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列維奇「至上主義」繪畫風格與道家的「大象無形」
馬列維奇是俄羅斯白銀時代最為重要的現代派畫家之一,《白色的白》是其最為著名的至上主義風格作品。繪畫作為一種視覺藝術,有著極為獨特的藝術語言。至上主義的藝術語言正如中國古代思想家老子所言的「大象無形」。本文試圖用中國傳統的哲學範式去理解至上主義這種奇特的藝術形式。
「至上主義」是19世紀俄羅斯藝術家馬列維奇所創造出的一種藝術思想。馬列維奇認為繪畫的目的不在於表現形象,因此可以將形象進行終極的簡化。《白色的白》正是這種藝術思想實踐的產物。「至上主義」繪畫風格的誕生標誌著傳統繪畫時代的終結,但是令人感到驚訝的是在「至上主義」繪畫的陣營中只有馬列維奇一人,也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至上主義」的繪畫徹底拋棄了傳統繪畫的藝術語言,甚至連空間的表現也被拋棄了。在馬列維奇的作品中有的只是最為簡單的幾何圖形,但是這些圖形並不是靜寂的,而是呈現出一種動感。同時,在馬列維奇的作品中任何具有獨特表現性的元素都被清除出去,留下的是最為純粹的方形,在他看來方形是最為純粹的表現形式。
《白色的白》是典型的至上主義作品,這部作品誕生於1919年。它是馬列維奇享有盛譽的作品,西方學界對這部作品極為關注。它也被視為第一幅真正意義上的抽象主義作品,其對後世的影響可謂極大。
《白色的白》布局十分簡單,就是在白色的方塊上繼續畫白色的方塊。在展覽的時候,馬列維奇將這幅作品懸掛在天花板和屋頂之間,這幅作品一開始被無數評論家認為是無聊之作,因為它徹底顛覆了人們對於繪畫的理解,因為在一般人看來繪畫就是對於客觀形象的描述。
但是,《白色的白》幾乎是沒有形象的,甚至模糊到連白色的方塊都找不到。從理論上而言,這幅作品包含著無限的方塊,但是你根本就無法數清它到底有多少個方塊。
這種表現形式,不禁令我們聯想到中國傳統思想中所謂的「道」,「道」是有限性和無限性的高度統一。老子曾用「大象無形」四個字來形容「道」。在馬列維奇的作品中,我們也能夠感受到這種「無形」之美。「無形」並非沒有形狀,而是超越我們能夠想像的形狀,甚至是我們所無法理解的一種形狀。我們所能夠看到的、聽到的只是整個宇宙中的一小部分,而且是非常渺小的一部分。
至高至大的部分是我們看不到、聽不到的,是超出我們感官能力範圍的,而且它們是的的確確存在的。正如《白色的白》之中的方塊那樣,當無數的方塊聚合在一起之後,它的形消失,最後留下無限的白。從某種意義上而言,馬列維奇的白正是他的藝術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