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的「婚禮自由」:不辦婚禮,怎麼能把份子錢收回來?

2022-01-02 中國經營報

文丨陳玉琪 李丹

編輯丨黃玉璐

校對丨顏京寧

「眼前最重要的是,踩著『恨天高』千萬別摔倒。然後走到交接區,我爸會從那兒上臺,象徵性把我交給老公,緊接著會有告白環節。再之後老公會帶著我走向主舞臺.」

 

一年前,在一首《我多喜歡你,你會知道》的鋼琴伴奏聲裡,晴天按流程走完了自己婚禮的全過程。一年後,晴天坦言,除了緊張,沒太顧得上感動,「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裡」。甚至於,作為新娘的自己並非當天的主角,「我往交接區走的那段路,工作人員連燈都忘了打」。

 

每逢長假,「婚宴」二字總會被塞進一些人的生活。結婚服務平臺婚禮紀的數據顯示,2021年五一假期,97%的婚宴酒店預訂量爆滿。國慶假期臨近,#十一假期婚宴場地預訂爆滿#話題再次長時間霸佔微博熱搜。

 

但略顯魔幻的是,一面,是婚慶行業的「集體狂歡」,另一面,則是年輕人躍躍欲試的「試圖逃離」。

 

早在2017年,《奇葩說》辯手臧鴻飛就在節目裡吐槽「婚禮是一場大型、尷尬、自嗨式的私人廟會」。近些年,關於傳統婚禮儀式的吐槽有增無減,戲謔用語從「社恐的天敵」到「文明觀猴的場合」。

 

為此,筆者聯繫到幾位舉辦過婚禮的年輕人。由細枝末節堆砌而成的傳統婚宴緣何屢遭詬病?年輕人有「婚禮自由」嗎?不辦婚禮,面子往哪兒擱?份子錢又該怎麼收回來?

 

對於趕場參加婚宴的人來說,收到手軟的「紅色炸彈」、節衣縮食勻出的份子錢、大同小異的婚慶流程共同構築起關於婚禮的某種「共同記憶」。而對於像晴天一樣的局內人而言,煩瑣、操勞、細碎才更像是婚禮的本來面貌。

 

通常而言,對婚禮的具體想像是從婚博會開始的。決定辦婚禮的第一個周末,晴天就和老公逛了逛婚博會。現場囊括婚紗照、婚宴、婚紗、婚車、珠寶首飾幾個區域;當然,也有細碎如賣婚禮床上四件套的。

 

「現場人出奇的多,每個展區都擠滿在籤約的年輕夫妻,特別誇張。」當天,晴天也敲定了婚慶公司,隨後,約面談、籤合同、分配策劃師、建婚禮籌備微信群.長達一年半的婚禮籌備由此展開,其間伴隨著諸如選酒店、定禮服等「大事」,以及商定場地尺寸、背景版款式、T臺材質等「小事」。

晴天的婚禮物品採買清單。圖源:受訪者供圖

 

煩瑣眼瞅著接近尾聲,婚宴當天,勞累接踵而至:5﹕00起床化妝,6﹕30晨袍拍攝,7﹕30秀禾拍攝,8﹕00堵門接親,8﹕40更換妝發,9﹕20 first look拍攝,10﹕58踩點到達宴會廳門口。隨後,鋼琴伴奏聲響起,晴天按計劃緩步走進容納有12個婚宴桌的宴會廳。

 

緊接著,在粉色玫瑰夾道的主舞臺上,晴天和老公向彼此告白,雙方父母致辭,新人向彼此父母敬茶,新人交換對戒,6名伴郎伴娘依次發言,新娘扔手捧花,新人退場,新人換好敬酒服逐桌敬酒.

 

拋開關乎細節的記憶,婚禮究竟在情感上留下了什麼?晴天思忖片刻後笑言,似乎並沒有。「我都不記得自己當天說了什麼,也不記得老公說了些啥,大家都在背詞。」告白詞是晴天從小紅書上找的,老公的告白環節,她還在腦海裡默念自己的臺詞。

 

更大的遺憾或許來自於無暇顧及親情。「敬酒真的就是走過場,純客套話,完全沒時間跟朋友、家人寒暄。」直至婚禮結束、賓客離席,晴天也沒有和許久未見的姥爺說上一句話。當天下午,姥爺坐上了開往湖北老家的高鐵。

 

「也談不上多嚮往婚禮,就覺得該有這麼個東西,然後就按部就班一步步往下走。」被問及籌備婚禮的原因,晴天坦言,自己身邊沒有不辦婚禮的,大家大同小異,基本都在酒店裡辦。而這種「約定俗成」,卻在不經意間向許琳施加了莫名的壓力。

 

8月初,許琳到呼和浩特參加大學同學的婚禮。「在當地的一個標杆宴會廳辦的,大概30桌,都是新人雙方父母及其親戚朋友。」最讓許琳無法忍受的是,新郎還在臺上講話,圍坐在桌邊的人已然開始觥籌交錯。

 

「他們哪兒會真的關注、祝福新人?就是看熱鬧而已,一點不尊重人。」再聯想到自己,父母早年間離婚,婚宴現場致辭環節勢必尷尬滿滿;自己精心準備的發言,來賓大概率沒耐心聽完;動則每桌上萬元的宴席,極可能浪費嚴重.不辦婚禮的想法在許琳心裡日益堅定。

 

和許琳類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抵制」婚禮。早在9月7日,微博話題#為什麼年輕人不想辦婚禮了#衝上熱議榜。豆瓣「結婚不辦婚禮小組」裡,成員們也積極羅列不辦婚禮的理由:鋪張浪費、不想被圍觀、傳統婚禮猶如女性所有權從父權到夫權的轉移儀式、討厭明晃晃的攀比和算計等等等等。

 

無論是按部就班辦婚禮的晴天,還是堅定逃離婚禮的許琳,以「承載人情世故和禮尚往來」著稱的婚禮似乎正在成為傳統和當下對峙的「戰場」。

 

「對很多年輕人來說,他們想要拋棄的是傳統婚禮的繁文縟節,以及自己只能充當群演的不可控感和形式主義,而非婚禮這個儀式本身。」仔細研究過社交平臺圍繞「婚禮」的討論,有人得出過這樣的結論。

 

以此為背景,「婚禮」二字似乎正在融入更多的可能性。極簡辦婚禮,甚至不辦婚禮,把省下來的錢用來旅行,成了不少人理想的結婚方式。

 

aMoment Wedding紐西蘭婚禮策劃公司創始人之一Yucca自己就是旅行結婚的踐行者。2011年,她辭掉工作,用四個多月時間和先生遊歷了印度、中東、非洲。

 

這是Yucca和先生耗時最長的一次旅行。她開玩笑,以前看段子說,兩個人出去旅遊一趟回來,要麼分了,要麼就可以結婚了,「原來是真的」。兩人在旅途中因為許多雞毛蒜皮的小事吵過架,但旅途結束,覺得好像還可以一起過,就順理成章去領了證。

 

Yucca把旅行中的照片做成明信片送給朋友,就算告訴大家自己結婚了。10年過去,她仍然記得當時在非洲,11座的車擠了十五六個人,車頂上還有各種雞鴨鵝。當地人看到兩個中國人,也覺得很新奇,「就算語言不通也硬要跟你聊天,都不知道在聊什麼」。

 

成立目的地婚禮公司後,Yucca見證過不同的浪漫:有樂高愛好者把戒託換成樂高小人的,有因音樂結緣的新人把音符繡在新娘的頭紗上的,有一對酷愛《瘋狂動物城》的新人竟然把朱迪和尼克的玩偶帶到婚禮現場。

Yucca說,在雪山、湖泊、森林這樣純自然的環境裡,風景就是裝飾,目的地婚禮通常不會太複雜,作為旅行的一部分,簡單、省心很重要。一個鮮花裝點的儀式架,一張見證浪漫愛情故事的籤字桌,大概就是目的地婚禮的主要裝飾。

用鮮花裝點的儀式架 圖源:受訪者供圖

 

4月19日,餓了麼公布婚嫁消費數據,今年以來,目的地婚禮訂單以149倍的速度增長,三亞、大理、青島、廈門、麗江是最受歡迎的國內目的地婚禮城市。而所謂「目的地婚禮」,又稱「私奔婚禮」,指只有一對新人或一對新人加上雙方父母參加的婚禮,算是一種對抗傳統婚禮繁文縟節的方式。

 

桃子和先生則把結婚的儀式感挪到領證儀式上。她和先生邀請朋友去民政局觀禮,請來攝影師、攝像師,製作了一個10多分鐘的紀錄片。「結婚歸根結底是兩個人的事兒,婚後的生活可比結婚的時候砸錢造作重要多了。」

 

即使是傳統婚宴,流程也是能簡則簡。

 

桃子從事婚禮化妝近5年。這幾年,她發現需要四五點起床化妝的新娘越來越少,不少新娘都要求中午12點儀式開始之前完成造型就行。

 

堵門、接親的過程「意思意思」就行,婚禮的儀式控制在20分鐘左右,煽情、磕頭、才藝表演等環節能省則省……桃子覺得,年輕人越來越反感把婚禮變成大型「私人廟會」。

 

年輕人想在婚禮上省錢的意願也越來越強烈。有人在電商網站上購買婚紗,用完後二手轉讓;有人不願成為婚慶公司打包套餐的「冤大頭」,親自設計背景板、DIY伴手禮、對接婚禮「四大金剛」(指司儀、化妝師、攝像師、攝影師);有人不再購買大牌鑽戒,甚至打起了人工合成鑽石莫桑鑽的主意。

不少人在二手電商平臺打包轉讓婚禮用品

 

桃子甚至見過有新人買越南沙金來充當三金,逼真程度令桃子震驚。一是考慮到安全,怕婚禮現場太亂,怕把真金丟了,二是為了撐場面。「不可能每個賓客追著你咬一口,看一下是不是真金。」

 

法國人類學家範 · 根納普認為,婚禮的儀式是一種過渡性儀式,它是一種對所屬權的展示和對婚姻關係的公眾認可。所以,婚禮本身具備特殊的社會屬性。

 

在中國,婚禮還要複雜得多,領證是在法律意義上結婚,婚禮是在習俗上結婚,關乎禮尚往來與人情世故。因此,儘管旅行結婚、極簡婚禮很美好,但要實現「婚禮自由」,大多數人還要過長輩這一關。

 

不想辦婚禮的小荷為了說服婆婆費了不少口舌。「婆婆覺得要是不辦婚禮,第一,送出去的份子錢收不回來,第二,會讓別人以為自己家連個媳婦都娶不起。」婆婆一個人沒辦法說服小荷小兩口,又拉著親戚朋友一起來勸。

 

最後,雙方各讓一步:辦酒席,不辦儀式。

 

這樣的宴席一般叫作「答謝宴」「回門宴」,為的是告知親朋好友「我結婚了」,順便收收份子錢。Yucca觀察,她有一半的客戶在辦完目的地婚禮以後,還要回國辦一場這樣的宴席。

 

「把份子錢收回來」也是晴天辦婚禮的重要理由,但婚禮這筆人情帳未必算得清楚。

 

婚禮結束後,晴天和丈夫興奮地數錢數了4個小時,直到次日凌晨一兩點才睡覺。「不僅要數錢,還得記下來,哪天再去別人婚禮的時候別忘了,親戚、父母的朋友給的份子錢,大部分也得還給父母。」

 

晴天的婚禮花了20萬元左右,光婚宴的開銷就接近10萬元。她本來很篤定,份子錢肯定收回來了,能覆蓋婚禮的花銷。但後來又轉念一想,算上之前雙方父母、自己和老公給出去的份子錢,還有以後可能要給出去的份子錢,還是虧了。

 

一個有意思的觀察是,諸如「給心愛的姑娘一場夢想中的婚禮」「完美的婚禮是給新娘最好的禮物」這樣的廣告詞鋪天蓋地,但大部分的婚禮籌備都由女生主導。「男生一般充當掏錢的角色,都是聽老婆的。」Yucca說。

 

桃子也形容,哪怕婚禮的籌備磕磕絆絆,但80%的女生還是對婚禮充滿期待,而大多數新郎被安排得明明白白,像是一個「工具人」。桃子看到過有新郎躲在廁所抽菸,時不時問一句:「好了沒,到我了叫我一聲。」

 

桃子覺得,婚禮存在的根本意義是給一段感情一個交代,它所承載的儀式感不會消失。儘管被模式化、標準化的傳統婚宴勞心勞力,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在這個「一生只有一次」的日子裡,不求登峰造極,別捅婁子、別丟人現眼就行。

 

和這樣某個特定時間點才有的儀式感相比,小荷更在乎那些融於日常的儀式感:比如丈夫在自己生日時捧著一盆梔子花來地鐵站接她;去菜市場買菜,順路給她帶回一朵花。「我小時候執著於過年穿新衣的儀式感,說到底還是因為平時穿不到新衣服。日常得到滿足,才不會把希望寄托在某個特殊節點。」

 

無論辦不辦婚禮,傳統與當下的博弈從來沒有消停過,化解操辦婚禮的矛盾,可能是一對新人邁入婚姻的第一步。

(晴天、許琳、Yucca、桃子、小荷為化名)

 


推薦閱讀

點擊大圖 | 漲幅高達153%!煤價貴了,光伏原料也漲價了……

點擊大圖 | 「限電」裡的真相

相關焦點

  • 份子錢這門學問:份子錢到底給多少才合適?不辦婚禮就虧了嗎?
    同事見我這樣糾結(深圳本地的)很是好奇,說道,「你意思意思轉個200紅包就行了吧」我尋思著200會不會金額太小了,於是諮詢了一個沒被邀請的朋友,朋友說「沒問題,反正這錢你也收不回來,加上你們基本都不聯繫,要換我,我估計都不掏這錢」雖有人支持,但把這紅包發出去後,心裡多少還是有些忐忑
  • 這屆份子錢,真猛
    超過 1/4 的年輕人表示結婚送紅包花費太多,已成為負擔;接近 1/5 的受訪者感到無奈。一邊在婚禮上送上祝福,一邊心裡默念:隨了那麼多錢,我結婚可得收回來——這恐怕是年輕人想結婚的唯一理由,但是他們卻失策了。
  • 大家支持婚禮收禮金麼?公認的答案竟然是...
    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鳳凰鎮南太合村多年來有條不成文的「村約」:無論紅白喜事,都不大操大辦,鄉裡鄉親隨禮也只隨五角錢。2013年11月,貴州省息烽縣鹿窩鄉村民制定《村規民約》,對辦酒的程序、範圍、標準等進行規範,禁止濫辦酒席。該鄉一位村民當時稱,小孩剃頭、解除勞教、粉刷屋子等都要辦酒席,有的人家一年「人情費」就要兩三萬元。
  • 月薪10000,隨不起份子
    一邊在婚禮上送上祝福,一邊心裡默念:隨了那麼多錢,我結婚可得收回來——這恐怕是年輕人想結婚的唯一理由,但是他們卻失策了。隨份子的人覺得「冤」,收份子的人更「冤」。在很多城市,辦婚禮默認「不虧就是賺」。「我一月工資一萬五,辦一場婚禮花了我快兩年工資」,剛辦完婚禮的趙子毅說。「收了多少?能找補回來不?」
  • 結婚不傷感情就傷錢,參加婚禮份子錢究竟多少合適,份子錢有講究
    收到「紅色炸彈」固然是件開心的事,「紅色炸彈」不單單是邀請你去參加婚禮,更關係到份子錢的多少,結婚給份子錢是中國的一種習俗,更是一種禮節,但是份子錢究竟該隨多少合適呢?有什麼講究呢?
  • 男子結婚收到4年前送出的欠條 「抵消」份子錢
    」的奇葩故事在網上層出不窮,引起了錫城年輕人關於份子錢的討論:份子錢是否應該出,該怎麼出,出多少,都是讓不少年輕人頭疼的事。  時尚:為省車馬費選擇手機轉帳  隨著微信、支付寶的普及,年輕人之間的禮尚往來又有了新的方式。以前沒法出席朋友婚禮時都喊人帶紅包,而現在不少年輕人直接通過微信、支付寶轉帳送份子錢。  有人是為了省去喝喜酒的車馬費。
  • ...參加23場婚禮!1個月工資全沒了!在保康,婚禮隨多少份子錢合適……
    這位網友在網上 曬出了國慶8天要參加23場婚禮 光是份子錢就花掉了 份子錢到底要給多少?
  • 現在婚禮給份子都包多少錢?
    蘑菇不是不打傘是沒帶傘:活不下去了,短短幾天,好朋友婚禮要包1500.,同事要包500-1000元,100元已經送不出手了,心累!與此同時,以雲南,廣東為代表的西南部,南部地區,婚禮份子錢的規格相對較低,雲南,廣東只需要100元紅包即可參加普通朋友的婚禮,西藏地區更可愛,200元+1條哈達,便是給新婚夫婦的走心祝福。不過對於這條數據,來自廣東的@希望節後瘦一斤表示不服!
  • 領導婚禮,我隨份子錢999元,第二天竟被領導約談
    逢年過節包紅包,同事領導結婚包紅包,節假日總是收請柬不停歇。尤其是髮小結婚,提前2個禮拜就告訴小美(化名)的髮小就通過各種渠道告訴小美他要結婚了,哪天辦婚禮,然後讓小美回去參加,婚禮的日子還是個工作日。這路上一來一回的,要請好幾天事假,工資可是照扣不誤啊。
  • 日本的婚禮儀式既莊重又好看,然而不辦婚禮的新人也越來越多
    每位參加婚禮的賓客收取一定的費用(禮金),數額是視婚禮食物和飲料的含量而定,但一般在約為1萬至1.5萬日元左右。(正常份子錢為3萬、5萬,奇數為吉。)一家東京知名的小型婚禮承辦公司,平均辦一場婚禮的費用是37萬日元同時,由於去海外辦婚禮的費用成本大幅下降,也越來越年輕人的歡迎。一項調查發現,有些夫婦在海外結婚是為了儘可能地省錢。
  • 結婚時收的份子錢,該給公婆還是自己拿著?這個新娘做法令人稱讚
    結婚本來是一件非常高興的事情,但在辦完婚禮之後,小王的父母就天天愁眉不展。這時小王就趕緊問道,父母遇到什麼事了嗎?在小王的追問下,她媽媽終於說出了藏在心裡的話。你們結婚的份子錢要怎樣處理?小王聽後立即明白了父母的意思。但是他還是想和媳婦先商量一下。剛和媳婦說完之後,媳婦就一拍腦門說,我怎麼把這麼重要的事忘了。這段時間忙著整理房間了。媳婦說這錢要給公婆啊。
  • 參加婚禮禮金怎麼給才不得罪人,份子錢回禮這些講究你一定要知道
    結婚禮金是指參加婚禮的人向舉行婚禮的新人贈送的現金,也稱之為『喜錢』現在都稱之為「紅包」。 身邊親朋友好友結婚,都有隨份子錢的習俗,那麼,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給結婚禮金的數量及講究也在不斷的變化。
  • 參加婚禮包了200塊份子錢,沒想到我被新娘子這麼搞
    氣死人了,最近幾天我一共參加了4場婚禮,好好的假期都在各地奔波,連出去遊玩的時間都沒了,更氣人的是,我搭上了自己的假期去參加婚禮,還包了那麼多份子錢,卻被人這樣這樣搞。說起來我跟這個結婚的同學關係很淡,僅是因為小學同學的層面,互相有微信,她發來一個婚禮邀請連結,讓我一定要去參加婚禮,其他同學好久沒見基本都去參加她婚禮了,我礙於面子,也就答應了。去參加她婚禮前沒問其他同學,我就想著包200吧,錢包裡就剩那些現金了,而且份子錢這種我給你多少,以後我結婚她不是一樣還回來,也就是走個形式。
  • 全國各地婚禮份子錢都隨多少?最壕上海把我嚇哭了
    ▽除了對這件事本身的討論,很多網友吐槽現在的份子錢也是水漲船高,本來隨份子錢代表著一份真摯的祝福,但現在卻慢慢變成了紅色炸彈,一到婚禮旺季更是讓人頭疼。那麼,結婚到底隨多少份子錢比較合適?全國各地的「紅色炸彈」標準是多少?上海人結婚又要隨多少分子錢?
  • 結婚時份子錢,該自己收著還是交給公婆?這個媳婦的做法值得參考
    同事小劉前兩天跟自己大學相戀了四年的女朋友,結婚本來是一件大好事,但是他們的父母在辦完婚禮之後卻是天天擰著臉也不說話,小劉就問媽媽到底怎麼了,最後還是他媽實在是忍不住,說出了老兩口的心裡話,你們結婚時親戚隨的份子錢打算怎麼處理?
  • 不辦婚禮,當代社恐症的擇偶信條
    不得不說,傳統婚禮——社恐的天敵,文明觀猴的場合,「尷尬得腳指頭能摳出三室兩廳」。但你有沒有想過,婚禮也有別的辦法。我們採訪了幾位朋友,看看他們怎麼說。去年10月,在美國留學@稻荷さん 和對象在交往了5年後,決定領證結婚。為避免家裡人興師動眾籌辦婚禮,他們自己趁回國前夕在紐約當地領證結婚了。「從來沒想過辦婚禮。我和我對象都挺社恐的,不想為舉辦婚禮儀式召集一堆人。」
  • 美國人結婚需要花多少錢?親朋好友去參加婚禮要出「份子錢」嗎?
    參加婚禮的客人又會送多少人情呢?這個問題雖然有點八卦,但很有意思,一起來看看。美國人結婚大約花多少錢?比起我們可是少多了按我們國家現在的婚禮現狀來說,結個婚真的是燒錢的過程,基本兩個家庭都會花銷大量金錢。當然,這也包括了消費男女雙方各路的人情,也就是份子錢。
  • 同事辭職欲要回300元份子錢 「紅色炸彈」引發網友討論
    喝喜酒,要給份子錢,最近有網友吐槽:結婚時,同事包了300元份子錢。這個同事最近要辭職,竟開口要回份子錢。同事的原因似乎也有些道理:以後不會回合肥,如果不要回來,自己包出去的紅包肯定收不回來了。此帖一出,立刻引起網友熱議。
  • 隨多少份子錢?
    剛剛結束的春節假期送走了一波婚禮熱潮,參加婚禮少不了要給份子錢,然而隨份子對於不少人來說是個難題。中新視頻截圖 「即使把錢給出去,但是因為親朋好友間隨份子,早晚會收回來的。」祁女士說。一些不太熟的同學或者是同事結婚,人們就會考慮要不要給他們或者猶豫給他們多少。給少了就覺得不太好意思,給多了又覺得彼此的關係沒有那麼好。另一方面,有人覺得份子錢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畢竟份子錢算是中國傳統文化民俗一種表達心意的方式。
  • 那些不想辦婚禮的年輕人,最後都怎麼樣了?-虎嗅網
    但現實中的年輕人,真的都不看重辦婚禮了嗎?越來越磨人的婚禮,到底是怎麼來的?1、年輕人真的不想辦婚禮了嗎?「招待那麼多你根本都不認識的親戚,從婚慶公司複製粘貼所有人都一樣的婚禮流程,有什麼意思呢?」90後女生小群眼看著老家的朋友一個個結了婚,卻對婚禮憧憬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