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中國癲癇病醫學發展-臨床科研合作項目「新銳酮學」正式起航

2021-01-08 生酮飲食

12月20日,中國抗癲癇協會與廣州金酮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發起建立的臨床科研項目——「新銳酮學」籤約儀式在北京舉行。

項目負責人姜玉武教授與廣州金酮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洪潤先生籤署了合作協議,就生酮飲食抗癲癇治療的機制和臨床研究等方面展開全面合作,推動中國抗癲癇疾病的醫學發展。

生酮飲食作為一種非藥物治療癲癇的有效手段,對於減少醫療費用、藥物使用、改善認知等方面均具有幫助,雖然生酮飲食治療癲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已經明確,但其抗癲癇療效背後的作用機制或相關生物靶點仍不甚明確,仍需要更多的生酮飲食基礎和臨床研究進行深入探索。在中國,這方面的研究尚且不多。

「新銳酮學」臨床科研項目,旨在為年輕的醫生提供科研基金,加強生酮飲食在癲癇疾病領域治療機制的研究,培養一批在生酮飲食治療癲癇的臨床專家,用10年乃至更長的時間,使生酮飲食臨床醫學研究走在全國前列,進入世界先進水平。

中國抗癲癇協會 張慧秘書長為「新銳酮
廣州金酮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張洪潤董事
抗癲癇協會姜玉武介紹「新銳酮學」項目
北大第一醫院張醫生主持本次啟動儀式

「新銳酮學」項目專家評審委員會共有9名專家組成: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姜玉武教授(專家組組長)、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黃紹平教授、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周水珍教授、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吳曄教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方方教授、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王華教授、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彭鏡教授、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蔣莉教授、武漢兒童醫院孫丹教授(線上參會)(專家排名不分先後)。

全體專家共同開啟「新銳酮學」項目

關於「新銳酮學」項目:

「新銳酮學」是中國抗癲癇協會與廣州金酮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發起的科研項目,專門用於資助生酮飲食在癲癇疾病中的機制與臨床研究的課題。該項目將納入中國抗癲癇協會「CAAE基金申報與管理系統」,定期開放,統一管理。系統擬於2021年1月發布並接受課題申報。申報對象要求為中國抗癲癇協會會員,研究者原則上要求年齡45歲以內。

關於廣州金酮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廣州金酮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國特醫食品研產先進企業,致力於開發安全、高效、優質的疾病營養配方產品,企業把控特醫食品原料供應、特醫食品研產、健康管理服務的全產業鏈,構建行業領先業態。廣州金酮與國內外多名科學家、大學研究機構設立合作項目,建立自有研發與生產基地,擁有二十七項國家發明專利,專注於研究腦神經疾病、重症疾病和代謝性疾病三大領域,覆蓋難治性癲癇、腎病、腫瘤、心腦血管疾病、孕產婦及嬰童領域,是業內著名的全周期疾病營養解決方案提供方。此外,企業榮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院士企業工作站、廣東省產學研合作單位、廣州市科技創新小巨人企業等稱號與資質。

相關焦點

  • 新虹橋國際醫學中心唯一影像診斷共享服務平臺正式啟航
    其實,2019年《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等相關文件的出臺就意味著健康中國戰略實施進程加速,對加快完善健康產業政策法規、提高社會健康意識、促進健康產業投資均產生了極大的推動作用,面向貼切百姓需求的醫療服務項目、醫療網絡平臺的搭建給予更多的鼓勵與支持。
  • 臨床醫學院與智利天主教大學新冠肺炎聯合攻關暨國際科研合作啟動...
    清華新聞網7月9日電 北京時間7月2日晚,清華大學臨床醫學院與智利天主教大學相聚「雲端」,順利召開了新冠肺炎聯合攻關暨國際科研合作啟動會。會議由清華大學臨床醫學院、精準醫學研究院、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院長董家鴻院士召集,清華大學拉美中心主任、經濟管理學院教授陳濤濤主持,智利天主教大學副校長佩德羅·布雄(Pedro Bouchon)教授以及智利天主教大學和清華大學的相關教師出席了會議。 董家鴻在致辭中講到,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各國人民的身體健康、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等多個方面都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 吳階平醫學基金會雀巢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專項基金正式成立,重症...
    12月18日,由中國醫師協會、中國病理生理學會、中國醫師協會重症醫學醫師分會、中國病理生理學會危重病醫學專業委員會聯合主辦的中國危重病醫學大會在山西太原召開。會上,海內外知名醫學專家學者就重症醫學領域的最新臨床進展與熱點問題、科研方向和管理模式做了精彩的學術報告和行業探討,同時,吳階平醫學基金會攜手雀巢健康科學共同宣布吳階平醫學基金會雀巢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專項基金(以下簡稱雀巢基金)正式成立。雀巢基金由北京協和醫院教授杜斌發起,並由包括邱海波在內的八位重症醫學專家擔任終審專家委員會。
  • 中華醫學會雜誌社與Wiley合作 助力中國醫學科研「走出去」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齊徵)12月11日,中華醫學會雜誌社與Wiley戰略合作籤約儀式暨期刊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在京舉行。此次戰略合作,中華醫學會雜誌社與Wiley將強強聯合、資源共享,攜手推動中國醫學領域一流學術期刊和學術平臺建設,還將共同創建多本世界一流的醫學類開放獲取期刊。
  • 中一藥業參與科研項目獲獎,中醫藥邁入高質量發展階段
    南方網訊(記者/陳偉峰)作為我國中西醫結合學術發展重要激勵機制之一的《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科學技術獎》,於近日公布了2020年度的獲獎項目。在一等獎獲獎名單中,《羅氏婦科補腎法助孕安胎的應用與推廣》項目赫然在列。如今,不孕症已經成為影響育齡夫婦雙方身心健康的世界性問題。
  • 全球最大的NMN人體臨床實驗項目正式啟動
    近年來,隨著生物科學的快速發展,在抗衰領域出現了一些有巨大潛力的物質,NMN便是其中最受追捧的物質之一。但在快速發展的背後, NMN行業仍存在各種隱患,如何規範 NMN市場、引導 NMN行業健康發展成為一項時代命題。近日,在深圳灣科技生態園內,深網記者與賽立復(中國)首席代表段志剛進行了交流,圍繞當前NMN行業發展的問題與方向進行了探討。
  • ​全球最大的NMN人體臨床實驗項目正式啟動
    但在快速發展的背後, NMN行業仍存在各種隱患,如何規範 NMN市場、引導 NMN行業健康發展成為一項時代命題。 近日,在深圳灣科技生態園內,深網記者與賽立復(中國)首席代表段志剛進行了交流,圍繞當前NMN行業發展的問題與方向進行了探討。
  • 臨床試驗提前5個月,北京全力推動疫苗早日上市
    昨天,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市科委主任許強介紹,繼本市科研單位研發的腺病毒載體疫苗獲批臨床試驗後,北京科興中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下屬單位研發的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獲批臨床試驗。本市將全力推動疫苗早日實現上市應用。
  •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國家口腔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2020年度臨床...
    為加強臨床研究項目管理,提升臨床研究質量,規範臨床研究實施,建設臨床研究團隊,發揮Tonetti教授在臨床研究上的引領作用,國家口腔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2020年度臨床研究項目推進會於2020年12月1日召開。
  • 鄭大一附院臨床教學科研大樓開工奠基
    6月13日上午,鄭大一附院臨床教學科研大樓開工奠基儀式在該院河醫院區隆重舉行。這標誌著一座承載著數代醫學人夢想、具有國際水準的現代化臨床教學科研大樓正式拉開建設大幕。這是鄭大一附院做細做優,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裡程碑,將進一步促進該院醫教研事業高水平協同發展,加快該院邁入全國醫院第一方陣步伐,也必將在中原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史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 36個醫學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其中,國家自然科學獎授獎項目46項,國家技術發明獎授獎項目65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授獎項目185項。 在所有獎項中,共有36個醫學及相關領域項目榜上有名(詳見下表)。 2019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 二 等 獎
  • 海南批覆博鰲幹細胞研究項目,南華生物把握健康發展全局
    通過地方政策引領科研產業先行,整合優化生物高科技資源,打通科研和轉化率之間的阻隔,在未來必將切實有效地提升幹細胞的體系化發展之路。  放眼全球,欣欣向榮  幹細胞再生醫學是當今國際生命科學界的熱點領域,以幹細胞研究為代表的生物醫藥產業正崛起為世界各國競相發展的戰略新興高地。
  • 協和醫學院聘任首批臨床醫學教授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精神,推動世界一流醫學院校和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加快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具有協和特色的醫學研究及醫學教育人才體系,北京協和醫學院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提出建立教職人員分系列管理、分類評價聘任的制度,實施教職聘任制度改革。
  • 《醫學漢語水平考試(MCT)大綱》正式發布
    在此背景下,提升專業學習和臨床實習過程中的中文實際運用水平成為醫學專業留學生的實際需求,醫學漢語水平考試(MCT)應勢而生。  該考試主要面向醫學專業來華留學生、在中國境外用中文進行醫學專業學習的學生以及在中國境內外用中文進行臨床診療的中文非第一語言的醫護工作人員等,考查其在醫學/醫療場景中與患者、醫護人員及相關人員用中文進行交際的能力。
  • 雀巢布局中國特醫食品,以實力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一些國內外知名的乳企和製藥企業憑藉著自身雄厚的科研實力和市場經驗,紛紛開始布局國內的特醫食品行業,雀巢中國作為國內較早一批拓展特醫食品產業的企業,也在18年4月24日正式宣布了在中國泰州斥資10億元的新工廠竣工投產,作為雀巢集團首個在華投建的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工廠,該廠也被認為是雀巢搶食中國特醫食品市場的重要戰略布局。
  • 務實合作,推動項目儘快落地
    陳歷章一行先後前往中國東方演藝集團、波捷特(北京)建築設計顧問有限公司、中山大學等,就相關合作項目展開深入交流,推動項目儘快落地。19日,陳歷章一行在北京拜訪了中國東方演藝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景小勇,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董事高艾,並就天府新區中國東方演藝集團西南總部基地項目以及雙方擬共同編創的相關演藝項目進行了深入探討。
  • 康婷:以科研破局構建創新產品體系
    康婷大健康戰略是在集團領導之下,以大健康產業為發展方向,以智能化軟體網絡系統統籌管理為方法,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為一體的重點學科特色明顯,多中心協同發展的三級綜合現代化醫院,以健康管理中心、醫學美容中心、腫瘤治療中心、婦產(母嬰照護)中心、生物治療中心、康復醫學中心為重點發展的醫學中心,擁有國內高端醫療技術、管理團隊和先進的醫療設備。
  • 第二屆醫學影像AI大會正式閉幕:獲得感、信念感、使命感
    雷鋒網消息,9月20日,第二屆中國醫學影像AI大會在上海正式閉幕。本次大會以「AI助力健康中國」為主題,圍繞2030年健康中國行動綱要,深入探討了人工智慧在「健康中國」行動中的實踐、問題與對策。大會閉幕式前夕,全體專家共聚一堂,見證了《中國醫學影像AI發展報告2020》的發布。
  • 小白世紀新冠影像AI輔助診斷系統喜獲首屆醫學科技創新大賽項目獎
    為引導我國醫學創新科技發展,國家衛生健康委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於2020年11月27日舉辦了第一屆中國衛生健康科技創新發展大會暨醫學科技創新大賽,旨在構建醫學創新生態系統,加強全國高端醫學創新人才、科研院所、頂尖企業和專業學術團體間的協同合作,篩選出最具影響力與發展潛力的醫療創新成果,交流醫學科技信息,協助優秀項目產業化發展。
  • 國家呼吸醫學中心正式掛牌 首批與26家醫院合作
    來源:央視原標題:國家呼吸醫學中心正式掛牌!首批與26家醫院合作 今天(12月22日)上午,國家呼吸醫學中心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正式掛牌,由鍾南山院士擔任名譽主任,並啟動了與首批26家廣東地區協同醫院的合作。自2017年國家醫學中心規劃設置工作啟動以來,經過嚴格遴選,國家衛生健康委決定以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和中日友好醫院為主體分別設置國家呼吸醫學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