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日本哪裡來的勇氣打中國?看看日軍繪製的中國地圖,一目了然

2020-12-08 向東向南看

日本在我國古代長期都被冠以「彈丸之地」的名頭,長期都認為日本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國。在古代中國從未把日本看在眼裡,在閉關鎖國政策下,中國並未跟上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步伐,儘管如此明清時期也僅把日本認為是「流寇」構不成任何威脅。但是,原本以為構不成威脅的日本,在近代卻屢屢侵犯中國,而且屢屢成功,這是為何?

古代時期,日本長期從中國學習先進文化,對於中國的實力相對了解。在甲午中日戰爭中,日本對我國進行了第一次的試探,而讓人出乎意料的是,日本在幾乎沒有損失的情況下贏得了戰爭,同時獲取了大額賠款。這讓日本對中國的僭越之心膨脹,八國聯軍侵華之際,日本在一次嘗試,但此次不再是淺嘗輒止,而是有目的地搜刮。在抗日戰爭開始後,國人竟以不在詫異,作為附屬國的日本在一次侵略了我國國土。

日本對於中國的侵略並不是漫無目的的行程,而是有組織有計劃地佔領。在日俄戰爭過後,日本對於自己在亞洲的位置有了清楚的了解。隨後野心膨脹的日本開始為侵略作出最重要的準備——「繪製中國地圖」。日軍的情報員以平民的身份進入我國獲取情報,在日軍的眼中,僅繪製山川河流顯然不能滿足其侵略要求。在地圖上,每一條街道都清晰可見,每一條進攻路線都計劃詳實。

日軍為了全面佔領中國,在地圖上清晰地標註出每一處最佳進攻戰略點,對於城外駐軍分布的地理方位也都了如指掌。透過某種手段,日軍甚至了解當時城外駐軍的具體規模。在軍事實力方面,不得不承認日本的優勢,但是除了硬實力之外,諸如此類的侵略地圖約有數十份,更是涵蓋了北平、上海等一系列重要城市及省會,這為後期侵略增添不少力量。

當然,當時中國的優勢很多,相對來說軍事實力相差也並不如日軍想像般懸殊,起碼軍隊保有數量方面是優勢顯著的。但是在狂妄的日軍面前,中國僅僅是國土方面佔有優勢。日軍的地圖讓國土面積大幅縮減,而入侵中國的步伐也因此加大。在日軍侵略中國初期,日軍曾經對強勁的東北軍進行過試探,想以此探探中國軍隊的虛實。但是918事變時,東北軍不戰而退的行為讓日本看到中國內部的不團結因素,因此戰略方面加以改進後開始進行全面侵華。

日本侵華的勇氣,全部歸功於繪製地圖的用心肯定不切實際,但是地圖在助力日軍侵華步伐方面確實產生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日本在侵華期間所犯罪行累累,更甚者諸如南京大屠殺之類數不勝數。「彈丸之地」的崛起絕非偶然,敢於侵犯中華也非莽夫之勇。民族的仇恨不能淡忘,但是傷痛才能讓我們成長,我們更應該記住的是落後就要挨打。

相關焦點

  • 日本當年哪來的勇氣打中國?看完日軍繪製的中國地圖,清晰明了
    日本曾經是我國的藩屬國,不管是在人口數量還是國土面積上,與我國都有著很大的差距,按理說應該是要敬畏我們的,但怎麼就發動了侵華戰爭?當年的日本哪裡來的勇氣打中國呢?其實日本發動侵華戰爭並不是起源於918事變,而早在甲午戰爭爆發時,對我國就有了覬覦之心,在之後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再一次進入中國。當時,日軍在中俄戰爭中打敗俄國,日軍取得俄國,佔領了我國的遼東半島,但它的野心遠不止此。
  • 當年日本為何敢打中國?看看日軍繪製的中國地圖,一目了然!
    眾所周知,日本只是一個島國,不管是自然資源還是人口數量等方面,日本都是無法和中國相提並論的。並且日本在歷史上還曾是中國的藩屬國,有很多文化習慣都是從我國傳到日本的,也是靠著我國的保護,日本才得以生存下來。那麼既然如此,為何當年日本還敢打中國呢?
  • 日本為何敢打中國?看完日本繪製的中國地圖,你就明白了
    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後,就發動了侵華戰爭。他們以朝鮮半島為起點,從東北深入中國腹地,師徒佔領整個中國,更為瘋狂的是,他們還想要統治整個亞洲。在清朝鼎盛時期,日本的佔地面積僅僅只是中國國土的三分之一,那個時候的滿族人是看不起日本的,在他們眼中,日本只不過是一個彈丸小國。
  • 侵華日軍盜測中國地圖,結果畫成這樣讓人震驚
    歷史上日本出於侵略的目的對中國進行過秘密軍事測繪,這個秘密一直深藏於日軍參謀本部和北支那方面軍當年編印的《外邦測量沿革史》和《外邦兵要地圖整備志》等史料之中。特別是1911年日本參謀本部陸地測量局的村上千代吉「手帳」(筆記)記錄了他自北而起薩哈林、貝加爾湖,向南到廣東香港的秘密測繪的經歷。而侵華日軍對中國地圖的盜測,也是非常精準的,簡直讓人吃驚!日本對中國軍事偵察的派遣,始於明治5年(1872年),池上四郎秘密潛入中國東北進行秘密偵察。
  • 日軍對中國軍用地圖的盜搶測無所不用其極,但卻犯了一個致命錯誤
    日本參謀本部對中國進行軍事偵察始於明治五年(1872年):軍官池上四郎秘密潛入中國東北,對吉林、黑龍江以及新疆伊犁將軍鎮守地的地理、兵備、民政、人心傾向,包括語言、貨幣種類、物價等進行了探察。隨後,日本又派人乘艦艇去中國臺灣,同時對中國沿海進行偵察測量,繪製《清國渤海地方圖》和《陸軍上海地圖》。
  • 戰前秘密測繪中國地圖的日軍,和用光緒年間地圖打仗的國軍
    因此從1870年開始,日本軍方就著手繪製鄰國的地圖。起初,他們只是複製從這些國家或者西方得到的地圖。但很快,日本軍方意識到他們需要更加精細的地圖,於是派出測繪小隊,開始對鄰國進行測繪,其中的重點是中國內陸和朝鮮半島。在1894年甲午戰爭以前,日本就派出了多批間諜,收集我國的各方面情報。
  • 日本為何有勇氣侵略我們?看看日本畫的中國地圖,讓人直冒冷汗
    上世紀三十年代日本對外瘋狂擴張,向包括我國在內的東亞國家都發動了侵略,當時日本經過明治維新積累了大量的財物和資源,而且軍事實力得到了極大得提升,但是自古以來日本都對我們臣服,無論是國土還是人口都和我們有著非常大的差距,那麼當時日本為何有勇氣侵略自己的老師呢?看看他們畫的地圖,讓人直冒冷汗。
  • 日本為啥敢侵略中國?看到他們出版的中國地圖,就都明白了
    近千年來,日本對東亞大陸的賊心始終不改,從中日甲午海戰開始,侵略步伐更是加速。日本只要侵略中國,必然先從朝鮮半島為跳板,進而徐圖東北,再就是整個東亞大陸。
  • 中日甲午海戰,日本繪製的中國地圖曝光,網友:精確程度堪比GPS
    ……曉諭琉球,責難朝鮮,割南滿之地,佔領整個中國,君臨印度。 他們通過媒體報導、地圖、電報、文件、實地考察以及繳獲的戰利品等途徑獲取許多的重要情報,並秘密測繪了遼東半島、山東半島和渤海沿線的精準地圖,哪怕每一座山丘,每一條路都被詳細的標註了出來。
  • 日本古地圖密碼:東京在哪裡?
    這張由日本製圖師石川繪製的木版世界地圖成圖於1688年,正好是日本江戶時代的古地圖,經印刷後再手繪上色。橫濱市立大學則收藏有一幅未上色的版本,同樣可以在線高清瀏覽,讓我們可以看清每一處細節。中日兩國文化相近,圖中大量使用了漢字,所以縱然你不會日語,也可以無障礙的理解這副日本地圖。
  • 日本敢發動侵華戰爭的原因,看過它畫的中國地圖,你就知道了!
    其實很久以前,日本就開始了侵華的謀劃和打算,也將這些想法付諸了實際,除了眾所周知的近代史侵華外,日本在我國古代就有了侵華行為。那麼,日本敢發動侵華戰爭的原因是什麼?看過它畫的中國地圖,你就知道了!
  • 在中國早期,人們繪製出世界地圖是什麼樣子?
    在沒有衛星環繞,無法以上帝視角洞察萬物的時代,繪製世界地圖似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然而,長期引領世界,並建立了中華朝貢體系的古中國,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就開始了世界地圖的繪製。《古今形勝之圖》繪製於1555年,東至日本,西至烏茲別克斯坦,北至蒙古高原,南至爪哇、及蘇門答臘 。圖中對於海外諸國僅用大小圓圈及文字標註來表示,完全不在乎其真實形狀如何。
  • 神頭嶺伏擊,繳獲的日軍地圖把路畫錯了,劉伯承:粗心害死人
    抗戰的時候,國內流傳著一種說法,中國人勘測出來的地圖,錯誤百出,而日軍繪製的軍用地圖,既精確又詳細,不管是八路軍還是蔣軍,在繳獲戰利品的時候,都盼望拿到一份日軍作戰地圖。但事實上,日軍的軍用地圖也有錯誤,比如在著名的神頭嶺伏擊戰中,八路軍使用的繳獲日軍地圖就有問題,地圖上的一條路畫錯了位置,到現場踩點的八路軍的偵查員也不細心,沒有發現紕漏,要不是劉伯承親自到現場勘查,恐怕八路軍就不是打勝仗,而是要吃大敗仗了。
  • 科普|在中國古代,是怎麼繪製地圖的?
    導 讀中國自古領土就十分廣闊,少則幾百萬平方公裡,多則上千萬平方公裡。山川河流眾多,地形地貌複雜多樣。那麼古代的先民在沒有任何現代科技的幫助下,是如何繪製地圖的呢?目前,中國考古發現的最早地圖是在戰國時期繪製的,它們於1986年在甘肅省天水市天茂海灘秦墓出土,共有7幅地圖,但7幅地圖主要是秦國的山區河流。目前存世的最早的全國地圖主要是《禹跡圖》和《華夷圖》。
  • 清理戰場時,閻錫山為什麼讓士兵先搜日軍褲兜,而不是先拿走武器裝備?
    但是閻錫山不同,他打完仗之後,第一件事不是命令手下撿裝備,覺得這是次要的,而是下奇葩命令先摸日本軍官褲兜,這下子士兵們都在摸日軍的褲袋,搜下看看有沒有身上攜帶的地圖,這就讓人很不解了
  • 避免繪製「問題地圖」!廣西上線海量標準地圖供公眾免費下載使用
    今年全國測繪法宣傳日暨國家版圖意識宣傳周的主題為「規範使用地圖 一點都不能錯」。細心的市民可能會注意到,在標準的中國地圖上,會特別標註一些島嶼,即使這些島嶼在地圖上僅是一個小點,實際面積也很小。這些不起眼的小點能否隨意去掉?答案是「一點都不能錯」。地圖是表達國家版圖的最主要形式,代表一個國家行使主權的疆域。
  • 日本當年哪來的勇氣侵略中國?看完令國人沉默了
    而大家都知道中國在古代的時候,中國的實力是很強的,甚至可以被稱之為是國際的霸主那個時候日本的島內又一直有戰爭頻發,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日本根本就沒有心思也不敢去對中國動心思。但是隨著後面工業改革之後,中國難以跟上世界的步伐也慢慢的脫軌,甲午戰爭之後日本也就把目光都瞄準了中國,可是那個時候即便便中國是有著很大劣勢的,但是日本也很難一口直接吞下大清。
  • 薦書| 畫給孩子的歷史地圖繪本《地圖上的全景中國/世界簡史》來啦!
    薦書 | 畫給孩子的歷史地圖繪本《地圖上的全景中國/世界簡史》來啦!,作者中國地圖出版集團 《地圖上的全景中國簡史》共計繪製了42幅手繪地圖與插畫,建立了290條時間軸事件,提供了393條歷史事件名詞解釋,呈現了174位經典歷史人物。用一幅幅手繪全景歷史場景地圖呈現一段時期的故事,通過圖畫人物的對話與行為形象生動地表現典型人文風貌和特徵,可視化的活潑語言讓孩子們能喜愛繪本、讀懂歷史。
  • 中國一烈士陵園,埋了五名日軍,碑上的兩個字讓日本人抗議至今。
    對於日軍軍官屍體,扳成反綁呈跪姿、面朝滿山的中國軍人墓豎埋,同時墓碑上刻了兩個字,日本至今覺得羞辱,抗議至今。 1944年5月,為了打通中緬公路,進一步壓迫在緬日軍,中國遠徵軍向駐守在雲南騰衝境內的日本部隊發起了強力反攻。
  • 德國總理默克爾送給中國的繪製於1735年的中國地圖
    2014年3月底,德國總理默克爾在宴請到訪的中國領導人時,贈送了一幅繪製於1735年的「中國地圖」,默克爾稱:「這是德國繪製的第一幅精確的中國地圖。」 地圖的右下角還注有一段說明 寥寥數語,卻包含了製圖師、出版公司、地圖原版出處、康熙大帝與耶穌會交集的歷史等極其大量的信息,就讓我們來一一為您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