塊面,或生動質樸,或簡練率真,勾畫出名人們偉岸的形象和深遠的思想,用自己的方式讓名人的精神文化躍然於紙上。

此次繪畫大賽彰顯了現代實驗學校「以美怡情、以美創新、以美育人」的育人理念,也展現了學生的繪畫創作水平,讓更多桐鄉學子深入了解地方文化名人,激發學生的愛國、愛家鄉的情懷。

石門鎮中心小學——宋雪君豐藝工作室又開班啦!近日,落戶於桐鄉市石門鎮中心小學的宋雪君豐藝工作室又開班了。豐子愷外孫宋雪君一行來到學校親自指導。宋雪君豐藝工作室於2019年在豐子愷的母校石門鎮中心小學成立。作為子愷漫畫的第三代傳人,宋雪君先生的童年與青年時代一直生活在外公豐子愷身邊,深受其影響。在豐一吟的鞭策指導下,他一直學習豐子愷書畫,並長期從事豐子愷藝術研究,不僅從中悟出豐子愷藝術的生動、幽默,體會其中的生活哲理、人生感悟,並且一直積極支持桐鄉文化藝術工作,致力於豐子愷文化藝術的宣傳與弘揚。宋雪君豐藝工作室既是為了感懷豐子愷先生為家鄉石門留下無盡的文化藝術瑰寶,更是大力推進風雅桐鄉建設的強大精神動力。

本學期,石門鎮中心小學共有二十多位三年級的小朋友加入豐藝漫畫社團。在宋雪君爺爺的悉心指導下,孩子們對子愷漫畫的風格手法,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子愷爺爺幽默、生動,貼近生活的創作,也啟發了孩子們去發現生活中更多的細膩之處,作為自己選擇創作的源泉。

石門路學校——子愷漫畫潤童心。12月16日,石門路學校初中部舉行了子愷漫畫現場臨摹比賽。小選手們時而凝思靜想,時而筆走行雲,從臨摹子愷漫畫中體會繪畫的樂趣和作品蘊含的童心。此次現場繪畫比賽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生自信,展現了學生的藝術才華,同時也為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增添了色彩。

【來源:市教育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研學浙江·風雅桐鄉》浙江省研學體驗日活動啟動
    「大家好,我是浙江衛視新聞主播席文,這個七月,我們在桐鄉和你一起尋找美,感受美,製造美。」隨著浙江衛視新聞主播席文在桐鄉烏鎮茅盾紀念館的娓娓道來,7月19日,2020年度《研學浙江·風雅桐鄉》全省研學體驗日直播活動正式開啟。
  • 2020年度《研學浙江·風雅桐鄉》全省研學體驗日活動昨日啟動
    打造優質旅遊資源 擦亮「研學桐鄉」品牌 2020年度《研學浙江·風雅桐鄉》全省研學體驗日活動昨日啟動 發布日期:2020-07-20 08:41 信息來源:《今日桐鄉》 瀏覽次數:
  • 「活化」非遺項目,沐浴「風雅桐鄉」
    帶隊的隊長王香珍笑著告訴記者,大麻的非遺文化氛圍很濃,大伙兒也都很喜歡。「我們還建了微信群,以前跳排舞現在改成舞龍了,大家勁道很足也很開心,我們的業餘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了。」活動現場,精彩節目當然不只有舞龍,今年大麻鎮將自有的非遺項目做了個大展示,像舉大纛旗、舞方天戟、舞龍……熟悉的非遺項目,對於大麻人來說是一種文化也是一份自豪。
  • 文化之花遍地開!桐鄉河山鎮「文化惠民」譜寫百姓幸福樂章
    「近年來,我們高度重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紮實推進文化惠民工程,因村制宜推動文化禮堂『建管用育』落細落小落實,不僅率先在桐鄉市實現了文化禮堂全覆蓋,鎮區、鄉村多個文化陣地更是拔地而起,讓『人文河山』的品牌越來越響亮。」河山鎮相關負責人說。如今河山正在成為桐鄉西隅一張閃亮的文化名片。村級文化禮堂「一堂一韻」顯風雅建好一座禮堂,惠及一方百姓,留住一抹鄉愁。
  • 城北宅地拍出桐鄉地區新高價
    一時間,桐鄉城北板塊的熱度已經遠遠超過了振東新區。 我們來看今日出讓宅地的信息。 東側是在建的子愷學校,南邊是城北的明星項目榮安金地萬捲風華。 地塊自身屬性優良,地塊西側為河流,周邊路網發達,靠近烏鎮大道,交通便利。周邊布局有大量的生活服務配套設施。 集結有實驗幼兒園城北園區、城北小學、茅盾小學、桐鄉市鳳鳴高級中學等等大量的教育資源。
  • 6月20日相約桐鄉桃園!帶你開啟盛夏槜李狂歡盛宴
    我們迎來了「同心協李 助夢桃園」第二屆桐鄉槜李文化節嘗鮮季開幕式活動。槜李文化節嘗鮮季2020.6.20由中共桐鄉市委宣傳部,桐鄉市鄉村振興領導小組辦公室, 桐鄉市農業農村局,桐鄉市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桐鄉市教育局,中共梧桐街道委員會、梧桐街道辦事處主辦,梧桐街道宣傳辦、文體站、農經中心、桃園村、桐鄉桃園槜李文化有限公司、上海善麥公司、碧山村精釀承辦的
  • 解密桐鄉人的「服務區攻略」
    桐鄉市委主要領導表示:「我們既期待未來能在桐鄉打造網紅服務區打卡點,也期待桐鄉的每個鎮(街道)都能借鑑服務區的管理模式,打造獨具特色的商業街,讓人感受到風雅桐鄉的魅力。」  無獨有偶,30公裡外的陽澄湖服務區也是全國網紅。
  • 溫馨班級 潤澤校園——遊仙職業技術學校打造班級文化建設
    為進一步推動校園文化建設,優化育人環境,提升班級文化內涵,營造濃鬱的書香校園文化。遊仙職業技術學校舉行了為期一個月的班級文化建設,利用教室內前後黑板室內牆壁、走廊等班級空間,張貼宣傳頁、懸掛勵志名言警句、建設班級文化角、班級管理公告欄採等。
  • 桐鄉首個「運動家」智慧體育社區亮相!
    2020-08-10 06:01 |浙江新聞客戶端 |浙報融媒共享聯盟桐鄉站
  • 桐鄉文化微尋之135(桐鄉年味)
    蹄子:桐鄉人能理解蹄膀的意思,但並非正宗的方言。魚羹:桐鄉人的魚羹裡是沒有魚的,連小蝦皮也沒有。其用蛋花、肉沬、冬筍、韭牙碎、矢件(雞鴨內臟)丁,配以澱粉抅芡而成,無腥味,湯色金黃,香氣清而不濃。
  • 錦心秀媛,蕙質風雅 姝媛會&LANYU 蘭氏蘇繡私享沙龍活動圓滿落幕
    4月20日,「錦心秀媛,蕙質風雅」—姝媛會&LANYU?蘭氏蘇繡私享沙龍活動華麗盛放,千年歷史的蘇繡藝術,傳承東方傳統美學精義。世家姝媛歡聚午後時光,品蘇繡文化之韻,享望族生活之雅。他們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對中國風雅的傳承,與潤澤御府的理念不謀而合,睦鄰嘉誼,於此升華,這是匠心創造的國粹絕藝,更是家族傳承的榮盛風華。
  • 鳳凰湖,就像一塊藍寶石,鑲嵌在美麗的桐鄉
    在桐鄉,提到公園,沒有人不知道鳳凰湖的,而鳳凰湖就像是一塊藍寶石,鑲嵌在美麗的桐鄉,它,晶瑩剔透,安靜沉穩;它,讓人們享受著綠色,感受著美好。鳳凰湖溼地公園在桐鄉市區東北部,佔地面積約2500畝,其中水域面積約957畝,湖周圍種植了很多喬木,又搭配了各種花草,特別是那個大湖,水清澈見底,微風吹過,湖面波光粼粼一片,美麗極了。桐鄉素有「魚米之鄉,文化之邦」的美譽,歷史文化底蘊深厚,人文特色鮮明。同時,桐鄉又是梧桐之鄉,鳳凰棲息之地。
  • 一見傾心山海川島 | 寧德城市歌曲《風雅寧德》MV新鮮出爐
    《風雅寧德》MV出品:九葉(寧德)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作詞:彭小妮 作曲:吳錦鋒演唱:章楚楚 編曲:蔣發祥錄音:蔡興誠 混縮:賴羽翔MV製作:楊振西《風雅寧德》歌詞我斟白茶一盞遇見風雅寧德九葉文化 張亦舒 /文在屏山秀水之中斟一杯福鼎老白茶光陰也在茶香中變得寧靜淡雅圖源:視頻截圖太姥山的雲霧太縹緲把我們環繞不被世俗驚擾
  • 開封市博物館《風雅宋》宋代文物展邀您共品宋文化
    當日,開封市博物館中意湖館區同時開啟為期3個月的《風雅宋》宋代文物展。宋代開封是文人雅士、巨儒名家的聚集地,他們在此吟詩作對、填詞作賦,讓這座城市鋪滿了濃濃的文化氣息。為大力弘揚和傳播開封宋文化,展覽主體仿宋詞結構,分為「風宋」、「雅宋」上下兩闋。
  • 以羊毛衫與小鎮文學出名的浙江桐鄉,有一群人在尋找普通人的「江南...
    作為系列紀錄片的第一季,已拍攝完成的《桐鄉往事》共30集,涉及14個生活在桐鄉的普通人。 小鎮的文學人都和羊毛衫有關 桐鄉是座隸屬於浙江省嘉興市的江南小城,小鎮文學與羊毛衫是水鄉的一體兩面。
  • 邀您打卡衣櫃桐鄉!桐鄉宣傳部長變身「帶貨一姐」
    2020-04-10 08:31 |浙江新聞客戶端客戶端 |記者 宋彬彬 王志傑 市委報導組 魏衍方 徐瀟卓 桐鄉傳媒中心
  • 節氣文化,寶貴財富潤澤至今
    近幾年,尤其是成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後,人們對二十四節氣的關注度逐年提高,節氣文化也不斷融入現代人的生活之中,潤澤著我們的身心。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時間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每個人的具體生活直接相關,自秦漢算起,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流傳過程。從空間區域看,其流傳遍及大江南北,影響遠至日本、朝鮮、越南等國。
  • 桐鄉打造家校合作新模式
    桐鄉各學校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多方參與、整合資源,全面推進家校共育內涵式發展,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育人體系,促進孩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逐漸走出了一條具有桐鄉特色的家校合作新模式。家長變學生,學習「育兒經」。12月7日晚,桐鄉六中教育集團「家長學校」正式開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