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踏入桐鄉市河山鎮,在五涇村五涇驛站、在石欄橋村「麥語軒」麥稈畫非遺館、在河山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隨處可見「文化惠民」帶來的變化。
「近年來,我們高度重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紮實推進文化惠民工程,因村制宜推動文化禮堂『建管用育』落細落小落實,不僅率先在桐鄉市實現了文化禮堂全覆蓋,鎮區、鄉村多個文化陣地更是拔地而起,讓『人文河山』的品牌越來越響亮。」河山鎮相關負責人說。如今河山正在成為桐鄉西隅一張閃亮的文化名片。
村級文化禮堂「一堂一韻」顯風雅
建好一座禮堂,惠及一方百姓,留住一抹鄉愁。8月6日,記者來到河山鎮八泉村文化禮堂蠶鄉風俗體驗館採訪。
看到養蠶制絲一個個步驟介紹、蠶鄉婚俗一個個流程演進……76歲的村民顧兆奎仿佛一下子被拉回到以前那個人人以植桑養蠶、繅絲織綢為業的農耕時代。八泉村文化專管員陳海英告訴記者,目前正值暑假,文化禮堂還會不定期迎來研學「打卡」的本地學生。「孩子們來到禮堂,可以更直觀地了解咱們老底子的蠶桑文化,在休閒娛樂中提升了文化自信。」
王家弄村村民倪阿大是製作桐鄉名小吃「芽麥塌餅」的高手,在過去每年清明前後,村民學習製作「芽麥塌餅」都會把倪阿大請到家中指導,時間、空間上多有不便。如今在該村文化禮堂內,倪阿大主動授課,前來取經的村民絡繹不絕。「我一直擔心到我們這一代,原有的民俗傳統都會消逝不見。現在,文化禮堂連我小時候也見不到的傳統文化,都挖掘出來展示了!」倪阿大動情地說。
河山鎮黨委委員朱涯告訴記者,該鎮每個文化禮堂的建設都結合了每個村的自然和人文特色。「我們通過精準定位,充分挖掘,打造了蠶桑八泉、書畫五涇、麥語石欄橋、農耕廟頭等『一堂一韻』禮堂品牌。」朱涯說。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該鎮五涇村、石欄橋村、堰頭村文化禮堂改造提升項目已經完成,目前,河山村、八泉村、廟頭村文化禮堂異地改造提升項目都已開工建設。可以預見,一批硬體更好、設施更完善的村級文化禮堂將呈現在村民眼前。
文化禮堂不僅要建好,更要活用。對此,河山鎮創新推行星級文化禮堂創建評定,制定月度活動計劃,開展文體活動月月行活動,實現文化禮堂「月月有主題、周周有活動、天天有人氣」。與此同時,該鎮還精心策劃舉辦芽麥塌餅製作大賽、蠶花節、鄉村馬拉松賽等「小而精」和「大而強」並重的特色文體活動,活動效果有口皆碑。開展「館—村文化結親」,僅2019年就開展文化走親12場,開展文化下鄉服務40場,惠及群眾2萬餘人次,讓文化禮堂實現門常開,活動常在。
各類文化陣地「遍地開花」廣惠民
夏日午後,天氣炎熱。若在伯鴻城市書房內拾起一本散文或是感興趣的小說,也許就是解暑靜心的絕佳選擇了。近日下午,在伯鴻城市書房(河山),記者恰好碰到了正在閱讀的河山居民張祺。她對記者說,書房開張以來,自己是常客,這裡有知識也有本地蠶桑文化的氣息。「來到這裡,不僅能閱讀,還看得見鄉愁。」張祺告訴記者。除了鎮區,在鄉村同樣也有書房的身影。去年,設計以古色古香為主的堰頭村伯鴻鄉村書屋正式啟用,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感受到閱讀的快樂。此外,八泉村、王家弄村的伯鴻鄉村書屋建設也已提上日程,目前正在設計規劃方案。
今年7月29日,桐鄉市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3周年暨第二屆「最美退役軍人」頒獎文藝演出在河山鎮文體中心順利舉行。與此同時,「錦繡河山·晶通杯」男子籃球賽目前也在緊張籌備中,接下來,該鎮還將在文體中心展廳內開展河山老照片的展覽活動。可以說,這個涵蓋了圖書分館、籃球場、音教室、排練室、報告廳等於一體的文體中心,正在成為河山乃至桐鄉全市文體活動舉辦的主陣地之一。
文化,猶如一場春雨,無聲地滋潤著河山這片土地。如今,走進河山大地,無論鎮區還是鄉村,處處都湧動著濃鬱的文化氛圍,體現的是河山的人文活力,藏著的是濃厚的文化味、鄉土味。
【來源:浙報融媒體】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