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方塊的至上主義

2021-02-07 視覺美國

這是什麼?真是把妹紙害苦了!

實在看不明白還是學學這個小夥,拍完了回去慢慢看。

他們看的是一樣的東東。

1915年是這樣的。

現在畫面龜裂了,成了這樣。

這到底是什麼?

說來說去,說破天,也就是一個平塗的黑方塊。

這個黑方塊,現在珍藏在聖彼得堡的俄羅斯博物館。

這黑方塊的作者是馬列維奇,全名是:卡濟米爾·謝韋裡諾維奇·馬列維奇 KASIMIR SEVERINOVICH MALEVICH.

這可是近110年來繪畫界響噹噹的人物,大咖!和另一位俄羅斯藝術家——康定斯基,兩人並稱抽象繪畫的創始鼻祖。

1879年2月23日,馬列維奇出生在一個波蘭家庭。但這個地方緊挨著在波蘭瓜分後的俄羅斯帝國的烏克蘭的基輔,所以從小他就會說波蘭語和俄語。

馬列維奇弟兄姐妹14人,他是老大,父親經營著一個小糖廠維持家庭家用。1904年父親去世後,馬列維奇移居莫斯科,並在04-10年入莫斯科繪畫雕塑建築學院學習。

這是1908年學習期間的作品

1913年馬列維奇創立至上主義,1915年發表宣言《從立體主義和未來主義到至上主義》。馬列維奇強調至上主義是藝術中的絕對最高真理,它將取代此前一切曾經存在過的流派。

具體地說,至上主義是一種強調基本幾何形(如圓、方、線條等),並注重使用有限集中顏色的藝術運動。這一概念並非指代任何對具體物品的描繪,而是指「由純粹的藝術知覺而產生的崇高感。」

在發表於1927年的「至上主義」(這是他《非客觀的世界》(The Non-Objective World)一書的第二部分)一文中,馬列維奇清晰地闡明了至上主義的概念:

「通過至上主義這種藝術,我理解了創造性藝術中,純粹的感知的重要。對於至上主義藝術家而言,客觀世界裡視覺中發生的現象,就現象本身而言是毫無意義的。它們之所以重要,在於令人產生的感覺,而不是客觀的事物或環境(雖然我們常錯以事物或環境為世界命名)。」

馬列維奇用基本的幾何形,尤其是圓和方,來創造至上主義的語法。在1915年名為「展示0.10(0.10Exhibition)」的展覽中,馬列維奇公布了他早起的至上主義作品。其中的重點是一副名為「黑色方塊(Black Square)」的繪畫。「黑色方塊」不但被認為是馬列維奇生涯中的轉折點,而且是藝術發展歷史上的裡程碑。同樣有裡程碑意義的是另一幅名為「白中之白(White on White)」的作品。它是至上主義從多色系向單色系突破的印證。

(白中之白)

至上主義,則倡導一種反物質、反實用的哲學。在「至上主義」中馬列維奇寫到: 「藝術不再服務於國家或宗教。它不再描摹歷史中的道理,它想和客觀的物性分道揚鑣。它相信自己可以脫離事物而存在,為藝術而藝術(譯者:即藝術至上)。」

至上主義從不認為人類是宇宙的中心。它認為人或藝術家只是一種應激或傳輸的機器,只是為了世界唯一的現實,即絕對的非物質,而存在:「非物質將我引入一片幸福的『沙漠』,這裡別無一物,只有感覺。」(《至上主義》)對於馬列維奇而言,未來的世界將存在於絕對的非客觀的基礎上。

馬列維奇認為"對於至上主義者而言,客觀世界的視覺現象本身是無意義的,有意義的東西是感情… 。"也就是說至上主義是強調情感抽象的至高無上的理性,反對物象的具象傳達,對於傳統性藝術中的具象表達方式,他認為必須要摒棄甚至摧毀。

所以,馬列維奇將這種反傳統進行到底,將早期立體民族風情中的民族意象風格抽離,只依靠幾何形狀進行創作。在上述作品中,正方形的黑色方塊被大面積地置於白色背景的正中央,作為整幅作品的視覺中心點,打破了傳統構圖的束縛,只傳達現代藝術至上的觀念,這也成就了馬列維奇的藝術作品從立體幾何到平面幾何的蛻變,特別是從不規則幾何形到規則方形的演進。

這幅《絕對主義的創作》(紅色射線上的藍方塊)在2008年的蘇富比拍賣會上以6000萬美元的價格被一名匿名買家拍走,成為俄羅斯藝術史上最貴的一幅作品。

1917年的十月革命之後,他曾在一些藝術團體工作,其中包括維捷布斯克的一所藝術學校(1919–1922)和列寧格勒藝術學院(1922–1927)、基輔藝術學院(1927–1929)。1923年他曾擔任彼得格勒藝術研究所主管,但這一組織在1926年被蘇維埃政府以宣傳反革命和下流藝術為名關閉。當時蘇維埃支持的是名為社會主義寫實主義的藝術風格,這一風格雖與馬列維奇的理念格格不入,但迫於壓力他仍然繪製過一些這一風格的作品。

(畫的右下角籤名還是黑方快,可見在當時高壓下馬列維奇的悲憤和無奈。)

1935年5月15日,馬勒維奇在57歲上因癌症逝世於列寧格勒,在他臨死時《黑方塊》還掛在他的床頭。他遺囑稱希望自己被安葬在尼姆齊諾維卡的一棵橡樹下。於是其朋友和學生將他葬在這裡,並加上了一個標有「黑方塊」的紀念碑,但紀念碑在二戰中被毀。2013年墓址上建起了一座公寓。而附近在1988年建起的另一座馬列維奇紀念碑遺址也被改建成門禁社區。

至上主義對歐洲抽象藝術的發展起到了標杆作用。

他是INSTAGRAM上最火的藝術家(純圖版)

參考、致敬、還是抄襲?

比梵谷還早逝的畫壇才俊

越簡單,越有力!

活了56,生了14個私生子

還原真實從不在我考慮範疇之內——Peter Doig 當代繪畫牛咖:彼得·多伊格

相關焦點

  • 至上主義大師畫家——馬列維奇
    至上主義大師畫家——馬列維奇馬列維奇是幾何抽象藝術的先驅和俄國至上主義的鼻祖,本文梳理了其至上主義繪畫的形成及發展過程,他的至上主義繪畫風格的形成經歷了早期作品的印象派面貌、中期作品的立體主義及未來主義的特徵、直至最後形成「白底上的黑方塊」這樣個性鮮明的藝術風格
  • 俄羅斯至上主義藝術大師馬列維奇作品集
    作為至上主義運動的祭奠人,馬列維奇對藝術界精神層次的貢獻毋庸置疑。1915年,馬列維奇展出了他的第一幅至上主義作品《黑方塊》——一個白色畫布上的黑色正方形。他強調,至上主義是藝術中的絕對最高真理,它將取代此前一切曾經存在過的流派。
  • 關於馬列維奇至上主義繪畫風格的追溯
    馬列維奇在零形式中易容,從零走向創作,即走向至上主義,走向新的繪畫形式即無對象的創作。作品《白上白》的問世標誌著至上主義走向極致,而之前對他不同時期至上主義繪畫作品風格的探索,此作品意義得到進一步升華。這種更為單純和理性的幾何式抽象繪畫對抽象藝術,乃至現代的藝術發展有著深遠影響。
  • 俄羅斯畫家馬列維奇的至上主義繪畫欣賞
    文:原創圖:網絡馬列維奇,俄羅斯畫家,至上主義藝術奠基人。全名為卡濟米爾謝韋裡諾維奇馬列維奇,1878年2月11日出生于波蘭基輔的一個貧困家庭,據說爸爸媽媽都有波蘭血統。1912年,俄國畫家馬列維奇創立了至上主義畫派,標誌著傳統繪畫時代的終結。所謂至上主義,又稱絕對主義,強調情感抽象的至高無上的理性,反對傳統的物象具象化傳達。1915年,馬列維奇在彼得格勒的「0,10」展覽上展出了一幅名為《白底上的黑色方塊》的抽象繪畫,引起了極大的轟動,遭到當時藝術評論家們的反對。
  • 「白人至上主義」回潮的歷史與現實
    ▲ 8月13日,美國布盧明頓,人們手持標語抗議種族主義、白人至上主義和新納粹分子◆ 以「白人至上主義者」為代表的極右翼勢力已在美國趁勢回潮
  • 馬列維奇「至上主義」繪畫風格與道家的「大象無形」
    馬列維奇「至上主義」繪畫風格與道家的「大象無形」馬列維奇是俄羅斯白銀時代最為重要的現代派畫家之一,《白色的白》是其最為著名的至上主義風格作品。繪畫作為一種視覺藝術,有著極為獨特的藝術語言。至上主義的藝術語言正如中國古代思想家老子所言的「大象無形」。
  • 現當代藝術欣賞(未來主義、至上主義、抽象藝術)
    20世紀上半葉,俄羅斯藝術大放異彩,以馬列維奇、康定斯基等人為代表,催生了對現當代藝術影響頗深的至上主義、抽象主義等藝術理念。我們先說馬列維奇,他是俄羅斯(烏克蘭)至上主義倡導者、幾何抽象派畫家,曾參與起草俄國未來主義藝術家宣言。
  • 歡迎來到色彩至上主義的印廠
    「歡迎來到實力至上主義的教室系列」前三本的第一刷由於沒有盯色,當我拿到樣書時,內心是絕望的。 《歡迎來到實力至上主義的教室》[日] 衣笠彰梧 著  虎虎 譯九久讀書人·人民文學出版社▲ 衣笠彰梧×知世俊作,人氣組合再次攜手合作!
  • 科技至上主義的新機遇和新轉變
    2020年,科技至上主義面臨新機遇新型冠狀病毒橫掃全球,是2020年無出其右的「歷史大事」,這一尚未完全「謝幕」的事件空前地暴露出人類軀體的脆弱,也把科學和技術推向了從未有過的「至上」位置。
  • 臉書刪近200個涉白人至上主義帳號
    社交媒體臉書5日說,已經刪除近200個與白人至上主義團體有關的帳號,它們鼓動人員參加美國黑人喬治·弗洛伊德死亡事件引發的反種族歧視抗議示威,甚至鼓動攜帶武器前往。美聯社援引臉書反恐和危險組織政策主管布賴恩·菲什曼的話報導,被刪除的帳號關聯兩個白人至上主義團體。這兩個團體因發布仇視性信息,先前已經被臉書及旗下另一個社交媒體平臺「照片牆」列入「黑名單」。菲什曼說,刪除大約190個涉及白人至上主義的帳號,原因是它們「計劃召集支持者和成員參加抗議示威,而且在某些情況下準備帶著武器去」。
  • 夕岸|美國「白人至上主義」運動史中的白人女性
    1920年代到現在,白人女性不僅從未缺席「白人至上主義」運動,還是獨立自主的草根運動家;她們激活了全國各地的運動紐帶,將運動滲透到基層工作和家庭教育,還善於運用自身的劣勢身份來奪取話語權。美國社會對「白人至上主義」運動中女性的作用知之甚少,主流解釋預設白人女性總是被動屈服於男權統治。
  • 《歡迎來到實力至上主義的教室》是部爛番嗎?
    首先,《歡迎來到實力至上主義的教室》這部番重點絕對不在智鬥方面,因為智鬥簡直小兒科,格調很高,好像都很強,實際上呢?故弄玄虛,好像你的這個所作所為是高智商,實際上就是很普通的操作,有什麼好說的?其次,《歡迎來到實力至上主義的教室》這部番最成功的一點不在於其他方面,就在於男主。
  • 韓國外貌至上主義,整容比例世界第一
    像是電視劇《女神降臨》的女主角就因為醜陋外貌慘遭同儕霸凌、排擠,導致心靈受創甚至衍生自殺想法,而今天泡菜編就要來介紹「韓國外貌至上主義」的現況,好奇的話就下滑看吧!1. 什麼是「外貌至上主義」!「外貌至上主義」指的是單憑外在優劣取決於人生成敗,外貌決定人們戀愛、結婚的可能性,也取決於就業升遷的機會,因此在韓國10代、20代年輕人除了要面對高壓課業競爭外,也會對外貌改善盡一切努力,這也導致整容、美容產業在韓國如此興盛的原因。2.
  • 希拉蕊:彈劾川普並不能消除美國的白人至上主義(全文翻譯)
    原標題:《川普應該被彈劾,但僅憑這一點並不能消除美國的白人至上主義》 文:希拉蕊·羅德姆·柯林頓 來源:華盛頓郵報 譯:Schnappi 周三對國會大廈的襲擊,是川普總統煽動的白人至上主義不滿情緒造成的悲劇結果,這在意料之中。
  • 英國免徵衛生巾稅:將衛生巾視為非必需品有"男性至上主義"色彩
    多年來,活動人士一直呼籲廢除該稅,認為將這些用品視為非必需品甚至奢侈品的做法具有「男性至上主義」色彩且已「過時」。不過,英國政府表示,該政策只有在英國脫歐過渡期結束後才可能正式實行,因為歐盟將這些產品視為非日常必需品而強制徵收5%的增值稅。
  • 想當一條鹹魚的王莫涵,新戲《外貌至上主義》合作張大大
    此前曾被安排演唱《夜天子》的片尾曲;而最近播出的網劇《外貌至上主義》,王莫涵在劇中飾演蘇夢琪,是女主的閨蜜,不過她在劇中的戲份並不算多。這部劇沒有什麼流量演員,但因為主演張大大的好人緣,大半個娛樂圈都來為其宣傳,首播的成績好像也並不太好。劇情設定上多少還是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有些故事背景其實沒有交代青春,雖然大半個娛樂圈在為其宣傳,但關注度依然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