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人民時評:家校共育 攜手同行

2020-12-18 人民網

在孩子教育這條路上,老師和家長攜手同行,彼此應該充分尊重與信任。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獨自完成培養孩子成才的使命。

現實中,一些教師和家長對家校共育的理解還不到位。個別教師把分內的工作轉嫁給家長,如讓家長代替自己批改學生作業,部分家長成為「編外教師」。個別家長認為,把孩子送到學校,教育孩子的責任就移交給了學校和老師,自己可以當「甩手掌柜」。理解出現偏差,就會造成家長與教師之間的責任邊界趨於模糊,導致家校共育停留於表面,難以實現預期效果。

孩子們的成長過程,大部分時間都在校園。學校應該是教育的主陣地。無論是學習知識、培養素質,還是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學校教育都至關重要。同樣,孩子的教育也離不開家庭,家庭教育要與學校教育緊密結合起來。如果責任邊界模糊,就會阻礙家校之間的順利溝通,影響家校共育的效果。有的家長群成了老師布置任務的地方,有的成了老師疲於應付的「加班群」,有的成了家長曬娃炫娃的「攀比群」,還有的成了家長盲目點讚老師的「誇誇群」……對於部分家長和老師來說,家長群成了日常「壓力群」,失去了家校溝通的本意。一方面,一些家長本身工作節奏快、壓力大,卻又不得不花費很大精力盯著家長群,哪怕深夜也不能錯過,生怕漏看了信息、漏跟了回復,影響孩子的學習生活。另一方面,班級學生多,水平情況各有不同,老師的時間精力有限,如果逐一回復家長們頻繁的詢問和要求,也會耽誤了備課時間。就此而言,家長群變味兒,表面上看是群規缺乏或者得不到遵守,實質上是由於家校關係沒有理順、家長與老師的角色沒有擺正。

家校共育,關鍵在「共」。學校和家庭的互相配合程度,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和發展。學校教育是主體,是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最重要場所;家庭教育是基礎,是對學校教育的必要補充。首先,老師應當盡職盡責,擔負起教書育人的本職責任。同時家長也不應忘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學校教育不應當由家庭代勞,同樣的,家庭教育也不能一股腦兒推給學校和老師。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家校合作協同育人,才能達到「1 1>2」的效果。那些關注孩子情感的交流、關於教育目的的探討、關乎成長經歷的分享等,都能在教師與家長之間架起一座心意相通的橋梁。

家校共育,目標在「育」。說到底,家校雙方的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為了孩子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真正的家校合作,需要學校儘可能調動學生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熱情,獲得家長對學校管理和發展的認同,也需要家長了解學校的教育教學目標,使家庭教育配合學校教育。在此基礎上,劃好家校共育的「經緯線」,釐清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任務分工、職責邊界,才能各負其責、同向而行。

家長與老師有效配合,形成家校共育的整合優勢,有助於為學生營造一個和諧的家庭環境和校園環境。各方不缺位、不錯位,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效果導向,疏通家校共育不同步、不合拍的堵點,才能促進孩子健康成長,取得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突破。

《 人民日報 》( 2020年11月19日 05 版)

相關焦點

  • 家校共育 攜手同行(人民時評)
    在孩子教育這條路上,老師和家長攜手同行,彼此應該充分尊重與信任。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獨自完成培養孩子成才的使命。現實中,一些教師和家長對家校共育的理解還不到位。理解出現偏差,就會造成家長與教師之間的責任邊界趨於模糊,導致家校共育停留於表面,難以實現預期效果。孩子們的成長過程,大部分時間都在校園。學校應該是教育的主陣地。無論是學習知識、培養素質,還是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學校教育都至關重要。同樣,孩子的教育也離不開家庭,家庭教育要與學校教育緊密結合起來。如果責任邊界模糊,就會阻礙家校之間的順利溝通,影響家校共育的效果。
  • 《家校共育-攜手同行-成長有禮》山東濟南義軒學校大型禮儀「家校...
    在孩子教育這條路上,老師和家長攜手同行,彼此應該充分尊重與信任。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獨自完成培養孩子成才的使命。  現實中,一些教師和家長對家校共育的理解還不到位。個別教師把分內的工作轉嫁給家長,如讓家長代替自己批改學生作業,部分家長成為「編外教師」。
  • 【家校共育】家校共育,攜手同行——哈113中學校家長課堂講座
    要全面提升育人水平,就要建立健全家校一體化育人機制,以提升學生家長綜合素質為目標,使教育體系更加完善有效。哈爾濱第113中學校一直以來都十分重視家校之合作,注重聆聽家長的聲音與訴求,努力解決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的困惑與難題,通過家長課堂,建立起家校溝通的渠道和交流的平臺,實現家校共育。
  • 家校共育,靜待花開!桐鄉打造家校合作新模式
    學校開展家長陪餐活動,並不是簡單的「陪吃飯」,更是是給家長一份「安心」,給學生一份「健康」,給家校共育搭建一個「平臺」,讓家長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到學校工作,激發了家長參與學校工作和孩子成長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架起了家長與學校親密有效溝通聯繫的橋梁。一直以來,現代實驗學校以「家校同心共育」為理念,重視家校共育,多措並舉共築家校共築家校合作網絡。線上線下聯動。
  • 徐州泉山打造家校共育新樣板
    本報訊(通訊員 魏欣 張偉 記者 李大林)情景劇《和你在一起》,講述三年級學生支持爸爸馳援武漢戰疫故事;快板說唱《共育促養成,明德正家風》,展示家校共推學生德育的經驗……12月2日,在徐州市教育局、中共泉山區委、區政府聯合主辦的「彭城好爸媽,共育在泉山」成果展上,一個個優秀案例展示了泉山區開展
  • 付莊小學開創家校共育新模式 「媽媽班」陪孩子奔向幸福未來
    近年來,付莊小學不斷挖掘「媽媽班」的成功經驗,開拓創新,在破解諸多教育難題的同時,家校共育碩果纍纍。為全方位了解學生,進一步做好家校溝通工作,付莊小學成立三級家委會,開展家長開放日活動,定期進行家訪,通過多種形式促進家校溝通。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家校溝通的有效方法,努力構建「雙向互動,合作育人」的家校溝通模式。
  • 古山鎮與市教育局聯手打造「家校社共育大聯盟」 家校社同攜手 凝...
    後續,雙方將依託學校、村文化禮堂、企業等,開展一系列家教家風家訓教育活動,匯聚古山力量,全力打造「家校社共育大聯盟」。為了全面提升家長綜合教育水平,促進家校合作,近年來,市教育局開展了講師團巡講、情景再現沙龍及匯演、個案諮詢等系列活動,營造了濃厚的家校共育氛圍。 2020年,《浙江省家庭教育促進條例》正式施行。
  • 推進家校共育 攜手共促成長 高新三小「媽媽讀書會」「爸爸運動隊...
    兩個組織建立的初衷,是家校共育的理念下,由父母與學校共擔培育職責,在愛與陪伴中實現與學生的共同成長。現今,「與孩子共同閱讀」和「與孩子一起鍛鍊」,已逐漸成為高新三小家長們的和日常。「爸爸運動隊」開展的活動豐富多彩。
  • 臨沭縣北城實驗學校開啟線上家校共育新模式
    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阻斷了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在做好線上教學的同時,如何有效減少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如何更好地實現家校共育成為北城實驗學校研究的課題,臨沭縣北城實驗學校啟動了線上家校共育項目,開展線上心理疏導、線上家長會、線上家庭教育講座、線上每日伴讀等多種形式創新德育活動,為廣大家長和學生提供親子共學心理健康知識
  • 彭城好爸媽 共育在泉山︱徐州市泉山區家校共育成果展成功舉行
    彭城好爸媽 共育在泉山︱徐州市泉山區家校共育成果展成功舉行 2020-12-03 16: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家校共育 感恩有你
    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是家校共育的共同目標,家長委員會是學校與家庭聯繫的重要紐帶,為了讓家長更好地了解學校工作,讓學校細細聆聽家長的心聲,充分發揮家委會代表在學校發展、班級管理和學生培養中的帶頭作用,實現家校共育的有效途徑,根據《廣東省教育廳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幼兒園)家長委員會建設的通知
  • 天全縣舉行家校社共育暨家庭教育實踐校建設培訓會
    四川新聞網消息(段光銓)為進一步加強全縣家長學校建設,幫助家長掌握家庭教育的方法技巧,進一步推進全縣「家校社共育」與家庭教育實踐校建設,9月27日,天全縣家校社共育暨家庭教育實踐校建設培訓會在天全中學禁毒教育基地成功舉行。
  • 果識學堂項目發布會隆重舉行,助推家校共育,助力孩子成長
    果識學堂聯合創始人如如Lily在現場正式宣布,果識學堂定義為家校共育智庫平臺。教育專家朱永新認為,父母、教師、學生組成學習共同體,家庭和學校的合作共育,是教育現代化、民主化、科學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和社會發展到當今資訊時代的必然選擇。
  • 溫江區第二中學:家校攜手 共助成長
    四川新聞網成都11月2日訊 為進一步密切家校聯繫,激發全體家長參與學校管理的積極性,推進學校工作健康、有序、和諧發展,經過精心地醞釀籌備,10月29日下午15時,溫江區第二中學「新一屆家委會選舉暨家長學校成立儀式」在階梯教室進行。
  • 市一中家校共育促成長
    為進一步提高學校的家庭教育水平,促進家校共育,近日,商丘市第一中學召開了家長學校講師團教研會議。該校有關領導以及家長學校講師團成員參加了會議。會上,市一中校長、家長學校校長牛超說,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
  • 這所學校讓足球成為家校共育一劑良方
    足球已成為家校共育一劑良方。家校共育,攜手培養閃光少年「感謝學校,讓我們有這個寶貴的學習機會。」手捧著學校頒發的「爸爸教練培訓班」結業證書,家長們的臉上洋溢著笑容。「爸爸教練培訓班」是上海市實驗學校附屬小學的一項特色活動,旨在通過培訓爸爸們擔任班隊教練員,將體育活動向家庭社區輻射,達到家校共育的良好效果。
  • 合肥一六八玫瑰園學校西校區:家校協力 共育未來
    合肥一六八玫瑰園學校西校區:家校協力 共育未來 為增強學校、家長、教師之間的溝通,協調好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關係
  • 高密市三舉措打造家校共育「正能量場」
    聘請特級班主任、心理諮詢師、優秀家長30多人擔任輔導員,開設家教基礎課、專題課和諮詢課,確立家(校)園攜手共育人、換個角度看孩子、如何與孩子有效溝通、讓孩子愛上閱讀等16個方面的教育主題,先後舉辦90多場公益講座,滿足不同層次家長的家教需求。
  • 漯河市源匯區嵩山路學校召開攜手促發展精細管理育棟梁家校聯誼會
    河南經濟報 記者 石桂林 通訊員 崔雪燕 劉波濤為紮實做好學校教育教學工作,進一步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切實加強家校溝通,及時向學生家長通報在校學習生活情況,積極促進家校攜手做好各項工作。近日,漯河市源匯區嵩山路學校組織召開家校「攜手促發展,精細管理育棟梁」家校聯誼會。學校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每天召開兩個年級。各班主任認真負責,提前籌備,確保學生家長準時到校。每天下午3點50分,學生家長在班主任教師的帶領下,走進各班教室。會上,班主任教師代表學校向各位家長的到來表示歡迎,向一直以來對學校工作關心支持的家長朋友表示感謝!
  • 生輝暢談丨家校共育,你我都是踐行者
    其在架起家校共育連心橋的同時,也對學校和家庭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如何利用「空中課堂」,讓孩子們在延期開學期間進行有益、有效的學習是我們最為關注的。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自線上教學開展之前,濟寧各中小學都進行了充分的研討,制定了詳細的教學方案和豐富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