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先鋒:大師馬列維奇

2021-03-01 藝術與設計


貝加莫現當代藝術館為慶祝至上主義百年誕辰,特邀賈琴託·迪·皮耶特拉託尼奧和艾珍妮婭·派特洛瓦策劃了一場盛大的馬列維奇回顧展。


▲《蒙娜麗莎的創作》,1914年,在布上使用鉛筆、油顏料及拼貼,62.5×49.3cm

貝加莫現當代藝術館近期對至上主義藝術奠基人卡西米爾· 塞文洛維奇· 馬列維奇的創新之路進行了回顧。從創作之初到史達林大清洗,直至最後他隱約顯現出的文藝復興時期現實主義作品。

上世紀20年代,俄國境內動蕩不安,十月革命的爆發,加上人民對於推翻傳統舊制度的急迫心理,推動了俄國前衛藝術的孵出。俄國的先鋒藝術家們積極否定傳統藝術,強調精神世界及內心的真實體驗,恰好符合當時反傳統的政治革命精神。列寧死後,蘇維埃政府掌權,現實主義社會黨人指責形式主義,並積極支持這一藝術流派的發展,而馬列維奇作為當時活躍的藝術家也因此被公認為二十世紀俄國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


▲《運動》,1930-1931,油畫,142×164cm, 聖彼得堡俄羅斯博物館藏品

2015年6月24日,在倫敦蘇富比「印象派及現代藝術」夜場拍賣中,馬列維奇的《至上主義,第18號構造》以2142.9萬英鎊(約2.09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成交,位列第二。此前在2008年的紐約拍賣會上,《至上主義構圖》拍出了6000萬美金的價格。

此次展出的七十幅作品重現了這位傳奇藝術家的整個藝術生涯。在現代繪畫史上,馬列維奇是第一位創作純粹幾何圖形的抽象畫家。這位先鋒人物在二十世紀初就在俄國藝術圈被稱為大師。他的追隨者無處不在,他們甚至在袖子上畫著最著名的馬列維奇同名畫作——一個黑色的小方塊,他們會為之感到驕傲。


▲《紅色騎士》,約1932年創作,油畫,91×140cm, 來自聖彼得堡俄羅斯博物館藏品,於2015年10月2日-2016年1月17日展於貝加莫現當代藝術館

馬列維奇被稱作至上主義奠基人,二十世紀抽象藝術的開拓者。這在當時意味著具象繪畫的終結,並在同一時間開啟了全新的繪畫概念。不同於新原始主義的主體象徵——農民及野獸派特色,更像是具象繪畫的「戰爭」聲明。1907年馬列維奇的作品首次在莫斯科藝術家聯展中出現。此後,至上主義確立了對現實世界記述形式和顏色的首要地位,馬列維奇開始對法國印象主義大師塞尚提出的「一切形體都是由柱體、球體和錐體等幾種基礎形體組合而成的」鮮明論點產生興趣,這些都為他在1911—1913年間創作的「立體民族風情」系列作品打下了基礎。「放棄愛情,放棄唯美,摒棄智慧的行囊,因為在新文化中,你們的智慧是荒謬且微不足道的」,1915年的藝術宣揚者以這樣的口吻寫道,「至上主義為你們開闢了一條新路」。


▲《藝術家自畫像》,1933,油畫,73×66cm, 聖彼得堡俄羅斯博物館藏品, 貝加莫現當代藝術館展覽海報

在一幅黑色方塊的旁邊,GAMeC展出了那一時期的不同畫作,紅色方塊。具象的圖案和簡單的抽象相對比,馬列維奇傾向於選擇最簡單的形式。他不斷探索著形體、色彩與空間的關係。這些重要的畫作,展示著它們沒有任何代表性質的表達方式,完全由感覺及自由哲學所指引。對於馬列維奇來說,這就是至上主義本身的精髓所在。具象和物體,至上主義講究的是將每一個真實物體捨棄:重量、流動性、空間、時間等等。1919年,馬列維奇的理論體系走向了巔峰,他從顏色中解脫,並在白色背景中畫白色方塊。

如今距離1915年12月17日已經過去百年了,當時在聖彼得堡舉行的《最後的未來主義畫展0、10》展覽上,展出了一幅名為《黑色正方形》的抽象繪畫,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對於很多人來說,那幅作品意義非凡,即對所有過去的、現在的具象藝術主體而言,它開闢了新的天地,也為傳統具象藝術畫上了句點。如同展示年代畫像般,馬列維奇把這幅作品掛在了展室兩面牆壁相交的一角,讓它接近天花板,這裡是舊時俄國家庭掛聖像畫的地方,馬列維奇意在表達他挑戰俄國傳統的決心。這幅畫作隨後成為俄國繪畫先鋒派最著名的代表畫作,被後人稱為「俄國先鋒派聖像」。那是馬列維奇第一次向眾人展示至上主義,也從根本上改變了二十世紀藝術史的進程。從達達主義到超現實主義,從最低綱領派到概念藝術,他影響著更加多元的流行風向。


▲《農民頭像》, 1928-1929,膠合板,71.7×53.8cm, 聖彼得堡俄羅斯博物館藏品

馬列維奇的至上主義曾在1912年出現過,從布拉克與畢卡索的法國立體主義和波丘尼與巴拉的義大利未來主義中創造的驚人概念——立體未來主義,這是些不相稱又讓人意料不到的作品。GAMeC展出的一副1913年的《牛與提琴》中,馬列維奇描繪了一個真切聲明:「不符邏輯的兩種形式對照,是作為對自然秩序、常識、偏見和邏輯鬥爭的時刻。」 他借用詩人洛特雷阿蒙的話:「如同縫紉機的隨機之美及操作臺上的傘」,一併寫進了超現實主義宣言。

馬列維奇1914 年帶有蒙娜麗莎的作品,同樣在GAMeC展出。詞彙與字母漂浮在畫面中,萊奧納多達文西所畫的蒙娜麗莎的臉上被一個紅色十字塗抹。這樣的「破壞」與1919年杜尚對蒙娜麗莎的惡作劇類似。在相同的兩個矩形作品中,一個黑,一個白,這恰恰就是至上主義的彰顯。


▲《暴風雪後的村落清晨》,1912年

1917年十月革命後,馬列維奇幾乎成為了受國人崇拜的藝術家。他摒棄亂頭刷,拿起尖頭筆,致力於撰寫理論文章。在蘇維埃政府的支持下獲得了榮譽職位。1919年至1922年,馬列維奇在維貼布斯克(現為白俄羅斯東北部城市)藝術學校教授基礎理論。接著,在列寧格勒(現為聖彼得堡)藝術文化學院和基輔(現為烏克蘭共和國首都)藝術學院任教。在他的指引下,這些學校成為當代藝術的推進中心,地位等同於德國的包浩斯和荷蘭的風格派。

1927年,他在柏林啟動了一場國際水平的回顧展,馬列維奇如同一個明星受到了熱烈歡迎。但當回到家鄉,他成了史達林大清洗中最有名的受害者之一,他面臨著「否定抽象,藝術必須現在只能代表社會現實」的洗劫。新批評家們嘲笑他的抽象繪畫,他的作品被沒收並被禁止其他至上主義繪畫創作。這些在幾年前還被認為是革命性的創作,又在短時間內成了「無解研究」。1930年馬列維奇甚至被捕,他被指控為德國間諜,在獄中煎熬了兩個月但卻沒有任何審判。


▲馬列維奇至上主義系列作品

馬列維奇不是一個妥協的人。他塑造出一種符合局勢的形象,然而,這只是表象。男男女女用彩色幾何圖形勾勒,看似是至上主義理論與立體未來主義期間思維的綜合。馬列維奇稱這種新階段為超自然主義。

為了讓觀眾欣賞馬列維奇的後期創作,GAMeC展出了兩大傑作。1930-1931期間創作的《運動》及1928-1932的《紅色騎士》,畫中的抽象勝利,無論景色還是人物都盡顯無遺。這期間馬列維奇的許多作品中,都帶有他的籤名—— 一個黑色的小方塊,也就是至上主義的標籤。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裡,他創作了一些來源於文藝復興現實主義靈感的作品。在1933年完成的自畫像中,他呈現著阿爾布雷特·丟勒的姿態,但卻穿著克里斯多福· 哥倫布。並且在畫布上散落著黑、白、紅顏色的三角形和矩形。即使在面對死亡時,也分毫不差。


▲馬列維奇至上主義系列作品

馬列維奇1935年病逝於聖彼得堡,年僅57歲。葬禮之後,許多朋友和藝術愛好者,都默默地矗立一個黑色方塊的旗幟,遵照馬列維奇本人的遺願,一個在白色立方體上的黑色方塊被刻在了他的墓碑上。

- END -

■本文為藝術與設計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來源



相關焦點

  • 俄羅斯至上主義藝術大師馬列維奇作品集
    俄羅斯藝術大師馬列維奇作品集Russian art master Malevich's portfolio
  • 俄國畫家馬列維奇的幾何抽象作品與「世界感」
    俄國畫家馬列維奇的幾何抽象作品與「世界感」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西方藝術圈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藝術中心的轉移,抽象藝術的出現,顛覆了觀眾以往對古典主義繪畫的認知。馬列維奇第一次將他的至上主義作品帶到觀眾面前,是一場名為0.10的展覽,他的幾何抽象,不同於康定斯基的抒情抽象,也和蒙德裡安式的幾何抽象不同,他的至上主義繪畫風格被稱為純粹幾何抽象。
  • 至上主義大師畫家——馬列維奇
    至上主義大師畫家——馬列維奇馬列維奇是幾何抽象藝術的先驅和俄國至上主義的鼻祖,本文梳理了其至上主義繪畫的形成及發展過程,他的至上主義繪畫風格的形成經歷了早期作品的印象派面貌、中期作品的立體主義及未來主義的特徵、直至最後形成「白底上的黑方塊」這樣個性鮮明的藝術風格
  • 關於馬列維奇至上主義繪畫風格的追溯
    關於馬列維奇至上主義繪畫風格的追溯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馬列維奇在思考著整個社會變革的根源。他為此將貢獻一種遵從自然之法的藝術形式,給全球的動蕩帶來秩序。馬列維奇在零形式中易容,從零走向創作,即走向至上主義,走向新的繪畫形式即無對象的創作。作品《白上白》的問世標誌著至上主義走向極致,而之前對他不同時期至上主義繪畫作品風格的探索,此作品意義得到進一步升華。這種更為單純和理性的幾何式抽象繪畫對抽象藝術,乃至現代的藝術發展有著深遠影響。
  • 俄羅斯畫家馬列維奇的至上主義繪畫欣賞
    文:原創圖:網絡馬列維奇,俄羅斯畫家,至上主義藝術奠基人。全名為卡濟米爾謝韋裡諾維奇馬列維奇,1878年2月11日出生于波蘭基輔的一個貧困家庭,據說爸爸媽媽都有波蘭血統。1912年,俄國畫家馬列維奇創立了至上主義畫派,標誌著傳統繪畫時代的終結。所謂至上主義,又稱絕對主義,強調情感抽象的至高無上的理性,反對傳統的物象具象化傳達。1915年,馬列維奇在彼得格勒的「0,10」展覽上展出了一幅名為《白底上的黑色方塊》的抽象繪畫,引起了極大的轟動,遭到當時藝術評論家們的反對。
  • 聚會 馬列維奇
    其中有趣的是一個小便男人的身影,反映了馬列維奇對模仿的喜愛,這小便的男人是向馬奈的著名主題致敬,這種添加使繪畫具有一定的幽默感。 來看看馬列維奇的作品和至上主義是什麼吧( ▽` ) 卡濟米爾·馬列維奇 Kazimir Malevich 至上主義創始人
  • 中國與西方的抽象藝術家名單
    本期介紹: 西方抽象藝術家:康定斯基、蒙德裡安、馬列維奇、庫普卡、德勞內、米羅、羅斯科、德·庫寧、瓦沙雷利、波洛克、霍夫曼、紐曼、馬瑟韋爾 中國抽象藝術家:
  • 淺談冷抽象&熱抽象,為何它們賣這麼貴?
    Composition Avec Bleu, Rouge, Jaune et Noir, 1922   (時裝設計大師Yves Saint Laurent對這件作品珍愛有加,並以此設計了一系列的裙子,見下圖。)
  • 現當代藝術欣賞(未來主義、至上主義、抽象藝術)
    馬列維奇強調至上主義是藝術中的絕對最高真理,它將取代此前一切曾經存在過的流派。至上主義的理論和創作對同時期的構成主義、以及抽象主義繪畫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馬列維奇認為黑色是最基本的,至高純粹;其次是紅色,充滿活力;最後是白色,走上極致。所以,我們在欣賞馬列維奇的畫作時,會經常看到白色畫布上畫一個黑色方塊、紅色方塊,在鈦白色的畫布上再畫一個白色方塊。
  • 俄羅斯畫家|馬列維奇
    他就是俄羅斯畫家——馬列維奇。一位女子正在欣賞馬列維奇的《黑方塊》《黑色正方形》《頭戴梳子的女孩》《馬爾法和萬卡》《一個女人的肖像》左圖為《伐木工》,右圖為《收割黑麥》《至上主義構圖:紅黑方塊》,1903年馬列維奇作品《Boulevard》馬列維奇作品《讀報的女人》馬列維奇作品《Repos.
  • 發明抽象:藝術創世紀中芸芸眾生相
    他引領立體主義進入自己的邏輯結論,將抽象這片疆域留給其他人去拓展。同時,也給抽象留下了一個有待解決的挑戰:如何讓陌生的新形象具有意義?康定斯基、馬列維奇、蒙德裡安將通過激活繪畫外的形象——觀者——來解決這一問題。下一個關鍵時刻是1911年的1月,康定斯基在慕尼黑音樂會上受到勳伯格音樂的啟發,在徘徊數年之後,往抽象主義的路途又邁近一步。展現這一變化的,是兩件有趣的速寫。
  • 馬列維奇「至上主義」繪畫風格與道家的「大象無形」
    馬列維奇「至上主義」繪畫風格與道家的「大象無形」馬列維奇是俄羅斯白銀時代最為重要的現代派畫家之一,《白色的白》是其最為著名的至上主義風格作品。繪畫作為一種視覺藝術,有著極為獨特的藝術語言。至上主義的藝術語言正如中國古代思想家老子所言的「大象無形」。
  • 抽象油畫大師Nicolas de Stael
    第二代抽象油畫大師尼古拉斯.德.斯塔埃爾Nicolas de Stael (1914-1955)出生於俄羅斯帝國時期的聖彼得堡(St. Petersburg)。1933年初抵達巴黎。面對風景他善於把風景中的造型和色彩抽象化,他會思考著大師是如何用色的,為什麼梵谷的蘋果固有色殘差凌亂,但看起來有是那麼華麗,Stael在畫裸體是穿插著綠色的線條,但畫面看起來沒有弄髒爾顯出明亮的色彩,所以,每一種色彩都有他存在的理由。
  • 抽象主義大膽獨特風格將抽象幾何純粹表現出來
    「抽象主義」是藝術家放棄對具體形象的表現,將線條、形狀、色彩、結構等抽象的因素作為表現對象,他們認為不同的色彩、線條、形狀都是有獨特的精神意義,而他們嘗試去挖掘和表現這種因素。例如:荷南畫家蒙德裡安他是幾何抽象畫派的先驅,該畫派以《風格》雜誌為中心,也稱「風格畫派」。
  • 西班牙抽象繪畫大師 | 胡安·米羅
    是和畢卡索、達利齊名的20世紀超現實主義繪畫大師之一。米羅認為,情慾是最自然、最合乎本性和情理的現象,是生命的原動力。他對女性的魅力十分著迷,可以說他終生探討最多的也是女性和關於男女性生活。但在生活中,米羅不沾女色,他一生只愛過兩個女人:他的妻子和他的女兒。
  • 大師論 | 抽象主義表現大師李·克拉斯納Lee·Krasner
    兩人都是畫家,畫風幾乎別無二致——都是抽象表現主義。儘管克拉斯納自身小有成就,但波洛克卻是整個美國抽象表現主義運動的標誌性人物,創作了可以說是史上最著名的抽象表現主義畫作《第五號》(No.5)(2006年以1億4千萬美元創當時全球繪畫作品最高價)。
  • 【新年特輯經典回顧】——抽象藝術大師(上)
    1983年他到南亞走訪之後回到紐約,漸漸的把目光轉向東方,1984年當他看過一項「日本八世紀至十九世紀書法大師作品展」之後,由此獲得了全新的啟示,此後開始學習書法。合-VI二戰之後,美國成為超級大國,新生代的藝術家使紐約成為現代藝術以及從歐洲現代藝術大師影響下脫離出來的抽象藝術表達形式的中心
  • 離經叛道的抽象大師賽·託姆布雷
    在抽象大師託姆布雷的筆下,每一條線都是自身固有歷史的真實經驗。它們並不說明什麼,也不刻畫什麼,這是一種自我藝術感覺的實現。賽·託姆布雷CY Twombly抽象作品賽·託姆布雷CY Twombly曾被《紐約時報》譽為「20世紀最偉大當代藝術家之一」,作為集抽象表現主義、極簡和波普藝術於一身,改寫了美國戰後藝術史的