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山小種,是世界上最早的紅茶,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亦稱紅茶鼻祖。正山小種產地在福建省武夷山市桐木村,受原產地保護,產量並不高。紅茶剛剛興起之時,並沒有很嚴格的區分烏龍茶還是紅茶,無論是桐木關的還是武夷山風景區做出來的茶都叫武夷茶。正山小種因其品質優越而受到外國人士的喜愛,於十七世紀,流入歐洲,進入英國皇室,並被作為英國皇室的特供茶來飲用。
正山小種紅茶的採制工藝大體可概括為:採摘—萎凋—揉捻—發酵—過紅鍋(炒)—復揉—燻焙—篩揀等過程。由於沒有添加任何其他的成分,又能製作出獨特的桂圓味,所以正山小種對工藝過程中幾個涉及環節的技術性要求非常高。
正山小種紅茶外形條索肥壯,緊結圓直,色澤烏潤;帶松煙香,香氣高長,泡水後湯色紅濃,滋味醇厚,帶獨特的桂圓湯味。在強調回歸自然、注重健康的今天,贏得了眾多茶人的喜愛。聞幹茶香越濃烈越好,茶湯越順滑越好,用透明杯盛裝迎著光線觀察茶湯中懸浮的茶毫越多越好,越好的茶葉,其葉底也越發紅亮。
武夷山正山小種紅茶分煙種和無煙種,以在製作工藝上是否有用松針或松柴燻制而成的為區分依據:沒有用松針或松柴燻制的,則稱為「無煙武夷山正山小種紅茶」:有用松針或松柴燻制的稱為「煙武夷山正山小種紅茶」。正山小種紅茶的這兩種不同製作工藝生產出來的茶有較為明顯的區別。
從外形條索來看,這兩種工藝製作出的武夷山正山小種紅茶的並沒有太大區別;無煙武夷山正山小種紅茶的外形色彩為深褐色,因為燻制的原因,煙武夷山正山小種紅茶的幹茶色彩更黑而潤澤些。觀察湯色,無煙武夷山正山小種紅茶湯色紅豔,清澈明亮;煙武夷山正山小種紅茶則色彩更加濃豔。
茶湯入口,兩種工藝製作的武夷山正山小種紅茶都有明顯的甜味,但煙小種紅茶的桂圓湯香甜味更顯著,滋味更甜醇,而且,煙武夷山正山小種紅茶另具有獨特的松煙香味,別具風味。這兩種工藝的武夷山正山小種紅茶在存放過程中也會有不同的變化。
早期出口於歐洲的正山小種,主要採以煙燻製法,煙燻製法的紅茶帶有煙燻香、桂圓湯香,其風格更為外國人喜歡。後來,隨著國內的需求漸漸多了,無煙燻制的正山小種更為國人接受。紅茶性溫,適當地飲用不僅保養腸胃,更能叫人氣色紅潤健康。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僅供茶友們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喜歡此文,請記得關注轉發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