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靜待花開!桐鄉打造家校合作新模式

2020-12-15 中國嘉興

桐鄉各學校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多方參與、整合資源,全面推進家校共育內涵式發展,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育人體系,促進孩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逐漸走出了一條具有桐鄉特色的家校合作新模式。

家長變學生,學習「育兒經」。12月7日晚,桐鄉六中教育集團「家長學校」正式開講。桐鄉六中教育集團實驗中學、振東中學兩校三區同步開啟,近5000名家長共同聆聽學習。本期家長學校邀請了桐鄉市高級中學年級部主任、浙江班主任網絡團隊創始人、嘉興市家庭教育學會會員褚建利老師作《學會與孩子交流》主題講座。他結合經典的家庭教育案例,呈現當前孩子「成長的煩惱」以及家庭教育的「苦惱」,結合現代教育心理學理論與教育實踐,向在座家長分享如何透析問題背後的深層次原因、如何學會與孩子溝通、如何真正「用心」陪伴孩子等初中段孩子的家庭教育問題的正確破解手段。講座結束後,各班班主任還結合班級實際,與家長進行了深入的家校共育話題的交流與探討。

作為學校家校共育常態化工作之一,本次「家長學校」活動雖然時間不長,但家長們紛紛表示獲益匪淺。不少家長在活動結束後還久久不願離去,與老師交流溝通共同探討教育孩子的對策與方法。一直以來,學校不斷強化「德育是第一質量」理念,以桐鄉六中教育集團三年規劃中的《新時代家校共育規劃方案》為基準,通過家長學校、遠程家庭教育資源庫、家庭教育讀本、情感周記制度、家長大講堂、家長義工等多種載體,依託「班級家委會」「學校家委會理事會」及教師日常家訪、家長會、家長開放周等活動,逐步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育融合的長效育人機制,增強家校共育工作的計劃性、完整性、實效性,同步提升教師及家長的育人理念,共同助力學生健康成長成才。

家長來陪餐,家校心連心。近日,桐鄉市現代實驗學校的學生餐廳裡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在學校行政值日教師的陪同下,他們到食堂實地參觀,陪同學生用餐,共同踐行「光碟行動」。這是現代實驗學校開展的「家長進食堂陪餐」活動。學校開展家長陪餐活動,並不是簡單的「陪吃飯」,更是是給家長一份「安心」,給學生一份「健康」,給家校共育搭建一個「平臺」,讓家長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到學校工作,激發了家長參與學校工作和孩子成長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架起了家長與學校親密有效溝通聯繫的橋梁。

一直以來,現代實驗學校以「家校同心共育」為理念,重視家校共育,多措並舉共築家校共築家校合作網絡。線上線下聯動。通過「現代發布」公眾號、微信群等,打造指尖上的家校互通平臺;通過舉辦新生家長發展學校、家長會等,邀請知名專家來校講學,不斷提高家長科學育人水平;共商共育共管。學校成立三級家長委員會,開展班級親子活動,邀請家長進校園、進課堂、進食堂、進寢室,讓家長參與學校管理,同時注重正向激勵,每年評比表彰優秀家長、優秀合理化建議;互幫互學互鑑。學校搭建平臺,不定期舉辦家教論壇、家長沙龍,邀請家長介紹經驗,交流困惑,共話青春期孩子成長話題,為家校共育賦能。打造未來家校共育新生態,現代實驗學校以個性化、菜單式、精準式的家校服務,讓每一孩子得到最好的教育、成為最好的自己。

家訪在路上,愛在行走間。家訪是一場行走中的愛的教育,一次面對面、心連心的家訪,教師用愛叩響學生的心門,用心搭建起「家校聯動」這座暖心橋,也讓教育更有溫度和深度。在桐鄉市高橋實驗學校教育高橋實驗學校,老師們不論嚴寒酷暑,利用雙休日、節假日,穿行於鄉村小徑、阡陌田間,對每一位學生進行常態化的家訪,走入學生家中,傾聽學生、家長的心聲,教師與家長面對面交流、「零距離」談心,及時了解學生在家學習和生活的情況以及思想動態,向家長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及在校表現,耐心傾聽家長對學校工作的反饋和建議,真心誠意為家長釋疑解惑、幫助家長解決一些家庭教育問題,進一步密切家校聯繫,推進家校共育,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全面發展。

學校以生長教育為理念、以「培養美好生活創造者」為宗旨、以「做幸福教師,育陽光學生,創美麗校園」為目標,把家訪作為促進家校聯繫的重要助推器,努力構建起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育人網絡,創設了良好的社會效應。桐鄉市第十中學堅持「愛心育人」的教育理念,持續開展「讓家長進學校」和「讓教師進家庭」活動,把家訪作為學校教育的延伸與補充,在老師與學生家庭的零距離接觸中拉進家校距離,進行心與心的交流。學校不斷創新家訪形式,線下走訪家庭、邀請家長來校進班,線上微信、釘釘家訪等,雙線並行讓家長和老師互動熱烈,讓家長感受到了學校老師的真心和溫暖,也更好地讓老師全方位了解學生在家表現,讓教育不留「死角」,讓愛不斷延續。

「網際網路+」,讓家校共育更智慧。12月7日19:00,桐鄉市濮院小學教育集團翔雲小學505班學生張欣傑家長沈燕登入「中國家庭報家長學校」平臺,準時收看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劉家宇的主題講座《孩子寫作業常見問題及對策》。這是翔雲小學自2019年12月成為「全國『家校共育』數位化項目」試點校以來,學校家長常態化通過線上平臺收看專家講座的一個縮影,同時也展現了學校培育「生態翔雲」家校共育、協同行動的新樣態。

翔雲小學精心打造家校共育共同體,構築家校共育新平臺,不斷推進「網際網路+家校共育」的智慧探索與實踐。回歸生態,完善共育機制。學校強化校級、年級、班級三級聯動的機制建設,優化家校合作委員會結構,提高家校服務的工作品質。關注生命,構築共育平臺。學校指導全體家長定期收看「中國家庭報家長學校」平臺上涵蓋學科輔導、心理疏導、學法指導等方面的專家講座,累計收看約45500人次。建立並完善家長學校「明慧學院」,通過家長網校推送優質的家庭教育圖文故事。凸顯體驗,開展共育活動。疫情期間,學校推出「翔雲學子居家生活學習指引」,有效對接居家學習與校園生活,家校之間的合力育人真實有效發生。同時,學校還結合「生態德育」德育品牌,精心策劃適宜於校園內外開展的生態體驗主題活動,促進德性成長。

基於網絡,創新共育評價。學校構建「網際網路+」家校共育評價體系,從「立德」「健體」「啟智」「明慧」四個維度綜合考評學生學習、生活、班務管理等情況,運用大數據分析結果繪製「學生綜合素養雷達圖」,為每個學生構建數字畫像。 在家校共育中,翔雲小學將「智慧翔雲」與「生態翔雲」有機融合,培育未來教育的優質生態,不斷厚植學生美好生長的家校共育沃土。

書香植材,智慧植材。桐鄉市烏鎮植材小學依託「網際網路+」,創新親子閱讀的方式,開發了「親子閱讀書香微課程」,打造線上親子家園。相伴共讀,書香潤德。親子共讀不僅可以促進和諧親子關係,營造良好家庭文化氛圍,樹立優良家德、家風、家教,同時也可以幫助廣大父母掌握科學育兒方法,培養孩子閱讀的好習慣。植材小學的家長和孩子親子共讀一本書,讀後家長以微課的形式和孩子一起講述這本書的故事,將閱讀輻射到更多家庭,傳遞給更多的的孩子和家長,也讓濃鬱的家庭「悅讀」氛圍在植材小學瀰漫。

家長會這樣開,有趣更有效。近日,桐鄉市實驗小學教育集團人民小學208班的家長們走入教室,卻發現桌上既沒有孩子的名字,也沒有座位的指示牌。該怎麼找到孩子的位置呢?正當家長們一頭霧水時,班主任揭開了謎底——每個同學都給自己的爸爸媽媽畫了一副肖像。畫風迥異的肖像畫卻真實地描繪了孩子們心中的爸爸媽媽。屠效平老師向家長們解釋道:在家庭中的一言一行,都是一面鏡子,在家庭教育中必須給孩子們樹立好的榜樣。

學校206班的家長會也是別出心裁。「一封書心」承載父母和孩子、教師和家長之間的所思所想,孩子們將寫給爸爸媽媽的信製成座位表,直言內心,讓家長們眼含熱淚;班主任著重家庭教育引領,情真意切地給家長們寫了一封信,並引發家長們的理性思考:我要成為什麼樣的家長?我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家長們將承諾與寄託,寫在彩紙上,折成「希望飛機」,留在孩子的課桌裡,成為第二天一早的人生禮物與驚喜。紙短情長,以傳統的「書信」進行隔空對話,字裡行間表達著對孩子真摯的愛、對家校共育的期待。家長會是家長和老師之間相互交流和溝通孩子學習、生活以及成長情況的重要渠道,是家長與學校共同尋找適合孩子的最佳教育方法的有效途徑。作為人民小學家校共育的重要載體,人民小學不斷創新家校工作新思路、新載體和新方法,優化整合家庭教育資源,進一步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呵護幼苗成長。

親子菜園成長營,同心同育共躬耕。在上海尚陽外國語學校桐鄉實驗學校的校園裡,有一個特別的地方,這是尚陽的「親子菜園成長營」。「親子菜園成長營」是學校開展PBL+勞動教育的平臺,也是學校家校共育新載體,家長與孩子在齊播種、共育苗、同分享中習得能力,收穫親情。開學伊始,在家委會的牽頭下,各班家長與孩子一起開荒播種,幹得熱火朝天。各班還特設了「園長」,聘請孩子的父母作「園長顧問」,親子合作,共育幼苗。從討論播種什麼菜、撒什麼種子到認識農具、使用農具,從設計菜園整體布局到製作物品並裝飾菜園,家長與孩子在播種中一起收穫親子共育的碩果。

豐收的日子裡,老師帶著孩子們走進菜園,收穫勞動果實,孩子們將採摘下的勞動果實製作成一份美味佳餚,邀請父母共同品嘗,一起感受豐收的喜悅。同心同育共躬耕,親情能力齊收穫。「家校共育」並非只是讓家長參與孩子知識的學習過程,更是孩子勞動技能、實踐能力、情感價值觀共培養的過程。據悉,「親子菜園成長營」是尚陽學校「家校共育」品牌建設項目之一。家校不斷豐富「家校共育」內涵,創新「家校共育」機制,開展了一系列的美好生活實踐項目、親子同樂的強身體健項目等,更好地助力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相關焦點

  • 徐州泉山打造家校共育新樣板
    本報訊(通訊員 魏欣 張偉 記者 李大林)情景劇《和你在一起》,講述三年級學生支持爸爸馳援武漢戰疫故事;快板說唱《共育促養成,明德正家風》,展示家校共推學生德育的經驗……12月2日,在徐州市教育局、中共泉山區委、區政府聯合主辦的「彭城好爸媽,共育在泉山」成果展上,一個個優秀案例展示了泉山區開展
  • 古山鎮與市教育局聯手打造「家校社共育大聯盟」 家校社同攜手 凝...
    後續,雙方將依託學校、村文化禮堂、企業等,開展一系列家教家風家訓教育活動,匯聚古山力量,全力打造「家校社共育大聯盟」。為了全面提升家長綜合教育水平,促進家校合作,近年來,市教育局開展了講師團巡講、情景再現沙龍及匯演、個案諮詢等系列活動,營造了濃厚的家校共育氛圍。 2020年,《浙江省家庭教育促進條例》正式施行。
  • 家校共育 攜手同行(人民時評)
    現實中,一些教師和家長對家校共育的理解還不到位。個別教師把分內的工作轉嫁給家長,如讓家長代替自己批改學生作業,部分家長成為「編外教師」。個別家長認為,把孩子送到學校,教育孩子的責任就移交給了學校和老師,自己可以當「甩手掌柜」。理解出現偏差,就會造成家長與教師之間的責任邊界趨於模糊,導致家校共育停留於表面,難以實現預期效果。
  • 付莊小學開創家校共育新模式 「媽媽班」陪孩子奔向幸福未來
    付莊小學2016年成立「媽媽班」,以提升家長素質為主線,以家長學校為陣地,以特色活動為載體,全面深入開展家校共育系列活動,探索構建家校溝通渠道,積極探索教育新模式,走出了一條行之有效的家校雙贏發展之路。
  • 【家校共育】家校共育,攜手同行——哈113中學校家長課堂講座
    為幫助家長樹立科學、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解決家庭教育中的困惑,哈爾濱市第113中學特邀全國知名家庭教育專家、四葉花開家庭幸福教育機構專家教練延龍老師於2019年9月11日,舉行了兩場關於《初中生常見問題及解決策略》的家庭教育知識講座。講座由修立新副校長主持,七年級部分教師與400餘名學生家長聆聽了此次別開生面的講座。
  • 人民日報人民時評:家校共育 攜手同行
    現實中,一些教師和家長對家校共育的理解還不到位。個別教師把分內的工作轉嫁給家長,如讓家長代替自己批改學生作業,部分家長成為「編外教師」。個別家長認為,把孩子送到學校,教育孩子的責任就移交給了學校和老師,自己可以當「甩手掌柜」。理解出現偏差,就會造成家長與教師之間的責任邊界趨於模糊,導致家校共育停留於表面,難以實現預期效果。
  • 臨沭縣北城實驗學校開啟線上家校共育新模式
    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阻斷了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在做好線上教學的同時,如何有效減少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如何更好地實現家校共育成為北城實驗學校研究的課題,臨沭縣北城實驗學校啟動了線上家校共育項目,開展線上心理疏導、線上家長會、線上家庭教育講座、線上每日伴讀等多種形式創新德育活動,為廣大家長和學生提供親子共學心理健康知識
  • 天全縣舉行家校社共育暨家庭教育實踐校建設培訓會
    四川新聞網消息(段光銓)為進一步加強全縣家長學校建設,幫助家長掌握家庭教育的方法技巧,進一步推進全縣「家校社共育」與家庭教育實踐校建設,9月27日,天全縣家校社共育暨家庭教育實踐校建設培訓會在天全中學禁毒教育基地成功舉行。
  • 彭城好爸媽 共育在泉山︱徐州市泉山區家校共育成果展成功舉行
    近年來,泉山區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號召,按照「學生為本、家長主體,統籌規劃、形成特色」的工作思路,積極拓展家庭教育的服務內容和形式,探索建立了具有泉山特色的家庭教育課程體系,推動全區家庭教育事業向法制化、專業化、網絡化、社會化邁進,開創了泉山區家校工作新局面,並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下一步,我市將全面推進「彭城好爸媽」成長工程,努力打造、打響家校社共育的徐州品牌。
  • 果識學堂項目發布會隆重舉行,助推家校共育,助力孩子成長
    果識學堂聯合創始人如如Lily在現場正式宣布,果識學堂定義為家校共育智庫平臺。教育專家朱永新認為,父母、教師、學生組成學習共同體,家庭和學校的合作共育,是教育現代化、民主化、科學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和社會發展到當今資訊時代的必然選擇。
  • 家校共育 感恩有你
    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是家校共育的共同目標,家長委員會是學校與家庭聯繫的重要紐帶,為了讓家長更好地了解學校工作,讓學校細細聆聽家長的心聲,充分發揮家委會代表在學校發展、班級管理和學生培養中的帶頭作用,實現家校共育的有效途徑,根據《廣東省教育廳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幼兒園)家長委員會建設的通知
  • 市一中家校共育促成長
    為進一步提高學校的家庭教育水平,促進家校共育,近日,商丘市第一中學召開了家長學校講師團教研會議。該校有關領導以及家長學校講師團成員參加了會議。會上,市一中校長、家長學校校長牛超說,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
  • 合肥一六八玫瑰園學校西校區:家校協力 共育未來
    合肥一六八玫瑰園學校西校區:家校協力 共育未來 為增強學校、家長、教師之間的溝通,協調好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關係
  • 高密市三舉措打造家校共育「正能量場」
    聘請特級班主任、心理諮詢師、優秀家長30多人擔任輔導員,開設家教基礎課、專題課和諮詢課,確立家(校)園攜手共育人、換個角度看孩子、如何與孩子有效溝通、讓孩子愛上閱讀等16個方面的教育主題,先後舉辦90多場公益講座,滿足不同層次家長的家教需求。
  • 《家校共育-攜手同行-成長有禮》山東濟南義軒學校大型禮儀「家校...
    孔老夫子2500多年前就諄諄教誨,以禮治國,以禮服人,打造謙謙君子之國。在孩子教育這條路上,老師和家長攜手同行,彼此應該充分尊重與信任。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獨自完成培養孩子成才的使命。  現實中,一些教師和家長對家校共育的理解還不到位。
  • 這所學校讓足球成為家校共育一劑良方
    足球已成為家校共育一劑良方。家校共育,攜手培養閃光少年「感謝學校,讓我們有這個寶貴的學習機會。」手捧著學校頒發的「爸爸教練培訓班」結業證書,家長們的臉上洋溢著笑容。「爸爸教練培訓班」是上海市實驗學校附屬小學的一項特色活動,旨在通過培訓爸爸們擔任班隊教練員,將體育活動向家庭社區輻射,達到家校共育的良好效果。
  • 生輝暢談丨家校共育,你我都是踐行者
    其在架起家校共育連心橋的同時,也對學校和家庭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如何利用「空中課堂」,讓孩子們在延期開學期間進行有益、有效的學習是我們最為關注的。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自線上教學開展之前,濟寧各中小學都進行了充分的研討,制定了詳細的教學方案和豐富的課程。
  • 推進家校共育 攜手共促成長 高新三小「媽媽讀書會」「爸爸運動隊...
    兩個組織建立的初衷,是家校共育的理念下,由父母與學校共擔培育職責,在愛與陪伴中實現與學生的共同成長。現今,「與孩子共同閱讀」和「與孩子一起鍛鍊」,已逐漸成為高新三小家長們的和日常。「爸爸運動隊」開展的活動豐富多彩。
  • 清平實驗學校:多樣化創新方式推進家校共育 關愛無差別鑄就學生...
    12月8日,第六屆「深圳教育改革創新大獎」評審結果出爐,清平實驗學校榮獲「年度家校共育典範學校」獎。作為創辦於2018年1月,同年9月正式開學的新生代學校,清平實驗學校家校共育成績斐然,現已得到家長及社會各界人士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今年秋季招生,申請該校的一年級、七年級的人數均過千,其中,七年級申請人數與錄取人數比更是超過了5:1。
  • 遼瀋首個校家共育數位化平臺正式上線運行
    這是遼瀋地區首個校家共育數位化平臺——校家雲通。作為2020年和平區教育領域重點打造的改革創新項目,該平臺,實現了家校溝通便捷化、校園管理數據化、校園設施智能化與課堂教學高效化,全面助力和提升了和平區推進智慧校園建設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