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全縣舉行家校社共育暨家庭教育實踐校建設培訓會

2020-12-14 教育信息速報

四川新聞網消息(段光銓)為進一步加強全縣家長學校建設,幫助家長掌握家庭教育的方法技巧,進一步推進全縣「家校社共育」與家庭教育實踐校建設,9月27日,天全縣家校社共育暨家庭教育實踐校建設培訓會在天全中學禁毒教育基地成功舉行。全縣各學校校長、家長學校分管負責人、班主任代表等250餘人參加培訓。

培訓會上,天全縣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楊閔就「家校社共育」工作和家庭教育實踐校建設工作的重要性和現實意義作了宣傳動員。他強調,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千家萬戶都好,國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規範、有序、系統化開展家長學校建設是學校的重要工作。全縣各學校要高度重視,積極推進「家校社」共育工作,要制度化、科學化抓部署,活動化、載體化抓落實,不斷規範家長學校建設與管理,提升家長教育學生的有效性和針對性,提高家校教育的協同性與有效性,從而促進家校社共同發展、共同提升的良好局面。

隨後,三寬家長教育科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十三五重大重點課題《家校合作的國際經驗與本土化實踐研究》特約研究員李虹給大家作了題為《現代家庭觀與家庭教育目標》的講座。三寬家長教育科學研究院雅安分院院長童恩親向大家介紹了家庭教育實踐建設工作的具體安排。

近年來,天全縣教育局深入貫徹關於「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的重要要求,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細落小落到家庭,高度重視家庭教育和家長學校建設。此次與三寬家長教育科學研究院聯合開展家庭教育實踐校建設,全縣確定了1所幼兒園、7所小學、4所初級中學共計12所學校為首期家庭教育實踐校,將得到該研究院為期一年無償的課程支撐與智力支持。

此次培訓首次實施線上直播,在為期半天的活動中,點擊量高達1.52萬人,有效助推各學校進一步做好家庭社共育工作。

【來源:雅安新聞聯播】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古山鎮與市教育局聯手打造「家校社共育大聯盟」 家校社同攜手 凝...
    這是市教育局在「家庭教育主題年」實施的又一項創新舉措,也是古山鎮保障民生福祉的又一次有益探索。後續,雙方將依託學校、村文化禮堂、企業等,開展一系列家教家風家訓教育活動,匯聚古山力量,全力打造「家校社共育大聯盟」。
  • 彭城好爸媽 共育在泉山︱徐州市泉山區家校共育成果展成功舉行
    彭城好爸媽 共育在泉山︱徐州市泉山區家校共育成果展成功舉行 2020-12-03 16: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家校共育,靜待花開!桐鄉打造家校合作新模式
    一直以來,學校不斷強化「德育是第一質量」理念,以桐鄉六中教育集團三年規劃中的《新時代家校共育規劃方案》為基準,通過家長學校、遠程家庭教育資源庫、家庭教育讀本、情感周記制度、家長大講堂、家長義工等多種載體,依託「班級家委會」「學校家委會理事會」及教師日常家訪、家長會、家長開放周等活動,逐步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育融合的長效育人機制,增強家校共育工作的計劃性、完整性、實效性,同步提升教師及家長的育人理念
  • 果識學堂項目發布會隆重舉行,助推家校共育,助力孩子成長
    日前,果識學堂項目發布會隆重舉行。果識學堂聯合創始人如如Lily在現場正式宣布,果識學堂定義為家校共育智庫平臺。教育專家朱永新認為,父母、教師、學生組成學習共同體,家庭和學校的合作共育,是教育現代化、民主化、科學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和社會發展到當今資訊時代的必然選擇。
  • 徐州泉山打造家校共育新樣板
    本報訊(通訊員 魏欣 張偉 記者 李大林)情景劇《和你在一起》,講述三年級學生支持爸爸馳援武漢戰疫故事;快板說唱《共育促養成,明德正家風》,展示家校共推學生德育的經驗……12月2日,在徐州市教育局、中共泉山區委、區政府聯合主辦的「彭城好爸媽,共育在泉山」成果展上,一個個優秀案例展示了泉山區開展
  • 山東省婦聯黨組書記、主席孫豐華到東營出席全國「家校社協同育人...
    家校社協同育人」家庭教育改革創新研討暨現場推進會議在東營舉行。近年來,東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婦女兒童事業和家庭教育工作,先後撥款700餘萬元支持「家庭教育項目」實施,關工委、婦聯、教育等部門先行先試,探索創新,打造出一批特色鮮明的家庭教育品牌,在全國首家以地級市全域創建全國 「家校共育」數位化項目試驗區,為全省乃至全國家庭教育工作創新發展提供了「東營經驗」。
  • 【頭條】「攜手家校社·共築幸福夢」平湖市家庭教育節啟動啦!
    【頭條】「攜手家校社·共築幸福夢」平湖市家庭教育節啟動啦!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5月29日下午,「攜手家校社
  • 家校共育 攜手同行(人民時評)
    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獨自完成培養孩子成才的使命。現實中,一些教師和家長對家校共育的理解還不到位。個別教師把分內的工作轉嫁給家長,如讓家長代替自己批改學生作業,部分家長成為「編外教師」。個別家長認為,把孩子送到學校,教育孩子的責任就移交給了學校和老師,自己可以當「甩手掌柜」。
  • 【家校共育】家校共育,攜手同行——哈113中學校家長課堂講座
    為幫助家長樹立科學、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解決家庭教育中的困惑,哈爾濱市第113中學特邀全國知名家庭教育專家、四葉花開家庭幸福教育機構專家教練延龍老師於2019年9月11日,舉行了兩場關於《初中生常見問題及解決策略》的家庭教育知識講座。講座由修立新副校長主持,七年級部分教師與400餘名學生家長聆聽了此次別開生面的講座。
  • 人民日報人民時評:家校共育 攜手同行
    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獨自完成培養孩子成才的使命。現實中,一些教師和家長對家校共育的理解還不到位。個別教師把分內的工作轉嫁給家長,如讓家長代替自己批改學生作業,部分家長成為「編外教師」。個別家長認為,把孩子送到學校,教育孩子的責任就移交給了學校和老師,自己可以當「甩手掌柜」。
  • 清平實驗學校:多樣化創新方式推進家校共育 關愛無差別鑄就學生...
    12月8日,第六屆「深圳教育改革創新大獎」評審結果出爐,清平實驗學校榮獲「年度家校共育典範學校」獎。作為創辦於2018年1月,同年9月正式開學的新生代學校,清平實驗學校家校共育成績斐然,現已得到家長及社會各界人士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今年秋季招生,申請該校的一年級、七年級的人數均過千,其中,七年級申請人數與錄取人數比更是超過了5:1。
  • 「全國家庭教育創新實踐基地」名單出爐,濱州這家學校榜上有名
    近日,全國婦聯辦公廳、教育部辦公廳聯合下發關於命名「全國家庭教育創新實踐基地」的通知,山東10家單位入選,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一中學入選。為進一步激發基層陣地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工作的動力和活力,探索家校社協同育人的有效模式,努力構建覆蓋城鄉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全國婦聯、教育部決定在全國範圍內命名一批「全國家庭教育創新實踐基地」。
  • 合肥一六八玫瑰園學校西校區:家校協力 共育未來
    合肥一六八玫瑰園學校西校區:家校協力 共育未來 為增強學校、家長、教師之間的溝通,協調好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關係
  • 臨沭縣北城實驗學校開啟線上家校共育新模式
    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阻斷了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在做好線上教學的同時,如何有效減少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如何更好地實現家校共育成為北城實驗學校研究的課題,臨沭縣北城實驗學校啟動了線上家校共育項目,開展線上心理疏導、線上家長會、線上家庭教育講座、線上每日伴讀等多種形式創新德育活動,為廣大家長和學生提供親子共學心理健康知識
  • 溫江區第二中學:家校攜手 共助成長
    四川新聞網成都11月2日訊 為進一步密切家校聯繫,激發全體家長參與學校管理的積極性,推進學校工作健康、有序、和諧發展,經過精心地醞釀籌備,10月29日下午15時,溫江區第二中學「新一屆家委會選舉暨家長學校成立儀式」在階梯教室進行。
  • 市一中家校共育促成長
    為進一步提高學校的家庭教育水平,促進家校共育,近日,商丘市第一中學召開了家長學校講師團教研會議。該校有關領導以及家長學校講師團成員參加了會議。會上,市一中校長、家長學校校長牛超說,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
  • 學校家校活動實施方案:開展6個家校活動,落實「6有」活動要求
    二、工作目標1.引導廣大家長學習和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學知識和方法,確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自覺履行家庭教育的職責。2.圍繞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通過近兩年創造性的實踐探索,引導廣大家長樹立現代家庭新理念,確立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和成才觀。
  • 上海打出家校共育「組合拳」 家長有了度身定製的「新教材」
    昨天,「家校協同,領航成長」上海市家庭教育指導現場推進會在寶山區舉行。活動現場,家校共育「大禮包」——《心爸心媽成長記》上海市家庭教育心理漫畫系列叢書、《上海教育》「領航成長」特刊同時發布,部分家長代表率先領到了這些「新教材」。  新學年來臨之際,上海打出家校共育「組合拳」,為學生成長全力護航。
  • 家校共育 感恩有你
    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是家校共育的共同目標,家長委員會是學校與家庭聯繫的重要紐帶,為了讓家長更好地了解學校工作,讓學校細細聆聽家長的心聲,充分發揮家委會代表在學校發展、班級管理和學生培養中的帶頭作用,實現家校共育的有效途徑,根據《廣東省教育廳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幼兒園)家長委員會建設的通知
  • 《家校共育-攜手同行-成長有禮》山東濟南義軒學校大型禮儀「家校...
    2020年11月20日,中國東方禮儀研究院院長·華平生先生受邀為濟南市歷城區義軒學校近400名一、二年級的學生、45名家長代表(每班限5名家長)和30多位老師進行《成長有禮,成長有你》的專題禮儀培訓。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獨自完成培養孩子成才的使命。  現實中,一些教師和家長對家校共育的理解還不到位。個別教師把分內的工作轉嫁給家長,如讓家長代替自己批改學生作業,部分家長成為「編外教師」。個別家長認為,把孩子送到學校,教育孩子的責任就移交給了學校和老師,自己可以當「甩手掌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