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實驗學校把「匯融並蓄,擇善求真」作為辦學的文化理念和價值追求。
嚴慈學堂得到家長一致好評。
清平實驗學校召開第一次家長代表大會。
12月8日,第六屆「深圳教育改革創新大獎」評審結果出爐,清平實驗學校榮獲「年度家校共育典範學校」獎。作為創辦於2018年1月,同年9月正式開學的新生代學校,清平實驗學校家校共育成績斐然,現已得到家長及社會各界人士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今年秋季招生,申請該校的一年級、七年級的人數均過千,其中,七年級申請人數與錄取人數比更是超過了5:1。
因為始終堅持「家校共育」發展模式,清平實驗學校還在今年被評為「寶安區教育工作先進單位」,並通過了「寶安區文明校園」評估,「寶安區中小學依法治校示範校」評估。在未來,清平實驗學校將繼續夯實「家校共育」發展道路,與家長、社區等多方力量一起,以真誠的態度和無差別的關愛,努力實現每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嚴慈學堂、閱讀分享
創新方式轉變家長教育觀念
在清平實驗學校推進家校共育工作中,為家長提供學習平臺的「嚴慈學堂」扮演著關鍵性的作用。對於這一名稱的由來,校長蘇元慶解釋說:「父親的威嚴結合母親的慈愛,嚴慈相濟,方能為孩子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學堂自首講《跟孩子一起成長》開辦至今,已歷經21講,每一講都得到家長一致好評。除了保證學堂開講數量,學校還通過多種方式保證講課質量。學校會邀請教育一線名師、家庭教育領域專家以及課題組實踐研究者主講課程,包括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兒童早期教育指導師,中國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特聘研究員,廣東省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員,寶安名師等。同時嚴格審核課程,確保內容不重複、範圍不狹小、主題不單一,保證每講有新意、每講有收穫。
此外,學校通過加大考勤力度,確保學堂普及效果。為保證家長學到實處、入腦入心,學校還要求聽課家長寫聽後感,談感受、聊收穫。有家長在心得中表示:「我們也是初為人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也需要不斷學習和改進。相信有了學校的重視和幫助,我們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會不斷進步。」
為什麼要如此大力度地開展「嚴慈學堂」?校長蘇元慶道出了原委:「家長文化程度相差較大、家庭環境各不相同,要使他們轉變教育觀念,掌握正確家教方法,只有把他們統一起來,進行系統化的培訓學習。」
除了「嚴慈學堂」,學校還開展了閱讀分享活動。每學年,學校都會精心挑選書目贈送給家長,往期書目包括《目送》《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等。同時,學校還舉辦家長閱讀分享會,組織現場演講,評出獲獎者頒發獎牌,以激勵家長廣泛閱讀。這一活動,得到了家長的高度讚揚,家長反映稱「讓他們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
此外,茶藝培訓、花藝培訓、硬筆書法培訓等多樣化的創新方式,都是清平實驗學校對家長進行文化引領的重要舉措。
真誠對待、關愛無差
用心關注每個孩子個性發展
家校共育的對象是孩子,如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共育」?清平實驗學校有著自己的答案:應該從真誠相待每一個孩子開始。
清平實驗學校把「匯融並蓄,擇善求真」作為辦學的文化理念和價值追求,確立了「源清志平」的校訓和「守法尚仁」的校風。據校長蘇元慶介紹,校名中「清平」的兩層含義,其一就是「平等、平常心」,全面關注每一個孩子的個體差異和個性發展,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成長為快樂、精彩、健康的生命個體;其二才是「平天下」,引導其中的精英者,初步樹立治國平天下的遠大志向。
清平實驗學校追求優質均衡,做到關愛無差別,不放棄任何一個問題孩子、不放棄任何一個特殊家庭。學校尊重學生的發展規律,從不公布考試100分的學生,而是用心打造每個學生「不同的100分」:承認個性差異,通過各種活動去發掘孩子的天賦和潛能。
因此,「人文與責任」成為清平實驗學校特色課程的關鍵詞。全面構建「三感六維課程體系」。具體而言,三感即生命的質感、動感、美感;六維即有德、有才、有膽、有為、有愛、有趣。開設了「為適應學生興趣」的31門拓展課程供學生自由選擇;另外還開設了旨在培養特長的10門個性課程,其中包括詩歌、戲劇、生命教育、勞動、思想史5門特色課程,以及西洋棋、足球、圍棋、國學、健美操5門校本課程。
通過舉辦及參與中華傳統美德晨會小故事、校園戲劇節、學校藝術節班級合唱、舞蹈專場展演、青少年科技發明比賽等活動,學校為學生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發展平臺,讓學生根據個人興趣選擇參與,真正讓他們「詩意地生長」。
為此,學校還加強了教師隊伍的建設。目前,學校已有教職工87人,包括區級以上名師、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20名;現有碩士研究生30人,其中27名來自國內外知名重點大學。2021年,清平實驗學校還將引進優秀教師近30名。過去兩年,全校教師獲區級一等獎2人次,二等獎7人次,獲學區級特等獎3人次、一等獎4人、二等獎4人次。
參與治理、評價反饋
深化家校共育家長參與程度
清平實驗學校還在家校共育中採用信任模式:學校信任家長,敢於「扒開」學校,讓家長找問題、提意見、談建議,然後不斷改進;家長信任學校,從善意角度提出意見,給出的建議也自然更加中肯。
清平實驗學校通過召開第一次家長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第一屆家長委員會,並建設了「家校交流活動室」,為家校溝通創造了條件。學校即將成立「理事會」,成員也包括家長代表、社區代表,其中家長代表由家長委員會推薦,共同享有知情權、監督權、建議權、參與權。
清平實驗學校每學年都會舉辦「家長開放日」例牌活動,讓家長深入教室、了解課堂。每學年新生家長會上,校長蘇元慶還會給學生家長解讀學校辦學文化,讓他們了解學校的辦學理念、辦學方向及育人目標。
2019年8月,清平實驗學校新校啟用。裝修完工後學校進行室內空氣治理、檢測,邀請了14名家長代表監督整個過程,給家長吃了定心丸。而在落實深圳市學生在校午餐午休民心工程時,為了讓學生吃得健康、家長放心,學校邀請家長代表參加配餐公司招標會,由他們參與評標打分,最終確定中標公司。
除了讓家長了解學校情況、監督學校行為,清平實驗學校還會積極聽取家長建議,並邀請家長參與學校活動中來。
在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前,學校會召開家長代表座談會,提供多個討論方案、充分聽取家長建議,最終確定最佳方案。每學期結束前,學校還會邀請家長對教師進行評價並提出建議。
今年12月開展的青年教師閱讀《愛的教育》演講比賽中,14位評委成員中有6位家長代表。而學校每學年舉行的「趣味運動會」,會邀請家長以家庭為單位,與孩子一同參加比賽。此外,學校還會抓住中華傳統節日的契機,讓家長參與學校各類活動:與孩子一起包粽子,慶端午,寄託愛國情懷;猜燈謎,做月餅,體會家庭溫暖。
清平實驗學校積極探索學校管理者、教職員工、家長、學生和社區等多種力量參與辦學的模式,使各主體共同致力於學校的長遠發展和學生的全面發展,最終構建權力分享、開放辦學的現代學校制度。
製版:李斌 鄧詩君 豐衛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